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举行容错纠错机制新闻发布会
来源: 清廉启东 发布时间:2023-09-07 累计次数: 字体:[ ]

9月7日,我市召开以“ 激励干部敢为、实施容错纠错”为主题的新闻发布会,围绕党员干部干事创业容错纠错机制建设介绍了有关情况,进一步调动和保护全市广大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助力启东在推动新时代江苏高质量发展中挑大梁担大任、当先锋作表率。发布会由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网信办主任顾永辉主持,市纪委副书记、监委副主任薛海和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人才办主任徐俊出席并回答记者提问。

情况介绍

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人才办主任徐俊介绍容错纠错实施的背景和意义。

深入实施容错纠错是“严管厚爱相结合”的具体实践。做好问责追责,干部不担当不作为才能得到有效遏制;做好容错纠错,才能使干部不必为履职尽责、担当作为中出现错误而受到影响。容错纠错机制既不是对纪律的“松绑”、也不是违纪违法行为的“挡箭牌”,而是传统问责体系的重要补充,是培养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所需的重要手段。

深入实施容错纠错是推动全市改革发展的现实需求。市委十四届六次全会客观指出,我市经济发展还存在一些短板弱项,对在贯彻落实上级决策部署中攻坚克难、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大胆探索创新、在急难险重一线冲锋陷阵的党员干部,应当充分运用容错纠错机制,形成“干部为事业担当、组织为干部担当”的双向互动。

深入实施容错纠错是浓厚干事创业氛围的重要抓手。2018年市委制定出台鼓励激励、容错纠错、能上能下“三项机制”,发挥了很好的作用。随着形势任务的变化,面临一些新情况新问题,需要进一步创新制度举措,打出一套“为创新干事者撑腰鼓劲、为担当负责者担当负责”的“组合拳”,努力让广大干部放心干、放手干、放开干。市纪委副书记、监委副主任薛海介绍了容错纠错机制的相关情况。

容错纠错适用范围:

适用主体。实施容错纠错机制不仅适用于全市各级党政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的干部,也适用于其他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

主要对象。重点鼓励各级领导干部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敢负责、勇担当;有效推动身处改革发展稳定一线的干部主动作为、敢闯敢试,想干事、干成事。

重点领域。重点关注改革创新、推进发展、管党治党等领域,鼓励广大干部在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体制机制创新中大胆探索、先行先试,攻坚克难、锐意进取,坚持原则、敢抓敢管。

容错纠错的具体流程:

成立容错裁定机构。全面强化对容错纠错工作的领导,成立容错裁定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专业咨询组,定期召开领导小组例会,及时研究容错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确保容错工作常态化受理、常态化研究、常态化推进。

完善容错动议机制。合理设置容错申请、主动发现、调查核实、结论认定、落实执行、启动纠错等六个环节,明确各流程实施主体和实施要求,确保动议程序规范。动议过程中注重客观公正收集相关证据材料,充分听取各方面意见建议,使容错结论经得起历史和实践的检验。

实施风险报备制度。在工作推进过程中,对认为符合容错裁定情形的事项及相关人员启用风险报备制度,全面构建事前报备、事中监督、事后认定的闭环机制,既鼓励干部干事创业、主动作为,又防止一备了之、借机纪律松绑。

在记者提问环节,市纪委监委和市委组织部发布人就记者关注的《关于进一步规范容错纠错操作流程的实施办法》鲜明特点、容错风险报备机制具体情况、容错裁定工作机构日常运行等问题分别作出回应。

下阶段,我市将因地因人施策,用情用力推进,对不担当不作为的精准问责,对想干事敢干事的应容尽容,确保“容”出新担当,“容”出新作为,让“躺平式”干部站起来、干起来。通过准确把握从严管理监督和鼓励担当作为内在统一关系,更好激发广大党员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形成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浓厚氛围和生动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