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工作打算和“十三五”工作展望
来源: 商务局 发布时间:2016-01-08 00:00 累计次数: 字体:[ ]

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执行的开局之年,谋划好明年工作对全市商务工作发展至关重要。

(一)关于开放型经济工作

1.总体思路

2016年乃至“十三五”期间,我市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总体思路是:坚持发展第一要务根本方针,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推动开放型经济转型升级为主线,深入实施经济国际化战略,进一步加强招商引资基础工作,加强园区转型升级,加强港口开发开放,充分利用港口资源,发挥口岸功能作用,实现外资、外贸、外经、外包和口岸开放在总量和质量上的新突破,全面增强启东经济国际竞争力,推动开放型经济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和谐发展。

2.主要目标

1)对外贸易。2016年,全市进出口总额力外突破35亿美元,出口额突破27亿美元,增幅不低于8%。力争到“十三五”期末,全市进出口总额突破50亿美元,出口额突破40亿美元,年均增幅不低于8%。

2)利用外资。2016年,实际利用外资超3亿美元,引进超亿美元项目不少于2个。“十三五”期间,累计实际利用外资20亿美元,引进超亿美元项目不少于10

3)外经合作。2016年,实现境外投资中方协议投资总额1亿美元以上;实现对外承包劳务营业额4亿美元。十三五”期间,力争实现境外投资中方协议投资总额5亿美元;累计新签对外承包劳务合同额10亿美元,实现对外承包劳务营业额20亿美元。

4)服务外包。2016年,新增服务外包企业不少于10家,服务外包执行额超3亿元,十三五”期间,累计完成服务外包业务合同额20亿元,年均增长率不低于10%;服务外包执行额达15亿元,新增服务外包企业不少于50家。

5)口岸开放。启东港区一类口岸正式对外开放运作,十三五”期间,对外开放企业和码头总量达15座,启东港口岸进出口吞吐量超千万吨,年进出口额超10亿美元。

3.主要工作举措

1)实施招商攻坚工程,提升利用外资质量和水平。进一步加强招商力量、创新招商方式、突破重大项目,不断提升启东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

在加强招商力量方面,按照所有资源都围绕招商调配、全部力量都围绕招商摆布的要求,选优配强、壮大充实专业招商队伍,选拔一批精通外语、掌握经济知识、熟悉国际招商惯例和项目谈判业务的招商人员组成精干团队,在重点区域开展专业化、精细化驻点招商。同时,要科学谋划好全年的招商活动,提高招商组织化和专业化程度,把重大招商活动和各类小规模、专题化招商活动有效结合起来,持续推进全市招商引资工作。

在创新招商方式方面,继续加强驻点招商、网络招商、中介招商、代理招商、园区招商的同时,加大与各类专业机构的合作力度,特别是加强与我省驻外商务机构、外商驻华机构的联系与交流,做好项目、企业、园区等方面的需求对接,通过举办有针对性的产业、项目对接招商活动,获取更多的投资项目信息,提高招商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在突破重大项目方面,把世界500强、国企央企、上市公司、优秀民营企业作为招商主攻方向,全力捕捉重大项目信息,集中力量予以攻坚突破,着力引进一批投资体量大、科技含量高、税收贡献大的项目,努力在招引战略投资者、行业龙头企业、重大外资项目方面实现新突破。进一步完善重大项目协调推进和阶段目标管理机制,认真落实市领导挂钩服务工作制度,明确项目推进时点,落实项目跟踪责任,在要素配置、报批服务、建设经营等方面给予倾斜和扶持,确保在手在谈重大项目能尽快落地。2016年,重点跟踪推进总投资10亿美元的PHA生物降解树脂、总投资1.5亿美元的艾仕德高性能涂料、总投资1亿美元的丰顺船舶并购、总投资5000万美元的罗斯福科技农业、总投资4200万美元的冠成商业综合体等一批重特大外资项目,力争尽快取得重大突破。

同时,要加快推进我市创新型经济园、尚华生物医药研发等服务外包基地建设,加大服务外包专项招商力度,招引软件开发、数据处理、游戏动漫设计、创意设计、医药研发等现代服务外包企业来启落户,全力推进启东服务外包实现规模扩张和质态提升。

2)实施港口开发突破工程,实现外贸转型发展。要充分发挥启东作为一类开放口岸的功能和作用,突出吕四港开发开放的重点,大力发展跨境电子商务,力争在粮油、油气、冷链物流等大宗商品进出口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培植做优出口基地。申报培育粮油和能源进出口基地,要以东凌粮油、广汇能源项目投产为契机,完善配套设施,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扩大粮油和能源进出口规模,积极申报省和国家级粮油和能源进出口基地。做大做强海工装备出口基地,以中远海工、太平洋海工、宏强船舶等沿江海工船舶企业外贸加快发展为契机,从政策、资金、环境等方面予以扶持,尽快壮大我市海工船舶产业对外贸易规模。推动电动工具出口基地转型升级,充分发挥我市省级电动工具出口基地的示范、辐射、带动作用,进一步加快基地建设,完善配套设施,推动电动工具特色产业加快转型升级,把产业优势转化为市场竞争优势,增强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扶持壮大龙头企业。充分发挥国家、省市各类外贸激励扶持政策杠杆作用,加大对外贸大户和新增长点企业的培育和扶持,不断壮大出口队伍规模,形成进出口超10亿美元企业(中远海工、韩华新能源、华峰超纤、广汇能源、东凌粮油等家)航母引领、超亿美元企业(胜狮能源装备、太平洋海工、华滋海工、好收成农药等4家)骨干支撑、超千万美元企业(皇室食品、东成工具、海四达化学等20家)集聚集群的外贸梯度发展格局。做大海工船舶板块,做强新能源及光电板块,做优医药化工板块,做实电动工具板块,形成我市“四大外贸优势板块”同步发展的良好局面。

增强口岸开放功能。完善口岸基础设施和装备建设,创新监管方式,实施分类管理,加强技术指导,提高服务水平,保障口岸安全,提高通关速度,降低物流成本,推动口岸发展。

3)实施外经拓展工程,加快推进“走出去”步伐。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引导企业将国内事业拓展到海外,同时推进境外投资企业管理本地化,将企业发展与东道国的发展结合起来,不断增强企业的国际化经营能力。

引导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研究制订我市外经合作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实施意见,明确下一个五年工作目标,加快推进我市企业“走出去”步伐,推动企业转型升级、发展壮大。重点跟踪服务好中信建设集团在科威特国际海滨度假村、沙特阿美石油市政项目、阿尔及利亚谢里夫大学城等承包工程项目,配合二建集团、建筑集团在俄罗斯、新加坡市场承接对外承包工程项目,不断做大我市对外投资和对外承包工程规模。

建立外派劳务资源储备基地。与人社部门合作,组织外经企业赴劳动力资源丰富的地区进行对接,缓解市场所需技术工种的短缺压力。同时,建立与当地人社、商务等部门的协作机制,签订相关合作框架协议,共同为我市外经企业搭建外派劳务资源储备基地。

开展外派劳务市场专项整治。广泛宣传外派劳务政策法规,依法惩处企业违法经营行为,建立健全外派劳务协作机制,切实维护外派劳务人员的合法权益。

4)实施园区提升工程,打造更优发展环境。

提升承载能级。加快推进开发园区、工业集中区提档升级,加快各类生产性平台及配套功能建设,强化土地集约化利用,全面提高项目承载能力和园区发展水平。重点推动启东经济开发区升格为国家级开发区。重点推动吕四港整体开发和临港产业发展,加快冷链物流港口园区、新型模块化建筑港口园区规划建设,加快吕四港开发进程。

提升功能配套。围绕打造“企业国际化、人才国际化、城市国际化”的总体要求,持续放大我市文化、教育、旅游等资源优势,加快提升园区生产、生活配套服务功能,全力打造国际化创业宜居城市,不断提升园区对外影响力和吸引力。

提升服务效能。对照“全过程、全领域、全天候”的保姆式服务标准,更多地站在投资者的角度,竭尽全力、竭尽所能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实现审批服务办理时间最短、程序最简、效率最高、成本最低,最大限度地降低企业投资风险,打造重商、富商、亲商、安商的优质环境。

(二)关于旅游工作

1.“十三五”旅游业发展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意见》和《省政府关于全面构建“畅游江苏”体系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以规划为引领、项目为支撑,进一步转变发展方式、提升产业品质,努力实现:旅游业态从观光旅游型向观光旅游休闲度假复合型转变,使我市成为兼具国际化水准和江海人文特质的长三角江海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

2.“十三五”旅游业发展目标

“十三五”期间,我市着力推进“旅游业发展倍增计划”,力争接待旅游总人数每年以20%左右增长,努力实现旅游者逗留时间、人均消费和满意度同步增长。到“十三五”末,圆陀角旅游度假区启动申报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三水交汇培育成地标性旅游产品;吕四渔港海洋风情区基本建成,启动申报省级旅游度假区,吕四港海上旅游试验区建设探索成功并形成经验;启隆生态度假岛产品日趋丰富、配套更加完善,长岛项目主体形象显现,启动申报省级旅游度假区;惠萍乡村旅游集聚区建设取得实效,成功创建成省级乡村旅游休闲示范区,并以此为模式,在全市另培育2-3个乡村游发展片区。通过努力,我市旅游业基本创建出“业态新型、结构优化”的旅游休闲发展格局和产业体系,构建好“完善配套、品质优良”的旅游休闲公共服务体系,树立起“个性彰显、形象优美”的城市旅游形象和知名品牌。

2016年,力争实现全市游客接待量365万人次,旅游业总收入超45亿元,来启过夜人数达1050000人,全市旅游企业营业收入20000万元,旅游项目建设投资28亿元,创建省三星级以上乡村旅游点3个,新增 3A 级以上景区1家。

3.“十三五”旅游业发展格局和产业体系

“十三五”期间,我市将围绕“一区、一港、一岛、一城”和“沿海、沿江、沿道”这些集聚发展区域,汇聚各方力量,重点打造圆陀角旅游度假区、吕四风情渔港、启隆生态岛、汇龙都市休闲城和“三沿”乡村旅游集聚区,进一步加快旅游度假目的地的建设步伐,大力发展旅游休闲产业。

圆陀角旅游度假区。“十三五”期间,重点推进圆陀角三水交汇景区、恒大威尼斯水城、圆陀角滨海景观大道、新湖旅游度假区、连兴港渔人码头、圆陀角老景区提升、黄金海滩景区改造、温泉度假村、玉龙寺景区等项目的建设,真正打造融生态观光、运动休闲、度假人居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长江口生态度假胜地。

吕四风情渔港。“十三五”期间,重点推进吕四港海上旅游试验区、海洋风情区、海鲜美食街、海产品博览中心、鹤城公园改造、吕四老街(含进士府)改造、洞宾广场等项目的建设,完善咨询服务、休闲休憩、道路交通、旅游标识、旅游购物等要素配套,逐步构建集海鲜美食、古镇体验、渔港休闲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千年古镇渔业休闲港。

启隆生态岛。“十三五”期间,重点推进长岛旅游综合开发、泰国城文化商旅综合体、香河爱晚养老基地、江堤公园、崇启花卉城、二军大后勤保障基地等项目的建设,加快推进区内道路交通、旅游标识、旅游购物等配套设施建设,在“吃、住、行、游、购、娱”旅游六要素的基础上,突出养生旅游、商务旅游、休闲度假、研学旅游等产品,全面打响 “生态启隆、养生天堂”的旅游品牌形象。

汇龙都市休闲城。“十三五”期间,重点推进游客集散中心建设,分别在主城区、汽(火)车站、崇启大桥出口设立旅游综合服务中心,全面提升服务游客的水平和质量;引进国际饭店前20强企业,发展特色精品酒店、主题文化酒店,逐步优化城区酒店宾馆结构,提升餐饮住宿的总体水准;整合海产品、农产品、工艺品等特产资源,系统开发具有启东当地特色的旅游商品,有效增加旅游产业的附加值;吸引国内旅游集团前50强企业来启投资,成功创建2家省四星级旅行社。

“三沿”乡村旅游集聚区。“十三五”期间,重点推进惠萍镇乡村旅游集聚区建设,促使其具备“吃、住、行、游、购、娱”等旅游六要素,成为启东乡村旅游的“名片”和“亮点”;以江天生态园、滨海渔家乐两大星级乡村旅游点为龙头,放大它们的产业引领和辐射效应,规划建设新的乡村旅游集聚区,在全市范围内逐步形成竞相发展、错位竞争的良好局面。到“十三五”末,新增省四星级及以上乡村旅游点5家,新增乡村旅游集聚区2-3个,惠萍镇成功创建省乡村休闲旅游示范区。

4.“十三五”旅游业服务体系

“十三五”期间,我们将重点围绕行业服务、智慧旅游、旅游交通、旅游安全等方面,进一步完善旅游公共服务,加快配套设施建设,竭力为来启游客提供一个良好的旅游环境。

1)智慧城市与智慧旅游。开展“智慧旅游景区、智慧旅游饭店、智慧乡村农庄”的创建工作,大大提升旅游企业服务层级。完善公路、铁路的旅游交通体系,在沪陕高速G40各出口、省道336线、省道221线、沿江公路(S356)、临海公路(G328)、吕北公路等主干道沿线建立若干个服务小站,让旅游者的生活更便捷、更舒畅。

2)“启东服务”与品质保障。“十三五”期间,全面开展“追将赶海汇启东,品质生活在其中”的“启东服务”行动,制定服务标准规范,提高从业人员素质,深入诚信旅游建设,开展“启东服务”示范单位创建活动,建立旅游服务志愿者队伍,开展文明旅游教育引导,并倡导标准化和个性化、人性化服务的结合,提高游客和市民在启的旅游休闲生活的舒适度、满意度,使“启东服务“成为启东旅游的新形象、新品牌。

3)旅游安全与救援体系。“十三五”期间,重点抓好《启东市旅游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贯彻落实,明确各职能部门、乡镇、园区、街道的职责,督促各旅游企业制定相应的内部应急预案,真正建立并落实“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旅游应急救援制度。进一步健全旅游安全预警预防体系,在市旅游委员会的领导下,协调各职能部门及时向旅游企业、旅游者发布各类安全提示,尽力排除各类安全隐患,避免安全事故发生。

5.“十三五”旅游业政策支持和保障措施

1)加大政府支持力度。尽快制订《关于促进启东旅游业发展的意见》,设立旅游业发展基金并出台相关政策,为旅游业发展提供政策、资金、人才等各方面的支撑。开展旅游业重点工作目标责任制考评,真正构建起发展“大旅游、大产业”的新机制和新格局。

2)创新多元投入机制。组建国有控股的旅游发展集团,成为资金运作平台、招商合作平台、重大项目建设平台,有力推进重大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探索旅游景区(点)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鼓励和吸引民间资本、品牌集团、社会机构参与经营和管理。在乡村旅游休闲发展中,探索创立农民旅游合作社,并解决土地问题的瓶颈,促进形成旅游快速发展并形成规模。以混合所有制为主要模式,积极吸引社会资本、民营资本和个人,以股份制、租赁制、合作制等多种形式融入旅游项目的开发和经营,加快提升全市旅游休闲业的发展质量。

3)提升人才队伍素质。“十三五”期间,重点实施“五个一工程”,即围绕创新发展旅游休闲业、打造江海旅游休闲城,在各级领导干部中开展一轮旅游业发展专项培训教育;造就一支具有“新视野、新知识、新能力”的旅游管理人才队伍;引进和培养一批发展旅游休闲业的紧缺人才;实施全员培训提升,建设一支具有高素质、新技能的旅游休闲从业人员队伍;搭建一个旅游人才培养培训平台和激励管理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