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上半年,启东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省、南通和启东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及上级局工作要求,切实将“国之大者”“省之大计”“市之大事”落实为“局之要务”,为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启东新实践积极贡献市监力量。
(一)推进“市监护企”行动,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一是打造“惠企更精准”的一流政策环境。牵头制定出台涉及质量、标准、生物医药产业的激励政策,通过“惠企通”、“千人千企”等平台做好政策解读,确保政策无缝对接、直达企业。对餐饮住宿业电梯、锅炉、压力容器定期检验和监督检验费用减半收取,上半年共减半收取37029.8元。二是打造“竞争更公平”的一流法治环境。开展涉企违规收费整治“清风”行动,完成涉及290家用水用气用暖企业1993.41万元违规收费全部清退;对2起违法案件罚款10万元;立案查处转供电违规收费案件4起。在15家“旗舰领航”重点企业及小微企业设立涉企收费监测哨点制度,制订实施涉企收费督导制度,严格规范涉企收费标准。开展反不正当竞争“正源”专项执法行动、商业秘密保护“清源行动”、启东商业秘密保护“提升服务月”等活动。公平竞争审查平台系统投入使用,全市52家政策制定机关发文单位审查全覆盖。三是打造“执法更柔性”的容错纠错环境。优化包容审慎监管,出台《启东市市场监管领域轻微违法行为不予处罚和从轻减轻处罚规定》,对轻微违法免罚轻罚清单“扩容增项”,依法处理轻微违法行为53例,涉及金额732.55万元;减轻从轻处罚153件,涉及金额2321.5万元。实施信用助企工程,加大信用“云修复”推广应用,办理经营异常名录移出74家企业,线上移出率100%,两日办结率90%;完成行政处罚信用修复3家。四是打造“监管更高效”的行政执法环境。依托“双随机”监管,推行“一业一查”部门联合抽查监管模式,牵头制定出台《启东市“一业一查”跨部门联合随机抽查工作指引汇编手册》等指南,最大限度提高监管效能,减少涉企检查频次。加大年报力度,截至6月13日,我市企业年报率88.2%,列南通第二。
(二)实施“市监助企”工程,助力产业迭代升级
一是深入推进质量强市建设。指导企业加强品牌创建,申报“江苏精品”认证8家、江苏省质量信用AA级、AAA级企业4家、江苏省省长质量奖1家。实施“旗舰领航”行动,组织18家重点产业链企业开展质量体检活动,提出质量改进建议98项。组织开展企业首席质量官能力提升暨“寰宇东方”杯首席质量官职业技能竞赛,我市8名首席质量官晋级南通选拔赛。推进检验检测机构质量提升,推动制定下发本市新的奖励政策,支持检验检测服务业做大做强。二是强化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推进省知识产权示范县建设。截至4月底(最新),全市新增授权专利1331件,同比增幅19.69%,增幅列南通各县市区第一;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4249件,较去年底增幅3.71%;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44.19件;完成知识产权质押融资15笔2亿元;查处假冒专利、商标专利侵权案件54件,调解侵权纠纷案件3件。三是提升企业标准话语权。深入推进标准化项目申报,泰胜蓝岛获批省级标准化试点,华峰超纤获批南通市级标准化试点,启迪外国语学校申报国际标准奥林匹克竞赛高中组1项。新发布实施国家标准4项、行业标准2项、全国性团体标准2项;新增立项国家标准1项、行业标准2项、全国性团体标准1项。四是打造生物医药新引擎。加强政策激励,修订出台《启东市加快生物医药与生命健康产业发展实施意见》,对三家企业涉及资助资金79.32万元加快资质审核,确保“政策红利”应兑尽兑。畅通绿色审批通道,召开项目预审会2次,对3个项目进行会商预审,其中1个项目已通过预审进入审批环节。开展产业调查研究,制作形成全市生命健康产业数据库。与重点企业建立“一对一”挂钩联系机制,走访企业80余次,帮助协调解决各类问题14条。
(三)打造“市监惠民”品牌,筑牢五大安全底线
一是抓严食品安全监管。探索“食品安全进网格”机制,将食品安全隐患排查纳入市域治理范畴。全市学校食堂、养老机构食堂“互联网+明厨亮灶”全覆盖,学校食堂食品安全总监配备率100%。加强网络餐饮食品安全专项整治,下线处理外卖平台商户41家,规范整改201家,1174家网络餐饮实施“食安封签”,1023家完成“笑脸”公示。开展建筑工地食堂专项整治,发现并督促整改食品安全风险隐患49个。加强农村集体聚餐管理,建立农村集体聚餐厨师“红黑榜”制度。督促做好吕四小吃街、滨海夜市、凤凰汇夜市等食品摊贩监管,发出小摊贩备案证273份。开展制止餐饮浪费专项行动,签订食品安全承诺书36份,发放宣传画5000余张,小桌贴10000余份。2023年计划开展食品监督抽检5850批次,已完成3805批次,发现不合格食品45批次,立案率100%。上半年,共出动执法人员12586人次,检查各类食品生产经营主体6200余家次,查处各类食品案件54起,罚没款18.78万元。全市未发生源头性、系统性、区域性食品安全事故,食品安全形势总体稳中向好。二是织密安全用药用械防线。加强药械化监管,聚焦民生领域开展防疫药械、民营医疗救助站、月子会所(中心)等领域药械化专项检查,出动1067人次,检查药械化经营企业及使用单位458家、疫苗接种点7家;抽样药品、化妆品10批次;立案药械化案件41起。开展化妆品安全科普宣传周系列活动,对医疗美容机构进行集体约谈。加强药品医疗器械不良反应/事件监测,上报药品不良反应报告764例,医疗器械可疑不良事件192例。清理长期停业未医疗器械生产经营企业,4家企业注销医疗器械生产备案凭证,11家经营企业注销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5家擅自变更经营地址且限期未改正的企业载入经营异常名录。上半年,全市未发生药械安全事件。三是加强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开展“特种设备企业主体责任推进年”活动,全市98%以上特种设备使用单位通过“南通市特种设备云平台”备案。不见面办理特种设备开工告知1883件、办理特种设备使用登记2298件、网上报检特种设备10262台套。开展特种设备安全隐患排查整治,排查整改各类隐患894条,发放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指令书427份。推进电梯安全治理体系建设,全市电梯无纸化维保率达99.0%,12476台电梯纳入96333平台管理,通过平台处置困人故障223起,解救被困人员409人;所有在用电梯均投保电梯安全责任保险;完成全市老旧住宅电梯安全隐患摸排。推进气瓶安全专项整治,全市气瓶安全保险覆盖率达100%。实施叉车智慧监管,完成技改叉车1550辆,覆盖率55%。四是落细重点工业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加强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获证企业的事中事后监管,逐步完善获证企业数据库和企业质量档案。制定《2023年启东市产品质量县级监督抽查计划》,共完成抽查83批次,不合格产品后处理6批次。开展电动自行车生产销售维修领域专项执法行动,共检查电动自行车销售维修单位277家,发现问题企业50家,立案查处案件17起;监督抽查电动自行车及其配件产品25批次。五是创优放心安全消费环境。开展放心消费创建示范活动,获评南通市放心消费创建示范单位9家,南通市放心消费创建示范区域2个;14个单位、1个行业、9个区域完成江苏省放心消费创建示范申报。加强对眼镜店、粮食购销领域、集贸市场计量器具专项监督检查,责令整改18家,立案查处33家,封存涉嫌作弊电子秤31台。开展特殊食品科普宣传和“涉老”保健食品防骗科普宣传。建立旅游服务市场价格监管机制,查处明码标价、违规收费案件10件。推动民营市场升级改造,引导人民桥市场安装进出口地桩等、长龙市场修复地面破损等。参与金鹰广场区域安全隐患、环境秩序专项整治行动。上半年,收到并处置各类投诉举报4980件,实名来信74件,阳光信访平台来信28件。
(四)锻造“市监铁军”形象,提升监管执法水平
一是完善法治基础。更新完善本局权力事项清单。继续实行案件联审制度,对143件重大行政执法决定事项进行集体通案。对2022年度670个行政处罚案卷进行全面评查。制定以案释法工作实施方案。二是严格依法执法。聚焦民生、安全、维权、公平,开展互联网广告领域治理、防范非法集资、医美行业突出问题专项治理、校外培训机构管控、互联网销售危险化学品专项治理等行动。以查办大要案为重点,积极开辟案件查办新领域,成功查处了食品农产品非法添加、运输服务企业捆绑保险等违法经营等新型案件。三是提升执法水平。以实际需求为导向,制定2023年度普法宣传计划和执法人员学法计划,建立本局执法单位内部培训制度,开展全系统青年执法人员季度法治能力测试,提高执法人员能力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