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东市文广和旅游局2021年工作总结和2022年工作谋划
来源: 启东市文广旅游局 发布时间:2022-02-09 15:05 累计次数: 字体:[ ]

一、2021年重点工作完成情况

(一)文化旅游设施建设进程加快

一是市级公共文化设施加快建设。文体中心南区少儿图书馆对外开放,历史文化陈列馆硬装基本完成,进入布展内容深化阶段。国际版画艺术中心7月份正式运行,成功举办2021中国·启东国际版画艺术中心全国版画名家邀请展,53位在国内外具有影响力和代表性的版画家的104幅版画作品参展,蓝印花布艺术馆、启东版画博物馆、美术馆同步开馆。抗大九分校(垦牧高等小学)提档升级项目,序时推进施工建设,预计明年1月完成竣工验收。启东沙地圩田农业系统项目入选第六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单。二是镇村综合文化设施开放管理不断规范。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实现全覆盖,并建立免费开放常态化运行机制。三是公共旅游设施不断完善。黄金海滩等项目完成提档升级,向游客开放。江海景观大道正在围绕旅游咨询服务、停车场、驿站、观光交通方式等进行旅游公共服务配套提升。协兴港文旅综合开发项目正在加紧施工。唐韵龙湾综合文旅项目正在加快推进,洲颐温泉酒店已开放运营,唐韵龙湾景区正在加快施工,力争明年年底前对外试运营。张謇垦牧文旅项目、惠萍果园生态区正在高起点谋划,高标准建设。启隆镇充分发挥接壤上海的优势,借力“花博”,推进林洋“花田秀水”(花博会分会场)、农道、梦幻长岛、玲珑源等项目建设与提升,“花田秀水”5月正式向游客开放,长岛铂瑞酒店6月对外营业。梦幻长岛成功创成国家3A级旅游景区。恒大碧海银沙争创国家4A级旅游景区。惠萍大兴镇村成功获评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皇冠假日、国瑞豪生、玲珑源成功创成四星级旅游饭店。城区一级集散中心、圆陀角二级集散中心基本建成。智慧旅游建设加快步伐,推动6家3A级景区及文博等场馆视频监控汇聚及人流量监测系统建设。

(二)群众文化活动蓬勃开展

一是文化三送工作有序开展。今年完成送戏227场,送展览200场,送培训77场次。二是主题文化活动丰富多彩。每月举办或协办1-2个大型主题文化活动。1月份,协助举办首届警察节演出。2月份,配合完成2021年网络春晚。3月份,开展了2020年度区镇街道优秀文艺节目展演、春季群文创作采风培训、2021年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广场舞大赛以及“快闪”拍摄3场。4月份,举办了庆“五一”、庆“五四”专场文艺演出。5月份,完成全市建党100周年歌咏大会区镇街道专场和市级机关专场共两场。6月份,成功举办“6·21”百年恰是风华——启东市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文艺晚会;中篇评弹剧《板凳姑娘》首演;全市“颂歌献给党”歌咏大会汇演;配合南通完成“6·30”党旗耀江海文艺演出;协助统战部等相关部门举办建党100周年活动12场次。7月份,协助完成2021年启东市安全生产宣传演出活动。8月份在严格进行疫情防控措施的情况下坚持开展纳凉晚会8场。9月份,成功举办2场夏季激情广场演出;举办45场“永远跟党走”夏季纳凉晚会;举办4场“庆家国团圆 享盛世芳华”中秋系列活动;举办“我的梦阳光行 残疾人特殊艺术晚会”活动;协助文明办举行“月之故乡,诗意生活”启东市“我们的节日·中秋节”演出。10月份,成功举办8场“永远跟党走”夏季纳凉晚会;举办3场“欢度国庆 吾悦之夜文艺演出”活动;举办3场“百年心向党 真情暖夕阳”敬老演出;举办3场送戏曲进校园活动;11月份,成功举办“永远跟党走 幸福舞起来”2021年乡村舞蹈秀和槭彩文化艺术节。12月份,成功举办第九届江苏省文艺大奖曲艺奖颁奖仪式暨惠民演出、“文艺进校园·美育润童心”活动。三是共乐东疆活动如火如荼。举办各类活动300余场次,参与群众320万余人次。其中,百姓自助舞台33场次,举办各类人文讲座线下58场,线上12场。主题书画摄影展线下12场,线上11场。各类阅读推广活动163场。文旅场馆全域联动,全年文化服务人次近450万。

(三)文学艺术创作活动扎实开展。

一是版画创作成绩显著。版画院画师全年创作作品80余幅,作品入选“第二十四届全国版画展”“中国新兴版画运动九十周年·全国版画作品展”“江苏省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美术书法精品展”“镌刻百年·全国木刻版画作品展览”等。14幅作品参加“南通·镇江版画艺术交流展”、15幅作品参加“留痕·版画的世界研究展”,学术水平与成果在全国同级别中排名第一。二是文学创作成果丰硕。长篇小说《黑瓦寨的孩子》获2021年度省委宣传部重点出版物、2021年度省作家协会重点扶持。评弹中篇《板凳姑娘》完成创作并首演,荣获省第九届文艺大奖曲艺奖。出版诗集《旷野颂》、长篇小说《黑瓦寨的孩子》、中篇小说集《夜色也曾温柔》、音乐评论《四季乐韵》,在国家级刊物上发表短篇小说2篇、诗歌37首、散文4篇。今年至今,1人加入国家级协会,1人加入省级协会。三是主题采风活动深入推进。开展主题创作采风活动8期,举办“书香启东·悦读畅谈”8期,参与累计近300人次,发行《三角洲·沙地》春、夏、秋季刊和《感知启东》(第六辑)。策划举办“2021中国启东国际版画艺术中心全国版画名家邀请展”“启东版画艺术文献展”“著名版画家·施汉鼎捐赠作品展”“中国百家金陵画展历届精品展”“情系东疆·王存玉、孙玉珍伉俪绘画艺术展”“南通·镇江版画艺术交流展”“百年征程·江苏省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美术书法精品巡展”“启东市第十二届美术作品展览”“南通青年版画作品展”等10余场次,影响很大。

(四)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动力强劲

一是文化旅游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协兴港文旅综合开发、文体中心等11个文化项目列入南通市文化产业重点项目,计划总投资25.61亿元,截至目前,实际完成投资22.11亿元,暂列南通第二。二是积极参加各级展会。组织启东昱陶文化创意有限公司等4家企业参加由文旅部等部门主办的第九届澳门国际旅博会,推介启东文创产品;组织3家文旅企业参加由省委宣传部、省文旅厅等部门共同主办的第三届大运河文化旅游博览会,助力文旅企业对标提升、走出南通。三是落实文化旅游产业政策,积极推进文旅产业发展。积极落实《启东市文化产业发展引导基金使用管理办法》,今年发放122万,主要涉及新增文化产业定报企业奖励、文化产业企业应税销售增幅奖励、展会活动补贴。

(五)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不断加强

一是加强文物保护。序时推进抗大九分校提档升级工程、首届县政府旧址改造工程和挡浪墙遗址公园提档升级项目。协调做好吕四港镇三清殿的维修工作,目前,维修方案和施工图纸已经通过南通文广旅局的评审。二是加强非遗传承。完成2020年度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学徒技艺展示考评。广泛开展2021年度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完成活动413场。推进省级非遗项目“吕四渔民号子”的资料整理工作,为该项目向国家级名录冲刺做好准备;同时对省级项目“沙地灶头画”“洋钎说书”的原始画稿和书目进行电子版转化,开展抢救性保护。为刺激现有市级以上传承人做好传承工作,对《启东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考核细则(试行)》进行修订。在硬件和软件配备上进一步推进启东市多功能非遗展厅建设。三是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与宣传工作。从“人防、技防、物防”上多角度出发,加强文物安全保护。举办“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宣传活动。

(六)文化旅游市场管理扎实有效

一是加大文化旅游市场执法力度。深入开展执法专项行动,今年以来共检查文化和旅游市场经营单位1550余家次,共出动执法人员6200余人次,没收非法出版物1500余册,立案查处行政处罚案件20起,查处热线举报100余起。二是加强行业安全生产监管。深入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安全生产大检查、“安全生产月”等行动,对文旅市场经营场所安全生产状况进行不间断、多轮次全面检查,实行隐患清单管理、动态管理和闭环管理。在安全生产监管工作中,今年以来,累计检查经营单位520余家次,发现安全隐患374个,已全部整改完毕。三是稳步推进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和“放管服”改革。加强综合执法队伍建设,健全综合执法制度机制,推进执法信息化建设。规范落实依法行政,扎实开展“双随机、一公开”工作,建立完善“一批就管、审管联动”的制度体系和责任体系。四是加强广播电视安全播出。推进南阳镇、王鲍镇智慧广电乡镇建设,建立智慧广电乡村工程保障机制、实施机制及长效经费保障机制。对照《安全播出责任单位管理自查表》,“拉网式”集中排查,逐条逐项落实,主动出击,不留死角,确保安全播出零事故。

(七)全面从严治党工作持续深化

一是党史学习教育扎实开展。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七一”讲话精神、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等内容,全年组织中心组集中学习26次、专题讨论18次、理论测试6次。扎实开展“跑好第一棒 奋进新征程”主题实践活动,组织“三比三争”思想交流会,查摆短板弱项,制定整改目标。序时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主题实践活动,结合文广旅游行业领域工作特点,广泛征集党员干部和群众意见,梳理20条可行性问题清单,办结率100%。持续开展“两在两同”建新功“攻坚有我”显担当,推进抗大九分校提档升级等重点行动攻坚落实。深入开展以庆祝建党100周年为主题的文化活动,组织广大艺术家和文艺爱好者精心谋划建党100周年原创文艺精品10余件。

二是全面从严治党和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深入落实。局班子成员按照分工,结合考查考核,强化监督,抓好职责范围内的党风廉政和意识形态工作,实行“一岗双责”。深入开展四大专项整治行动,督促整治工作落实;对于纪委督查组检查发现的问题,及时召开反馈整改会,责令相关单位和责任人即时整改。及时传达学习各级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指示要求,专题研究部署意识形态工作。局班子成员和下属单位主要负责人专题汇报个人履行全面从严治党和意识形态工作“一岗双责”情况。加强机关党建工作,认真落实“三会一课”等组织生活制度,组织党员赴淮安周恩来纪念馆等地,深入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委派“第一书记”指导落实支部工作,力创“服务强党性 文旅惠民生”党建品牌,不断加强党员干部管理教育,大力锤炼过硬工作作风,有力促进工作开展。

三是疫情防控常态化落实。赴挂钩社区开展疫情防控工作,协助小区做好卡口管理、防疫宣传、人员排查等各项工作,8月4日起,每天安排1名志愿者前往挂钩社区,配合社区工作人员做好人员车辆排查、查验出入小区人员二码、测体温等工作。赴挂钩的100余家企业开展防疫帮扶工作,组建队伍,落实专人定点帮扶,确保挂钩企业全覆盖,8月9日起,帮服战“疫”小组分赴各区镇挂钩企业,指导企业及时贯彻落实疫情防控相关决策部署,指导企业做好防疫工作。此次帮扶共需走访111家,完成率100%。扎实开展文广旅游系统和行业单位疫情防控工作。成立全系统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制定防控工作方案,按照上级要求和疫情形势,落实公共文化设施闭馆(站),累计检查经营单位900余家次,处理疫情举报14起,有效保障了文旅市场的平稳有序。

四是精准扶贫和创文活动有序落实。对帮扶责任的吕四港镇十二总村、太阳庙村建档立卡贫困户,扎实开展精准扶贫,及时开展走访慰问帮扶工作,针对疫情制定具体帮扶的措施,并上传了相关信息。两村8户贫困户,达到脱贫标准。按照统一部署,赴责任路段——港西路、挂钩社区开展“六方共管”志愿服务集中行动21次,并及时协调处置并报送相关情况。

五是放管服改革工作稳步推进。认真做好权力事项网上运行工作,定期对行政事项的权力库进行自查、调整和维护,梳理政务服务事项472项,其中,行政处罚431项,行政许可17 项,行政强制5项,行政奖励5项,行政确认8项,其他权力6项。认真开展“双随机、一公开”工作。确定2021年文化旅游市场重点监管法人对象,健全随机抽查方式,合理确定随机抽查的比例和频次。建立审批与监管协调联动机制,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深化“放管服”改革,建立完善“一批就管、审管联动”的制度体系和责任体系。

六是高质量考核工作积极推进。积极对接南通文广旅局和我市相关部门,协调推进涉及文旅行业指标提升突破和核算工作。截至目前,省和南通高质量考核指标(人均接受文化场馆服务次数)总量4.08人次,南通排名第4;GDP统一核算指标文化艺术业从业人员工资总额增幅39%,娱乐业营业收入总量8028.1万元,增幅61.10%,位列南通第3,娱乐业从业人员工资总额1514万元,增幅57.10%,位列南通第3。

二、2022年工作谋划

2022年,我们将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深入贯彻中央、省和南通会议精神及各级领导讲话指示要求,根据市第十四次党代会工作部署,全面对标“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使命任务,围绕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聚焦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水平融合、高效能治理,以高质量考核为牵引,以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为抓手,大力提升文化惠民服务力、文旅产业贡献率、文旅发展融合度,在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上下功夫、出实招、强实效,通过文化加持,增强旅游内涵,通过旅游赋能,活跃文化生活,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文化获得感、更好的旅游体验感,努力推动文化广电和旅游发展跑好第一棒、奋进新征程,助力谱写“强富美高”新启东现代化篇章。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2022年主要指标

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我们将围绕省高质量考核领先、南通市考核率先和全市部门考核争先的目标展开,锚定目标务实干。

1.2022年人均接受文化场馆服务次数不低于6.5。

2.2022年实现旅游总人次570万人左右。

3.2022年净增规上文化企业10家,文化重特大项目被南通考核认定数1个以上;南通市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园区)新增1个以上,力争在创建省级项目上有所突破。

4.2022年预计新增3A级景区2家,四星级饭店3家,五星级饭店1家,旅游重特大项目被南通考核认定数1个以上。

5. 2022年文化艺术业工资总额增幅、娱乐业营业收入、娱乐业从业人员工资总额增幅三项GDP指标确保南通前三。

(二)2022年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重点项目

一是市财政投入项目。

1.崇启大桥服务区、吕四港服务区完成旅游化改造;启隆镇、沿江公路完成旅游服务点设置;王鲍、合作旅游服务点完成提升。市财政进行城乡客运班车线路优化,串联景区、乡村旅游区、乡村旅游重点村镇,在景区景点设置班车站点。开展城乡客运班车旅游化改造,车内增设旅游宣传、咨询等功能,条件符合的车辆,座椅套布印制启东旅游宣传口号,车内视屏定时插播启东旅游宣传片。农村道路、桥梁等建设指标与补贴资金往通景道路、景区景点、乡村旅游重点村镇倾斜,配合属地区镇建设游线道路、桥梁。抗大九分校、通海垦牧公司、圩田遗址间的农村道路贯通,部分农村道路桥梁进行提升改造,年底前完成游线设置。启东火车站内设置服务台,提供日常旅游咨询服务。市财政投入1310万元。(责任单位:交通局)

2.市民广场、紫薇公园、人民公园、丁仓港公园设置游客服务点,完善旅游服务功能。在王鲍、合作、海复等乡村旅游重点片区规划建设乡村特色小游园3个。在农村公厕改造基础上,优先完成通景公路沿线和景区、乡村旅游区附近的公厕旅游标准化改造,2022年度新增10个旅游A级厕所,同时落实管护责任,强化日常卫生保洁。结合餐饮街区建筑风格、服务内容等,通过灯光、标语等进行氛围营造,加强华山路、幸福岛、和平路、申港城等餐饮街区特色提升。市财政投入410万元。(责任单位:住建局)

3.推进幸福岛特色街区建设,在三水街、幸福岛街区、申港城设置旅游购物区域提供旅游纪念品售卖服务,设置旅游标识,完善旅游接待功能配套。市财政投入200万元。(责任单位:文广旅游局)

4.依托王鲍、合作、海复三镇资源基础及发展实际,集中打造乡村旅游集聚区形象特色线路。重点扶持乡村旅游重点村曹家镇村、中施村、久西村、建群村、搬场村,重点发展鸡爪槭基地、山羊基地、地下三宝、四青作物基地、圩田遗址项目等,推进道路、河道、绿化建设,加强沿线卫生、环境治理。市财政投入500万元。(责任单位:农业农村局)

5.开展智慧旅游建设,提升城市应急管理水平。市财政投入400万元。(责任单位:市域治理现代化指挥中心)

二是国企平台投入项目。

6.对标沈家门,在大洋港、老渔港两侧特色街区功能规划配置到位,形成大排档、海鲜购物中心、特色餐饮、渔港文创、夜间经济功能完善的休闲街区。与新渔港错位互补发展。投入3000万元。(责任单位:吕四港集团)

7.设计一个球体展现装置,寅阳开启迎接第一缕阳光、月光中关闭迎接夜市来临。重点节假日可举办仪式,活化第一缕曙光。圆陀角度假区内完成一个旅游商品购物场所建设。圆陀角度假区内二级集散中心对外运营,实现咨询、文创产品展示、旅游商品售卖等功能。黄金海滩、碧海银沙完成智能景区建设,提供智能导游、电子讲解、实时信息推送,在线预订、网上支付等服务。开发运营3个系列以上启东旅游特色产品(海鲜、沙地、文创)。市一级集散中心开始运营,提供咨询、文创产品展示、旅游商品售卖等功能。投入1230万元。(责任单位:启晟集团)

8.在王鲍、合作设立农产品种养殖基地,开发经营“四青作物”“地下三宝”“启东羊肉”等启东特色农产品,搭建购物场所和线上线下销售平台,实现特色餐饮体验、研学科普等业态。利用热电厂上世纪六十年代的老机组和厂房,建设工业遗址博物馆。投入3100万元。(责任单位:城投集团)

(三)2022年文旅重点活动

1.迎新年第一缕曙光

积极联系江苏交通广播网(调频FM101.1),上海、南通、启东部分自媒体,策划组织“听长江入海 迎新年曙光——2022年第一场旅行,从启东出发”活动,打造“日出江海 美丽启东”品牌,到启东迎日出、品海鲜、深呼吸。

2.江海文化节

以3月底4月初的郁金香节为启动仪式,启动“江海文化节”,开展“四季启东”游线发布会、启东旅游项目合作发布会,启动仪式以实景演出为主线,全部由启东本土原创节目构成,突出启东本土文化。

3.启东海鲜节

以9月份的开渔节或农民丰收节为启动仪式,启动“启东海鲜节”。主题为“品海鲜、享温泉、寻风味”,主要以入秋入冬的季节性为切入点,把我市的特色线路进行大力度推介;海鲜,主要推介吕四渔港、特色海鲜,如入选江苏省十大特色菜的吕四本帮带鱼等;地产,主要推介王鲍的“地产三宝”和各类时令蔬菜、特色本帮菜等,让更多的人品尝到在启东才能品尝的原生态美味。如疫情许可,本次活动将立足线上线下,办成启东全民参与、全域互动的系列节目。

(四)2022年重点任务

一是大力实施载体平台提升行动。

1.培育文旅融合型示范区。推动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2022年将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纳入全市目标责任制重点经济工作考核项目。严格按照创建工作序时目标进度,加大创建工作考核奖励力度,充分发挥考核的导向和激励作用,为创建工作的顺利推进和旅游业的跨越发展提供保障。加快省级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创建。2022年对照《江苏省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指南(试行)》,启动培育。

2.打造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基地)。加快重点文化产业园区培育。对接启晟集团、城投集团、吕四港镇,把好文化类街区招商关,2022年渔人码头列入培育名单。推动文旅企业发展。力争2022年规上文化企业达到60家,市级文化产业基地达到6家。

3.推动旅游品牌创建。加快国家A级旅游景区创建。充分挖掘乡村旅游资源,积极引导有条件的乡村旅游区向A级景区方向转型,力争2022年印象沙地、农道创成3A级旅游景区。强化旅游度假区品质提升。积极对上沟通,加强基础配套和重大项目建设,2022年江海澜湾旅游度假区列入省级旅游度假区培育名单。指导圆陀角培育5A级景区,助力圆陀角旅游度假区争创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发展星级旅游饭店。2022年希尔顿逸林、吕四百源豪生创成四星级,皇冠假日创成五星级。

4.打响文化旅游夜游品牌。加快特色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培育,大力打造吕四渔港、渔人码头等旅游娱乐街区,提升幸福岛、华山路、申港城、三水街和1号广场等夜市特色餐饮街区文化旅游功能,打造旅游休闲街区;积极探索实景演出,打造启东特色剧场,在圆陀角、唐韵龙湾、协兴港文旅、抗大九分校纪念馆、张謇垦牧故里、吕四渔港等文旅场所编排精彩演艺节目,推动夜间旅游发展成为启东旅游新增长点。

5.推进新兴业态载体培育。推动旅游休闲街区建设。培育渔人码头、龙湾水镇创建省级休闲旅游街区。推动乡村旅游特色村建设。力争2022年启隆镇兴隆社区创成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同时,加快发展生态旅游、体育旅游、研学旅游,更好发挥旅游“一业兴、百业兴”的乘数效应。

二是大力实施重大项目突破行动。

6.招引一批文旅项目。指导配合相关部门和区镇加大招商力度,确保每年不少于4个新项目进入南通文化产业重点项目库。新增融创等一批业内领先的文旅航空母舰企业,房车营地、特色餐饮、文化演艺、文创动漫等产品逐步丰富,每年能形成至少两个网红美食打卡街区。对标沈家门、象山,打响海鲜美食品牌,在长三角形成自己稳固的游客群,在上海、苏南形成常年的网上销售线路。全力扶持文旅企业发展,充分发挥文旅企业发展扶持政策作用,指导区镇加强挖掘和培育文旅企业。

7.推动一批文旅项目。坚持把沿江沿海生态景观带作为全市重大文旅项目建设的主战场,推动新湖万豪酒店、德汇海栗湾生态文旅、森林公园、果园生态经济区、船舶工业旅游、圆陀角三水交汇(长江博物馆)、协兴港、吕四渔港等重点项目建设,尽快串珠成链,形成“缤纷百里”旅游线路。2022年9家项目列入南通重点项目,投资额超20亿元。

8.建成一批文旅项目。继续做好东海镇协兴港文旅项目、江海澜湾唐韵龙湾、合作镇颐住万乡等在建项目建设,确保2022年唐韵龙湾文旅综合开发(一期)、通海垦牧公司复建(中国盐垦博物馆)、抗大九分校纪念馆、首届县政府旧址等项目竣工。

三是大力实施文旅融合发展行动。

9.促进公共文化与文旅产业深度融合。2022年,完成送戏不少于150场次,送展览不少于50场次,送培训不少于30场次。区镇、街道一级全年每个村(社区)送戏不少于2场次,总数不少于600场次,送展览、送培训全年各不少于20场次。村(社区)一级全年自主组织文艺活动不少于50场次,总数不少于1500场次。人均服务次数2022年不低于6.5次。加强阅读阵地建设,完善城市书房、韬奋书吧建设,丰富馆藏资源,提升活动品质,提高服务质量,全力助推全民阅读活动。培育文旅发展新业态、新模式,创造文旅消费的需求新场景。

10.推动文化遗产与文旅产业深度融合。抗大九分校纪念馆、首届县政府旧址纪念馆、启东博物馆、鹤城公园常态运营。推进启东热电厂旧址改造成工业博物馆。持续开展好非遗展览进校园、社区、广场和非遗项目现场展示表演等活动。搭建文创产品、旅游商品联合销售平台,2022年新增文创产品3-5种,为文旅消费提供更多的新产品。

11.加快艺术精品与文旅产业深度融合。2022年,完成《板凳姑娘》巡演不少于40场次,冲刺全国大奖。舞台剧《生命树》力争2022年下半年推上舞台。推进旅游景区景点文艺演出市场化个性化,努力实现“一景区一演出,一景点一节目”。

12.推动信息技术与文旅产业深度融合。完善提升“乐游启东”微信公众号功能作用,同融媒体中心、市文旅集团加强交流合作,调整设置板块,提高推送频率,完善推送内容,创新推送模式,探索开发更多新媒体平台。会同市域治理现代化指挥中心,建设全域旅游监测指挥平台展示中心,实现行业监管、数据统计分析、应急指挥执法平台、视频监控等功能。

四是大力实施文旅市场促进行动。

13.扩大文旅节庆活动知名度。2022年高标准办好江海文化节、启东海鲜美食节等活动,指导区镇常态化开展铁人三项赛、沙滩排球赛、风筝冲浪邀请赛、环启168公里自行车邀请赛等活动。努力打造具有启东特色、国际影响的长三角地区知名节庆品牌。坚持资源整合、市镇联动,做到季季有主题、月月有活动,真正实现启东文旅全城参与、热点不断。

14.提升文旅市场认可度。2022年以“文旅培训年”为主线,扎实开展文旅从业人员培训,实现全覆盖。策划并启动旅游精品线路,围绕长三角地区特别是上海游客的需求,打造侧重于亲子家庭游的文化研学之旅,注重度假放松的乡村旅游休闲之旅,突出启东优质生态环境和自然禀赋的追江赶海之旅,品味吕四海鲜、沙地土菜的乐享美食之旅,推出一日游线路5条、二日游线路3条,谋划三日游、四日游,并逐步增加线路。

15.提高“日出江海,美丽启东”品牌影响力。坚持文旅融合发展,努力挖掘启东本土资源,打造VI视觉识别体系,塑造启东文旅品牌形象。积极同市媒、省媒、央媒联系交流,计划2022年投放不少于1000万营销资金。以苏沪周边城市的群众为客户主群体,积极推介启东,每年组织举办启东文旅推介招商会不少于10场。推进全域旅游建设,让全市旅游景观、文化同步提升,从小处着手、从细节做起,更好地彰显文化旅游的魅力。

(五)保障措施

16.强化思想理论武装。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工作,作为全部工作的主题主线,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坚持抓好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以党组中心组学习带动下属单位党组织学习。坚持一把手抓意识形态工作,高质量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

17.强化全面从严治党。把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贯穿文广旅工作始终。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履行管党治党主体责任,真正把全面从严治党同业务工作同研究、同部署、同推进、同检查、同考核。切实加强各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严格落实“三会一课”、谈心谈话、中心组理论学习等制度,推动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党建工作格局。认真组织全系统全面从严治党集中督察活动,巩固巡察反馈问题的整改成果,形成常态机制。

18.强化干部队伍管理。着力打造敢于担当、善于创新、勇于开拓的一流文旅团队和政治能力强、组织能力强、创新能力强、规范能力强、清廉能力强的领导班子。深入治理“庸懒散慢拖”,全系统切实形成勤学好思的思维习惯、激情奋斗的精神状态、攻坚克难的工作作风、争先创优的强烈意识,锻造文广旅系统狼性干部,打造令行禁止、高效廉洁、务实奋进的机关,确保各项工作高效快速务实推进。

19.强化机关作风建设。扎实开展作风建设专项整治,深入基层一线、干部职工,加强调查研究,摸清实情和底数。加强工作作风改进,强化担当,严格执纪,严肃问责。加强工作思路、工作方法和工作形式内容的创新突破,想办法、出实招、求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