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隆镇五年工作总结
来源: 启隆镇 发布时间:2021-05-31 16:19 累计次数: 字体:[ ]

过去的五年,是经受考验、迎难而上、坚定前行的五年,是锐意进取、奋力拼搏、主动作为的五年,是向着“活力启隆、生态启隆、美丽启隆、幸福启隆、文明启隆”目标奋力前行的五年。五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启隆镇党委团结带领全镇广大党员和群众,追赶超越、开拓进取,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坚持全面从严治党,顺利完成了镇第一次党代会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全镇上下呈现出经济质量显著提升、城乡面貌深刻变化、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干部群众凝心聚力、党的建设不断加强的良好局面。

(一)这五年,我们坚持攻坚克难,产业结构和发展质效持续优化。

五年来,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6.19亿元,同比增加19.58%;完成服务业应税销售16.27亿元;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1.94亿元(从2019年起扣除房地产收入),同比增加160.67%,主要经济指标取得质的突破。

产业结构持续调整。积极策应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建设,以打造上海北部融都市农业、生态康养、休闲旅游为一体的集聚区为总体定位,主动调整产业发展方向,先后关闭江申建材、宇宙建材等砖瓦厂,关闭了江安铸件、金岳钢铁、瑞孚管路等工业企业。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和旅游服务业,促进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融合发展,引进嘉仕有机、崇启花卉城、农道有机等现代农业企业23家,招引玲珑源生态度假村、农道生态文化旅游体验中心等旅游服务业落户启隆。嘉仕有机农业公司和农道有机公司实施了2018年中央财政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试点项目。2019年农道有机公司评为第二批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四星级园区。启东市嘉申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进入限上批零住餐企业名录库。

发展质效不断提升。聚焦重大产业项目招引和建设,累计举办各类招商活动300余场,拜访客商近800人次,取得良好的效果。先后签约落户十里外滩度假城、大爱城商业街、长岛香榭花堤、绿地铂瑞酒店、林洋花田秀水项目等亿元以上服务业产业项目11个,累计投资41.38亿元。启东梦幻长岛景区被评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第十届中国花博会启隆分会场暨林洋花田秀水分会场开园迎客,取得良好反响。

(二)这五年,我们坚持规划引领,基础设施和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

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丰硕成果,2016年被评为南通市农村环境长效管理示范乡镇,2017年“乐享有机”小镇入选江苏省农业特色小镇名录,2017年被命名为江苏省卫生镇,2018年创成江苏省“水美乡镇”,并入选首批江苏省生态文明建设乡镇,2019年创成国家级卫生镇,2020年我镇被列入省级垃圾分类试点乡镇。

基础设施加快升级。总体规划进一步完善,2019年《东平—海永—启隆跨行政区域城镇圈协同规划》正式出台,我们遵从规划指引,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委托上海城规院实施启隆总体规划的修编工作,包括总规修编及生态、旅游、交通等3个专题规划的编制,打牢生态名片底色。全镇路网进一步升级,全长12.56公里的永兴东路顺利竣工、全线通车,北湖路、健康路、兴农路、老永兴路、东方路、江崇路等道路完成提档升级。集镇功能进一步加强,共计4.3公里的镇区道路亮化一期工程全面完成;总投入600余万元的镇区改造项目目前已进入收尾阶段;总投资3000万元的污水管网工程全速推进,东部片管网工程已完成建设。节点景观进一步提升,崇启、启海交界通道口绿化景观工程顺利完成,工程总面积12000平方米,投资近500万元。

生态环境稳步改善。组建清水、护林、涵土、净气等4支党员先锋队,推进镇区“水、林、土、气”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高标准畅通水系工程,完成辖区内10条横河、120条泯沟的疏浚工程,完成投资5300万元的“江苏省兴隆沙生态保护与修复项目”,完成投资1.02亿元的崇明新河港北延伸段河道整治及配套工程(启东段)。大力实施植树造林工程,实施沿江沿河“六大生态廊道”建设,新增绿化面积3.3万余平方米,全镇绿化率达38%。高度重视土地三项工作,推进工矿业用地的再生利用和生态系统的恢复,项目规模共计386.6亩,其中耕地占补平衡132.69亩,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144.02亩,工矿废弃地复垦109.89亩。设立大气环境监测站,推进秸秆综合利用,禁止秸秆焚烧,优化空气质量。

(三)这五年,我们坚持双向发力,民生事业发展和社会治理水平稳步提高。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在保障和改善基本民生上实现了新突破;坚持安全发展理念,创新社会治理方式,在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上取得了新成效,以破解民生难题的力度,展现共享发展的温度,广大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日益增长。

民生福祉持续提升。按照省示范村卫生室标准,投入40多万元新建的兴隆社区卫生室于2017年投入使用。投资1000多万元建设的启隆卫生院移交市卫健委管理,并于2018年正式运营。投资900多万元新建的启隆幼儿园于2018年投入使用。基本完成永隆社区和兴隆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配套设施和功能室的设置。全面完成户厕改造工程。扎实开展房屋搬迁安置工作,自2018年正式启动以来,我镇15个平房区域已有12个宅区启动搬迁,共安置289户349套房屋。改造永隆社区原一大队路北区域为公租房,已安置9户入住。

社会治理高效开展。积极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完善政府治理、社会调节和居民自治良性互动的制度建设。顺应新型社会的管理形势,随着绿地长岛、碧桂园、蓝湾绿岛等项目相继交房入住,成立长岛社区党支部和居委会,着力提升服务水平。根据社区人口规模、党员数量,推行“点、面”相结合的“网格化”管理模式,逐步形成以“社区党组织—网格党小组”为基本框架的“网格化”组织管理体系,实现社区党组织网格全覆盖。强力推进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即“雪亮”工程),持续保障社会安全稳定,完成4个省际卡口、3个县级卡口、60个结构化建设和10个人脸识别系统建设。积极开展“平安社区”创建,社会大局和谐稳定。顺利完成基层整合审批服务执法力量工作,管理效能和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

(四)这五年,我们坚持守正创新,党建工作质量和队伍建设水平全面提升。

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始终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不断提高党建工作精细化、科学化、规范化水平,为启隆镇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

政治引领走深走实。一是坚持把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广泛学习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教育全镇各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二是扎实开展富民强企奔小康“走帮服”活动,稳步推进“两学一做”常态化制度化,切实推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取得实效,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教育广大党员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初心使命。三是落实疫情防控各项工作部署,构建“一把手”带头、“一盘棋”统筹、“一张网”防控的工作体系,全镇党员干部组建社区、企业、交通、复工复产等先锋队伍,充实一线防疫力量,在疫情防控“大考”和经济社会发展中充分展现党员干部的责任担当。

宣传工作有声有色。一是强化理论武装,领导干部带头学,认真落实党委理论中心组学习制度,开展交流研讨活动。建立理论宣讲队伍,扎实开展“百姓名嘴”、启吾巡讲堂等宣讲活动。创新理论宣讲方式,开展“云”宣讲、“云”分享等活动,在“生态启隆”微信公众号创新开设“青声嘹亮”专栏。丰富理论学习形式,充分利用“悦知行·赋能课堂”、启吾微课堂等阵地做好理论教育。二是弘扬精神文明,目前已有800多人加入海岛志愿服务队伍,常年开展爱心护学、植树护绿等志愿活动;挖掘凡人善举、培树道德典型,开展“身边好人”“文明家庭”评选表彰活动;深入开展文明创建活动,在2020年启东市创成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中获“突出贡献单位”。三是突出文化惠民,全镇共建设10个“正能量加油站”,4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精心组织文化走亲、我们的节日、共乐东疆等活动,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

组织工作可圈可点。一是压实党建主体责任。镇党委把基层党建工作始终摆在突出位置,定期研究部署党建工作,实行党建工作全程纪实。制定社区党建目标责任制,与各社区书记签订目标责任状。二是强化基层组织建设。全面推进基层党组织规范化标准化建设,严格督促基层党组织开展“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制度,党内政治生活持续规范,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明显提升;按照“五有一化”标准,完成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的标准化建设。认真落实基层党建“书记项目”,切实帮助群众解决最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助力“两新”组织党建建设,推动党建工作与企业发展有机结合。三是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以正确用人导向引领干事创业导向,积极探索“三项机制”,调动和保护好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累计提拔任用、岗位交流调整机关社区干部48人次。坚持实绩导向,加大年轻干部培养选拔力度,形成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干部梯队。圆满完成社区“两委”换届工作,选拔35岁以下年轻社区干部5名,有效改善社区干部队伍年龄偏大、男女结构不合理的现象。四是创新党建工作品牌。实施跨区域“毗邻党建”工程,通过“六聚焦”联建工程,携手崇明区毗邻共建结对乡镇,以党建为引领,打破行政区隔,助推沪苏协同治理、联动发展。探索流动党员管理新模式,根据我镇在建项目多、务工流动党员多的实际情况,尝试成立大爱城和绿地长岛两个流动党员驿站,建设成为教育、凝聚和服务流动党员的重要平台,有效破解了流动党员管理的难题。创新“项目+党建”模式,将党建引领融入企业发展,为企业发展注入不竭动力。

作风建设从严从实。一是深化标本兼治。在“生态启隆”公众号开辟“启廉心,隆清风”专栏,推送廉言警语、典型案例,以案明纪、以案示警。注重抓住 “关键时间节点”,持续深化廉政教育开展,以“510思廉日”、算好廉政账月、“129反腐败日”活动为契机,开展红色教育、廉政党课、观看警示教育片、纪法知识测试等教育活动。二是做实常态监督。常态化开展对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效能、作风建设等相关制度的执行情况的明察暗访。强化监督结果运用,对监督中发现的问题,剖析问题根源,提出对策建议,抓好整改落实。运用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抓早抓小,防微杜渐。三是强化队伍建设。深入开展廉政风险排查,树立党员干部风险意识、廉政意识。优化考核考评,健全完善机制,用刚性制度转变工作作风,提升工作效能。严格开展任前廉政审查,切实把好干部准入关,防止“带病提拔”。畅通监督渠道,广泛接受各界人士监督,敢于听取群众意见,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统战群团同心同向。一是理论共学,强化思想引领力。探索实行党组织—群团组织—非公企业“理论共学”活动机制,通过共同制定学习计划、共享学习资源、集中学习研讨,组织开展学习分享会、参观红色教育基地等多种方式,带领群团组织和非公企业流动党员开展理论共学活动。二是资源共享,提升党群驱动力。推行党群阵地“共建共用共享”模式,整合党员活动中心、青少年之家、妇女儿童之家、农家书屋等阵地、资源,建设统一管理、统筹使用的党群服务中心。三是活动同频,提高党群凝聚力。组织群团组织、非公企业参与镇党委组织的各类活动,先后举办植树护绿、亲子共学、美化家园等活动200余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