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2024年)
来源: 启东市人民政府 发布时间:2024-01-11 累计次数: 字体:[ ]

——2024年1月11日在启东市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市人民政府市长 蔡 毅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2023年工作回顾


刚刚过去的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转段后经济恢复发展的一年。我们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紧紧团结和依靠全市百万人民,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全面落实“四个走在前”“四个新”重大任务,全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稳中有进、难中攀高,“强富美高”新启东现代化建设取得新成效。

全年预计(下同)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460亿元,增长6.2%左右。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5亿元,增长11.7%。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00亿元。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10亿元,增长7%。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59960元、34600元,增长5%、6.5%。列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第21位,较上年前进2位。

一、聚精会神推动转型提质,综合实力稳步攀升

产业升级步伐加快。工业经济支撑有力,实现规上工业应税销售1273亿元,增长8.5%;主导产业不断壮大,临港产业、特色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占比达84.6%。林洋能源、东成电动工具应税销售突破100亿元,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10家,新认定国家两化融合贯标企业19家、“江苏精品”企业3家,捷捷微电子获评南通市市长质量奖,参与制订国家标准11项、行业标准9项。久正工学、海龙风电在新三板挂牌,发行全国首单以数字人民币归集募集资金的企业债券。建筑业难中求进,荣获国优奖6个。服务业发展质效并举,新增规上服务业企业41家,获评省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集聚示范区1个、两业深度融合试点企业2家。旅游业蓬勃发展,接待游客约700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约75亿元,启唐城开园运营,通海垦牧公司旧址获评4A级旅游景区,创成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

项目建设量质齐升。扎实开展“招商引资提升年”活动,高水平举办首届发展大会,精准绘制产业链招商图谱,新签约亿元以上产业项目103个,其中百亿级2个、5亿元(3000万美元)以上45个。建立“e启跑”产业项目全流程服务平台,健全重大项目市领导挂钩联系、专人专班负责等制度,新开工制造业项目105个,其中5亿元以上31个。至纯半导体二期、锂循新能源等项目开工建设,昭晟机电二期、宇盛电缆等项目加快推进,卫华港机、亿纬林洋等项目竣工投产。

市场信心提振有力。组建“1+8”重点经济工作专班,用好国家、省市政策工具箱,制定经济率先整体好转60条、向好走强50条、民营经济发展壮大32条,推动政策红利直达快享,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费14亿元。大力开展“进千企、解难题、促发展”活动,积极帮助企业稳生产、拓市场、增订单,应税销售增量2000万元以上企业达140家。举办“苏新消费·惠聚启东”系列促消费活动17场,发放政府消费助力券1517万元,拉动消费超5亿元,获评首批全国县域商业“领跑县”、省级县域电商产业集聚区。

二、坚定不移加速动能转换,发展活力有效激发

科技创新成果丰硕。创新浓度持续提升,全社会研发投入占比达2.75%,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达56.5%,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49件,入选省创新型示范县市创建名单,获评省知识产权建设示范县域,列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县市第9位。创新主体竞相涌现,招引科创项目137个,净增高新技术企业79家,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8家。科技成果加速转化,实施产学研项目208个,新增省级企业研发机构7家,泰胜蓝岛荣获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创新平台优化升级,新增省级以上孵化器2个,太原科技大学启东智能装备研究中心签约落地。创新生态更加优质,组建金北翼科创集团,入选国家重点人才工程12名、省“双创人才”11名。

开放协作迈向深入。通州湾新出海口吕四起步港区运营质效稳步提升,启东港口岸扩大开放获国务院批复,重装码头和5万吨级进港航道同步投运,“沪通快航”常态运营,首条集装箱国际航线成功开通,吞吐量达10万标箱。北沿江高铁启东段超序时推进,崇启公铁长江大桥进入主墩施工阶段;洋吕铁路建成通车。S11通沪高速完成工可编制,北延方案获省政府批复。高效承接上海、苏南产业溢出,引进亿元以上项目58个;启东·吴江高端制造产业园首开区竣工交付。启东复旦医学创新研究院、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启东研究院签约落户,中小城市研究院长三角研究所挂牌成立,启东(上海)协同创新中心开放运营。创新设置政务服务驻沪办事点,“跨域通办”“跨省通办”事项不断丰富。

营商环境持续改善。出台“营商环境72条”,“万事好通·益启企”营商环境品牌不断擦亮,列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县市第8位。启用新政务服务中心,发布政务服务标准体系3.0版,“一件事一次办”事项拓展至121个,“放管服”改革和数字政府建设获省政府督查激励。全面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29个项目“拿地即开工”,15个项目“竣工即交付”。资源要素保障有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扎实推进,制造业贷款增长18.4%,盘活低效用地2100亩,220千伏丁仓变建成投运。

三、久久为功提升品质颜值,城市魅力不断彰显

城市功能日趋完备。规划体系持续完善,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获省政府批复,老城区城市更新、镇村布局等专项规划形成最终成果。公共配套逐步健全,城市规划馆、博物馆、金融建筑产业园建成开放。基础设施建设提速提质,江海南路完成拓宽改造,钱塘江路、衡山路、嘉陵江路建成通车,新建改造供水管网19公里,建成电动自行车集中充电点位305个。城市景观不断美化,紫薇公园步道提档升级,新增绿化面积5.2万平方米,获评省“乐享园林”1个。城市管理规范有序,餐饮油烟、垃圾清运、城市扬尘实现精细化治理,开放错时共享停车场4处。违建管控保持高压态势,拆除违章建筑38.3万平方米。

乡村振兴日见成效。现代农业提质增效,新建改造高标准农田2.78万亩,新增省示范家庭农场5家,吕四渔港获评全国文明渔港;建成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1个,绿色优质农产品占比达84%。实施“示范引领、全域整治”工程三年行动,农村河道长效管护、农田水利工程设施管护获省“六连优”,惠萍镇获评省生态宜居美丽示范镇,吕四港镇范龙村、寅阳镇白港村获评省特色田园乡村。城乡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新建改造农村公路167公里、危桥17座,获评省城乡公交一体化达标县、农村物流达标县。全国千强镇增至8个,列全国新型城镇化质量百强县市第11位,较上年跃升7位。不断强化农村“三资”管理水平,村均集体经济收入达90万元。

生态底色日益鲜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第二轮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按序时完成整改销号。推进大气污染联防联控,PM2.5浓度连续5年全省最低。水环境质量持续向好,完成417平方公里区域治水任务,市考以上断面水质优Ⅲ类比例保持100%,建成城市第二污水处理厂,新增污水管网7.6公里,分散农户生活污水治理2.1万户。土壤环境稳定可控,打击跨区域偷运填埋固体废物成效显著,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达100%。绿色岸线EOD项目纳入省级试点库,长江口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工程获国家专项资金补贴,整市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完成试点,华峰超纤获评国家级绿色工厂,中集太平洋、德威涂料获评省绿色发展领军企业。列全国绿色发展百强县市第6位,较上年跃升7位。

四、用心用情增进群众福祉,民生定力充分展现

社会保障更加精准。高质高效完成民生实事项目,民生投入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达82%。扎实推进稳就业促增收,减免社保费1.9亿元,发放就业补贴2.1亿元,新增城镇就业超8500人、社区家门口就业服务站3个。持续推动社会保险提标扩面,基础养老金、低保标准分别提高至228元、820元,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98.5%,村级医保公共服务点实现全覆盖。落实特困群体保障标准自然增长机制,发放各类救助资金1.65亿元。出台房票政策,竣工安置房40万平方米,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2050套。工会、慈善、红十字、老龄、残疾人等事业取得长足进步。

公共服务更加优质。优化教育资源供给,市第一中学获评省四星级普通高中,蝶湖中学、蝶湖小学、少年宫新校区建成启用。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有力推进,人民医院改扩建工程加快实施,北部区域医疗中心、高新区医院主体结构封顶,新增长三角名医工作室14家,实现国家卫生镇全覆盖。建成城区综合养老服务中心1家、农村养老睦邻点18个,老年“幸福食堂”助餐点正式运营;创成省优质幼儿园4所,新增省示范性托育机构1家。文体事业繁荣发展,开展“蝶湖夏夜”等活动400余场,首次举办国家级A类半程马拉松赛,版画艺术中心、少儿图书馆获评省最美公共文化空间。妇女儿童、青少年、关心下一代、老区开发、档案管理等事业健康发展。

社会治理更加高效。社会文明程度不断提高,倪伯苍、徐辉获评中国好人。创新“指挥中心+”融合发展机制,“网络+网格”数字化网信治理体系入选2023数字政府建设卓越示范案例,江海堤防综合治理智慧工程获评全国信息化数字政务创新成果。创成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治理重复信访、化解信访积案成效明显,王鲍镇中施村获评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安全生产风险专项整治巩固提升年行动扎实推进,公共安全重大隐患“三清”专项治理有力开展,加装电梯智能阻车系统9100套,消防训练保障基地、高新区消防站建成投用,安全生产形势保持平稳。切实加强未成年人保护和预防犯罪工作,严厉打击涉黑涉恶、电信诈骗、走私等违法犯罪行为,有效防范化解金融、房地产、食品安全等重点领域风险,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外事、双拥、见义勇为、国防动员、人民武装等工作迈出新步伐。

五、驰而不息抓实自身建设,行政能力全面增强

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更加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更加自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深化运用“四下基层”制度,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一批热点难点民生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坚持将依法行政贯穿于行权履职的全过程、各领域,行政诉讼败诉率大幅下降,法治建设满意度居全省前列。坚持重大事项向市委报告制度,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高质高效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387件、政协委员提案372件。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三公”经费和一般性支出有效压减,政府性债务管理持续加强。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不折不扣抓好省委巡视反馈问题整改,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全面加强,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持续巩固。

各位代表,大道前行,唯有奋斗足迹清晰可见!过去的一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和经济恢复进程中的矛盾问题,全市上下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在不平坦的道路上干出了不平凡的业绩。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掌舵领航,离不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离不开上级党委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离不开市人大、市政协的鼎力支持,离不开全市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在此,我谨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奋斗在各条战线的广大干部群众,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离退休老同志,向驻启部队、武警官兵、公安干警、消防救援指战员,向所有关心支持启东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和海内外朋友,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发展中还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经济回升向好的基础还不牢固,市场主体经营仍然面临不少困难;重大项目储备不足,创新能力偏弱,要素制约依然明显,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瓶颈有待进一步突破;城市能级、形象、品质仍需提升,民生事业、生态环境、社会治理、安全生产等领域还存在不少短板;一些干部担当意识、能力本领还需增强,作风建设任重道远,等等。对此,我们一定高度重视,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加以解决。


2024年目标任务


从“在高质量发展上继续走在前列”,到“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走在前、做示范”,再到“紧紧依靠人民把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不断推向前进”,习近平总书记一年内三次对江苏工作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这是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对我们的厚爱重托,也是我们担当作为、干事创业的强大动力,更为我们奋进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提供了战略指引和根本遵循。我们必须牢记嘱托、感恩奋进,以当表率、做示范、走在前的果敢担当,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坚定前行。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全面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外部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进一步上升,一些深层次、结构性矛盾问题仍待破解。但更要看到,我国经济回升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变,我市重大战略交汇叠加的机遇也没有变。启东是少数同时参与扬子江城市群、沿海经济带两大重点功能区建设的县级板块,是上海“1+8”大都市圈的全球功能支撑性节点;省政府批复的我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中,明确将启东建设成为长三角北翼对接上海节点城市和临沪产业高地、长江口新兴生态宜居城市;南通正在全力谋划推进长江口产业创新协同区建设,也对启东寄予厚望,这些都为我们实现跨越赶超增强了信心和底气。我们必须科学把握好时与势、稳与进、破与立,充分发挥启东战略叠加之“天时”、江海交汇之“地利”、众志成城之“人和”,在“七虎竞南通、十强逐江海”的激烈竞争中,保持定力、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奋勇前进,高质量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高水平共建长江口产业创新协同区,努力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启东新实践取得更多突破性进展、标志性成果。

今年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按照省、南通和市委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聚焦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工作和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全面落实“四个走在前”“四个新”重大任务,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扎实推进能级提升、创新驱动、项目攻坚、开发开放、城市更新、乡村振兴、绿色转型、民生提档和政府自身建设等各项工作,高质量融入一体化,高水平共建协同区,着力打造“日出江海、梦启东方”城市形象,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启东新实践中攀高争先。

今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2%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4%以上,全社会研发投入占比2.8%,全口径工业开票销售增长10%,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制造业投资增长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外贸进出口、实际利用外资稳中提质,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保持同步,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主要污染物减排完成上级下达任务。

围绕全年目标任务,主要抓好以下八个方面工作:

一、突出能级提升,全力打造实体经济新高地

坚定不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把强产业、优质态、拓市场作为关键抓手,着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持之以恒推进产业提质。开展加快先进制造业发展行动,实现规上工业产值1520亿元,增长8%。实施传统产业焕新工程,强化电动工具、高端机械装备等产业供应链整合,产值突破400亿元;推动新兴产业破局成势,加快生命健康、电子信息及半导体、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集聚壮大,产值突破600亿元;前瞻布局航空航天、低空卫星等未来产业,全力抢占新赛道,着力培育新增长极。实施海洋强市战略,大力发展海洋工程装备、海洋船舶等九大重点产业,海洋产业产值突破500亿元。更大力度帮助建筑企业纾困解难,支持本土企业转型发展,鼓励拓展能源电力、水利设施、桥梁隧道等市场,建筑业总产值增长10%。推动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大力培育楼宇经济、现代物流、科技服务等业态,应税销售超600亿元。

精准发力培育企业梯队。实施新一轮大企业培育工程,壮大链主企业矩阵,实现应税销售10亿级企业30家、20亿级15家、50亿级7家、百亿级2家。高质量完成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梯次推进“个转企”“小升规”,扶持中小微企业扩量提质,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00家、服务业企业50家。打造更多核心竞争力强、市场占有率高的“单打冠军”“配套专家”,新增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中小企业30家。鼓励企业加快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网络化联接,放大华为工业互联网创新中心引领效应,争创省级示范智能工厂智能车间5家、工业互联网标杆工厂1家。紧抓省区域性股权市场制度和业务创新试点契机,持续优化企业上市全过程服务,新增上市挂牌企业2家。加强青年企业家队伍建设,培育更多新时代“张謇式”优秀企业家。

千方百计扩大内外需求。全面落实扩大内需战略,举办“惠聚启东”系列促消费活动,大力提振住宿餐饮、批发零售等传统消费,鼓励扩大新能源汽车、智能家电等大宗消费,积极培育数字文娱、体育赛事等新型消费。完善城市商业网点规划,加快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新增限上批零住餐企业80家。优化农村消费供给,提升农产品流通效率,激发乡村市场活力。用好房票政策,推动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多措并举稳外贸,积极推广“跨境电商+产业带+海外仓”模式,有效畅通内外循环。

二、突出创新驱动,全力厚植跨越发展新优势

以创建省创新型示范县市为引领,加快推动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资金链“四链融合”,让科技创新这个“关键变量”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

壮大科创主体。梯度培育创新型企业,净增高新技术企业60家,新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500家。瞄准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精准开展科技招商,新招引高质量科创项目不少于150个。大力实施“东疆科技计划”和“百企联百校”工程,促进企业技术需求与高校科研成果精准对接,新增省级以上企业研发机构2家,实施产学研项目不少于150个。

建强科创平台。强化与大院大所深度合作,开放启用北大生科华东产业研究院中试基地,加快启东复旦医学创新研究院、太原科技大学启东智能装备研究中心实体化运作,推动上海大学启东概念验证中心、南通大学海洋研究院签约落地。完善“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全链条孵化体系,加快锦汇创新谷、吴中第一工园等载体建设,新增省级以上孵化器1个。聚焦南京、西安等高校科创资源富集城市,做大“飞地孵化”“离岸创新”,推动更多科技成果“研发在外,转化在启”。

做优科创生态。健全科技金融服务体系,拓宽股权债权投融资渠道,充分发挥科创基金引导撬动作用,帮助种子期、初创期科创企业成长壮大。深入实施“东疆英才”“启才回启”计划,持续完善全方位、定制化人才服务,扎实推进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省级试点,积极拓展包容活跃的创新空间,引进产业紧缺人才280名。全面提升知识产权创造、保护和服务水平,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53件。

三、突出项目攻坚,全力积蓄区域竞争新动能

深入开展“重大项目攻坚突破年”活动,持续优化营商“软环境”,激活项目“强磁场”,以一批大项目、好项目的突破为跨越赶超注入强劲动力。

推动招商引资再升温。瞄准重点央企、行业龙头和科技引领型企业,绘制投资热力图、招商全景图,广泛开展以商引商、产业链招商、市场化招商,新签约亿元以上产业项目100个,其中5亿元以上50个、百亿级2个。布局全球招商网络,深化与商会协会、专业机构合作,拓展股权并购、债转股等利用外资新方式,引进3000万美元以上外资项目不少于10个。完善项目质量综合评估机制,严把投资强度、技术层次、产出贡献“三道关口”,加快集聚一批先进制造业高端项目。

推动项目建设再提速。坚持要素跟着项目走、服务围着项目转,强化项目全过程节点管理,用好“e启跑”服务平台,推动重大项目快开工、快建设、快投产。优化“项目管家”服务,常态推行“签约即颁照”“拿地即开工”“竣工即交付”模式,新开工设备投资2000万元以上制造业项目100个,其中盘活存量项目50个;竣工设备投资800万元以上制造业项目100个,其中2000万元以上50个、亿元以上20个;转化达产项目超50个。开工建设华峰新材料基地、大唐百万煤机等项目,加快海龙高端装备、希迪制药等项目建设,推动融科钒液电池、药明康德研发中心二期等项目竣工投产。

推动营商环境再优化。持续完善惠企政策平台直达服务机制,更大力度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全面打响“万事好通·益启企”营商环境品牌。深化“一网通办”改革,实现更多高频“一件事”融合办理,国家级政务服务标准化试点通过验收。完善政银企融资对接服务体系,着力化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题,确保制造业贷款增长20%以上。强化企业用地、用电、用能等要素保障,做好土地增减挂钩、工矿废弃地复垦和耕地占补平衡,处置低效用地2400亩,盘活存量用地1500亩,开工建设110千伏如意变、国信热电二期。加大“订单式”培育专业人才力度,满足企业多层次技术技能人才需求。

四、突出开发开放,全力构建融合发展新格局

坚持宽领域融入苏南、深层次接轨上海,深度参与长江口产业创新协同区建设,更高水平释放内外联动、协同发展潜能。

提高互联互通水平。持续完善吕四起步港区功能配套,开工建设10万吨级通用码头2个、粮油码头3个,推动进境粮食指定监管场地获批、保税仓库建成投用。积极开拓内贸航线和俄罗斯、东南亚、中东等国际航线,深化与中外运合作,探索与上海港联动接卸模式,不断提升港口服务效率和水平,集装箱吞吐量达12万标箱。加快打造三和港水利枢纽,推进疏港航道整治工程,构建江海联运“一张网”。全力服务北沿江高铁启东段施工,启动高铁西站建设,启东客整所开通运营。深入推动S11通沪高速与S7沪崇高速对接、沪通城际铁路规划研究,推进东惠公路、世纪大道西延前期工作,拓宽改造沪陕高速出入口2个,加速形成综合立体交通网络。

拓展区域合作深度。更高质量服务和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大力实施跨江融合六大工程,加快长江口产业创新协同区重点共建园区规划编制,构建更加紧密的区域创新、产业发展共同体。深化与上海、苏南资源整合、平台对接、项目合作,引进亿元以上产业项目50个,加快启东·吴江高端制造产业园二期建设,打造上海、苏南向北辐射的首选城市。拓展“跨省通办”地区和事项,探索跨区域政务服务一体化,丰富驻沪办事点服务内容,强化与上海医疗、生态、文旅等领域合作,共建同城化高品质生活圈。持续推进与陕西西乡、青海同仁对口协作,实现互促共赢。

提增开发园区能级。强化园区引领作用,优化“一区多园”布局,推进体制机制创新,不断提升园区经济产出率和贡献度。启东经济开发区以国家级开发区创建为抓手,深化区域一体化建设,放大新能源、半导体、生物医药等产业集群优势,新开工5亿元以上重大项目不少于8个。吕四港经济开发区聚焦临港产业体系建设和港口能级提升,招引10亿元项目不少于8个,实现百亿级项目再突破,推动中储粮、华兴重工等项目竣工投产,打造“江苏向海发展强劲活跃增长极”。高新区持续在功能提升、企业培育、强链补链上攻坚突破,开工亿元以上“专精特新”项目不少于10个,全口径工业开票销售超250亿元。海工园加快“腾笼换凤”,聚力招商引资、盘活存量、完善配套,奋力打造世界级船舶海工集群发展前沿阵地,规上工业应税销售突破350亿元。生命健康产业园系统推进资源整合重组与产业优化升级,以大健康和新材料双“引擎”实现“凤凰涅槃”,净增规上工业企业5家。生命健康科技园加快建设长三角高校启东研究机构先行区,培育生命健康产业集群,实现“筑巢引凤”新突破,建设科创载体不少于10万平方米,净增规上企业5家。圆陀角旅游度假区加快推进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创建,招引头部文旅企业,丰富旅游业态,全力建设国内一流生态旅游度假区。江海澜湾旅游度假区依托现有重点文旅项目,充分发挥文旅新地标辐射效应,争创省级旅游度假区,打造独具一格的魅力“蓝湾”。

五、突出城市更新,全力呈现精品城市新面貌

树牢人民城市理念,坚持业态立城、文明塑城、文化润城,让城市布局更合理、环境更优美、治理更高效。

提升城市功能品质。强化规划刚性约束,优化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系统,加强城市风貌管控,精致塑造现代城市新形象。加快新城区开发建设,完善蝶湖片区功能配套,新建改造惠阳南路、和平南路等4条道路,林洋南路建成通车。实施绿化提升行动,提标改造一批花海街道和公园绿地,新增绿化面积3万平方米,高标准通过国家园林城市复查。稳步推进老城区有机更新,新建改建供水管网4.5公里,新增电动自行车集中充电点位300个,支持既有多层住宅增设电梯,解危C级房屋9幢,持续做好沿街建筑外立面美化亮化,让老城区展现新颜值。

加强城市精细管理。坚持常态长效,深入开展占道经营、私搭乱建、乱停乱放等“微治理”,争创省城市管理示范市。启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生命线工程,统筹推进城市管网“一库多平台”建设,完成燃气“瓶改管”改造1500户。有序实施既有违建“三年清”整治行动,持续规范户外广告和招牌设施,不断净化城市视觉空间。扎实开展垃圾分类治理,完成撤桶并点150个。完善智慧物业管理系统,加快小区物业服务标准化建设,创成省级物业管理示范点2个。

丰富城市文化内涵。加强文物保护和文化遗产传承,加快江海垦牧文化展示区建设,赓续历史文脉。启动热电厂旧址改造,推进镇村志编纂文化工程,焕新城市记忆。开展“文化幸福365”“四季欢歌”等活动,深化“书香启东”建设,精心组织创作一批沙地文艺精品,推动全域文化繁荣、全民精神富足。坚持以文兴业,持续加大文化龙头企业培育力度,实施南通市级文化产业重点项目不少于10个。整合江海景观、张謇文化等文旅资源,深度开发亲海游、康养游、研学游等精品线路,争创4A级旅游景区1家,创成省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

六、突出乡村振兴,全力塑造富民强村新样板

聚焦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提升产业发展质效、乡村建设成效、强村富民实效,绘就“新时代鱼米之乡”生动画卷。

促进农业高质高效。发挥区域农业服务中心作用,推动农村一二三产深度融合,加快打造粮食精深加工、四青作物、水产品、紫菜四大产业集群,争创省级农业生产全程全面机械化示范县。压实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责任,推进盐碱地综合利用,新建提升高标准农田6.7万亩。做精做优“地产三宝”“吕四海鲜”等特色品牌,实现区域公用品牌、产品品牌、企业品牌“三牌同创”,力争培育市级以上农业品牌1个、农业龙头企业4家,绿色优质农产品比重达86%。加快海洋牧场人工鱼礁二期建设,完善渔港冷库、交易市场等功能配套,积极创建吕四省级渔港经济区。

促进农村宜居宜业。深入实施“示范引领、全域整治”工程,建成乡村振兴示范村、先进村23个,扎实推进生物转化中心建设,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95%以上,创成省级特色田园乡村2个、宜居宜业和美乡村20个。完善农村基础设施,提档升级农村公路18公里,改造危桥8座。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围绕产城人文融合发展,发挥各自资源禀赋,因地制宜、因镇施策,推动优势产业做特做强、功能配套做实做优、集镇形象做精做美,不断增强人口吸附力、综合承载力和发展竞争力。

促进农民富裕富足。增强村级集体经济造血功能,盘活农村闲置、低效集体资产,健全强村公司、“飞地”抱团等发展机制,村均集体经济收入不少于95万元,持续稳定收入占比超55%。规范农村集体产权流转交易市场建设,成交项目800个。支持传统富民产业转型升级,推动乡村旅游、特色民宿、电商直播等业态发展壮大,拓宽转移增收渠道、产业致富空间,实现农民收入持续增长。推进乡村移风易俗,文明村覆盖率达75%以上。

七、突出绿色转型,全力擘画美丽启东新图景

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限,塑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启东。

深化污染防治攻坚。更高标准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持续推进第二轮省环保督察交办问题整改,坚决守住生态环境质量“只能更好、不能变坏”底线。强化重点领域整治、重点区域提升、重点时段管控,深入实施PM2.5和臭氧浓度“双减双控”,推动挥发性有机物和氮氧化物协同减排,保持空气环境质量全省领先。集中攻坚噪音扰民、扬尘污染、餐饮油烟等突出问题,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态环境获得感。加大农村污水、养殖尾水和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力度,确保市考以上断面优Ⅲ类比例继续保持100%。严厉打击非法转移、倾倒和跨区域偷运偷埋固废行为,切实保障土壤环境质量安全。

筑牢生态保护屏障。持续深化长江大保护,常态化抓好“十年禁渔”;实施长江口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加快启东南段美丽海湾和圆陀角生态岛试验区建设,争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推进最美江海岸线三期工程,实现堤顶景观路全线贯通,打造长江入海口、吕四港湾等五大特色风貌区,高颜值扮靓“缤纷百里”。加强水系综合整治,巩固区域治水成效,建成农村生态河道71公里,打造流动的河、干净的河、美丽的河。严格落实“三线一单”硬约束,强化监测监控、预警应急、行政执法联动,保持生态环境保护高压态势。

坚定绿色低碳发展。严把项目准入关,坚决遏制“两高一低”项目盲目发展。扎实推进传统产业绿色转型,开展省沿海地区新型电力系统技术应用试点,创成省级以上绿色工厂2家,确保新建住宅绿色建筑全覆盖。探索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模式,力争更多项目入选省级以上EOD项目库。积极发展海上风电、光伏、LNG等绿色清洁能源,加快风电场改造升级,确保20万千瓦储能项目并网投用。完善工业固废、建筑垃圾、医废危废等全链条处置体系,加快创建“无废城市”。普及低碳发展理念和绿色生活方式,让建设绿色家园成为广大市民的自觉行动。

八、突出民生提档,全力书写幸福生活新答卷

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千方百计惠民生、暖民心、聚民力,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织密社会保障网络。抓实落细就业优先政策,促进高校毕业生、返乡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开展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新增城镇就业9500人。深入推进全民参保计划,新增就业参保1.4万人,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98.5%以上。统筹融合社会救助机制,精准开展各类困难群体认定与动态调整,坚决兜牢基本民生底线。持续完善“一老一小”服务,扩大乡村睦邻点、城区老年助餐点覆盖面,改建社区长者驿家1个,为失能老人建设家庭床位500张;探索“托幼一体”模式,不断扩大普惠性托育服务供给。

健全公共服务体系。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纵深推进集团化办学改革,争创全国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市、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市。加快启东中学新校区建设,积极创建省级高品质示范高中。实施培优塑强工程,大力推行县管校聘和交流轮岗,梯度打造高素质教师队伍。加快人民医院改扩建、北部区域医疗中心工程进度,推动高新区医院竣工交付,因地制宜推进“一村一室”建设,改造乡镇卫生分院3家。放大紧密型县域医共体优势,完善分级诊疗机制,推动医疗资源下沉,开展省市级重点学专科创建,加大卫生人才引培力度,不断提升医疗保障服务能力。

守牢公共安全防线。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加强城镇燃气、交通运输、危险化学品、海洋渔业等重点行业领域安全隐患排查整治,争创省安全发展示范城市。健全防灾减灾救灾体系,深化基层应急消防一体化工作站建设,切实提升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水平。强化政府性和经营性债务管理,有效防范化解房地产、建筑业、金融等重点领域风险,牢牢守住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风险的底线。坚决防范和打击非法集资、电信网络诈骗等各类违法犯罪行为,强化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夯实社会治理根基。加强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不断擦亮“德润东疆·好人之城”品牌。实施“精网微格”提升工程,深化楼宇、村民小组“微自治”模式,持续增强基层治理效能。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深入推进“一站式”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体系建设,充分发挥“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机制作用,最大限度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深入开展信访问题源头治理三年攻坚行动,全面推进信访法治化,争创全国信访工作示范市。加快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现代化转型,强化社会治安重点地区整治,全力创建省平安建设示范市。加强全民国防教育,完成退役军人服务中心提档升级,大力营造拥军优属浓厚氛围。


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走在前、做示范”重大使命对政府自身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我们将始终牢记“三个务必”,守正创新、开拓进取、接续奋斗,以更高标准、更好状态、更实举措,努力建设务实高效的服务型政府,切实肩负起党和人民赋予的职责使命。

坚定政治立场,做到忠诚为政。全面加强政府系统党的建设,忠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切实把党的领导贯穿政府工作全过程、各领域。巩固主题教育成果,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工作,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扎实做好省委巡视反馈问题整改落实“后半篇”文章,努力把整改成果转化为发展成效。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不折不扣将中央、省、南通和市委决策部署落到实处。压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坚决守牢政府系统意识形态阵地。

大兴实干之风,做到高效施政。牢固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弘扬“求真务实、敢为善为”的优良作风,保持“扎扎实实、踏踏实实”的工作状态,在实干苦干巧干中推动事业发展。强化跟踪推进、闭环管理,坚持真督实查、能督会查、深督严查,切实打通抓落实的“最后一米”,确保各项决策部署执行有力、落地生根。加快推进数字政府建设,全面提升数据支撑管理、信息辅助决策水平,切实提高行政效能。树牢上游意识,焕发敢为、敢闯、敢干、敢首创的精神风貌,推动各项工作在省市争荣誉、创品牌。用好“四下基层”传家宝,常态化深入基层调研走访,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坚持秉公用权,做到依法行政。深入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坚持集体学法制度,不断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能力和本领。严格规范行政决策程序,加强重大行政决策事前论证和事后评估,充分发挥法律顾问作用,推动行政诉讼案件数、败诉率“双下降”,争创省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深化政务公开,建设诚信政府,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自觉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会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市政协民主监督和社会舆论监督,高质量办好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坚持执法为民,全面提升行政执法质量和效能,让执法有力度更有温度。

恪守廉洁底线,做到从严治政。坚决扛起政府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压实党风廉政建设“一岗双责”,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一以贯之纠治“四风”,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树牢过“紧日子”思想,严控“三公”经费和一般性支出,加强财政资金绩效管理,切实把有限的财力用在发展紧要处、民生急需处。强化对权力运行的制约监督,加大对财政预决算、重点工程、民生项目等领域的审计监督力度,切实打造为民务实、廉洁高效的人民政府。

各位代表,大道至简,实干为要;扬帆破浪,正当其时。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牢记嘱托、感恩奋进、走在前列,高质量融入一体化、高水平共建协同区,为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启东新实践攀高争先不懈奋斗!

名 词 解 释

1.“e启跑”产业项目全流程服务平台(P3):指通过“e启跑”软件,实时展现项目各节点进程,实现项目登记、洽谈、签约、注册、开工、竣工、投产等全流程数字化、可视化管理。

2.“1+8”重点经济工作专班(P3):指成立总协调组以及农业、工业、建筑业和房地产、商贸流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金融、营利性服务业、非营利性服务业8个专班,对全市重点经济领域总体运行情况进行跟踪监测和协调指导。

3.沪通快航(P4):指吕四作业区集装箱码头运营方沪通公司开通的吕四至上海的集装箱班轮,目前已开通吕四—洋山、吕四—外高桥两条航线。

4.“示范引领、全域整治”工程(P5):指深入落实中央、省和南通关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的决策部署,学习借鉴浙江“千万工程”经验,巩固提升乡村振兴示范村培育成果,开展农村人居环境全域整治,建设富有启东特色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5.绿色岸线EOD项目(P6):“EOD”指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模式。绿色岸线EOD项目,指长江口“绿色岸线”水生态系统修复及生命健康产业融合发展项目,主要通过实施长江口水质提升工程、滨江水系综合整治工程、江河岸线生态修复及盐碱地整治工程,进行长江口水生态系统修复、区域水环境治理,构建江城互动、水岸和谐、生态多样的复合城市生态系统;同时挖掘良好生态系统的服务价值,大力发展健康服务产业,实施生命健康产业园区及配套建设项目、人才服务中心项目,构建集研发创新、绿色生产、综合服务、健康管理等于一体的生命健康产业链。

6.“指挥中心+”融合发展机制(P7):指发挥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指挥中心平台优势、数据优势、集成优势,推动跨部门、跨区域、跨层级联动融合,推动部门“线上线下”赋能融合,推动指挥中心与联动部门互补融合,打造“大数据+大督查”“网格+网络”“12345热线+有事好商量”“12345热线+110报警台”等特色品牌。

7.新质生产力(P12):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调研期间提出,积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培育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新质生产力”代表一种生产力的跃迁,是科技创新发挥主导作用的生产力,是摆脱了传统增长路径、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的生产力,是数字时代更具融合性、更体现新内涵的生产力。

8.一刻钟便民生活圈(P13):指在居民“家门口”(步行5—10分钟范围内)优先配齐购物、餐饮、家政、快递、维修等基本保障类业态,引进智能零售终端;在居民“家周边”(步行15分钟范围内),因地制宜发展文化、娱乐、休闲、社交、康养、健身等品质提升类业态。

9.联动接卸模式(P16):指企业将出口货物运抵吕四港码头,经专用驳船转运至上海洋山港,查验放行均在洋山港内完成,企业无需办理转关申报和二次运抵相关手续。

10.跨江融合六大工程(P16):指强化基础设施对接,大力实施交通畅联工程;强化产业体系对接,大力实施产业互补工程;强化高端要素对接,大力实施科创互动工程;强化区镇功能对接,大力实施平台共建工程;强化公共服务对接,大力实施成果惠民工程;强化体制机制对接,大力实施人文联动工程。

11.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系统(P18):指以自然资源调查监测数据为基础,建立统一的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并以信息平台为底板,结合各级各类国土空间规划编制,逐步形成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推进政府部门之间的数据共享以及政府与社会之间的信息交互。

12.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生命线工程(P18):指开展燃气、供水、排水、桥梁等基础设施风险排查,配套建设物联智能感知设备,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安全运行监管平台,推动城市基础设施生命线运行“一网统管”。

13.海洋牧场(P19):指在一个特定的海域里,采用规模化渔业设施和系统化管理体制,利用自然的海洋生态环境,对鱼、虾、贝、藻等海洋资源进行有计划放养的人工渔场。

14.启东南段美丽海湾(P21):指在江海澜湾旅游度假区至圆陀角旅游度假区开展海洋生态保护修复,打造“水清滩净、鱼鸥翔集、人海和谐”的美丽海湾。

15.社区长者驿家(P22):指为老年人提供托养(全托)、日间照料、助餐送餐、精神慰藉、文化娱乐、护理保健等服务的社区综合性为老服务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