启东生命健康产业园2024年工作总结及2025年工作计划
来源: 园区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5-01-01 09:21 累计次数: 字体:[ ]

启东生命健康产业园2024年工作总结及2025年工作计划

今年以来,生命健康产业园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习近平总书记历次来苏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提效能、保安全、优服务,真抓实干,奋力攻坚,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推动园区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

一、2024年工作总结

(一)坚持目标导向,经济回升态势向好

2024年园区预计完成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4亿元,存留31家规模工业企业,全年预计实现应税销售98亿元,同比增长30.6%;实现工业产值110亿,同比增长45.7%。今年以来,入固定资产投资库项目9个,预计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3亿元,建安投资12亿元,高技术产业投资2.5亿元。

坚持科技创新,全力激发产业活力。2024年度园区申报国家级人才计划22人,入选南通市“江海英才”2人,申报省“双创”计划项目2个;引进符合省“双创”计划条件人才项目9个,“启创杯”获奖项目落户1个。今年累计高新技术企业申报5家,科创项目申报高企2家,科技型中小企业申报7家,预计全年重点企业研发投入累计1.6亿元。

(二)坚持招大引强,产业发展后劲十足

园区精筛产业地图,强化“全产业链招商”思维,瞄准着力培育的新医药、新材料两大产业,系统研析产业链现状,发挥园区在原料药制剂、电子化学品等项目落户上的功能特色;重点关注上海、浙江、苏南等长三角周边地区,进一步发挥离上海张江最近的城市,凸显洼地效应;主要领导带队外出拜访50余次,在杭州、常州等地成功举办推介会8场。成功吸引一批科技含量高、成长性好、发展前景广的项目落地生根。截止目前新签约供地项目12个,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1个,5亿元以上项目5个,四季度拟签约供地项目2个;已到账外资1640万美元,四季度拟到账300万美元。

(三)坚持项目为王,经济发展根基夯实

全年新开工制造业项目12个,其中5亿元以上制造业项目5个:(1)希迪抗肿瘤原料药及制剂一体化项目;(2)国药大健康产业基地项目;(3)佳海大健康产业基地项目;(4)锂循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及正极材料绿色制造项目;(5)嘉能锂离子电池负极用活性石墨粉项目。5亿元以下制造业项目2个:(1)锦通原料药制剂一体化项目;(2)一帆医药原料及制剂项目。在建技改项目5个:(1)宝凯年产3000吨锂电池电解液新建项目;(2)苏博年生产7000万米高端功能性面料扩建项目;(3)诚信原料药改建项目,(4)东岳原料药改建项目;(5)好收成农药制剂项目。新竣工项目5个:(1)科本原料药建设项目;(2)双鸥纯棉高端面料智能化改造项目;(3)希迪原料药改扩建项目;(4)因达孚电子级碳高温保温材料、电子陶瓷涂层件项目;(5)詹鼎氟化冷却液研发及生产项目。

(四)坚持综合应急,安全生产毫不松懈

制定年度监督检查计划,并聘请专业力量,有序开展了“复工复产”、“生命至上隐患必除”、“粉尘涉爆”等共计10次安全服务行动,共服务企业288家次,发现安全隐患955条,目前全部完成隐患闭环整改。出台了园区年度执法计划,制订了开卷式执法事项清单,严格按照“一案五制”“三会一单”制度推进执法检查工作开展,今年共实施行政处罚2起,处罚金额1.9万元。在完善园区“三防”应急预案的同时,联合启东市应急局开展了危险化学品泄露和防灾减灾两个综合应急演练,积极参与南通市防灾减灾技能比武并取得了较好成绩,立足安全生产月开展了消防技能大比武、咨询日、参观安全VR体验馆等多项活动。

(五)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全力推进

严格履行属地责任,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起来,坚决扛起生态环境保护问题的主体责任,下大力气解决园区生态环境突出问题。在原有监测预警体系的基础上,新增空气自动监测站1个、微站27个,监测预警水平进一步提升。通过网格化巡查,转变单纯的环保管理模式,不断提升发现问题能力,督促企业按照序时开展问题整改,将日常巡查、限产管控及上级布置的各项工作任务融入至网格工作中开展,截至今日,园区累计巡查企业400余次。针对省控站点,采用“7×24”数据盯控预警模式,设置阈值全天候播报高值数据,结合气象信息及企业生产情况进行分析溯源。定期开展园区重点区域及重点企业走航监测,总计开展监测工作200余次。

(六)坚持党建引领,政治保障凝聚合力

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深刻感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伟力,更加自觉地用以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落实管党治党责任,坚持发挥党工委把方向、谋大局、议大事、抓改革、管人才的作用,今年以来召开20余次党工委会议和10余次专题会议研究重点工作,解决了一批难点赌点问题。强化党建引领,全面持续开展党员全员轮训工作,严把党员发展关,深入实施“红链助跑”书记项目,确保了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和党员模范带头作用充分发挥。

二、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一)新兴产业拉动力偏弱。园区重点企业仍偏重化工类传统产业,易受市场需求不足、产能过剩、环保制约等因素影响,增长日益乏力,对园区整体运行影响较大。2024年新入规企业对工业经济增长的助力尚小,新兴产业规模小,比重低,短期内难以完全弥补重点企业回落的对园区经济形势的影响。

(二)科技创新载体数量少。园区受化工整治影响,仍处于重新起步阶段,创新平台在数量和质量上仍不能满足人才创新创业的需求。能够承载科技项目实施、承载人才发展的科技创新平台数量偏少,对高层次人才的吸附作用有限。

(三)资金短缺制约企业发展。受市场下行和融资难度大等因素的影响,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盈利空间缩小,企业扩产意愿低,投资信心减弱,部分在建项目资金无法及时到位,导致项目建设进度缓慢。部分项目甚至面临流产的风险,这对园区的经济发展构成了严重威胁。

三、2025年工作计划

(一)强化经济运行调度。根据高质量经济发展考核的经济指标,特别是短板指标提前谋划、精准发力,加强企业数据调度与跟踪,对重点企业运营情况进行精准研判分析,加大预测预警工作力度,提高运行分析实效性、精准性,对企业运行中的难点和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早发现、早解决,努力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确保经济运行平稳向好。

(二)突出规模体量培育。建立企业发展监测机制,聚焦规上工业企业,帮助协调解决生产、融资、市场、用工、用能等方面困难问题,深化惠企政策宣传与兑现,提升培优扶强质量,通过政策扶持、技术支持、人才引领、服务创新等措施,切实优化企业发展方式,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建立规模企业培育库,实施动态管理,通过政策正向激励和反向倒逼,强化入规入统,提升工业经济总量。

(三)集聚资源招才引智。深入挖掘科技镇长团和专业机构资源,促成更多优质科技创新资源向园区集聚。大力开展补链、固链、强链招商,立足园区主导产业发展实际,开展招大引强、招才引智,以“人才+科技+项目”点燃高质量发展“智力引擎”。

(四)推动创新创业载体建设。立足园区生物医药和新材料产业发展的实际需要,借助“启创杯”和人才精准对接会、科技招商会,主动对接高校和科研院所创新资源。一方面利用关停企业物理空间,搭建科技人才项目“孵化器”平台;另一方面合理规划建设国药生命科学基地项目、启东佳海大健康产业园项目。

(五)加快重点项目建设。聚焦项目建设“黄金期”,加大国药大健康产业基地项目、希迪抗肿瘤原料药及制剂一体化项目、佳海产业园项目、锦通原料药制剂一体化项目等12个在建项目建设力度,确保项目早日建成投产;对已建立的工业投资和工业技改投资项目工作台账加强管理,及时更新重点项目工作台账,完善项目信息,掌握重点项目建设进展和项目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建立问题解决协调机制,及时协调解决影响项目实施的问题。

(六)调适思路谋招商。主动适应新形势新变化,紧紧围绕新医药、新材料等高端产业,走出去引进来,依托园区现有企业,有针对性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上游、接下游、带配套,争取形成引来一个、带来一批、辐射一片的“雁阵效应”;坚持狠抓大项目好项目,不断优化投资结构,持续优化基础设施和服务配套,优化完善功能布局,精细打造园区环境,进一步提升园区承载能力;擦亮“金牌服务”招牌,释放营商环境强磁力,吸引更多企业投资兴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