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区镇党委将认真贯彻落实市委第十四届党代会和十四届二次全扩会会议精神,围绕各项重点工作排方案、列清单,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作风,把一项项任务落到实处,为全市高质量发展贡献海工园(寅阳镇)份额。现就重点工作作如下汇报。
一、经济运行千方百计,坚决守住指标上扬态势
2022年,区镇实现一般预算收入4.5亿元,应税销售目标是270亿元,规上工业总产值280亿元,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0家,外贸进出口值不低于2021年。区镇党委将围绕“巩固优势指标、紧抓不稳定指标、改善短板指标”的总体思路,以更严标准、更高要求抓经济运行调度。
一是全力稳经济。全面梳理区镇企业生产状况和订单情况,系统分析区镇经济发展增长极在哪里,最大限度挖掘潜力。重点做好两个方面工作,一方面是扩增量,做大做强现有企业,2022年力争新培育1家20亿元级企业(泰胜蓝岛),2家10亿元级企业(中交三航、京沪重工)。积极对接企业总部,加强与寰宇东方、振华重工、中交三航等重点国企、央企总部的沟通,以期将集团内部分订单、经济数据实现在园区企业进行生产、开票销售,努力实现园区内企业订单、数据双增长。加快红通、中远海工坞等项目竣工投产,为工业经济发展注入新鲜血液(中远10亿、中集10亿、中交三航10亿、京沪5亿、振华5亿、华滋5亿、集胜5亿、红通3亿)。另一方面是盘存量,向被列为低效用地企业(中远海运海工、宏华海洋、武船重工、菱豪精密、振华重工),包括宏强、连兴港造船、原惠港造船等要增量。加大企业技改投入,中远海工坞加长项目建成后,企业将进行FPSO自主接单,企业年产值可增至50亿元;振华重工码头技改项目已经立项,竣工达产后,可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力。积极推动相关企业“腾笼换凤”,引进符合园区产业发展规划的项目落户。宏华被东方电气收购后,通过加大投资方式把企业盘活;菱豪精密利用部分闲置厂房引进了一家高端装备制造企业,目前正在进行设备调试。
二是全力抓招商。全面加强项目信息源储备,通过与园区内国企央企、中介、行业协会、商会的紧密联系,挖掘项目信息,推动建立具有一定规模的项目信息库,切实从“我找项目”到“项目找我”的转变,为区镇产业升级提供强有力的支持。重点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是抓产业链招商,紧紧围绕对接上海战略,紧盯符合区镇产业发展的细分领域和上下游环节,梳理排出建链、补链、强链的目标部位和招商方向,利用园区内国企、央企资源,积极开展定向招商、精准招商。另一方面是紧盯在手在谈项目,目前,园区在手在谈较成熟的重特大项目7个(中国东方电气集团有限公司的重装备制造项目、中远海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的研发一体综合性园区启东基地项目、润邦重工搬迁项目、康欣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的集装箱专用地板研发生产基地项目、中来股份光伏发电板生产基地项目、美钻能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的水下石油开采设备制造项目、嵩达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ITO大尺寸触控屏项目),全力做好沟通、协调工作,随时掌握项目的最新情况,确保在谈项目尽快落户。
三是全力攻项目。今天的项目就是明天的产出,区镇党委将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对照全年目标任务,持之以恒大抓项目、抓大项目。坚持项目建设周例会和大项目领导挂钩制度,着力协调解项目建设推进过程中出现的具体问题,为项目早开工、早投产铺路架桥。上半年拟新开工产业项目5个,其中10亿元以上3个(总投资20亿元的京沪桥梁生产基地扩建项目、总投资20亿元的宝安特种光电复合海底电缆项目、总投资10亿元的寰宇集装箱智能绿色车间技改项目),亿元以上2个(总投资1亿元的连兴港造船船舶管系配套设备制造项目、总投资1亿元的振华码头改造项目),落实“一周一调度、每月一分析”工作制度,一个项目一个项目地抓,一个企业一个企业地干,尽快形成更多的实物工作量,为推动经济稳增长提供稳定支撑。落实产业项目“回头看”,对3.5个未竣工项目、4.5个未转化项目,园区将分解到组、责任到人,发挥好工作例会的协调推进作用。对土建尚未竣工的洪飞油厂玻璃深加工项目,紧盯前期报批、资金到位和施工进度等关键节点,倒排时序,争取上半年土建竣工;对土建已竣工但设备开票尚未达标的菱豪设备制造项目,从鼓励企业加大技改投入、扩大产能等方面增加设备开票,力争三季度达竣工条件;拜访督促启东建筑集团,为筑城争取优质订单,拓宽销售渠道,年底完成转化达产目标任务。
二、城镇建设集势聚能,切实推动镇区有新气象
锚定建设城市副中心不动摇,突出规划引领,不断完善镇区基础设施,丰富集镇功能,进一步提升镇区品味。
一是加快“两区一带”建设,科学推进产城融合。“两区一带”,即和合镇区、老寅阳镇区和沿江工业带。围绕和合镇区,加快推进新城区拓展建设,重点推进106亩城市综合体、东部医疗中心、41亩文体中心、15亩江景壹号东侧地块等功能配套项目建设。同时兼顾和合老镇区开发,实施农贸市场新建项目,推动和合初中、长江箱包厂低效工业用地开发。围绕老寅阳镇区,加快出台集镇开发规划,围绕商住配套、餐饮娱乐、酒店民宿等方面积极推动老镇建设,重点围绕镇区老乡镇府地块商业开发等方面,着力构建与全域旅游相匹配的公共服务体系。围绕沿江功能配套带,按照“十五分钟”生活圈的标准,推进中远生活区安置点、西功能区、华滋配套服务区一期项目并实现竣工营业,解决产业工人社交休闲、餐饮娱乐、时尚购物等各个方面需求,让人留得下、住得好。
二是深挖土地要素潜力,积极拓展发展空间。2021年区镇土地三项工作呈现出高开低走的态势,这对我们的工作措施落实、责任分解等方面敲响了警钟。2022年市下达给我区镇的挂钩任务数为1030亩,我们将以开局即决战的姿态,细化任务分配、强化过程监督,严格执行“周通报、月督导、季点评”的工作机制,切实把工作责任压实到每个村、每位工作人员。组织实施攻坚行动, 2021年全面排摸登记、符合拆旧条件的一户两宅尚余150多户、遗产房尚余1100多户、违章房尚余500多户,合计800多亩。针对这一群体,组建工作专班,从最难啃的农户入手,集中力量拔钉子、攻堡垒,形成以点带面、整体推进的格局。同时,三调今年启用瘦身图斑可以恢复300亩。继续推进弃宅进镇,在第一轮弃宅进镇报名和安置的基础上,调整政策条件,拟安排落实200个弃宅进镇名额,预计可复垦120亩。
三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城镇功能。紧紧围绕年度计划,按照时间节点,狠抓落实,推进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取得实质成效。和合镇区重点推进兴和路、和合路、寅和路道路黑色化,志远南路、和景路等道路新建,进一步优化路网结构。老寅阳镇区重点推进寅中路道路改造、街面绿化提档升级和老小区雨污管网改造,进一步提升小镇品质。
三、乡村振兴小步快跑,有效提升群众幸福成色
坚持高起点规划、以实现高质量发展为主线,以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的时代要求,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落细落实。
一是特色村居创建多点开花。继续发挥好示范点、先进村的带动作用,按照培育细则进一步完善和优化村庄规划编制,积极引导各村创建各类特色村居。在2021年长兴村创成乡村振兴先进村基础上,以白港村为重点,带动2022年乡村振兴先进村、示范村的创建。以寅北村为重点,围绕美丽宜居乡村建设,积极培育建成2022年乡村振兴生态宜居先进村。突出抓好特色田园乡村创建,计划将白港村创成省级特色田园乡村。持续推进美丽乡村建设,2022年计划将长兴村、常乐村等12个打造成启东市级以上美丽宜居乡村。
二是人居环境整治聚力攻坚。对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计划,加快补短板、强弱项,着力抓重点、快突破,确保整治有力度、有成效。继续抓好农村河道保洁,2022年镇计划泯沟疏浚217条,疏浚长度39公里,泯沟填埋250条,填埋长度39.2公里,横河疏浚4条,疏浚长度4.1公里。继续抓好农村垃圾分类,巩固好各村废旧农膜、废旧农药瓶、袋等的回收,适时建设易腐垃圾、餐厨垃圾分拣运行中心,加大对外包服务的巡查、检查力度,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并按合同约定给予处罚。继续抓好主干道及主要河道全域破落建筑清理,对整体与村庄不协调的墙面进行整理修复;对合法建筑面积的破旧“三棚”,引导农户实现归并美化修缮或自行拆除。2022年计划整治村内破落建筑不少于500处、影响容貌的破落“三棚”不少于400处、违章建筑不少于1000处。
三是农业基础设施高标高效。以高标准农田建设为抓手,实施7700亩提升工程,持续推进农村土地集约化生产、机械化作业和产业化经营。统筹好农时与工程建设,有效落实人员、场地,精准谋划施工,高标准完成2座泵站、2.8公里灌溉管道、370座涵洞、22公里机耕路、1座机耕桥、6公里河道护坡等建设任务,进一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助推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农业生产能力。建立健全“乡镇为主体、村具体实施”的管护机制,压实高标田建设项目工程管护责任,确保项目工程定期养护、及时维修,长久发挥效益。
四、财政税源成竹在胸,持续强化收入组织
充分发挥船舶产业优势,努力培植和发展新的税源增长点,确保财政收入的稳步增长。
一是紧盯企业投入和产出。进一步强化企业服务意识,持续跟踪各企业的生产情况,保证稳产增产,大力培植税源,结合今年各企业的在手订单量,预计税收可以保持8%的稳定增长。服务好在建重大项目,全力推进中远海工坞项目、红通核电风电项目竣工投产,尽快形成后续有效税源,红通投产后每年将产生至少500万税收。
二是继续推进税收协同共治。积极拓展辖区内海工船舶重装备企业的配套劳务企业在本地区注册经营并缴纳税款工作,加强劳务企业管理,实现全部劳务企业在本地开票的目标,继续扩大税收,在册劳务企业184家(其中法人企业127家)预计全年可产生2亿元。同时,加大税收服务力度,在便民服务中心设立税收征缴服务点,打造寅阳片区“半小时办税服务圈”。
三是做好企业退税后跟踪服务。2021年,区镇共涉及中远海运海工退税2.03亿元、中交三航退税5900万元,在助力企业进一步发展的同时,为财政税收涵养了税源。2022年,区镇将退税企业作为关注重点,持续做好税收的跟踪指导和服务,切实把“真金白银”的留抵退税政策红利转化成“真金白银”的税收成绩。
五、综合执法刮骨疗伤,全力打造人民满意队伍
进一步贯彻落实执法机关“厚植为民情怀 提高执法水平”主题教育要求,切实推动问题的整改落实,扎实推进综合行政执法工作取得新成效。
一是全面加强组织力建设。全面加强综合行政执法队伍的党建工作,突出党建在执法工作中的引领作用。成立以分管领导任支部书记、中层干部任副书记的镇综合行政执法局党支部,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严格落实“三会一课”、民主评议等组织生活制度,推动党建工作与一线执法工作实际相结合。坚持把主题教育与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主题实践活动紧密结合起来,加强日常思想提醒和纪律教育,定期组织谈心谈话和专题座谈,推动服务意识和工作规矩入心入脑。
二是突出教育整顿的实效性。注重学习教育与实践相结合,围绕思想认识、法治意识、执法规范等方面,推动“五个一”活动。讲授一堂专题党课,以“牢记人民至上,坚守执法为民”为专题上好一次党课,引导执法工作人员搞清楚“我是谁”“依靠谁”“为了谁”,切实增强执法为民理念。接受一次纪律教育,组织综合行政执法局全体人员参观江海清风馆,接受纪律教育,树牢规矩意识,严守纪律底线。组织一次法治宣讲,邀请有感同志就如何践行严格执法文明执法开展宣讲,提高全体执法工作人员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切实把习近平法治思想贯彻落实到综合执法全过程。开展一期跟班学习,对接市城市管理局、市应急管理局,组织为期一周的跟班学习,学法律法规、学管理工作方式方法、学案件处理。组织一轮队伍整训,开展为期一周的军事化训练,培养不怕苦不怕累、令行禁止等优良作风,进一步提升执法人员素质,端正队容风纪。
三是落实工作运作机制。建立执法风险辨识管控机制,进一步梳理执法依据、厘清职责权限,区分内部职能风险、外部压力风险,全面推行权力清单、责任清单管理,进一步加强执法监督,最大限度地实现预知、预警、预防。建立晨会和周会制度,加强工作总结和日常提醒,对存在问题及时剖析,推动执法工作的持续整改提升。完善执法工作人员考核办法,突出日常考核和合同期满考察,奖优罚劣,奖勤罚懒,对不适应执法工作的人员及时清理,形成有效竞争激励机制。
六、疫情防控毫不松劲,坚决守好寅阳阵地
按照市委部署,时刻紧绷疫情防控这根弦,防控要求再落实、防控措施再精准、防控重点再加固。
一是死死守住涉外防线。把海工园港口疫情防控工作摆在首要位置,密切关注境外来启轮船及人员、货物,严格执行专班管理制度,扎实做好全流程闭环管理。加强与海关、海事、边检等口岸单位的紧密配合,全面排查整治风险隐患,提高风险管控和应急处理能力。加强对重点企业的防疫检查,对防疫不力、存在隐患的企业,及时进行约谈、通报,必要时落实停业整顿措施。
二是细致做好常态化管控。做好来寅返乡人员的登记排查工作,及时跟踪落实精准管控措施,严格防止外来输入。加强镇村防控网格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大数据+网格化+铁脚板”的作用,做到精准排查、快速排查、闭环管控。严控聚集流动,严格落实各类人员聚集场所的疫情防控措施。
三是继续做好疫苗接种工作。加快推进疫苗接种扩面提效,统筹做好加强针的衔接,统筹安排好不同年龄段人群接种,引导群众积极接种、主动接种、及早接种,合力构筑健康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