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东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2025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来源: 启东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发布时间:2025-08-13 14:30 累计次数: 字体:[ ]

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人社局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和上级人社部门要求,紧扣高质量发展目标,围绕“民生为本、人才第一、就业优先”工作主线,落实落细各项稳就业保民生政策措施,各项重点工作有序推进。

(一)全力推进就业创业。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上半年,城镇新增就业7707人,就业形势保持总体稳定。一是持续加大助企稳岗力度。充分释放政策红利,全面落实社保补贴、稳岗返还、一次性扩岗补助、培训补贴等助企惠民政策,上半年,共减免各项社保费超1亿元。保障企业用工需求,开展企业用工情况动态监测、用工需求调查,为企业量身定制“一企一策”用工解决方案。拓宽企业用工渠道,搭建跨省劳务协作平台,组织企业赴陕西、山西等地开展劳务协作招聘,并开通“点对点”包车服务,今年已有51名陕西籍务工人员来启就业。二是全力保障重点群体就业。突出抓好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工作,高频开展春风送岗等招聘活动,上半年共举办线上线下招聘会67场,超600家企业提供岗位近2万个,达成就业意向2678人。拓展就近就业渠道,打造“家门口”就业服务样板间,今年新建成启东市经济开发区庙效村“家门口”就业服务站,南阳镇元庆村站点正加紧筹建,预计三季度投入使用。兜底帮扶困难群体就业,开发城乡公益性岗位,实现五类重点群体就业371人。三是有效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突出就业与市场导向,新增开设保育师、母婴护理员、网络创业、养老护理员等工种培训班28个,培训273人。及时兑现补贴政策,发放各类培训补贴1310人次143.41万元。四是鼓励和扶持创业带动就业。优化创业担保贷款政策,出台《关于印发启东市富民创业担保贷款实施意见的通知》(启财建〔2024〕10号)。上半年,发放富民创业贷款6笔120万元,新增自主创业875人,自主创业带动稳定就业2377人。

(二)持续推进社会保障。一是扎实推进社保参保扩面。实施“数据找人”社保扩面专项行动,聚焦小微企业、灵活就业人员、新业态从业人员等对象精准扩面,上半年,全市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在职参保19.18万人、工伤保险参保15.7万人、失业保险参保13.68万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20.14万人。落实困难群体政府代缴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费政策,为全市5485名困难群体全额代缴城乡居保费54.85万元。二是及时足额发放社保待遇。上半年,全市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待遇总支出15.3亿元、工伤保险费支出5274万元、职业伤害待遇支出198万元、失业保险金发放8236.84万元。领取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32.94万人6.67亿元,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每人每月248元,南通地区除市区外各县市中排名第一。审核通过就业困难人员灵活就业社保补贴申请1266人,发放社保补贴4405.6万元惠及1.31万人;三是落实落地重点改革任务。平稳实施过渡性养老金调整办法和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政策,政策实施以来,未出现涉舆风险、突出信访矛盾和重大群体性事件。积极参与省厅关于新就业形态从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试点工作的开展,为下一步职业伤害扩大试点任务做好前期准备;四是有序开展被征地农民保障工作。目前,我市有2.46万被征地农民领取养老补助金1.32亿元。今年新增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南通审核9项涉及2664人次(含未征先保人员),87号保障信息录入(含城建用地)已办理7批次683人次;五是加强社会保险基金监管。扎实开展社保基金管理巩固提升行动,常态化推进社保基金委托投资工作。加大对重复领取、死亡冒领、在押服刑人员违规领取养老金等行为的核查打击力度。

(三)创新开展人才引育。一是强化人才政策引领。全面落实人才引进奖补、安居补贴、交通补贴、购房补贴等政策,上半年,高效全额兑付6309份人才综合补贴6700.51万元。二是拓展人才招引渠道。开展企业进校园活动,组织我市70多家重点企业先后赴山东、湖南、湖北、黑龙江等地招才引智,提供岗位332个,达成初步就业意向500多人;上半年,新增高校毕业生参保1045人,新增留学归国人数26人。三是夯实人才培育平台。发挥清华大学博士研究生社会实践基地平台优势,围绕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重点产业征集实践项目5个,暑期将有3名清华博士来启开展技术攻关。推进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建设,目前全市见习基地共54家,今年新增5家,新开发就业见习岗位1186个,超额完成年度目标;推进国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省级创新实践基地建设,上半年,林洋能源新增进站博士后1人,省级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药源生物科技即将完成博士后进站工作。四是加强技能人才建设。深入贯彻《关于进一步加大技能人才引进培育激励的实施细则》,推动实施订单班、定向培养等校地、校企合作模式,不断壮大技能人才队伍。上半年,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取证1087人,新增数字技能人才127人。强化职业技能认定督导质量,依法取消4家企业自主认定备案资质。

(四)做实做优人事管理。一是规范推进事业单位公开招录。坚持“信息公开、过程公开、结果公开”,严格事业单位招聘操作程序和规定,今年以来,共组织六批次事业单位招录工作,计划招聘288人,已公示拟聘人数109人。组织两批次公开招聘编外聘用人员工作。配合组织部完成上半年事业人员公开选调。完成“三支一扶”岗位征集工作;二是优化事业单位人事管理。优化岗位结构,及时督促指导事业单位开展岗位设置变更调整、事业人员聘用岗位变动工作,完成管理岗位职员等级晋升审批工作,完成全市机关事业单位技术工人岗位等级工、技师和高级技师评审报名工作。认真做好2024年度全市事业人员年度考核、奖励及年报工作,完成2024年度幸福南通建设贡献奖评选表彰工作。选派27名教师、医务和农技人员赴陕西西乡及青海同仁开展技术协作。三是做好事业单位工资福利管理。认真细致做好全市事业单位工资年报、工资变动、奖励性绩效工资、应休未休年休假报酬、基础奖金的审批工作。会同组织部完善延迟退休政策实施后退休审批流程,及时做好新录用事业人员的工资核定、到龄人员的退休审批、亡故人员抚恤金核定以及亡故人员遗属生活困难补助审批工作。四是优化科技人员服务。依托省人社一体化服务平台,我市职称初定工作全面实施“不见面、无纸化”审批流程,上半年审批通过初定大中专毕业生专业技术资格252人,综合工程及其他系列的职称申报工作有序推进中。

(五)积极创建和谐劳动关系。一是强化根治欠薪工作。积极发挥牵头职能,协同18个区镇、37家成员单位强力推进欠薪治理,春节前后开展根治欠薪“冬季行动”,针对工程领域推进 “一案双查”,今年以来,累计为2288名劳动者追发工资2470.29万元,移送公安部门涉嫌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案件1件。源头防范欠薪风险,落实农民工工资保证金制度。二是加强劳动保障监察执法。规范用工,推广“互联网+”书面审查,全流程在线不见面办理,提供全方位线上用工指导服务。认真开展专项执法检查,常态化检查用人单位社保办理登记情况,核查职业中介无证经营行为,开展禁用童工专项行动,查处违法使用童工案件2起。三是创新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与工会、法院、大调解等多部门联动,设立职工法律援助服务站、新就业形态劳动纠纷一站式调解中心,为劳动者开辟“绿色维权通道”,上半年,立案受理劳动争议仲裁案件670件,涉案金额1.04亿元,当期结案数537件,结案率73.81%。推进基层调解组织建设,全市已建成企业调解组织15家,今年自主完成劳动争议调解145起,涉及标的额175.67万元。四是依法开展工伤调查和认定工作。坚持规范公正开展工伤调查和认定,实行工伤认定、鉴定、材料预审、进度查询“一网通办”,在启东城区医院设定规范化劳动能力鉴定场所,上半年,受理工伤申请1019件,工伤认定864件,完成劳动能力鉴定2批次337人次,工伤康复完成目标任务45%。

(六)努力提升便民服务水平。一是打造“家门口的社保服务站”。推动社银合作“就近办”,全市目前共有12家社保卡合作银行、170个银行窗口实时制卡网点,覆盖全市,实现制卡立等可取,所有网点均有专人提供高效优质社保卡服务。编印社会保险政策解读和重点服务事项手册,通过政务服务窗口、金融机构窗口、政策宣传活动等途径向服务对象免费发放,让群众少跑“冤枉路”。二是加快第三代社保卡换发。有序推行社保卡业务线上办、就近办,拓展“一卡通”应用范围,依托“一卡通”平台实现惠民惠农财政补贴直达群众账户。三是升级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水平。持续推进“江苏智慧人社”APP人脸识别认证工作。突破地域限制,成功办理首例“跨域通办”退休申请业务。聚焦老年群体需求,常态化开展象棋比赛、反诈宣传、智能手机培训进社区等活动,定期组织退休人员免费健康体检。四是提升人社经办业务质效。强化“线上+线下”融合服务,积极推广“江苏智慧人社”APP。建立“绿色通道”机制,为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提供“一对一”贴心帮办服务。推动人社业务“高效办成一件事”,优化事项办理流程,积极推行“就业服务一件事”“退休一件事”“社保一件事”。

(七)不断强化自身建设。一是持续加强理论武装。发挥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的示范引领作用,组织高质量学习交流研讨。认真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及时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指示精神。根据机构改革情况及时撤销、成立、合并党支部,发挥党支部和人社系统青年理论学习小组组织功能,开展廉政教育基地实景教学等学习教育,推动青年干部在学思践悟中当先锋、作表率。二是持续加强政治建设。深化政治机关属性,不折不扣贯彻落实上级决策部署,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确保政令畅通、民心顺应。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要求,常态化开展谈心谈话,及时了解思想动态,针对性做好思想政治工作。三是持续加强正风肃纪。年初召开全市人社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作风建设工作会议,对深化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作出相关部署。持续开展机关作风建设提升年活动,对照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相关负面清单,主动查摆当前问题和不足,制定问题清单,加强整改针对性。扎实推进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组织纪律党课、典型案例剖析、江海清风馆现场教学等活动,巩固人社系统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四是持续加强能力提升。加强业务能力和敬业精神的培养,不断增强干部工作本领。积极组织干部参加上级业务培训和骨干培训,不断提升综合履职能力。扎实开展融合党建“三大行动”,充分激发干部队伍活力,发动党员干部积极参与法律援助、“双报到·通通在”等志愿服务,激发党员干部在开展民生实事中激扬青春,在服务中心大局中彰显作为,更好地发现人才,培养人才,鼓舞士气,激励干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