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东市市场监督管理局2023年工作总结
来源: 启东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时间:2023-12-04 09:33 累计次数: 字体:[ ]

2023年,启东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江苏省、南通和启东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及上级局工作要求,切实将“国之大者”“省之大计”“市之大事”落实为“局之要务”,为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启东新实践积极贡献市监力量。

(一)推进“市监护企”行动,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一是打造“惠企更精准”的一流政策环境。推动全市制定出台涉及质量、标准、知识产权、生物医药产业的激励政策,制作《市场监管帮扶企业手册(2023年版)》,通过“惠企通”“千人千企”等平台解读政策,确保政策无缝对接、直达企业。二是打造“竞争更公平”的一流法治环境。开展涉企违规收费整治“清风”行动,督促清退违规收费1993.41万元,惠及290家企业;对2起违法案件罚款60万元;立案查处转供电违规收费案件4起,办结1起,清退转供电违规收费20.97万元,罚款5万元。在15家“旗舰领航”重点企业及小微企业设立涉企收费监测哨点,通过涉企收费监测哨点查获违法线索4起。开展反不正当竞争“正源”专项执法行动、启东商业秘密保护“提升服务月”等活动,建立商业秘密示范点105家。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全市52家政策制定机关发文单位审查全覆盖。三是打造“执法更柔性”的容错纠错环境。推进包容审慎监管,修订出台《启东市市场监管领域轻微违法行为不予处罚和从轻减轻处罚规定》,截至10月底,从轻减轻处理703例,涉及金额5921万余元。实施信用助企工程,加大信用“云修复”“云提醒”推广应用,全市信用云修复率达100%,修复时限同比缩短50%。四是打造“监管更高效”的行政执法环境。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检查事项覆盖率100%,联合检查部门占比100%。推进企业信息公示,归集各类涉企信息6万余条,行政处罚信息应公开尽公开。推行“一业一查”部门联合抽查监管模式,制定出台《启东市“一业一查”跨部门联合随机抽查工作指引汇编手册》等指南,提高监管效能,减少涉企检查频次。我市2022年度企业年报率98.2%,创历史新高。五是打造“安全更放心”的良好消费环境。推动民营市场升级改造,制定城区市场升级改造方案,开展“红黑榜”月度考评;牵头开展金鹰广场区域安全隐患、环境秩序专项整治行动。加强消费投诉举报处置,引导全市24家企业取得在线消费纠纷解决资格,建立旅游服务市场价格监管机制,开展“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主题系列活动。截至10月底,共收到并处置各类投诉举报11200件,实名来信135件,阳光信访平台来信56件。

(二)实施“市监助企”工程,助力产业迭代升级

一是深入推进质量强市建设。指导企业加强品牌申报创建,3家企业通过“江苏精品”认证,2家企业(个人)获评南通市市长质量奖。实施“旗舰领航”行动,开展质量体检,提出质量改进建议98项。开展机动车检验、环境检测机构全覆盖检查,立案查处违法案件6件。推动全市制定奖励政策支持检验检测服务业做大做强,开展检验检测促进重点产业优化升级行动,成立国家电动工具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启东联络处,新增各类认证证书594张。开展电动工具质量合作社提质增效行动。“苏质贷”融资金额达4.6亿元。二是强化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推进省知识产权示范县建设。开展实施发明专利精准培育“滴灌计划”,全市新增发明专利授权量328件,累计有效发明专利4439件,较去年底增幅8.35%,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45.67件;新增贯标创建企业50家,省绩效评价合格企业3家,通过贯标第三方认证企业10家;1家企业推荐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2家企业获南通市高价值和战推项目立项;全市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贷款达9亿元;查处知识产权领域违法案件81件,罚没款42.6万元;调处专利侵权纠纷6起。与公安联合组建重点企业打假维权分中心,为企业跨省成功维权3例。三是提升企业标准话语权。深入推进标准化项目申报,泰胜船舶获批省级标准化试点,华峰超纤获批南通市级标准化试点,启东中学参加全国青少年标准奥林匹克高中组竞赛获第三名。大力推进技术标准战略,新发布实施国家标准9项、行业标准7项、省级以上团体标准7项。四是打造生物医药新引擎。修订出台《启东市加快生物医药与生命健康产业发展实施意见》。召开项目预审会4次,推动3个项目进入后续环节。与重点企业建立“一对一”挂钩联系机制,为启东盖天力、江苏艾力斯等企业破解难题。对4家企业洁净车间和仿制药申请补贴事宜进行资质审核,涉及资助资金279.32万元。开展2024年全市生物医药企业计划申请补贴调研,收集全市7家企业超过2500万申请意愿。

(三)打造“市监惠民”品牌,筑牢四大安全底线

一是抓严食品安全监管。助力南通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做好省食品安全示范城市跟踪评价。探索“食品安全进网格”机制,全市包保干部督导发现问题督促整改2063个。加强“一老一小”食品安全监管,学校食堂、养老机构食堂“互联网+明厨亮灶”全覆盖,学校食堂食品安全总监配备率100%;开展网络餐饮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责令整改388家,立案查处20家;加强农村集体聚餐管理,成立启东市乡厨行业协会,建立农村集体聚餐厨师“红黑榜”制度;开展建筑工地食堂专项整治,发现并督促整改食品安全风险隐患49个;保障城镇摊贩食品安全,发出小摊贩备案证312份。截至10月底,共检查各类食品生产经营主体6200余家次,发现并督促闭环整改风险隐患500多条,查处各类食品案件54起,罚没款18.78万元。实施餐饮业质量安全提升工程,实施“食品安全赋能强企”行动,新增食品安全高质量发展企业2家、食品安全示范企业3家;培育优质规范单位27家。2023年计划食品监督抽检5850批次,已完成抽样检验5240批次,发现不合格食品75批次,立案率100%;完成食品快检29.3万余批次,检出阳性产品307批次,下架销毁不合格食品1000余公斤。全市未发生源头性、系统性、区域性食品安全事故,食品安全形势总体稳中向好。

二是织密安全用药用械防线。开展长期停业未经营医疗器械生产经营企业清理,督促注销医疗器械生产备案凭证4家、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11家,列入经营异常名录5家。开展药品医疗器械不良反应/事件监测,上报药品不良反应报告1363例、医疗器械可疑不良事件518例;开展药品不良反应事件应急处置演练。开展年度药械妆抽样,抽样药品120批次、化妆品10批次,不合格2批次。突出重点领域监督管理,开展防疫药械、民营医疗救助站、月子会所(中心)、氧疗点、医美机构等专项检查,检查药械妆相关单位1421家,立案75起。截至10月底,全市未发生药械安全事件。

三是加强特种设备安全监管。特种设备云平台作业人员与设备绑定率达80.35%。开展特种设备安全隐患排查整治,检查特种设备使用单位2533家次,排查整改各类隐患1704条,发放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指令书819份,立案查处特种设备违法行为18起。加强电梯安全治理体系建设,全市电梯无纸化维保率达99.3%。推进燃气安全专项整治,立案查处充装非自有产权气瓶案件1起。推动叉车智慧监管平台建设,全市完成叉车技改2260辆,技改覆盖率82.45%。完成40台老旧住宅电梯安全评估工作。开展叉车事故应急救援演练,举办电梯安全宣传周活动,广泛普及电梯安全知识。截至10月底,全系统未发生安全生产事故。

四是落细重点工业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加强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获证企业事中事后监管,完善获证企业数据库和企业质量档案。推进实施2023年启东市产品质量县级监督抽查计划,抽查240批次,完成不合格产品后处理40批次。开展电动自行车生产销售维修领域专项执法行动,检查电动自行车销售维修单位278家,发现问题企业53家,立案查处案件39起,罚没款10.43万元。开展电动自行车及其配件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抽查 25批次,完成不合格后处理5批次。深入推进“灶管阀”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治理行动,建立燃气用品经营单位质量安全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制度,抽检燃气用品10批次,3批次不合格。

(四)锻造“市监铁军”形象,提升监管执法水平

一是完善法治基础。健全行政处罚案件全流程各项制度,编制本局《现场执法工作手册》,更新完善本局权力事项清单为1238项。实行案件联审制度,对253件重大行政执法决定事项进行集体通案。开展2022年度案卷评查,获评涉企行政执法案卷专项评查优秀案卷1例,全省市场监管系统行政处罚案卷评查优秀案卷1例。落实“行刑衔接”制度,向公安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16起。二是严格依法执法。聚焦民生、安全、消费维权、反不正当竞争等多个重点领域,对销售劣质燃气具、医美虚假宣传、改装电动自行车、使用未登记电梯、食品非法添加、超范围使用食品添加剂等违法行为重点予以打击。截至10月底,办结各类案件645件,罚没款940万,涉刑移送立案9件,案均罚没款1.457万。成功查处“网红小菠萝”“茅台咖啡”“网红探店”等各类新型系列案件。三是提升执法水平。建立办案单位内部培训制度并纳入考核,建立青年执法人员法律素质季度测试制度,提升整体执法队伍依法行政能力。启东市执法人员考试和第三届全省市场监管系统法律知识竞赛初赛参考率均达100%,全省市场监管系统法律知识竞赛初赛成绩优良,平均分列南通各县市区第一。一案例获省局“雳剑”十佳案例第一名。四是强化宣传普法。依托民法典宣传月、法治夜市等各项活动开展普法宣传活动12次,通过本局公众号发布以案释法8篇。录用国家级案例1个、省级案例5个、市级案例8个。

(五)发挥“红色引擎”作用,促进履职尽责担当

一是强化党建引领,以“有章有法”提高队伍“执行力”。强化制度建设,研究制定2023年度党的建设工作意见、“三级书记”抓机关党建工作责任清单,细化年度党建考核细则,健全党建工作考评机制,压实党建责任。坚持头雁领航,局党组成员带头过双重组织生活、讲授党课、开展学习,积极参与分管部门党支部重要活动,引导党员时刻牢记党员身份,不断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放《习近平著作选读》等各类辅导书目500余套,组织中心组学习12次。加强支部建设,优化组织设置,配齐配强党务干部,优化支部班子功能结构,组织14个党支部完成第一轮组织生活巡学旁听活动,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加强党支部考核,做到月月有检查,季季有考核,进一步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

二是推进主题教育,以“有为有方”提升干事“战斗力”。精心谋划部署,第一时间召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召开全系统主题教育推进会,制定主题教育工作方案,成立主题教育领导小组,指导督促党支部推进主题教育工作。丰富学习方式,组织党员干部前往施简烈士纪念馆、江海清风馆、新阳村清白传家坊等开展现场教育,重温入党誓词,讲授专题党课,组织“牢记嘱托、感恩奋进、走在前列”大讨论活动。领导带头示范,举办市管干部主题教育专题学习班,邀请市委党校老师为年轻党员上党课。推动全员学习,制定理论中心组学习计划,组织党支部制定学习计划,发放主题教育必读书目,开展“当先锋 建新功|市监干部话担当”主题党日、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专题学习会,组织外卖骑手开展理论学习,激发党员干部投身主题教育热情。注重学习成效,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推动党员“双报到 通通在”活动和志愿服务常态化。加强企业服务,与重点企业建立“一对一”挂钩联系机制,定期对企业开展走访调研,深入做好“三服务”大走访活动,10月参加走访工作人员76人,对接联系走访对象137人,完成走访197人次。

三是擦亮党建品牌,以“有形有效”提高发展“推动力”。建好“加油站”,组织党员冬训、“青蓝结对”等活动,打造“赓续红色基因 砥砺奋进力量”雁阵课堂,举办“学习二十大、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道德讲堂,开展“菁鹰护航·与廉同行”东疆青干巡回监督课堂暨“菁鹰启航·菁声论坛”主题辩论赛活动,激发党员干部干事动力。点燃“新引擎”,深化“红盾赋能 市监领航”党建品牌,组织“智慧监管化解民忧 多元共治电梯”书记项目推进会,举办海工船舶重装产业链党建联盟“光荣和梦想”红盾课堂,开展联盟企业党的二十大精神演讲比赛,深化“暖蜂驿启”党建品牌,组织“市监温情 暖新传递”外卖骑手关爱慰问、“三员”志愿活动,走好“党建引领、全链协同、互促共进”产业链党建“启东路径”。筑牢“同心圆”,加强机关党建共同体建设,组织党员干部参加第八党建共同体理论宣讲、机关运动会等活动,落实巡学旁听制度,凝聚党员干部“共同体”意识。

四是激发党建活力,以“有声有色”提高业务“融合力”。突出党建活动,制度党建活动年度计划,实现月月有主题活动。开展“赓续红色血脉,凝聚奋进力量”主题党日、“踏寻先辈足迹 争做四敢先锋”主题党日、“庆七一”系列活动,激发党员内生动力。以党建业务双融双促为导向,以围绕中心定方向、书记牵头担主责、专项行动抓推进为原则,全面深化“智慧监管化解民忧 多元共治电梯”书记项目,落实9项“服务高质量发展先锋队”主题实践活动项目,参与第八党建共同体“服务高质量发展先锋队”活动,开展知识产权宣讲,推进党建引领市场监管工作提质增效。扎实为民服务,结合主题党日和“双报到、通通在”活动,组织党员干部深入社区街道、集贸市场等,开展六方共管、文明城市创建、知识宣讲等志愿者服务活动,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五是筑牢廉政防线,以“有力有序”提高廉政“拒腐力”。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制定完善党组统一领导、领导班子齐抓共管、各部门各负其责的党风廉政建设管理机制,召开年度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分解细化廉政建设任务,做好“两个责任”督查,全面从严治党责任落地生根。强化廉政教育,开展5·10思廉日、廉政算账月等教育活动,前往沙家浜革命历史纪念馆和廉政教育馆开展实景党课,拍摄清廉短视频,公开廉洁文化承诺墙,获启东市年轻干部廉政知识竞赛第二名,南通市监系统廉洁书画摄影比赛活动三等奖。加强日常监督,开展“三治三促”专项整治行动及“三治三促”专题组织生活会,积极参与政风行风热线活动,紧盯干部队伍“四风”问题,加强公车私用、违规用权等方面问题监督。截至10月底,共编发效能建设通报8期,诫勉谈话1人,提醒谈话6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