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2014年)
来源: 启东市 发布时间:2014-03-10 累计次数: 字体:[ ]

——2014年1月8日在启东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黄 卫 锋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2013年政府工作回顾

刚刚过去的2013年,是启东凝心聚力、负重奋进、锐意进取的一年。一年来,面对错综复杂的宏观形势,我们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团结依靠全市百万人民,围绕“领跑沿海、融入上海、包容四海”的战略定位,抢抓机遇,主动作为,沿海开发纵深推进,优势产业支撑有力,转型升级步伐加快,为民实事有效落实,全市经济社会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启东在全国县域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中排名第38位,连续第八次荣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市)”称号。

一、全力以赴稳增长,综合实力实现新攀升

2013年,全年预计(下同)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55亿元,比上年(下同)增长12%。完成财政总收入139.5亿元,增长13.1%;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58.5亿元,增长12.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07亿元,增长1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56亿元,增长12.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700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5700元,分别增长10.5%、11%。

工业经济平稳运行。完善激励政策,强化要素保障,全年实现规模工业产值1370亿元,增长11.8%;实现全部工业应税销售542.4亿元,入库税收31.5亿元。开展工业企业科学发展能力星级评价,培育扶持企业做大做强,新增规模企业30家、亿元企业30家、10亿元企业4家。50强工业企业实现产值540亿元,占规模工业产值的39.4%。品牌战略深入实施,新申报中国驰名商标1件、省著名商标6件、省名牌产品6只。企业上市工作有序推进,碧松照明等3家企业在天津股权交易所挂牌。建筑业实现施工产值650亿元,增长14.8%,荣获“中国建筑之乡”称号;南通二建2项工程荣获 “鲁班奖”。

现代农业稳步发展。着力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全年实现农业总产值113.5亿元,新增扩建农业项目318个、高效设施农(渔)业面积5.5万亩、南通市级农业龙头企业12家,总投资20亿元的中国供销?启东农产品国际物流港项目成功签约。农业结构转型加快,露地蔬菜种植面积增至34.2万亩。农产品出口总额超1亿美元,增长35%,出口总量居南通第一。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全面加强,信息化管理和检验检测体系实现镇乡全覆盖。“三品”认证工作深入开展,新培育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68个。海洋渔业稳步发展,实现渔业总产值58亿元。

第三产业提质增效。加快实施现代服务业“二四六八十”工程,全年实现服务业增加值253亿元,增长13.4%,占地区生产总值的38.6%;实施亿丰商城、国动产业园等千万元以上服务业项目76个,完成投资135亿元,增长31.5%,总量列南通各县市第一。江海旅游业加快发展,恒大威尼斯九大中心、新湖项目、新村沙项目快速推进,圆陀角旅游度假区成功创建南通市级旅游度假区。金融生态优秀市品牌效应不断放大,新引进银行机构3家,新增小额贷款公司2家,启东国投担保公司正式运营;全市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达832.1亿元、507.2亿元,比年初增加139.6亿元、89.6亿元;18亿元城投债获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

二、持之以恒强引擎,沿海开发展现新形象

大港开发成效初显。吕四渔港扩建工程列入国家重大渔港建设项目,两闸外迁工程竣工,新渔港正式启用。环抱式港池围堤岸线基本形成,一期吹沙造陆工程完工,防沙导流堤工程基本完工。新材料产业园液化品码头岸线获得交通运输部批复,园区水电、通信、绿化等逐步到位。协兴港一级群众渔港航道疏浚工程完工,外闸投入使用。一类口岸开放申报已送呈国务院审批,口岸联检单位基础设施土建基本完工,综合保税区申报工作全面启动。

重大项目加快推进。开展重点工作“首月听、次月看、季度考”等活动,全年完成工业投资272亿元,增长13.9%。实施亿元以上项目125个,新竣工亿元以上项目71个。东凌集团、京沪重工等重大项目成功落户,大唐电厂二期、中远海工二期、太平洋海工二期、广汇能源、神通能源装备等项目加快推进,胜狮货柜、丰顺船舶、富顺柜业、盖天力药业扩建等项目全面投产。组建重大项目代办服务中心,实施星级企业挂钩服务机制,为项目建设提供全程服务。突出要素保障,220千伏红阳港变电站投入运行,争取土地点供、独立选址、未利用地指标3761亩。

载体建设势头良好。启东经济开发区综合实力跃居全省省级开发区第四位,国家级开发区申报已上报国务院;创新型经济园道路框架基本形成,科创大楼主体结构封顶。滨海工业园不断完善功能配套,商务中心、外高桥海韵广场投入使用,拓展区水电、道路等工程基本完成。滨江医药化工园围绕提升生态效益目标,深入开展环保安全专项整治,园区生态环境持续改善。海工船舶工业园着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海工西路、海工大道西段竣工通车,中心功能区规划通过评审。江海产业园南片区域建设用海获省政府批复,启动区主干道路开工建设。

三、坚定不移促转型,发展活力得到新增强

优势产业培育壮大。五大产业集群完成产值770亿元,占规模工业产值的56%。海工装备产业完成产值123亿元,增长20%,中远海工实现应税销售39亿元,海工船舶工业园获评首批省级高端装备制造业特色产业基地;新医药产业完成产值87亿元,增长23%;节能环保产业、电动工具产业规模化、配套化水平不断提升,东成工具应税销售突破20亿元,国强公司与美国史丹利公司实现强强合作;新能源及光电产业积极拓展新兴市场,完成产值125亿元。新兴产业发展迅猛,完成产值465亿元,在规模工业产值中的占比达33.9%,位列南通各县市第一。企业技术改造深入实施,完成投入123亿元。

开发开放不断深化。成功举办2013中国?启东国际经贸洽谈会、2013中国?启东科技节,组织上海、深圳、北京等地投资环境推介会和新加坡、韩国、美国等境外专题招商活动;组建产业招商分局,开展招商引资“百日攻坚”主题竞赛活动,全年新增工商登记注册外资5亿美元,实际到账外资2.5亿美元,引进市外民资注册资本额85.7亿元。积极调优外贸结构,实现进出口总额32亿美元,其中出口27亿美元,分别增长57.8%、87.1%,出口总量及增幅列南通各县市第一。外经合作发展良好,完成对外承包劳务营业额4亿美元。

融入上海步伐加快。“139”工程完成课题研究中间成果,成立上海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启东研究基地。深化区域合作,外高桥(启东)产业园、江海产业园等沪启合作园区加快建设,新增沪资项目60个、总投资56.6亿元。农产品产销对接不断深入,新增面向上海的直供基地10家、配送中心6家、直销门店45家。大力开拓上海旅游市场,全年接待上海游客70万人次。强化科技领域合作,与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共建光电遥感技术应用中心。深化沪启人才合作,成功举办人才政策环境上海推介会。沪启城际交通客运日发177班次,覆盖上海11个站点。

创新能力有效增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速,实现产值573亿元,占规模工业产值的41.8%;全社会研发投入15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2.3%。新增国家级孵化器1家、省级孵化器5家,新增省级院士工作站1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家、省级工程中心2家。科技成果加速转化,组织实施产学研合作项目162项,新增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产品144个、省高新技术企业38家、省级两化融合试点企业2家。知识产权战略有力推进,通过省知识产权区域示范验收,获评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人才引进成果丰硕,引进硕士以上高层次人才324人,其中国家专家5名、创新创业团队6个;9人入围省“双创计划”,列南通各县市第一;荣获“省人才工作先进市”称号。

四、统筹协调优环境,城乡建设呈现新面貌

城市功能日趋完善。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获省政府批复,养老、医疗、教育等9个专项规划完成编制,北新、南阳两个南通市级中心镇总体规划通过专家评审。市政工程建设加快推进,便民服务中心、市民广场正式启用,丁仓港滨河公园开工建设。城市环线道路加快建设,松花江路东延、牡丹江路东延、河南东路等9条道路竣工通车,18条城市道路开工建设。城市功能配套更趋完善,城区农贸市场开工建设2家、升级改造5家,少年宫地下停车场即将竣工。东珠新村等10个老小区完成改造,增加停车泊位600个。调优城市公交线路,全面实行城市公交一元票价制;建成公共自行车系统,投放自行车1200辆,日均使用3000多辆次。

基础设施加快建设。宁启铁路启东段进入国家铁路总公司和省政府工可会商阶段,海启高速启东段完成工可、线型设计,临海高等级公路启东段全线贯通。通海大道沿线绿化工程竣工,沿江公路、省道221线完成绿化提档升级。新建农村公路510公里,改造农村公路宽路窄桥150座。通吕运河启东段护岸工程全面启动,区域供水通久线开工建设。启东客运站正式启用,城东汽车客运站加快推进。新增天然气客车34辆,出租车油改气工作完成95%。加快推进小型水利重点县和高标准农村水利建设,疏浚土方221万方,整治宅陇980个。

生态环境持续优化。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生态市创建通过国家技术评估,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创建通过国家技术调研,12个镇乡获评国家级生态乡镇;所有行政村完成村庄环境整治任务,建成省二星级以上“康居乡村”74个。开展全市水环境综合整治,加强源头管理和工程治污,新建镇乡污水管网16.8公里。强势推进第三轮区外化工、电镀企业专项整治,24家化工企业、8家电镀企业完成整治。大力实施畜禽养殖污染治理,957家养殖场完成整治。节能减排扎实推进,20家企业通过清洁生产审核,主要污染物减排和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完成年度任务。城乡绿化有力推进,新增城镇绿地面积72万平方米、农村成片造林面积2.7万亩。

五、以人为本惠民生,社会发展增添新内涵

民生实事顺利实施。10大类32项为民实事项目基本完成,全年民生投入35亿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均筹资标准增至400元,住院补偿最高支付限额增至15万元,财政补助2.7亿元。加快安置房和保障性住房建设,开工建设安置房122.8万平方米,竣工63.8万平方米,新建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公共租赁房1000套。所有行政村均建成1个全民健身点,城市社区10分钟体育健身圈全面建成。

保障水平稳步提高。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新增城镇就业8700多人,农村劳动力转移10000多人,城镇登记失业率2.79%。社保扩面扎实推进,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城镇职工“五险”覆盖率分别达96.4 %、96%;基础养老金提高到每人每月80元,享受人数20.9万人;城镇居民、职工医疗保险实现南通统筹。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城乡居民养老待遇,调整优抚对象、困难群体补助标准,城乡低保标准分别提高至每月480元、320元,农村五保年人均供养标准提高至6480元。不断完善养老服务体系,新建、扩建农村老年关爱之家15家、民办养老机构2家;荣获“中国长寿之乡”称号。

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科学配置教育资源,加快提升教育发展水平,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通过验收。南通大学启东校区一期工程首批项目竣工,南苑中学新校区启用,新城区高中、折桂中学、滨海实验学校加快建设,建成优质公办幼儿园11所。落实卫生惠民举措,加快卫生信息化和急救体系建设,中医院门诊大楼结构封顶,人民医院综合病房大楼开工建设,新城区医院筹建工作全面启动。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蓬勃开展,参与承办环太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所有镇乡均建成规范化文化站。市镇两级建成人口和家庭公共服务中心,生育关怀“太阳岛”工作模式全国推广。扎实开展双拥共建活动,实现省“双拥模范城”七连冠。

社会管理不断创新。深化社区网格化管理,建成“一站式服务平台”87家。基层民主建设不断加强,圆满完成第十届村委会和第五届居委会换届选举工作。“12345”公共服务热线高效运行,受理各类咨询22.8万件,办结率达99.3%。完善“大调解”、“大防控”体系,着力强化源头防范,社会矛盾得到有效化解。深化平安系列创建活动,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加强应急管理,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防范和处置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强化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深入开展“打非治违”专项行动,安全生产形势保持平稳。

一年来,我们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和改革创新,努力塑造良好的政府形象。扎实开展“三解三促”活动,为基层和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强势推进“三集中、三到位”工作,行政审批事项精简合并率达29.3%。优化体制机制,“区镇合一”工作顺利推进。坚持依法行政,自觉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主动接受市政协的民主监督,全年办理人大代表建议240件、政协委员提案279件。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委、南通市委“十项规定”,健全廉政建设惩防体系,树立政府务实清廉形象。

一年来,我市的物价、粮食、盐务、烟草、档案、人防、气象、地方志、外事侨务、台湾事务、民族宗教等方面的工作也都取得了新的成绩,妇女、青少年、残疾人、慈善、红十字和关心下一代事业健康发展。

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成绩来之不易,发展令人鼓舞。这是全市人民在中共启东市委的正确领导下,齐心协力、奋力拼搏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监督支持的结果,凝聚着全市百万人民的智慧和汗水。在此,我谨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各位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向全市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离退休老同志,向驻启部队指战员、武警官兵、公安干警和所有关心支持我市现代化建设的海内外朋友,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发展中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有:一是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加大,要素制约依然突出,部分指标增速有所放缓;二是项目储备总量偏少,产业集聚化程度还不高,转型升级步伐还需进一步加快;三是城市功能有待完善,特色城镇建设速度不快,城镇化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升;四是民生工作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政府服务水平和行政效能还需进一步提高,等等。对此,我们一定高度重视,在今后的工作中采取更加扎实有效的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2014年政府工作目标和总体思路

今年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开局之年,是完成“十二五”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做好今年的政府工作意义重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了总体部署、描绘了宏伟蓝图,必将进一步释放改革红利和市场潜力,激发发展的内生动力和活力;长三角一体化、江苏沿海开发和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等多重战略叠加机遇前所未有,将有利于我们赢得更多政策支持,拓展更大发展空间。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国已进入增长速度换挡期、转型升级关键期、深化改革攻坚期,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更为明显,提升发展内涵和质量的要求更为迫切,人民群众的期盼也更高更多。认清挑战才能积极应对,把握机遇才能乘势而上。只要我们牢固树立进取意识、责任意识和使命意识,敏于抢抓机遇,善于汇聚力量,勇于克难奋进,就一定能够赢得又一个黄金发展期。

2014年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引,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省委十二届六次全体会议、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南通市委十一届六次全体会议和市委“打好八大攻坚战、实现八大新突破”的总体部署,牢固确立“领跑沿海、融入上海、包容四海”的战略定位,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把改革创新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各个环节,加快转型升级,突出沿海开发,全面对接上海,强化科技引领,统筹城镇建设,推进民生实事,致力生态建设,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与社会和谐稳定,奋力开启全面小康社会建设新征程。

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1%左右,财政总收入和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均增长12%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8%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以上,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10%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11%左右。节能减排完成上级下达的目标任务。

按照上述思路和目标,今年政府工作将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突出深化改革,激发发展活力。坚持用开放的思维应对挑战,用发展的办法解决问题,用改革的举措化解矛盾,不断为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一切从启东实际出发,积极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努力走出一条具有时代特征、启东特色的改革发展之路。

二是突出对接上海,加速融合互动。牢牢抓住上海建立自由贸易试验区等重大机遇,注重发展理念、发展规划、功能定位与上海的全面对接,注重政策措施、市场体系、产业发展与上海的深度衔接,更好地分享上海发展的“溢出效应”,在更高层次上实现借力发展。

三是突出转型升级,实现创新发展。以实现有质量、有效益的增长为取向,切实把稳增长与调结构、优存量与扩增量相结合,推动产业结构向高端攀升、增长动力向创新转变,积极构建结构合理、重点突出、富有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全力打造启东产业的“升级版”。

四是突出改善民生,增进人民福祉。坚持利民惠民不动摇,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政府奋斗目标,高标准提速城乡统筹、多途径促进就业创业、广覆盖完善社会保障、均等化提优公共服务、全方位创新社会治理、大力度推进生态文明,让改革发展的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2014年政府工作安排

围绕全年目标任务,主要抓好以下七个方面工作:

一、推动转型升级,提升产业竞争力

坚持总量扩张与结构优化并举,更加突出质量效益,着力推动主导产业高端化、新兴产业规模化、传统产业高新化、服务产业品牌化,加快构筑具有区域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

提升发展先进制造业。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加强工业经济调度监测,全力提升工业经济运行质量,全年实现规模工业产值1500亿元,增长10%;规模工业应税销售、入库税收均增长15%以上;五大产业集群完成产值900亿元,占规模工业的比重提升4个百分点。修订完善五大产业集群发展规划,着力推动优势产业转型发展。海工装备特色产业基地争创省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新能源及光电、电动工具、新医药和节能环保等产业提升集聚化、高端化发展水平。注重先进技术运用,推动传统产业提档升级。推进企业重组,淘汰落后产能,加快“腾笼换凤”进程。加强企业上市工作,力争上市企业1家、报会企业2家、新三板挂牌企业6家。大力扶持建筑业发展,做大做强建筑企业。

集聚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服务业集聚区和项目建设,全年完成服务业投资160亿元,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超过39%,争创省级、南通市级集聚区各1家。加快发展江海旅游业,圆陀角旅游度假区争创省级旅游度假区,恒大威尼斯酒店投运,新湖项目完成新湖大道、太阳湖建设。提升商贸流通业,加快大润发、文峰二期等商贸联合体建设。发展楼宇经济和总部经济,引进一批服务外包、电子商务、软件开发、动漫设计等产业。深入推进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新引进银行机构2家,新增小额贷款公司2家;新增贷款突破100亿元。 

大力发展都市型农业。推进农业基本现代化建设,全年完成农业项目投入22亿元。重点建设启东现代农业示范园、临海设施渔业养殖园等一批农业园区,新增高效设施农(渔)业面积6.8万亩。创建全国绿色农业特产示范基地,新增省级农业龙头企业2家,争创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1家。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推进集约化经营,新增土地流转5万亩以上。建立家庭农场管理制度,大力发展家庭农场。强化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推进启东农产品国际物流港项目建设,新增农产品直供基地1万亩。加强特色农产品保护和利用,申报国家地理标志产品1个,新增 “三品”认证40个。大力发展远洋渔业,实现渔业总产值60亿元。

二、突出沿海开发,打造经济增长极

用足用好省委省政府赋予南通陆海统筹的发展政策,充分发挥启东独特的资源优势,注重江海联动,做强港口引擎,优化平台支撑,奋力实现沿海开发新跨越。

狠抓招商选资。精心组织2014中国?启东国际经贸洽谈会、2014中国?启东科技节,开展新兴产业、临港产业等境内外专题招商活动。创新招商方式,提升招商成效,力求重大项目招引实现新突破。深入开展产业招商,注重产业链的延伸、补缺,发展壮大产业集群。放大吕四港环抱式港池、渔港经济区等资源优势,围绕装备制造、港口物流等核心产业,加快引进一批国内外知名企业和标杆性项目。强化招商组织程度,镇乡、园区进一步充实壮大专业招商队伍,不断提升招商专业化、精细化水平。全年实现工商登记注册外资5亿美元,实际到账3.3亿美元。新签约超亿元项目50个,其中超10亿元、1亿美元项目10个。加快对外贸易提档升级,实现进出口总额35亿美元。推动优势企业加快“走出去”步伐,增强国际竞争能力。

加快港口建设。完善环抱式港池功能区划,疏浚港池及进港航道,年内满足5万吨级海轮停靠。加快渔港岛式码头基础设施及水产品交易市场建设,推进渔港风情区规划建设。加快广汇能源项目陆域部分和码头泊位施工,推进中化新材料、华峰新材料、胜科水处理等项目,大唐电厂二期力争年内获批开工;新材料产业园主干道路、给水管网、消防站等基础设施年内完工。加快建设协兴港一级群众渔港,分步推进港道两侧匡围区域综合开发。一类口岸开放年内获批;全力推动综合保税区申报工作,启动综合保税区规划建设。

提升载体水平。启东经济开发区以争创国家级开发区为目标,重点推进林洋光电产业园、北斗导航产业园等“区中园”建设,创新型经济园科创大楼年内启用。滨海工业园以创建省级高新区为目标,全力引进一批科技型、龙头型、基地型项目;拓展区实现“九通一平”,通海大道延伸段10月底完工。滨江医药化工园坚持生态立园原则,加快完善三期基础设施,规划建设园区生活配套区,推进500米绿化带内居民搬迁工作。海工船舶工业园围绕打造国家级海工及重装备产业基地目标,加大功能配套力度,“一横三纵”道路框架全面形成,西功能区初具规模,中心功能区启动建设。江海产业园南片区域建设用海力争获得国家海洋局批复,首期控规区域基础设施开工建设。启隆生态科技产业园围绕都市农业和现代服务业的深度融合,推进园区生态、低碳、绿色发展。

三、注重开放创新,激发发展源动力

坚持以改革激发活力、以开放集聚资源、以创新驱动发展,努力在更广领域、更高层次上参与竞争与合作,着力构筑持续发展新优势。

扎实推进改革。紧紧围绕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努力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实质性进展。探索海域使用管理制度改革,推进海域使用证换发土地使用证工作,实现陆海资源综合利用。优化调整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组建国有资本运营公司和国有资本投资公司,引导国有资本重点投向公共服务、新兴产业、生态环保和科技进步等领域。健全被征地农民保障机制,稳妥推进被征地农民纳入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工作。推进财政管理体制改革,不断夯实财源基础,激发镇乡、园区发展活力。突出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服务,积极扶持中小企业健康发展。深化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改革,优化社会保障体制,使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

全面对接上海。围绕“2468”工作目标,深入推进“139”工程课题研究,出台全面对接上海工作意见,制定九大领域三年行动计划,深化与上海重点区域、重点部门、重点领域的合作交流。积极策应上海自贸区建设,持续推进沪启合作园区建设,主动承接优势产业转移,提升互动合作水平。注重与上海高校、科研院所的对接,进一步拓宽人才技术合作空间。完善农产品产供销联动机制,探索建立区域性或行业性产销联合体,构建与上海统一的产品标准管理体系,打造上海“菜篮子”基地。搭建沪启旅游合作平台,重点发展休闲旅游业,加快旅游市场一体化进程。围绕民生共享,充分挖掘上海资源,进一步加强教育、医疗、交通、文体等领域对接。

突出项目建设。坚持以项目为中心,继续开展重点工作“听看考”活动,全力以赴主攻有效投入,全年完成工业投资310亿元,新开工、结转5000万元以上项目200个。坚持培大扶小并重,鼓励民营企业、民间资本加大投入,做大做强做优一批中小企业;加大对规模企业、亿元企业和骨干企业培育力度,鼓励引导企业加快技术创新和转型升级步伐,新增规模企业30家,培育应税销售2000万元以上新增长点企业80家。狠抓重大产业项目建设,京沪重工、东凌集团、胜狮能源装备二期等项目开工建设,中远海工二期、太平洋海工二期、远驰自动化等项目竣工。完善重大项目市长集中会办和市领导挂钩、部门服务制度,大力推进重大项目代办服务,促进项目快建设、快竣工、快达产。

强化创新驱动。扎实推进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市、省创新型县市创建工作,充分释放科技创新潜力,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2.4%;新申报高新技术企业25家、省级高新技术产品80个,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工业比重超过43%。加大产学研合作力度,实施产学研合作项目150个,重点科技成果转化项目10个;申请发明专利1000件,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6.5件以上。加快孵化器建设,全年新增孵化器面积5万平方米、入孵企业30家。强化人才支撑,进一步集聚创新创业人才,全年引进各级各类人才6000名,国家专家5名、科技领军人才100名。注重职业教育发展和产业需求相结合,为企业培养高技能人才3000名。

四、统筹城乡发展,构建一体化格局

抢抓国家大力推进城镇化发展的战略机遇,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以提升质量为关键,推动新型城镇化和城乡发展一体化不断取得新进展。

提升城市建设品质。科学编制城市规划,推进蝶湖周边区域规划建设,编制滨江新城一期长江岸线整治规划。完善城市功能,按照“拓展规模、拉开框架”的要求,规划建设新城区教育、医疗、金融等一批功能性项目。加快建设江海路南延、世纪大道西延、紫薇东路等道路,南苑东路、华石北路、中央路西延等道路竣工通车。建成城南、城东邻里中心,规划建设一批便民净菜超市;二手车专业市场竣工投运,建成城区公共停车系统;加强排水管网建设改造,切实提升城市防涝能力;完成丁仓港滨河公园、灵秀公园建设。完成东洲新村、建都城河花苑等6个小区改造,新增停车泊位600个。着力提升城市管理水平,按照“精致、细腻、整洁、有序”的要求,创新城市管理体制,深入开展城市环境综合整治“951”行动,进一步优化、美化城市环境;健全物业管理体制,着力破解管理难题,提升物业管理整体水平。

完善城乡基础设施。全面启动海启高速启东段建设,开工建设天江公路南段、志圩公路中段、永新路东段,继续推进丁仓港路北延建设,临海高等级公路启东段竣工通车。完善农村公路安全设施,修复农路20公里,改造险危桥梁125座。城东汽车客运站竣工投运,区域供水通久线完成管网建设,通吕运河启东段护岸工程完工,规划建设平原水库、人防疏散基地。开展高标准农村水利设施建设,疏浚土方200万方。

推动新型城镇发展。紧扣“区镇合一”和中心镇建设,着力打造中心突出、设施配套、协调发展、富有特色的现代城镇发展体系。放大吕四港镇强镇扩权效应,突出功能配套,强化城镇管理,不断提升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完成北新、南阳及周边片区控规编制,推进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建设,吸引农民向居住点汇聚。支持寅阳、近海等沿海重点镇充分利用区位优势和资源禀赋,以现有产业为基础,以城镇开发为重点,繁荣镇域经济。加快发展特色乡镇,推进环境综合整治,提升镇区功能形象和集聚带动能力。

五、加快社会建设,增强群众幸福感

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政府工作的价值取向,办好顺民意、解民忧、惠民生的实事,构建覆盖广、质量优、保障全的公共服务体系,全面提升人民群众生活水平。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大力促进就业创业,全年新增城镇就业8500人,转移农村劳动力50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持续推进社保扩面提标,城镇职工“五险”参保率、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覆盖率巩固在96%以上;新农合筹资标准提高至每人480元,住院补偿最高支付限额增至18万元。加强安置房规划、建设和管理,开工建设安置房100万平方米,竣工50万平方米,新建保障性住房1000套。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新增民办养老机构3家、养老床位500张。加快发展慈善、红十字、见义勇为、残疾人事业,不断完善社会救助、保障和服务体系。

协调发展社会事业。以创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市为引领,优化整合教育资源,探索组建教育共同体;南通大学启东校区一期建成招生,新城区高中一期、折桂中学一期、滨海实验学校竣工验收,新增优质公办幼儿园12所。以提升医疗机构服务质效为抓手,实施市级公立医院改革,全面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加快人民医院新病房大楼、第三人民医院病房大楼建设,中医院门诊大楼投入使用,新城区医院启动建设;继续推进卫生信息化建设,实现居民健康一卡通。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进文化艺术中心、体育会展中心筹建工作,修缮建成抗大九分校纪念馆、张謇垦牧教育纪念馆。积极开展全民健身运动,提高市民健康水平;市体育馆完成改造并向市民开放。深化精神文明创建,继续开展“传递正能量、共建好家园”主题活动。

加强社会治理创新。强化基层基础建设,增强全社会法治理念,逐步推开“政社互动”试点,充分发挥社会组织作用,不断提升社会管理水平。拓展“12345” 公共服务热线领域,深度整合数字城管,提高民生服务质量。完善矛盾排查化解机制,推进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及时有效解决群众合理诉求,最大限度化解社会矛盾。加强法律援助,全力维护困难群体合法权益。深入推进平安创建活动,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确保社会安定有序。强化食品药品监管体系建设,切实保障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推进重点行业领域专项整治,切实防范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发生。

六、致力生态文明,实现可持续发展

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坚持走环境优化增长、生态倒逼转型的发展路径,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努力打造天蓝、地绿、水净的生态宜居家园。

坚持绿色发展。编制完善启东市生态文明建设规划,加强生态空间管控,严守生态红线。推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健全节能降耗长效机制,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积极推行清洁生产;坚持工程减排、结构减排、管理减排多管齐下,实施重点行业、企业提标改造,有效降低污染物排放强度。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倡导科学合理的消费观念,推广节能低碳的出行方式,积极创建省级绿色学校、生态村和绿色社区。

强化环境整治。大力实施“清水行动”,全面加强水环境保护。集中开展沿江沿海沿河排口整治,加强重点污染源在线监控。改造提升现有污水处理厂治污能力,加快推进城市第二污水处理厂建设,新增乡镇污水处理厂配套管网15公里。坚持铁腕治污,强势推进环境执法,坚决依法处罚环境违法企业。深入推进第三轮化工企业专项整治,全面完成区外化工企业整治任务。完成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建设收集处理中心1个、小型沼气池46座。推广生物防治、测土配方施肥,严控农业面源污染。加大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力度,加强施工扬尘污染和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推进油气回收治理,切实改善大气环境。

推进生态创建。建立生态文明目标责任、考核办法和奖惩机制,形成分工明确、上下联动、全社会参与的生态管理体系。继续推进“三创一整治”工作,努力建成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生态市;巩固村庄环境整治成果,通过省级全域验收。加大生态园区建设力度,启东经济开发区、滨江医药化工园分别建成省级、南通市级生态工业园区。启动国家园林城市创建,实施十大造林绿化工程,推进重要节点、道路沿线、园区集镇绿化建设,新增造林绿化面积8万亩,城镇绿地面积70万平方米。

七、加强自身建设,建设服务型政府

牢固树立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改进工作方法,着力建设务实、亲民、高效、廉洁的服务型政府。强化责任意识。坚持把发展当己任,把职责当使命,把工作当事业,切实做到在岗、在行、在状态,努力创造一流的工作业绩。坚持求真务实。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牢牢抓住事关全局的重点工作,脚踏实地做工作,心无旁骛抓落实。深入基层、深入一线,认真听取各方意见,及时掌握社情民意,使政府各项决策更加符合实际情况、体现群众意愿。确保政令畅通。坚持讲实话、干实事,敢作为、勇担当,言必信、行必果,切实做到令行禁止。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积极推行政务服务“一卡通”和建设项目“三联”审批服务模式,进一步规范服务行为,提升服务质量。推进依法行政。严格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切实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自觉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市政协的民主监督,提高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的办理水平。加强廉政建设。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进一步强化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加大行政问责力度,切实提高政府工作的公信力。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委、南通市委 “十项规定”,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树立风清气正的政府形象。

 

各位代表,历史的机遇在召唤我们,美好的蓝图在激励我们,人民的期待在鼓舞我们。让我们在中共启东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凝聚全市人民的智慧和力量,进一步解放思想、坚定信心,锐意进取、扎实工作,为奋力开启全面小康社会建设新征程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