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镇(园区),各有关部门:
现将《启东市关于深入推进营商环境企业开办“一件事”改革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启东市政府推进政府职能转变
和“放管服”改革协调小组办公室
2023年3月22日
启东市关于深入推进营商环境企业开办“一件事”改革实施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市场监管总局等六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不断提升企业开办服务水平的通知》(国市监〔2021〕24号)、《关于深化“一件事”改革为民办实事的实施方案》(苏协调小组〔2021〕1号)、《关于深入推进营商环境企业开办“一件事”改革的通知》(通协调办发〔2023〕6号)要求,巩固深化我市企业开办改革成果,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改革目标
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主体发展活动,着力从制度创新、服务提升、改革集成等方面发力,实现企业登记、印章刻制、银行开户、发票申领、社保登记(含员工参保登记)、医保参保登记(含职工参保登记)、住房公积金企业缴存登记“一站式”办结常态化,进一步提高企业开办便利化实效。
二、主要举措
(一)聚焦服务升级,提升企业开办便利度
1.优化完善“企业开办一件事”服务。选齐配强精通业务、热心服务、综合能力强的窗口帮办代办人员,提供精准的服务。线下至窗口申请的企业,由代办人员协助通过“企业全链通综合服务平台”一次性录入企业开办的相关数据。凡企业开办一表采集、一次性提交的材料,后续开办流程中应通过系统信息推送或专窗内部传递共享获取,不得要求申请人重新网上填报或线下分次提交,确保实现企业开办全流程“一件事一次办”,开办企业证、照、章等材料“一窗领取”。
2.提供企业开办多场景服务模式。通过“企业全链通综合服务平台”推行企业开办事项“全链式”和“分链式”办理等服务模式。对于需要一次性完成全流程网上办理的企业,通过全链式模式流程办理;对于不需要一次性完成全部开办业务的企业,根据企业实际要求,由企业自主选择将企业登记与申请公章刻制、银行预约开户、发票和税控设备申领、就业参保登记、住房公积金企业缴存登记等业务进行组合选择分链式办理。通过流程再造构建多场景企业开办服务新模式,切实减少企业重复登录认证和往返跑动次数。
3.切实提升企业登记质量。认真落实《市场主体登记管理条例》及实施细则,重视企业登记质量管理,构建常态化企业登记质量检查、通报、整改机制。开展案卷评查活动,明确内部审查环节,重点围绕程序是否合法合规、受理文书制作是否规范、审理阶段材料是否完整等方面进行审查,发现和纠正登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明确整改意见和时限,确保发现的问题落实到位,强化程序意识、时效意识,不断提升企业登记规范化水平,夯实全市企业登记数据基础。
4.强化企业开办“好差评”管理。遵循自愿真实、公开透明、统一规范的原则,全面开展线上线下“好差评”监测,对企业开办一件事进行总体评价,对环境不舒适、服务设施保障不到位、服务态度不满意等差评,要立行立改,能够当场答复的要当场答复;对业务程序办理不正确、环节设置不合理、服务效率不满意等差评以及疑难复杂类问题或多部门业务交叉、环节不顺畅等差评,要建立差评和投诉问题调查核实、督促整改和反馈机制,对收到差评和被投诉的,第一时间启动程序,安排专人回访核实,跟踪对整改情况的监督检查。
(二)聚焦企业关心,推进商事制度改革
5.试点开展企业开办“异地通办”新模式。在长三角开设启东政务服务驻点办事点,为启东籍在外地的自然人及法人、意愿在启投资兴业客商和就业落户的人才提供精准就近政务服务,与各部门协同联动,打造全生命周期服务。切实解决群众“多头跑、跑远路、跑多趟”的问题。
6.迭代升级企业开办全程电子化登记功能。深入推进“互联网+企业登记”改革,进一步完善企业全程电子化登记系统功能,优化“企业全链通综合服务平台”,实现企业变更、备案、注销等高频事项全程网办;企业开办选择全流程网上办理的,申请人通过“企业全链通综合服务平台”,一次性填报企业登记、公章刻制、申领发票和税控设备、银行预约开户、就业参保登记、住房公积金企业缴存登记等信息,企业登记经登记机关核准后,通过平台实时将企业登记信息和一次性填报的相关信息推送相关部门。
公安部门及时将企业登记信息和刻章信息推送本地区刻章网点,申请人在本地区刻章网点即可选择刻制、领取公章,可免于提交营业执照复印件、法定代表人委托书等纸质材料。
商业银行及时生成银行预约开户账号反馈至“企业全链通综合服务平台”。
税务部门接受企业办税申请信息后,依纳税人申请,提供电子税务局自动开户功能服务,并提示申请人至电子税务局办理发票业务。
社保部门通过与“企业全链通综合服务平台”的系统对接,及时接收企业登记信息并完成备案。
住房公积金部门通过政务数据交换平台及时接收企业登记信息即完成住房公积金缴存登记。
7.开设镇区“市场准入一站式服务专区”
将市场主体登记代办服务延伸至乡镇,利用便民中心点多面广、商业银行服务规范的优势,实现政务服务与金融服务“双向赋能”。企业相关负责人只需准备企业开办所需的全部材料,即可在镇区“一站式”服务专区实现企业开办的登记注册、税务、社保、公积金、公章刻制、银行开户等业务一网通办。不断优化“万事好通”增强发展信心,市场主体活力迸发,打造企业开办15分钟便民服务圈。
(三)聚焦审批改革,推进改革红利释放。
8.推进电子营业执照和电子印章同步发放应用。推动电子营业执照和电子印章同步发放与政务服务工作深度融合,拓展更多涉企政务服务事项全流程电子化办理应用场景,提升全市数字化政务水平。
9.扩大电子营业执照应用领域。围绕企业开办和群众关注的高频事项,继续扩大电子营业执照身份认证、信息展示、执照文件留存、电子签名等功能的应用范围,推动部门间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减轻企业办事负担。
10.实现企业登记档案“查立得、得即用”。改进企业档案查询方式,依托“电子营业执照”统一身份认证登陆,实现登记电子档案全程线上查询、下载、打印,为企业融资、招投标、上市等经营活动提供便利。
三、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部门要将企业开办“一件事”改革工作作为优化营商环境重点任务,协同推进工作落实。要建立常态化协调机制,明确分工,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狠抓落实,确保企业开办工作各环节无缝对接。要加强汇报沟通,加快推进相关业务办理系统对接互通,确保信息在各系统间的完整、准确、实时推送。
(二)持续跟踪问效。各部门要根据要求优化窗口设置,充实、配强窗口工作人员,定期开展业务培训,提升企业开办登记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服务能力。要坚持问题导向和结果导向,加强监测分析,对基层经办窗口、人员办件超时间、超环节进行溯源,剖析原因、明确责任,及时发现和解决影响营商环境的重难点问题,推动企业登记工作高质量发展。
(三)加强宣传报道。各部门要加大企业开办“一件事”改革宣传力度,持续加强政策解读和宣传报道,及时了解企业和群众对改革的实际感受,不断提升企业和群众对改革的认知度和参与度。要注重结合工作实践,认真总结经验做法,及时报送工作动态和典型案例,并通过各类媒体宣传改革亮点和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