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工作回顾
刚刚过去的2024年,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重要讲话精神,在市委市政府和镇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在镇人大的监督支持下,紧紧团结和依靠全镇人民,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积极策应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建设,高水平共建长江口产业创新绿色发展协同区,全镇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健康稳定发展。
过去一年,我们主要抓了以下工作:
(一)全力以赴招项目、抓建设,发展动能回升向好
经济运行稳中有进。全镇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073万元,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1亿元,建安投资7.6亿元,实现外资到账50万美元,批零住餐实现较快增长,超额完成上级下达的任务。培育限上批发企业2家、限上零售企业1家、限上餐饮企业1家、规上服务业企业1家,入库大个体2家。招商引资全面提效。成功举办上海潮汕商会专题招商推介会、长江口生态科教新城产业合作恳谈会等,完善全员招商工作体系,重点围绕产业和文旅方向,充实拓展项目信息库,洽谈落户了中恒螺旋桨、永睿渔光互补等一批优质项目,在手在谈的凤凰纵横农文旅全域综合项目、原三大队民宿和桃花坞民宿项目,正在加紧跟踪,加快推进。项目建设全面提速。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落实班子成员包干责任制,以专班形式服务保障每个项目推进。偶来蜂园项目实现当年开工当年竣工,Sandy星宿、佑海皮划艇项目在国庆顺利开张营业,长岛生态草坪公园完成全面种植养护,永睿渔光互补项目实现进场开工建设。
(二)坚持不懈严监管、重保护,生态环境向优而行
生态修复项目全力推进。海洋生态修复项目进入工程建设全面开工阶段,已完成总体绩效任务37%。启东长江口北支(崇明岛北岸)“生态岛”试验区申报成功,入选2024年江苏省试点,我镇全域纳入试点。生态治理稳步推进。认真推进各项污染防治措施,空气质量、优良率均排名全市前列。严格落实河长制,推进黑臭水体整治,清淤疏浚望江村、南沿村、七大队等区域泯沟13条。常态化落实长江入河排污口“一口一策”监管,定期对65个排污口进行巡查、水质检测。开展夏秋季禁烧禁抛工作,常态化对北沿江高铁建设现场、各类车辆带泥上路等情形进行巡查。毗邻联动形成合力。严防建筑垃圾跨境倾倒,采取“人防+技防”的方式,设置边界检查点2个、重点区域监控9个,查获崇明方向来镇跨境倾倒建筑垃圾案件2宗。持续开展医废跨省处置、固废联合执法等合作,启隆、港西接壤处非法砂石堆场经两地联合执法,完成清理清场。
(三)高点谋划强整治、提品质,人居环境显著改善
对标崇明科学规划。把人居环境提档升级作为2024年民生实事头号项目,全覆盖、个性化规划设计全镇点位,系统推进创文暨人居“1366”工程,围绕“和美启隆”总目标,开展“环境卫生、街容镇貌、乱停乱放”三大整治,号召群众共同参与,常态化开展和美庭院观摩、社区清洁周,鼓励、协助居民进行庭院改造。镇域风貌全面提优。完成利民路沿河步道、隆海二路老码头区域、望江村提档升级;完成修缮启隆公园,修建江申路口袋公园、森林氧吧,镇区环境更加精致,受到周边居民点赞;完成三大队、望江村、加油站周边、道路沿线等区域节点改造,增植补绿近1万平方米,呈现“开窗见绿”“推门见绿”效果。新增划线机动车车位155个、非机动车停车位40个。保质保量完成乡村振兴巡查整改。成立10个人居环境巡查工作小组,分区域包片巡查,督促企业落实责任,包干各自辖区内环境。全面推进“三棚”“三线”整治工作,完成全镇“三线”改造,一户一策安装改造棚舍93个,居民院落环境得到明显提升。
(四)锚定目标优配套、创特色,文旅发展亮点纷呈
文旅配套不断提升。新增崇启海主要交界区域景观小品7处,全域增加花草种植,“四季花海”效果明显,提档启隆客厅周边环境和设施。结合不同节气、季节、主题等,打造稻田文化、农机文化、江堤骑行、“舒服”45号心动营地等多个网红打卡点。深入挖掘农业企业旅游资源,全力支持永和隆、农道有机转型发展,打造露营休闲、美食体验、打卡摄影、中医康养等农旅融合业态发展。特色活动引流显著。策划“星空绿岛”全年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成功举办启隆沙地年货嘉年华、首届“放飞长江口”风筝文化嘉年华、“行走大运河”全民健身健步走、“寻味启隆”美食八大碗等系列活动。高质量开展“体育+旅游”赛事活动,成功举办铁人三项、皮划艇大赛、自行车赛等活动。充分借用融媒体营销体系、新媒体推广渠道,提升辐射能级、放大引流效应。品牌建设不断做强。加快长岛社区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大爱书院省级最美公共文化空间创建,把“吃、玩、住”串点成线,制作四季旅游路线,对接全市旅行社逐步开通启隆旅游专线、海岛两日游等旅游产品。组织全镇主要餐饮、娱乐商家形成联盟,以发放代金券的方式相互引流,吸引游客前来打卡,促进消费。引导企业注册“崇明岛”特色高标品牌。积极对接短剧拍摄宣传,与百川影视签订长期合作框架协议,推进短剧拍摄基地建设,不断挖掘文旅新增长点。
(五)综合施策夯基础、强赋能,农业发展做优特色
筑牢农业基本盘。严守耕地红线,稳定播种面积,优化品种结构,粮油播种面积3.8万余亩。大力推广农业机械化作业,全镇各类农机具保有量300余台,机械化由农业生产关键环节向全过程延伸,全镇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95%以上。盘活资源释放潜能。发包国有鱼塘675亩,引进总投资2000万元的渔光互补分布式光伏项目签约落地建设。转变国有农用地一年一租模式,拿出近1000亩委托镇集体企业管理运营,吸引优质高效农业项目落地,将普通机械化种植模式向高科技高效益的项目农业转变,实现农地资源利用最大化。盘活低效、闲置的集体资源,理顺历史遗留问题,启动空压机厂、农机站等国有资产盘点处置工作。依法依规对原启东市申隆光明服务站进行改革,参照“强村公司”模式,充分发挥镇集体企业在全镇经济发展中的引领作用。扶持农业企业做优做特。嘉仕有机投入1000余万元,引进水肥一体智能化灌溉系统,建设300亩蓝莓种植基地,进一步提升“嘉仕有机”品牌价值。启东市春辉家庭农场投资1200万元打造优质大米生产加工项目,年加工体量1.8万吨,已成为启东乃至崇明范围内生产加工能力最强企业之一。持续做好“土特产”文章,助推布衣农机合作社等品牌化建设,打造“启隆好物”有机大米、黑豆、黑麦等本土特色农产品品牌,促进农文旅深度融合。
(六)尽心竭力补短板、促改善,民生保障以实为本
扎实推进民生实事。完成裕隆家园电瓶车充电桩设置、太阳能拆除、雨污水管网管护等10项配套提档。翻修新江路和园区三号路桥,黑色化改造隆海二路东段、江申路南段。全力协调推进绿地、大爱城保交付工作,融创项目临转正完成施工,碧桂园项目临转正实现突破。协调解决国瑞小区民生问题,完成全部漏水点和56台损坏电梯维修。暖心高效服务群众。落实落细社保、医保、计生、优待抚恤等各项工作,积极开展“一日捐”等公益活动,完成助餐点建设。自投资金实施交通出行便民项目,环镇班车5月1日正式运营,解决了困扰大爱城、长岛居民的出行难题。新增设置启隆卫生院口腔科,受到群众一致好评。联合市教体局制定就学奖励政策,对学生实施奖学助学,对学生家长在本镇就业、创业提供优惠。基层治理初显成效。组织全镇机关干部开展全面覆盖的“大走访”活动,回应和化解居民群众心中的痛点和堵点问题。加强社区工作站配置,推进指导物管会、业委会筹建。打造省级边界社会治理联治共建、社区工作站两个基层治理示范点项目,“毗邻法治小客厅”入选启东市2024年“法润东疆·治在江海”法治为民十大项目之一,改造升级毗邻公共空间,为新居民以及毗邻地区居民提供更丰富的多元化互动体验。安全生产常抓不懈。组织开展消防、特种设备等各类安全应急演练,加强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建设。集中开展大摸排大整治专项行动,核查企业和单位386家次,查出隐患865个,全部完成整改,全年未发生安全生产事故。排查高层住宅消防遗留问题111个,采取督促整改和处罚相结合的方式,厘清责任区域,着力推进整改维修。
一年来,我们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依法行政、依法施政水平和治理服务效能得到进一步提升。严格落实依法行政“三项制度”、重大行政决策五大程序,加强普法宣传和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严格财务管理和内部监督审计,坚持“过紧日子”,持续压减三公经费,尽可能把更多的财政资金用到民生实事上。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扎实开展机关作风建设专项整治行动。
一年来,全镇人民武装、民族宗教、退役军人等工作也都取得了新的成绩,工会、青少年、妇女儿童、红十字、老龄、残疾人、关心下一代等事业健康发展,公益慈善等事业取得长足进步,和衷共济、团结奋进的良好局面不断巩固。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发展中还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转型发展速度还不够快,农文旅发展成效还不够显著;生态环境保护任务依然艰巨,人居环境治理水平与群众的期盼还有一定距离;医疗、养老服务等民生领域短板问题仍然突出,城乡公共基础设施和服务水平与新老居民的现状需求还有不小差距;基层治理精细化、现代化治理水平还需提升;政府自身建设仍需加强,等等。对此,我们将采取更有力的措施,切实加以解决,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变化。
2025年重点工作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启隆镇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省、市委要求,根据镇党委的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聚焦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立足自身区位,更深层次推动协同共进、融合共赢,在实现“海洋强市”“下一个千亿”中贡献启隆力量。围绕全面目标任务,主要抓好以下六个方面工作:
一是稳住基本盘面,兜牢“三保”底线。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落实“过紧日子”要求,坚持以收定支,调优支出结构,加大对各类资源资金统筹力度,扎实做好“三保”工作,重点保障民生支出需求,兜牢基本民生底线。合理保障部门履职经费,严控一般性支出,坚决取消低效无效支出,切实兜牢财政底线。在实现“三保”的前提下,助力发展转型,提升居民生活水平。严格规范各类资金使用,让资金发挥最大效益,提前预警资金支付节点,未雨绸缪从早谋划,确保正常运转。
二是盘活现有存量,加快项目落地。创新招商方式,通过委托招商、平台招商、会展招商等形式,开展精准招商,拓展项目信息资源,激发招商活力。发挥启隆独特区位优势,主动瞄准上海大院大所,重点聚焦文旅项目、外资项目、科创项目、总部经济项目,寻求突破。加大对45块共计530.86亩存量建设用地招商力度,充分挖掘本土企业资源,引导本土持地企业开发投资,做好对外资民宿酒店、桃花坞民宿、百川影视基地、光华建筑博物馆等项目的专班服务对接工作,加快促进项目落地建设。盘活粮站、空压机厂、农机站等国有资产,加快确认供地出让和项目建设方案。关注推进EOD项目策划申报进展,加快推进国家级农业产业融合示范园建设。
三是打造精品线路,增加客流导入。围绕“好吃、好玩、好住”目标,推进文旅点位、景点提升,推动“启隆好物”精品化,提升品牌价值。加快偶来蜂园项目装修节奏,推动尽早开业;保障梦幻岛草坪公园上半年完成施工目标,策划启用后的活动方案,开展特色活动;保障佑海水上俱乐部完成启东帆船、浆板协会注册,新增儿童与动力水上乐园、帆船训练基地、垂钓等娱乐项目;丰富现有3A级景区旅游内容,督促梦幻长岛景区、农道有机公园进行环境、设施提升改造。推进短剧拍摄基地建设,明确基地定位与发展路径,吸引相关影视剧组前来取景拍摄,推动影视产业与文旅资源深度融合。加快融入崇明全域旅游路线,与崇明主要景点合作,加大引流力度。积极探索研学、会务培训等新路径,吸引启东本土资源集聚,开展多层面研学培训等活动。
四是提升环境水平,擦亮生态底色。牢严格对照海洋修复项目绩效考核要求,加快推进项目建设,确保2025年年底项目建设基本完工,充分利用好近两年建设窗口期,推进湿地公园、右汊河生态修复等建设,补齐生态短板,完善文旅景观。加快推进启东长江口北支(崇明岛北岸)“生态岛”试验区建设,进一步提升我镇生态环境质量和生物多样性水平。以“十路十河十片区,百家百户百党员”为目标,持续开展人居环境提升工程,抓好脏、乱、旧整治,提升垃圾分类水平、全域绿化品质、居民参与热情,全方位改善镇区环境面貌,夯实文旅发展氛围,吸引企业落地发展、游客聚集,让来岛的人留的下,在岛的人住的好,切实把生态环境优势转为发展优势。
五是提高保障水平,加快民生改善。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全力以赴办好民生实事,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持续加大民生领域投入力度,研究推进2025年民生实事项目,着力优化公共服务功能、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完善民生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加快推进教育、医疗、养老等基本公共服务,丰富长岛、兴隆社区睦邻点服务,实现社区老年助餐点全覆盖,与崇明区第三人民医院合作增设中医特色门诊。密切跟踪协调房产领域物业、配套、房屋质量、社区管理等各类问题,持续推进保交付工作,协调推动碧桂园、国瑞、绿地项目临电转正式用电。
六是压紧责任链条,筑牢安全底线。压紧压实安全责任,积极推动安全生产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型治理转变,切实筑牢安全防线。持续加大燃气、消防、道路交通、食品药品、危化品、特种设备等重要行业领域安全隐患治理力度,巩固重大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整治成果,坚决做好各类安全风险防控。加强防灾救灾减灾能力建设,积极有效防范应对极端天气,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健全完善以预防为主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做好重大行政决策实施前风险评估。持续推动扫黑除恶斗争常态化、防范电信网络诈骗,深化毗邻平安边界建设,紧盯刑释解教、社区矫正等特定人员和精神障碍肇事肇祸患者等群体,加强全方位管理服务。持续推进“大走访”活动走深走实,激发社区工作站活力,通过畅通微循环,促进微治理,不断提升基层治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