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01424679-X/2021-00028 分类: 农业、林业、水利\水利    通知
发布机构: 启东市水务局 文号: 启水务〔2021〕18号
成文日期: 2021-02-23 发布日期: 2021-02-23 有效性: 有效
名称: 关于印发《2021年启东市水利建设工作要点》的通知
关于印发《2021年启东市水利建设工作要点》的通知
来源: 启东市水务局 发布时间:2021-03-04 09:34 累计次数: 字体:[ ]

各科室、各单位:

现将《2021年启东市水利建设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启东市水务局

2021年2月23日


2021年启东市水利建设工作要点

2021年全市水利工作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围绕“市控以上断面全面达到优Ⅲ类、全域活水畅流”两大目标,大力实施清水、兴水、治水、节水、管水、护水“六水行动”,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水利支撑。

一、实施清水行动,推进区域治水进程

1、抓好区域治水试点。实施“1+3”区域治水试点工作,按照全面、持续、按需、两利、高效、连片“六个活水”原则,以控源截污、水系连通、活水调度、长效管护为重点,2021年完成开发区北片、吕四港镇区、圆陀角三个片区区域治水,力争三年任务两年完成,为南通面上提供可复制的治水经验。一要完善水系连通方案,打通片区所有断头河,确保来水充足、排水畅通。二要完善水利工程调度方案,在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基础上,建设一批景观水堰,确保水能自然做功。三要建设智慧水利管控中心,设置水质监测点,优化控导设施自动化管理,确保全市水利智慧体系正常运行。四是调整新三和港以西80平方公里水系连通和水利工程调度运行,确保“一水补充、三闸外排”,稳定国控断面水质。

2、抓好生态河道片区建设。围绕“水在城中、城在水中、水城一体”生态片区建设目标,打造“水清、岸绿、河畅、景美”优美乡村水环境。一要加强片区建设。以南阳、惠萍、合作、吕四片区为重点,探索多样化建设新路子,因地制宜实施硬质护岸、生态护岸和自然岸坡。二要巩固生态河道示范村建设成果。按照水有深度、岸有绿度、坡有亮度、河道顺畅“三有一畅”标准,重点打造40个生态河道示范村,穿点成线、连线成面,发挥示范引导作用。

3、抓好等级河道轮浚整治。2021年轮浚三级河3条(段),疏浚四级河道(横河)90条(段),完成疏浚土方62万方。实施拆坝建桥(涵),全面清理等级河道坝头、坝梗,拆坝建桥16座,拟拆坝建涵19座,三级河道拆坝后以建桥为主;四级河道(横河)拆坝后宜桥则桥、宜涵则涵。开展村庄河塘整治,坚持“填小拓大”和宅垄治理,完成整治村庄河道2600条,疏浚土方153万方,回填废沟塘30公里。

二、实现兴水行动,推进美丽岸线建设

根据“先达标、相连通、高质量、成景点”原则,以“三年达标、五年美丽”为目标,到2022年全面提升178公里江海岸线堤防防洪等级,到2025年全线按照100年一遇标准完成堤防建设,全线完成美丽江海岸线打造,实现“在江海堤防上跑马拉松”的愿景。

4、推进东部海堤达标加固三年行动计划。2021年以东部海堤“四段两闸”建设为重点,主汛期前完成寅兴垦区恒大段8公里、黄海滩涂段10.7公里、塘芦港新闸南侧4.3公里、江海产业园段15.7公里海堤达标加固建设;中央河闸、塘芦港水利枢纽工程开工建设。积极开展东部海堤55公里、北部海堤20公里主海堤调整工作。

5、实施长江岸线防汛能力提升工程。以沿江“一段五闸”建设为重点,主汛期前完成新河港闸—崇启交界7公里洲堤、三条港闸、五效港闸建设。红阳港闸、戤效港、三和港水利枢纽工程开工建设。争取完成戤效港至连兴港段江堤、崇启大桥至三和港段江堤堤线调整。

6、提高内河闸引水功能。2021年完成三和港北闸(节制闸)、十六总闸拆建工程前期工作,力争开工建设,彻底解决启东引水难问题。组织实施“十四·五”水利发展规划、骨干河道保护规划等编制工作。

三、实施治水行动,推进河长制长治长效

7、继续推进四水共治。一是以水污染治理为重点,推进工业污染、农业面源污染、城乡生活污水治理。二是以水环境改善为重点,开展农村黑臭河道、“两违三乱”、恶性水生植物整治行动。三是以水生态修复为重点,实施生态河道建设、江海岸线修复、市管以上断面达标工程。四是以水制度创新为重点,完善巡河、宣传、监督机制。

8、加强水环境长效管理。一是加强一二级河道管护。开展19条一二级河道440公里管护服务重新招标,严格“定时段、定地段、定河段、定人员、定船只”管护,引进竞争机制,提高管护质量。二是加强重点区域河道管护。完善“重点县”工程重点片区环境“四位一体”长效管护机制,高质量推进垃圾清运、绿化养护、草皮管护、杂物清理工作,营造良好水环境。三是加强重点项目管理。对河长制重点重点工作实行专项考核奖补,激发区镇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奖补资金用于河道长效管护。

9、推进农村环境长效管护。以水环境为重点,打造农村环境长效管理升级版,全面提高农村集镇整治、生活垃圾清运、农村沟河保洁、农村道路管护、农村绿化养护、农田基础设施管护能力和水平。

四、实施节水行动,推进最严格水资源管理

10、严格水资源双控。突出需水管理、总量控制、效率控制,探索用水计划管理新思路新途径。保护地下水资源,建立健全地下水资源“开、取、节、用、管”风格体系,2021年实施10个以上重大农业、工业、城镇节水工程和节水项目。

11、落实节水行动。加强节水宣传,打造好头兴港节水主题公园、三条港节水公园等节水平台,维护好江天节水互动馆、汇龙中学节水馆。加强节水管理,对全市计划用水户用水情况进行监督,实现单位GDP用水量的稳步下降。树立水利行业节水标杆,加强与其他行业机关节水互联。

12、规范涉水事务处置。进一步完善《水事违法案件处置规定》,以取水许可、涉河建设、水土保持为重点,健全水政大队、堤闸所、防汛办、河长办等部门联合处置机制,提高执法能力;完善《涉水事务协商会商制度》,加快采砂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对采砂申报进行科学化论证,始终对非法采砂活动保持依法严打高压态势。

五、实施管水行动,推进水利工程建后管理

13、改革堤闸管理体制。一是突出公益职能,水资源管理、水情调度、科技推广等公益性职能和人员经费,全额纳入市级财政预算。二是突出人员配备,减少工勤岗位,大幅度提高技术、管理人员配备,进一步着眼水利科技能力提高。三是提高社会化服务水平,探索社会化和专业化的多种水利工程管理模式,保障水利建管的长期性和有效性。

14、强化堤闸管理机制。加大沿江沿海堤闸日常管理,加强巡堤巡查、抢险抢修、岸线环境整治三支队伍建设,完善堤防管理机制,全覆盖发现和排除险情、全天候监控和保洁岸线、全自动保持和预降水位,实现管理效果“四个一”,即港池外无一只杂船、堤防上无一处毁坏、绿化带无一处断档、道路面无一张纸屑。

15、实施智慧水利一期工程。按照“看水一张网、治水一张图、管水一平台、兴水一盘棋”总体要求,初步完成“1112”五大建设任务,即建立一朵水利政务云、一张水利物联网、一个水利数据中心、一个水利应用平台和综合应用平台,逐步实现水资源管理、水环境管护、水工程维护、水灾害防治、水文管理自动化。

六、实施护水行动,推进水利服务发展

16、打造“清润”党建品牌。认真贯彻落实新时期南通治水精神,围绕条线争先进位、科室齐心协力、个人真抓实干,强化月度、季度考核,评选“清润”标兵,激发水利人“狼性”意识,打造南通水利“启东样板”。

17、强化防汛防台预警。推行重点闸站自动化监控及水位遥测系统,全面提高雨水情预测预报精准度。突出抓好应急处置,加强防汛物资仓储管理,组织防汛抢险实战演练和技能培训。突出抓好引江调水,按照活水畅流要求,优化引排水方案,强化生态补水调水。

18、强化三峡移民管理。一是因地制宜推进“美丽库区幸福家园”建设,完善北新移民居住区公共服务配套,推进南阳移民居住区建设,加快东海移民居住区选址和设计。二是搭建移民致富平台,结合水环境整治实际,将政府购买服务项目向移民开放;完善《移民后期扶持资金项目租金收入管理办法》,加强三峡移民的困难帮扶、技能培训、产业扶持、贡献奖励。三是加强移民产业扶持,制定出台《移民产业扶持政策》,采取上级项目资金、市本级支持、镇级财政配套等办法,建立移民产业扶持基金,加大农业种植、畜牧养殖、工业企业、三产服务等方面的扶持力度。

19、强化依法行政工作。扎实开展“八五”普法,紧紧围绕年度水利工作,加强组织领导,全面履行政府职能,严格水行政执法,强化水行政执法监督,运用法律手段管理水利工程和水资源,全面加强法治水利和依法行政各项工作落实,推进水利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以高质量的法治水利工作为我市水利高质量发展和水利现代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基础支撑和保障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