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2012年)
来源: 发布时间:2012-03-26 累计次数: 字体:[ ]

 

—— 2012320在启东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市人民政府市长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过去四年和2011年工作回顾

 

过去的四年,是启东发展历史上极不平凡、值得铭记的四年,是全面跨越、富有成效的四年。面对国内外经济环境复杂变化,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本届政府在中共启东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团结和依靠全市人民,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引领,紧紧围绕两个率先目标,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和沿海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历史性机遇,开拓奋进,扎实工作,崇启大桥飞跨南北,吕四大港初展雄姿,沿海开发破浪领航,转型升级加速推进,人民生活更加殷实,达到省定全面小康标准,圆满完成市十五届人大历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连续四年排名中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第二位,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中国中小城市科学发展百强县(市)的排名明显前移,先后荣获国家科技进步示范市、中国最具海外影响力城市等称号,谱写了启东科学发展的崭新篇章。

这四年,我们全力以赴争跨越、谋进位、创一流,综合实力大幅提升。2011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突破500亿元,年均增长13.5%;财政总收入突破100亿元,实现四年翻两番,一般预算收入是2007年的3.6倍,跃居全省第九;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突破300亿元,年均增长15.3%。规模工业产值突破1000亿元,是2007年的2.4倍;建筑业施工产值突破400亿元,是2007年的2.7倍。经济结构更趋合理,三次产业比重由2007年的13.952.633.5优化为10.753.336

这四年,我们持之以恒筑平台、攻项目、抓产业,沿海开发有效突破。崇启大桥建成通车,百年梦想终成现实;吕四大港强势崛起,沿海开发热潮涌动。两沿两区一中心发展空间不断拓展,功能配套日益完备,承载能力全面提升,成为全市开发开放的主阵地、跨越发展的增长极。积极策应宏观经济形势,制定实施《八大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纲要》,实现区域集成开发、资源集约利用、产业集聚发展。四年累计引进总投资超10亿元项目30个、超100亿元项目9个。2011年,全市一般预算收入、工业投入等主要指标均列江苏沿海14个县市之首。

这四年,我们锲而不舍抓改革、促开放、求创新,发展活力日益彰显。镇村行政区划调整、政府机构改革顺利完成,农村综合改革、投融资体制等改革纵深推进。对外开放不断深化,江海文化节、科技节品牌效应日益彰显,累计新批外资项目135个,实现注册外资28.6亿美元,外资实际到账11.6亿美元,进出口总额81.3亿美元。全民创业持续升温,累计引进市外民资注册资本额270亿元。科技创新成效显著,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2%,比2007年提高0.9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工业产值比重达40.1%,比2007年提高13.6个百分点。

这四年,我们坚持不懈抓投入、强基础、重生态,城乡统筹协调共进。城市建设强势推进,累计投入建设资金260亿元,建成区面积由14.7平方公里扩展到22平方公里,城市化水平由45.2%提高到50.6%南进东拓战略深入实施,城市空间布局不断优化。特色城镇体系加快构建,吕四港镇扩权强镇试点工作全面展开,示范镇、城郊镇、中心集镇实现差别化发展。交通条件日益改善,累计完成交通投入30亿元,新建、改建干线公路 170 公里 、农村公路 1626 公里 ,改造农村险危桥梁350多座。生态环境持续改观,污水处理设施、农村“四位一体”环境整治、垃圾无害化处置实现全覆盖;创卫创模创生态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全部顺利通过省级考核验收。

这四年,我们矢志不渝惠民生、保稳定、促和谐,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递增12.8%13.6%。累计新增就业30603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民生实事工程扎实推进,累计用于民生支出90亿元,占财政一般预算支出67.8%以上。区域供水实现全覆盖,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惠及近90万人。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基本药物制度全面实施。社会保障体系日趋完善,累计支出社保资金19.6亿元。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先后荣获全国农村社区建设实验全覆盖示范单位、省文明城市、省教育现代化先进县市、省人口协调发展先进县市、省双拥模范城和省社会治安安全县市等称号。

这四年,我们坚定不移转作风、提效能、优服务,自身建设不断加强。自觉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工作和法律监督、市政协的民主监督,累计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883件、政协委员提案1149件,办复率达100%,满意率超过99%。深入开展法治启东创建活动,不断健全重大事项科学民主决策机制,依法行政水平进一步提高。深入推进机关效能建设,政务环境进一步优化。完善绩效考核体系,重点工作实现精细化过程控制。不断提高公共服务水平,三级便民服务网络实现全覆盖。强化政务公开,积极推行网络发言人制度,公共权力网上运行工作南通领先,启东政府网荣获中国政府网站领先奖。完善政府招投标资格后审、土地使用权出让、财政管理、政府投资项目代建等制度,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不断强化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政府系统干部队伍建设得到切实加强。

2011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我们紧紧围绕市委“加快转型升级、推进创新发展”这一工作主线,进一步解放思想、振奋精神、埋头苦干、奋勇争先,全市经济社会保持又好又快发展的良好态势。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20.2亿元,比上年(下同)增长12.3%。完成财政总收入103.6亿元,增长38%;其中一般预算收入44.1亿元,增长4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03亿元,增长20.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6.8亿元,增长17.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889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2535元,分别增长15.9%18.4%

一、着力调结构,三次产业协调并进

工业经济提速增效。面对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重点实施双百双千双提升工程,扎实推进十百千”30项重点工作,工业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态势。全年实现规模工业产值1029亿元;规模工业应税销售470亿元,入库税收27.5亿元,分别增长30%36.5%;增值税增幅、新兴产业和亿元项目销售占比增幅均列南通各县市第一,新型工业化考核在南通各县市持续保持领先。大企业、大集团培育成效显著,全年新增规模企业46家、亿元企业65家、10亿元企业5家,韩华新能源、大唐吕四港电厂分别实现应税销售80.4亿元和56.8亿元。品牌战略深入实施,新申报省著名商标4只,省名牌产品11只;国强商标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建筑业发展态势良好,实现施工产值444.4亿元;再度被省政府命名为建筑强县(市);南通二建、启安集团分列省建筑企业综合实力和建筑安装类第一。

现代农业提质扩量。突出农业增产、增效目标,全力加快农业规模化、产业化、现代化进程,全年实现农业总产值99.9亿元,实现农业增加值56亿元。项目农业建设成效显著,新增扩建农业龙头企业146家、农业园区183个,总投入22.2亿元。设施农业规模不断扩张,新增设施农业面积2.8万亩。适度规模经营健康发展,流转土地4.6万亩。扎实开展三品认证工作,新培育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35个。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步伐加快,吕四盈港市场全面投入营运。海洋渔业稳步发展,实现渔业总产值48.4亿元。

第三产业提档升级。全面实施现代服务业提速计划,全年实现服务业增加值187.1亿元,增长14.5%,在地区生产总值中的比重比上年提高2.1个百分点;完成规模以上服务业投入60亿元,增长26.2%。服务业集聚区加快建设,天汾电动工具商贸城、启东科技创业园、圆陀角旅游度假区三大集聚区实现营业收入231.2亿元,税收4.1亿元。江海旅游业加速推进,黄金海滩风景区成功申报国家 3A 级旅游景区;恒大威尼斯五星级酒店封顶。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全年商品房开发面积158万平方米,竣工面积93万平方米。金融生态环境不断优化,全市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达581亿元、342亿元,比年初增加72亿元、58亿元。启东农村商业银行挂牌成立,启东珠江村镇银行正式开业,嘉润、开来小额贷款公司运行良好。

二、奋力强引擎,沿海开发深入实施

港口开发强势推进。吕四港挖入式港池工程完成规划评审、用海报批等前期工作,港池围堤工程开工建设;渔港经济区两闸外迁工程进入船闸闸室墙施工阶段,吹沙造地工程基本完工。港区路网体系逐步健全,如意大道全线贯通,石堤大道延伸段完成道路主体施工,通港大道完成总工程量的90%。石化新材料产业园液体化工品码头完成岸线联审,道路、污水处理厂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塘芦港作业区建港条件及规划方案论证通过专家评审。一类口岸独立开放纳入十二五国家口岸开放规划,联检单位基础设施开工建设;口岸临时开放再度获批,开放码头增至8座。

平台打造成效明显。加快推进两沿两区一中心平台建设,全力打造沿海开发增长极,全年实施工业项目385个,完成工业投入217.8亿元,占全市工业投入93.3%;实现规模工业产值607.9亿元,应税销售330.4亿元,分别占全市规模工业的59%70.3%。启东经济开发区坚持动迁、安置、建设协调并进,生活居住、商贸服务等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创新型经济园总体规划基本确定,道路框架加快构建,科创大楼开工建设。滨海工业园一期投入产出率有效提高,二期拓展区实现三通一平;“四海家园”加快建设,宾馆、餐饮、商场、娱乐、文化、教育等一批配套设施竣工投用。滨江医药化工园全力推进环境、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污水处理厂改造达标,河道水系整治完工,远程监控系统投入运行。海工船舶工业园实现海工产业集聚和层次提升双转型,基础设施建设快速推进,宏华路、新兴线东延竣工通车,110千伏和合变电站建成投运。江海产业园、外高桥(启东)产业园等特色园区建设全面提速,江海产业园入选首批长三角合作共建试点园区。

开发开放步伐加快。成功举办第四届江海文化节、2011中国·启东科技节,精心组织香港、台湾、上海、深圳等地投资合作恳谈会,启东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全面提升。坚持招大引强,扎实开展三比三看竞赛活动,全年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111个,总投资605亿元,其中超5亿元项目21个,超10亿元项目15个。利用外资持续向好,新增工商登记注册外资7.5亿美元,实际到账外资4.1亿美元,提前一季度完成南通市下达目标任务。民营经济快速发展,净增个体工商户8490户、私营企业3190家、私营企业注册资本118.8亿元,引进市外民资注册资本额96.5亿元。对外贸易难中求进,全年实现进出口总额24.9亿美元,其中出口18.3亿美元。外经合作发展迅速,全年完成对外承包劳务营业额2.2亿美元,增长135.6%

项目建设量质齐升。深入开展工业经济比创新、快转型主题竞赛活动,全年实施工业项目444个,完成工业投入233.5亿元,增长14.6%,总量和增幅均列南通各县市第一。主攻重大项目,全年开工建设亿元以上项目100个,其中超5亿元项目26个,超10亿元项目18个,竣工亿元以上项目58个。宏华海洋、蓝岛海工、爱德华重工、丰顺船舶、艾力斯医药等项目即将竣工投产,中化新材料、华峰新材料、广汇能源、华乐光电、胜狮能源装备等项目加快推进。项目储备保持良好态势,在手、在谈亿元以上项目40多个,计划总投资365亿元,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11个。继续实施重大项目市长集中会办和市领导挂钩、部门服务制度,为项目建设提供优质服务。强化要素保障,全年争取土地点供、独立选址、未利用地指标3300多亩,总量列南通第一。

三、努力促转型,发展质态不断优化

优势产业集聚发展。突出抓好四大传统产业提档升级,四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努力促进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融合发展、互动发展,优势产业对全市经济社会的贡献率不断提升,八大产业实现产值950亿元,占规模工业产值92.3%,同比提高2个百分点,其中电力能源、电子信息、海工船舶和临港产业等四大新兴产业应税销售在规模工业应税销售中的占比超过三分之二。围绕打造结构合理、层次分明、配套齐全的产业链,着力引进大型企业、配套企业,促进了优势产业集中布局、集群发展。全力推进企业上市工作,林洋电子在上交所成功上市,通利智能在天交所挂牌交易,海四达电源、捷捷微电子、瑞帆环保上市工作有序推进。

科技创新成效显著。完成高新技术产业投入145.2亿元,增长66.2%;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413.1亿元,增长29.9%。中远海工“深海高稳性圆筒型钻探储油平台的关键设计与制造技术”项目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我市再度获评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市),成功创建全国科普示范市。大力发展创新载体,创新型经济园启动建设,国家技术转移联盟(上海)启东工作站正式运行,节能环保装备及基础件特色产业基地被认定为国家火炬计划特色产业基地;科技企业孵化器面积增至25. 1 万平方米 ,新增在孵企业53新建成省级院士工作站1家、省级以上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家。深入推进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建设,全年组织实施产学研合作项目169项;新增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产品137个、省高新技术企业10家;全年专利授权3263。积极引进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新增省双创计划人才2名(团队)、省科技创新团队1个,引进各级各类人才4667名。

节能减排扎实推进。全面实施严格的节能审查,切实加强技术改造,节能降耗水平进一步提高,全市获批国家级节能项目2项、省级节能项目6项。大力推进清洁生产、循环经济试点工作,9家企业通过清洁生产审核。始终保持对环境违法行为的高压严管态势,依法查处违法行为45,关停企业12家。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和排放标准,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削减981吨、350吨。环境质量综合指数87,其中环境空气质量达标率为93.4%,位居南通第一。

四、全力优环境,城乡面貌明显改观

城市形象不断提升。城市总体规划修编通过纲要论证,南阳、近海等9个镇发展规划初步完成。重点市政工程加快建设,行政服务中心、商务大楼、公共卫生大楼、质检大楼、客运服务中心主体结构封顶,市民广场、城市综合体、城市备用水源地启动建设。城市十横十纵路网不断完善,建设南路、江海路北延、民乐路东延等道路竣工通车;人民路东延、惠阳路、世纪大道西延等道路加快建设。和平一村、职工新村等8个老小区改造全面完成,新增停车泊位830全面推进城市规范化、长效化、精细化管理,城市环境卫生面貌显著改善。

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崇启大桥建成通车,宁启铁路启东段专项评估报告基本完成,临海高等级公路加快建设,海启高速前期工作进展顺利。省道221线拓宽段、华石南路通车,省道336线绕城东段、王海公路西段、南海公路西段、永兴路中段基本完工。新建农村公路 420 公里 ,改造农村险危桥梁189座。运输市场管理全面加强,非法营运专项整治取得实效;启沪城际客运快线开通,出租车油改气工作全面启动。高度重视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河道疏浚土方307万方,全市所有行政村全部通过整村推进验收。区域供水221线工程全面竣工,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扩面提速,实现管网全覆盖。

生态环境不断改善。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生态市创建全部通过省级考核验收;12个镇乡创建国家级生态镇全部通过省级考核,成为南通市唯一的“满堂红”县市。省文明城市复查通过验收。农村四位一体环境综合整治成效显著,覆盖城乡的15个垃圾中转站投入使用,实现城乡垃圾统一收集、集中处置。江海、吕四等5个中心污水处理厂和南阳、海复6个镇乡污水处理厂全面投入运行,污水处理管网达 236.5 公里 。城乡绿化有力推进,新增城镇绿地面积80万平方米、农村绿化面积3.8万亩。

五、倾力惠民生,和谐社会加快建设

保障体系日益完备。落实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新增就业8459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3675人,农村劳动力转移8706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提升,新农保参保人数33.5万,基础养老金享受人数19.3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1.1万;新农合筹资标准提高至250元,参合率达99.7%。城乡低保标准分别提高至380元、240元;农村五保年人均供养标准提高至4770元。老龄、慈善、残疾人事业不断发展,建成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253家、发放尊老金人数达4.3万。深入开展法律援助活动,受理各类法律援助案件1200多件。动迁安置房施工面积125万平方米,竣工交付50平方米。新建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公共租赁房1666套,超额完成省下达目标任务。

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举办融入上海,放眼世界——万人喜看崇启大桥等主题活动,市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不断提升。深入实施教育名市战略,全面深化素质教育,教育质量进一步提高。校舍安全工程投入1.82亿元,吕四中学新校区主体工程竣工,南苑中学新校区一期工程完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在全省率先完成优化重组医疗卫生资源工作,基本药物制度全面实施,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不断健全。文体事业繁荣发展,图书馆即将竣工启用,文化艺术中心、长江博物馆筹建工作进展顺利,成功举办江海飞虹——庆祝崇启大桥建成通车大型文艺晚会、全民健身节等活动。农村有线广播电视双入户工程、数字电视整转工程圆满完成。

社会管理不断加强。平安法治建设持续深入,人民群众对社会治安的满意度不断提高。弘扬社会正气,见义勇为获省级表彰。扎实做好信访稳定工作,着力解决信访突出问题,覆盖全市的大调解大防控体系不断完善,社会矛盾纠纷有效化解。积极筹建“12345”政府公共服务平台,努力拓宽便民服务渠道。强化安全生产一岗双责和企业主体责任,安全生产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实现双下降。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强化食品药品监管,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安全。健全应急管理体系,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不断提高。

一年来,我市的物价、粮食、供销、盐务、烟草、档案、人防、气象、地方志、外事侨务、台湾事务、民族宗教等方面的工作也都取得了新的成绩,妇女、青少年、红十字和关心下一代事业健康发展。

各位代表,奋斗的历程难以忘怀,发展的经验弥足珍贵。回顾本届政府的工作,我们主要有五点体会:

一是必须抢抓机遇、乘势而上,才能赢得发展先机。四年来,我们抢抓长三角一体化、江苏沿海开发叠加机遇,不断优化发展思路,突出沿海开发的龙头地位,高点定位,自我加压,激发全市上下顽强拼搏、奋勇争先的斗志和豪情,通过巧借外力、率先出击,在沿海开发的热潮中勇立潮头,在激烈的区域竞争中进位争先。

二是必须把握特色、转化优势,才能激发发展潜能。四年来,我们依托区位优势,立足产业基础,突出分类指导,积极打造特色载体,不断壮大优势产业,努力把区位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把特色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在激发发展潜能、促进经济增长方面,走出了一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新路。

三是必须大胆开拓、创新创优,才能破解发展难题。四年来,我们始终把开拓创新作为推动发展的源动力,作为破解难题的金钥匙,以措施创新破除要素瓶颈,以政策创新建设人才高地,以服务创新优化投资环境,以管理创新激发工作干劲,在破解发展难题、优化发展路径上实现了各项工作新突破。

四是必须以人为本、民生优先,才能凝聚发展合力。四年来,我们高度重视民生民计,不断加大公共财政投入,加快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大力兴办民生实事,社会保障扩面提档,社会管理不断创新,城乡居民持续增收,有效地激发了人民群众支持发展、参与发展的内在动力,在全市上下形成了和衷共济、众志成城的良好氛围。

五是必须真抓实干、奋发有为,才能取得发展实效。四年来,我们紧紧围绕跨越发展目标,大力营造立说立行、身体力行、雷厉风行、有令必行的工作作风,锁定目标不放松,明确责任强推进,一心一意抓落实,创新举措优服务,为启东新一轮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各位代表,四年的艰辛努力,赢得的是更加坚实的发展基础、更加强劲的发展动力和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市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监督支持的结果,凝聚着全市百万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在此,我谨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各位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向全市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离退休老同志,向驻启部队指战员、武警官兵、公安干警,致以崇高的敬意!向所有关心支持我市现代化建设的海内外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总结成绩和经验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启东发展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主要是:产业集聚程度还不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步伐还需进一步加快;资源环境和要素约束压力日益加大,瓶颈制约还需进一步化解;小城镇和农村集聚区建设还不快,城乡统筹力度还需进一步加大;社会管理创新要求加大,政府公共服务水平还需进一步提高,等等。对此,我们将高度重视,采取更加有力的举措认真加以解决。

 

今后五年的总体思路和奋斗目标

 

今后五年,是启东充满机遇、大有可为的重要五年,也是放大桥港新优势、再创发展新辉煌的关键五年。未来五年,我们面临更加严峻的考验。国际金融危机、欧美债务危机叠加冲击,世界经济下行风险加大;国家宏观调控政策面临更多两难选择,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压力加大。从区域竞争看,兄弟县市攀高比强、竞相发展,形势逼人、压力催人,我们必须增强区域竞争不进则退、慢进则汰的危机感,增强经济转型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增强勇于担当、舍我其谁的责任感。未来五年,我们拥有更加难得的机遇。省委、省政府将更大力度推进江海联动开发和跨江合作开发,随着崇启大桥的建成通车,吕四大港的加快建设,启东靠江靠海靠上海承启南北、沟通东西的区位交通优势更为凸显,上级政策导向效应和海内外的预期效应将得到进一步释放,启东与上海的互动融合将得到根本性的提升。我们必须把长三角一体化和江苏沿海开发这两大国家战略利用好,把大桥、大港这两大关键优势发挥好,全力推进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新的跨越。未来五年,我们肩负更加重大的使命。市第十二次党代会确定了“领跑沿海、融入上海、包容四海”的战略定位,市委十二届二次(全体)扩大会议明确了加快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奋斗目标,未来五年,我们将按照市委的总体部署,凝聚百万人民的力量,紧紧围绕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这一总目标,坚定发展信心,落实关键举措,走出一条符合时代特征、具有启东特色的现代化之路。

根据市第十二次党代会和市委十二届二次全体(扩大)会议的总体要求,新一届政府工作的总体思路建议为: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为目标,牢牢把握“领跑沿海、融入上海、包容四海”的战略定位,全力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加快推进、江苏沿海开发深入实施的历史机遇,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推进转型升级、壮大产业集群,实施创新驱动、增强发展后劲,突出港口建设、加速沿海开发,统筹城乡发展、优化人居环境,加强社会建设、增进人民福祉,努力建设沿海开发、江海联动的领跑市,接轨上海、融入上海的先行市,社会和谐、生态文明的示范市,为2016年前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而努力奋斗。

围绕以上总体思路,奋斗目标建议为:

综合实力显著增强2016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0万元,每平方公里地区生产总值产出超过1亿元;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增长20%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超过2000亿元;沿江沿海产业集聚区产出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超过92%

发展方式更为科学。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超过40%,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超过6%,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5%,现代农(渔)业发展水平超过90%。科技创新能力增强,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超过2.8%,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超过50%

人民生活更加幸福。大力拓宽富民增收渠道,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超过45000元、25000元,基尼系数低于0.4;社会保障体系日益完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住房保障实现全覆盖,人均预期寿命超过78岁。

城乡区域统筹发展。城乡空间布局更趋合理,城市功能配套和管理机制更加完善,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35平方公里,城市化水平超过55%。公共服务均衡发展,建成服务于基本实现现代化的交通网络体系和公交服务体系,主要劳动力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超过12.2年,人均拥有公共文体设施面积超过 2.8 平方米

社会建设全面加强。社会管理机制更加健全,法治建设满意度、公众安全感指数超过90%,城市、农村和谐社区建设达标率分别超过98%95%,建成全国法治县(市),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得到切实保障,全社会安全感、凝聚力进一步增强。

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下降,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明显提升。林木覆盖率、城镇绿化覆盖率分别超过25%45%,村庄环境整治全面达标,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满意度持续提高,建成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国家生态市。

按照上述思路和目标,建议着重把握好以下四点:

一是坚持把转型发展作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首要任务。积极顺应宏观经济发展趋势和要求,把抓当前与谋长远结合起来,把重投入与促创新结合起来,把扩规模与调结构结合起来,着力转变思想观念、创新方式方法、优化体制机制,进一步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力度,努力形成推进转型升级的鲜明导向和良好态势。

二是坚持把沿海开发作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主攻方向。全面落实省沿海开发五年推进计划,不断优化完善发展规划,突出基础设施先行,提升载体建设水平,加快重点项目建设,推动产业集群发展,不断提高沿江沿海地区科学开发、统筹开发和纵深开发水平,着力打造活力强劲的经济增长极。

三是坚持把融入上海作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关键路径。深化区域交流合作,大力实施融入上海战略,扎实推进政策、规划、人才、产业、要素、基础设施等方面与上海的全面对接。巩固扩大与上海的合作交流成果,通过借力发展、错位发展,努力在功能对接、产业配套、园区合作等方面取得新突破。

四是坚持把改善民生作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根本目的。突出民本理念,注重共建共享,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加快富民进程,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不断提高群众生活质量。更加注重社会公平,更加注重统筹城乡、区域发展,更加注重生态文明,更加注重社会管理创新,努力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2012年政府工作建议

 

今年是我市实施十二五规划的承上启下之年,也是加快向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目标迈进的关键之年。我们将贯彻落实省、南通和启东党代会的精神,按照市委十二届二次全体(扩大)会议的总体部署,进一步抢抓机遇、放大优势,创新思路、稳中求进,好中求快、又好又快,努力推动启东经济社会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新的跨越。

按照基本现代化指标体系年度要求,2012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建议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2%以上。财政总收入增长25%以上,一般预算收入增长20%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以上,规模以上工业投入增长16%以上。实际利用外资力争超5亿美元,外贸进出口总额力争超28亿美元。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37%以上。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超过2.2%,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工业产值超过4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均增长15 %以上。节能减排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围绕全年目标任务,建议重点抓好以下七个方面的工作:

一、放大桥港效应,提升产业层次,增创转型发展新优势

抓住崇启大桥建成通车的契机,充分放大桥港优势,主动接轨上海,积极承接上海及其他先进地区产业转移,大力促进产业提档升级、集群发展,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集群发展先进制造业。围绕两个“510”目标,组织开展四比四争主题竞赛活动,着力提升工业经济运行质量,规模工业产值突破1300亿元,增长25%;规模工业应税销售、入库税收分别达610亿元、35亿元,均增长30%按照八大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纲要,依托现有产业基础和载体平台,实行部门牵头负责,协调联动推进,着力培育壮大海工装备、新能源及光电、电动工具、新医药和节能环保五大产业集群,全年完成产值720亿元。强化产业龙头带动,加快培育中化新材料、华峰新材料、华乐光电等10个百亿级企业群,提高产业集聚度和综合竞争力。积极创建电动工具、海工装备、新医药等10个南通市以上特色产业基地,促进产业特色化发展。进一步加强企业上市工作,新增上市企业2家,培育上市入轨后备企业7家。

集聚发展现代服务业。深入实施服务业提速计划,重点建设创新型经济、商贸服务、旅游休闲等一批集聚区,确保实现服务业增加值230亿元,服务业就业人员占全社会就业人员比重3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36亿元。大力发展江海旅游业,全力推进吕四海洋风情区、恒大威尼斯项目、新湖圆陀角项目建设,提升乡村游项目建设水平和接待能力;加快启隆生态休闲旅游集聚区建设,重点推进生态休闲、养老康复、特色高效农业等项目快开工、快建设。加快星级酒店建设,恒大威尼斯五星级酒店、博圣五星级酒店年内营业,城市综合体五星级酒店、百源国际酒店等年内开工建设。着力发展港口物流、工业物流、市场物流,中国石材城项目6月份启动建设。积极发展新兴服务业,启东经济开发区商务流程外包项目上半年投入运行,云计算中心年内启动数据库建设。积极创建省金融生态优秀市,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新引进股份制商业银行4家,信贷总量突破400亿元。

着力增强科技创新能力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发挥财政性投入的导向作用,引导企业增加科技投入,全社会研发投入超过13亿元;全年新申报省高新技术企业12家、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产品120个,高新技术产业投入和产值占规模工业的比重分别达60%43%。深层次拓展产学研合作,全年实施产学研合作项目150个,重点科技成果转化项目10个。加快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新增孵化器面积 5 万平方米 ,引进入孵企业40家。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全面落实顶级人才引进计划、东疆双创英才集聚计划、沪启人才互动合作工程,引进领军人才50名、高层次人才300名,启动人才公寓规划建设,滨海工业园大学校区一期工程开工建设;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注重知识型职工培养,努力打造一批创新创业团队;进一步完善人才激励政策,努力提高万人科技人才占比。创建省知识产权区域示范市,申请专利4000件,其中发明专利1000件。继续实施企业品牌培育和技术标准战略,全年新申报中国驰名商标1只、省著名商标4只,省级名牌产品10只;组织企业主导制订国家标准、行业标准10个。

 

二、突出龙头引领,提速沿海开发,做强经济发展增长极

抢抓沿海开发战略机遇,进一步扩大开放,提升开发层次,积极吸聚各类优质资源,持续推动经济跨越发展。

加快吕四大港建设。挖入式港池防沙导流堤工程年内完成基础研究和施工图设计,港池围堤工程年内基本形成岸线,深水航道疏浚工程可研报告和初步设计获交通部批准。加快渔港经济区建设两闸外迁工程年内完成主体工程;渔港内港池工程4月份开工加快石化新材料产业园各项规划研究和报批工作,开工建设液体化工品码头、污水处理厂、热电厂工程以及道路、供电等公辅设施。加快广汇能源天然气储罐、码头泊位建设,开工建设中化新材料己二酸、华峰新材料尼龙66等项目。加快国家一类口岸独立开放相关报批工作,年内获得正式批复

提升园区发展能级。加快两沿两区一中心平台建设,切实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和功能配套,进一步优化产业空间布局。启东经济开发区围绕创建国家级开发区目标,大力培育总部经济、服务外包、科技孵化三大基地,加快推进动迁征地及道路、管线等配套工程进程,全面拉伸创新型经济园道路框架,科创大楼年内完成工程量的60%。滨海工业园围绕创建省级高新技术园目标,加快产业集聚和功能完善,实现“工业园区”向“工业新城”新跨越,完善园区基础设施,二期6000亩年内实现七通一平目标,三期5000亩完成道路、桥梁施工,四海家园首期工程10月份全面竣工。滨江医药化工园启动二次创业计划,引导企业加快转型升级和重组优化,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力;全面推进拓展配套区建设,加快灯杆港以西地块的基础设施建设。海工船舶工业园以打造海洋工程及重装备产业基地为目标,完善功能配套,加快启动海事码头建设,规划建设园区综合服务大楼,海工西路上半年开工。江海产业园进一步完善规划编制,尽快启动首期项目,积极创建省级开发区。按照集约、集聚、集群发展要求,强化与央企、大企业集团、投融资机构的托管共建,全力推进五个区中园建设,着力打造特色鲜明、带动有力、后劲充足的产业发展新平台。

着力推进开发开放。精心举办第五届江海文化节、2012中国·启东科技节,组织开展日本、韩国、新加坡和上海、深圳等境内外宣传推介活动,持续掀起招商热潮。重点围绕五大产业集群,全力推进产业招商,继续有效开展委托招商、网络招商等多种招商活动,吸引世界500强、央企、上市公司和知名民企集聚我市沿江沿海,全年努力实现工商登记注册外资10亿美元,实际到账5亿美元,引进总投资超千万美元项目20个、超5000万美元项目5个、超亿美元项目2个。深入推进全民创业工程,全年净增个体工商户4500户、私营企业1800家、私营企业注册资本80亿元,引进市外民资注册资本额78亿元。加快对外贸易转型升级,提高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比重,实现外贸出口20亿美元。稳步拓展境外承包工程市场,强化对外劳务市场秩序整治,完成对外承包劳务营业额2.5亿美元。

全力推进项目建设。组织全市重大工业项目集中开工活动,狠抓项目有效投入,全年完成工业投入273亿元,新开工5000万元以上项目200个,亿元以上项目100个,10亿元以上项目10个。神通能源装备、蓝光科技、湘电新能源、瑞驰医疗器械等项目开工建设,中远海工二期、蓝岛海工、爱德华重工、丰顺船舶、奔腾船业等项目上半年竣工,宏华海洋、胜狮能源装备、中海阔港务、华乐光电、希迪制药、盖天力药业等项目年底前竣工,润邦海工、艾力斯医药、柳工鸿得利机械、世邦机械等项目投产达效。继续开展五型企业创建评比活动,鼓励引导企业加快技术改造和规模扩张,全年新培育应税销售超100亿元企业1家、10亿元企业3家、亿元以上企业15家,应税销售2000万元以上增长点企业100家。继续实施重大项目市长集中会办和市领导挂钩、部门服务制度,强化经济运行调度,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三、深化城乡统筹,优化人居环境,打造城乡互动新格局

坚定不移地把城乡统筹摆在全局和战略的突出位置,创新城乡发展理念和模式,提高城乡建设组织程度,加大城建项目投入力度,加快完善农村基础设施,着力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推进中心城区建设。编制滨江新城规划,城市总体规划调整方案获得省政府批准。加快新城区建设,商务大楼、公共卫生大楼、质检大楼上半年竣工,行政服务中心年内竣工,海事、边防等联检大楼主体工程完工。全力推进城市综合体、中央商务区、城市备用水源地等项目建设。加大东城区改造力度,加快推进人民东路沿线商业区建设。不断完善城市路网体系,人民路东延、丁仓港路、松花江东路、牡丹江东路、新安江路年内竣工,世纪大道西延、中央路西延等道路加快建设,江海南路南延、建设南路南延、丁仓港南路南延等道路全面开工。引导房地产业健康发展,市区新开工商品房面积100万平方米,竣工70万平方米。完成彩臣二村、长龙苑等8个老小区改造工程,新增停车位500个。

强化城市综合管理。综合运用法律、行政、信息化等手段,大力开展市容环境和交通秩序专项整治,有效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和市民满意度。健全居委会、业主委员会、物业公司协调机制,不断提升物业管理水平。客运服务中心全面运营,农村客运班线覆盖面不断扩大。强化出租车行业管理,坚决打击非法营运车辆。坚持依法动迁、感情动迁,切实维护动迁百姓的合法权益,努力赢得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理解和支持,为城市建设营造良好环境。全面清理闲置土地,积极向上争取点供、独立选址和未利用地等各类用地指标,努力化解土地瓶颈制约。深入推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作,启动“万顷良田”建设工程,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

完善城乡基础设施。加快宁启铁路启东段报批进程,力争年内开工。加快干线道路建设,临海高等级公路南段年内完工,北段年内完成路基和大桥主体工程;省道221线茅家港至通启高速段、336线绕城东段、通海大道、南海公路西段、王海公路西段等上半年通车,王海公路东段、永兴路西段年内完工,天汾大道年内完成主体工程,丁仓港路北延年底前开工。新建农村公路 500 公里 ,改造险危桥梁155座。完善镇村规划,启动北新、合作等幸福小镇建设试点,打造一批规划有序、整洁优美、舒适宜居的新市镇。加强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高标准完成试点村河道疏浚等工程,疏浚河道土方210万方,埋设灌排涵洞500座;完成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工作。全力加快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确保上半年实现全部通水入户。

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坚持不懈地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国家生态市,深入开展生态村、生态乡镇、绿色企业、绿色学校等生态文明创建活动。加快推进村庄环境综合整治,突出抓好六整治六提升,确保201个行政村通过省级验收。扎实推进十大绿化造林工程,加快提升城乡绿化水平,新增城镇绿地面积70万平方米,农村绿化面积5万亩。加大区域环境综合整治力度,依法关闭一批能耗大、污染重的企业,对偷排、超标排放的企业,从严处罚或责令关停。

四、优化农业结构,打造市场体系,实现都市农业快发展

充分发挥紧靠上海的独特区位优势,大力发展面向上海的现代都市农业,全力推进“生产、市场、生态”三大农业体系建设,切实提高强村富民工作水平,努力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以都市需求为导向,大力发展都市型农业、高效规模农业和设施农业。积极引进适合都市消费的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加快花卉苗木、特色果蔬、四青作物等特色产业发展。全年实现农业项目投入30亿元,其中龙头企业投入16亿元,培育省级龙头企业10家;农业园区投入 11亿元,加快推进王鲍、沿江2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设。新增高效设施农业面积5万亩,其中设施栽培面积1万亩。加快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创建一批省级乡村旅游示范点。切实强化科技支撑,加大农业科技创新力度,申报省级以上科技项目30个;发挥五有农技推广平台作用,广泛开展科技支农惠农服务。稳步发展海洋渔业和水产养殖业,不断提升海上捕捞装备、水产品精深加工水平,全年实现渔业总产值50亿元。

积极拓展上海市场。立足启东资源禀赋,全力打造产销顺畅的特色农产品市场体系。加快构建农产品流通网络,全面对接上海等地的市场准入制度,设立启东农产品直销门店100家;大力推进农超对接农企对接,建成农产品直供基地12家;发展壮大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切实加强农产品销售合作,入社农户超过7.5万户。鼓励各类资本投资兴建农产品市场,重点推进吕四盈港水产品交易市场、城东农贸市场提档升级和王鲍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规划建设。突出抓好农产品质量建设,新增三品认证36个,建设省级农产品质量示范基地6个,申请国家地理标志2个。

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全面落实就业、创业、产业、物业等富民举措,确保收入水平与经济发展同步提升。突出就业富民,落实各项鼓励政策,强化就业技能培训,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6000人。鼓励创业富民,认真落实万人创业计划,积极搭建创业平台,努力营造全民创业氛围。坚持强村富民,积极扶持经济薄弱村发展物业经济,确保所有集体经济薄弱村收入超过20万元。全面落实农资综合补贴、良种补贴等支农惠农政策,继续提高农业保险保障水平,加大对农业的支持保护力度。

五、坚持文化惠民,倡导文明新风,提升城市发展软实力

文化繁荣、文明引领为导向,全面实施文化建设工程,不断提升城市发展内涵,提高社会文明程度。

大力繁荣文化事业。构建覆盖全市、惠及全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群众提供更多公共文化产品。深入实施江海文化五个一工程,加快文化艺术中心、长江博物馆等一批公共文化设施规划建设,《江海文化丛书》4月底前出版发行完善市镇(乡)村三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全力打造城市“15分钟文化圈和农村“10里文化圈,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节、社区艺术节等活动;有效发挥镇乡综合文化站和农家书屋服务百姓的作用,精心打造村村乐群众文化品牌。传承和发展江海特色民俗文化,全面启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

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制定完善《启东市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着力构筑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力争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超过3%。积极鼓励社会资本进入文化领域,推动文化与科技、经济融合发展。加快文化创意产业园建设,着力招引会展文博、动漫创作等新兴文化产业项目。加强文化产品和文化要素市场建设,重点扶持华泰陶瓷等一批优质文化企业做大做强,引领全市文化产业跨越发展。

全面提升城市文明。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建设,营造昂扬向上、奋发进取的社会氛围。主动接受上海都市文明辐射,大力实施市民素质提升工程,突出以诚信为龙头的思想道德建设,促进城市文明转型。巩固省文明城市创建成果,继续开展文明村镇、文明社区、文明机关、文明行业、文明家庭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深入开展城市精神大讨论活动,弘扬践行新时期“启东精神”,营造凝心聚力、拼搏奋进的浓厚氛围。

六、推进社会建设,创新基层管理,增强人民群众幸福感

坚持以人为本、民生优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完善社会管理体系,实施“为民实事项目”,确保兑现对全市人民的民生承诺。

健全公共服务体系。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继续加大教育投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促进各类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扎实推进教育布局调整,加快实施校舍安全工程,吕四中学新校区启用,南苑中学新校区主体工程年内竣工,新城区高中完成30%的工程量。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提高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能力。创建省学前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区,每个镇乡建成一所省优质公办幼儿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强基层卫生服务机构建设,进一步落实基本药物制度,逐步完善公共卫生、医疗服务、医疗保障和药品供应保障四位一体的基本医疗卫生体系。积极构建资源共享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为人民群众提供更便捷、更优质的服务。推进电信、电视、互联网三网融合,大力实施现代信息网络建设工程。健全社会养老服务体系新增机构养老床位1500张,积极创建中国长寿之乡。稳定低生育水平,实施优生健康工程,提高人口素质。继续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强化国防教育,积极开展双拥共建活动。

提高社会保障水平。积极推进城乡统筹就业,全年新增就业7000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推进各项社会保险提标扩面,加快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并轨,全年城乡养老保险覆盖率超过96%巩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成果,人均筹资标准提高至320元。进一步完善城镇住房保障体系,开工建设动迁安置房100万平方米,竣工交付50万平方米;新建保障性住房 8 万平方米 。完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健全城乡低保标准自然增长和动态管理机制,努力提高农村五保供养水平。加快发展福利、慈善事业,加大助困、助学、助医等专项救助力度,切实做好孤残保障工作。加强法律援助,有效维护困难群众合法权益。强化市场监管,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

加强社会管理创新。强化基层基础建设,推行“一委一居一监一站一办”新型社区服务管理模式;加强社区队伍建设,实施城乡社区网格化管理,每500人设立1名社情联络员,切实提高城乡社区综合服务管理水平。加快建设“12345”政府公共服务平台,形成覆盖全市、资源共享、协调互动的服务体系,为群众提供全方位、高效率的政务服务。深化“长安启东”创建,全面完成“天网”工程建设,严密防范、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积极开展“六五”普法,深入实施法治“金钥匙”工程,推动全国法治县(市)创建工作。强化新市民管理服务,切实维护外来人员合法权益。继续深化“大调解”、“大防控”体系建设,不断完善矛盾排查和预警机制。完善工资集体协商机制,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健全应急管理机制,提升突发事件处置能力。加强网络信息管理,营造良好网络环境。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强化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七、牢记为民宗旨,强化自身建设,开创政府工作新局面

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对政府自身建设提出新的更高要求,我们必须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发扬攻坚克难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作风,努力建设人民满意政府。

全面推进依法行政。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意见》,严格依照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深入推进政务公开和电子政务建设,不断完善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机制。健全规范性文件监督管理制度,强化行政执法监督考核。完善重大事项专家咨询、社会公示和听证制度,发挥市政府法律顾问团作用,推进决策民主化和科学化。自觉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工作和法律监督、市政协的民主监督,认真办好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

不断提升服务效能。坚持执政为民,密切联系群众,深入开展领导干部下基层活动,始终把服务百姓、造福百姓作为政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牢固树立亲民意识,强化服务理念,履行公共服务职能。深入推进行政审批“三集中、三到位”,优化行政审批流程,强化限时办结,提高服务效能。不断完善考核激励机制,加大对目标任务落实情况的跟踪考核力度,以效能化的导向和精细化的运作,推动各项决策的高效落实。加强效能监察和政务督查,坚决查处行政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等行为,提高政府执行力。

加强政风廉政建设。认真贯彻《廉政准则》,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深入推进政府系统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认真落实一岗双责,加大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力度,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推进廉政文化建设,增强政府公务人员的公仆意识、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厉行勤俭节约,将有限的财力和资源更多地用在促发展、惠民生上,以勤勉务实、清正廉洁的政府形象取信于民。

 

各位代表,风劲潮涌,自当扬帆远航;任重道远,更须快马加鞭。让我们在中共启东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紧紧依靠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同心同德,开拓进取,凝心聚力,扎实工作,为加快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而努力奋斗!

《政府工作报告》名词解释

1.两沿两区一中心:指我市产业发展框架,即沿海产业带和沿江产业带、启东经济开发区和吕四海洋经济开发区、主城区现代服务业集聚中心。其中,沿海产业带主要包括吕四港、临港产业区、江海产业经济区、滨海高新产业区、高效生态养殖示范区和圆陀角旅游度假区等“一港五区”;沿江产业带主要包括创新型经济园、滨江医药化工园、启隆生态科技产业园及海洋工程和船舶制造基地等“三园一基地”。

2.八大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纲要:为积极策应宏观经济形势,加快推进产业集群和工业优化升级,我市于2009年制定出台调整和振兴电子信息、医药与精细化工、船舶与重大装备、电力能源、精密机械、纺织、电动工具等7个产业和振兴临港产业规划纲要。

3.南进东拓:指城市发展空间战略,即新城区建设和东城区建设。

4.特色城镇体系:指按照城乡统筹发展的要求,在城市总体规划的指导下,全力打造的六级市域城镇体系。即“11226200”城市框架结构,“1”即一个中心城区,“1”即一个城市副中心,“2” 即两个城郊片区,“2”即两个省级重点新市镇,“6”即六个中心集镇,“200”即200个城乡一体化新型社区。

扩权强镇:2010年4月,中央有关部门明确在13个省的25个经济发达镇进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在此基础上,我省在全省范围内又选择了16个镇开展省级试点,吕四港镇被列为全省首批扩权强镇试点镇。试点内容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创新管理体制、扩大管理权限、强化公共服务、增强发展活力。

示范镇:指由国家、省、市制订特殊政策,在某一方面重点扶持建设的先导镇、样板镇。

城郊镇:指处于规划区之外城区边缘的镇,比如南阳镇、惠萍镇等。

中心集镇:指处于片区中心,对周边集镇具有辐射带动作用的镇,比如东海镇、海复镇、北新镇、王鲍镇、合作镇、启隆乡等。

5.四位一体:指按照“统一领导、属地管理、整合资源、完善机制、长效常态”的工作原则,组建一支综合性的农村环境治理队伍,实现农村生活垃圾处置、沟河保洁、农村公路管护和绿化养护一体化的环境治理长效管理模式。

6.区域供水:我市位于江苏省南通市东部沿海平原地区,居民饮用水水质问题突出。虽然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与本世纪初进行两次改水,但水质状况并没有彻底改善。2006年,市委、市政府下决心全面启动区域供水工程,从南通铺设管道至我市,该工程穿越一区二市(南通经济开发区、海门、启东),引入长江水,从源头上确保居民饮水安全优质。

7.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为了建立农村饮水安全保障体系,在实施区域供水的同时,加快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确立“管道全改造、水质全达标、供水全日制、区域全覆盖”的“四全”目标,将长江水送到全市农村的千家万户。

8.双百双千双提升:“双百”,即培育百亿级企业实现新突破,八大产业产值均超过百亿元;“双千”,即规模企业超过一千家,规模工业产值超过一千亿;“双提升”,即沿江、沿海在项目建设、产业发展、平台打造等方面得到新提升。

9.十百千:即2011年工业开放型经济在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科技创新、品牌培育、人才引进等方面的30项重点工作。具体在工作指标数值设置上体现为10个十、10个百和10个千。

10.“三品”认证:指申报人按照一定程序,向上级有关部门申请对拟申报的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进行认证,审批合格后,由相关部门颁发相应证书。

11.吕四港挖入式港池:该工程规划在大洋港以东至大唐电厂西侧浅滩区域,通过滩地围垦、开挖,建设横向10余公里、南北纵深3公里、总面积约35平方公里的的挖入式港池。港池总体呈翼形布置,并设置防沙堤,通过6公里支航道与10万吨级深水航道相连,建成后可形成深水岸线21.5公里。工程总投资约45亿元人民币,建设期为三年。按照“总体布置、分期实施”的原则,设置东、西、南三个港池。其中西港池、南港池布置3.5~10万吨级泊位,为散货物流功能区;东港池布置3.5~5万吨级泊位,为装备制造功能区。

12.渔港经济区:由吕四渔港拓展区和海洋风情区两部分组成。吕四渔港拓展区用海面积以大洋港为中心轴线向外约2公里、向西约3公里,匡围面积约1万亩,总投资20亿元,主要由围海筑堤、吹沙造地、渔港拓展、水闸船闸建设等工程组成。吕四渔港拓展区将划分为水产品交易区、水产品深加工区、商业街区等15个功能区,占地达7422亩,形成码头岸线5480米,渔港卸货量达25万吨,成为国内一流的首批特大型现代化渔港。吕四海洋风情区南至府前路,北至新围海堤,东至延寿北路,西至大洋港河西约400米,规划用地面积约6平方公里。将按照“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要求,建成集渔业、旅游、休闲、度假、娱乐、商务为一体的现代化多功能综合性渔港海洋风情区。

13.石化新材料产业园:该园区位于蒿枝港以北、大唐电厂以东地区,是充分利用吕四港小庙洪深水航道的天然资源优势,围海造地建成的临海大型石化新材料工业基地。总围填面积达9914亩,围堤总长5174米。园区将本着“节能、环保、低碳、高效、循环”的原则,面向全球招商引资,建成具有高水准、高技术、高附加值、产业集聚的循环经济示范区。

14.塘芦港作业区:该区是南通港吕四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位于塘芦港至协兴港之间,将利用10公里左右的自然岸线,占用约50平方公里滩涂面积,规划建设10万至30万吨级挖入式港池。

15.创新型经济园:该园区北起牡丹江路,南至沿江公路,东起江海路,西至华石路,规划面积10平方公里。园区以推动技术进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宗旨,以促进转型升级、培育新兴经济为目标,以产业规模化、技术高端化、人才国际化为建设方向的新型平台。着力培育国际化总部经济基地、国家级科技孵化基地、省级服务外包基地,同时通过优化产业布局,构筑人才高地,倾力打造高新技术主导区、高端人才集聚区、高档商务承载区。

16.海工船舶工业园:该园区位于长江北支口三条港至连兴港段,沿江岸线18.3公里,规划面积35.8平方公里。园区以海工平台、船舶制造为主业,是我国海工装备制造最为集聚的基地之一。目前已有中远海工、宏华海洋、蓝岛海工、太平洋海工、道达重工、胜狮能源装备等20多家海工船舶制造企业入驻。

17.江海产业园:该园区位于启东市中部沿海区域,北靠吕四港,南邻滨海高新产业区,西至临海高等级公路,距离崇启大桥启东北出口20公里,总规划面积约39平方公里。该园区由我市与上海市城市建设投资开发总公司、江苏省沿海开发集团合作开发。江海产业园作为主动对接上海、打造苏沪合作的示范园区,已列入江苏省沿海开发五年计划的重点载体项目。

18.三比三看:指2011年招商引资主题竞赛活动,即比紧盯信息,看出击力度;比攻关成效,看项目落户;比服务效率,看资金到账。

19.比创新、快转型:指为全面落实2011年工业开放型经济各项目标任务而举办的主题竞赛活动。活动围绕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绩效产出和转型升级五个方面,分半年度、年终两次在全市各镇乡、园区中进行考核评比。

20.节能环保装备及基础件特色产业基地:节能环保产业是我市未来重点发展的五大产业集群之一。目前,基地在节能环保装备及基础件细分领域已经汇聚了79家企业,以及其他一些关联企业、节能环保系统服务企业和专业化科技服务载体等,相关企业共计140家,形成了以神通阀门、恒源液压、南方液压、瑞帆环保集团等骨干企业和大批中小型科技企业集聚发展的态势。2011年,基地实现技工贸总收入近70亿元,预计2012年我市节能环保产业完成产值将达125亿元。

21.科技企业孵化器:指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培养具有高成长性的高新技术企业为宗旨的科技创业服务机构,主要功能是以科技型、初创型小企业为服务对象,为入驻孵化企业提供研发、中试生产、经营场地、办公及生活配套等方面的公共服务设施,提供政策、管理、法律、财务、融资、市场推广和培训等方面的服务。

22.城市综合体:指将城市中的商业、办公、居住、旅店、展览、餐饮、会议、文娱和交通等城市生活空间的三项以上进行组合,并在各部分间建立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助益的能动关系,从而形成一个多功能、高效率的综合体。

23.城市备用水源地:指在正常水源地出现问题停止使用时起用的应急类型的水源地。具体范围为西至庙港河,东至江海路,南至新安江路,北至黄浦江路,水面面积50万平方米。

24.十横十纵:指城市道路主干网络建设,十横从南至北分别为沿江公路、钱塘江路、世纪大道、牡丹江路、南苑路、人民路、紫薇路、中央大道、发展路、站前路,十纵从东至西分别为丁仓港路、惠阳路、建设路、公园路、江海路、和平路、启秀路、华石路、海洪路、西苑路。

25.临海高等级公路:指贯穿江苏沿海地区、紧临海岸的公路交通大通道,也是连接我省东部沿海地区港口、临港产业园区、城镇以及自然保护区、旅游区的重大交通基础设施。临海高等级公路启东段北起启海交界、南至寅阳圆陀角,共62公里,按一级公路标准实施,工程总投资约22.8亿元,预计2013年建成通车。

26.海启高速:指规划中海安到启东的一条高速公路,沿线由海安开始经如皋、如东、通州、海门至启东,全长约133公里。目前,省交通运输厅正组织相关预可、工可等前期工作。

27.出租车油改气:指通过对出租车的燃气系统进行改装,使出租车除了以原有的汽油或柴油为燃料外,还可以选择以天然气为燃料,具有经济效益较高、社会效益好、节约成本等优点。

28.尊老金:指为进一步提高高龄老人社会福利水平,以政府名义,向80周岁以上老人发放一定的补贴。

29.“12345”政府公共服务平台:这是市委、市政府一项为民实事工程。该平台整合全市机关部门、镇乡园区、街道办和行政村居的热线资源,建设统一的12345对外号码,全天候为市民提供服务,市民可以通过固定电话、手机、网络、传真、短信等多种方式提出投诉、反映问题等所有非紧急类诉求。

30.基本实现现代化:中共江苏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到2020年全省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为实现这一宏伟目标,省委、省政府制订了《江苏基本实现现代化指标体系》。这套指标体系由经济发展、人民生活、社会发展、生态环境四大类组成,其中经济发展指标9项、人民生活7项、社会发展8项、生态环境6项。按照指标体系监测方法,综合得分90分以上、单项指标实现程度80%以上、人民群众对现代化建设成果的满意度70%以上,即为达标。

31.两个“510”:指我市今后3~5年产业发展目标,即着力打造海工装备、新能源及光电、电动工具、新医药和节能环保五大产业集群,重点培育韩华新能源、华乐光电、中化新材料、华峰新材料、中远海工、胜狮能源装备、宏华海洋等十个百亿级企业;推进创新型经济园、上海外高桥产业园、石化新材料产业园、电子信息产业园和北上海台湾产业园五个“区中园”建设,创建电动工具、海工装备、新医药等十个南通市以上特色产业基地。

32.四比四争:指2012年全市工业经济主题竞赛活动。其中一季度开展“比有效投入、争发展后劲”主题竞赛,二季度开展“比招商选资、争发展质量”主题竞赛,三季度开展“比竣工投产、争发展速度”主题竞赛,四季度开展“比绩效产出、争发展贡献”主题竞赛。

33.商务流程外包:指将本方商务流程中的部分或全部的非核心流程交由另方操作。通过将客户的部分或全部管理及运营中流程转移到服务商,将公司有限的资源从非核心业务中解放出来,集中到核心业务上,从而提高客户流程自动化的能力。

34.云计算:是基于互联网的相关服务的增加、使用和交付模式。云是网络、互联网的一种比喻说法。狭义云计算指IT基础设施的交付和使用模式,指通过网络以按需、易扩展的方式获得所需资源;广义云计算指服务的交付和使用模式,指通过网络以按需、易扩展的方式获得所需服务。

35.金融生态优秀市:该称号由省金融稳定协调小组组织考评,考评指标主要包括政府推动金融生态县创建情况、金融运行外部环境和金融机构运行质量等,考评分90分以上,且获得金融生态达标市2年以上者,可参评省金融生态优秀市。

36.顶级人才引进计划:指依托高等院校、重特大项目,引进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省级以上重大科技项目首席科学家、重大工程项目首席工程技术专家、管理专家,及相当层级的国(境)外高端人才的计划。

37.东疆双创英才集聚计划:指重点围绕市八大优势产业,从海内外引进不少于50名高层次创业领军人才、创新领军人才的计划。

38.沪启人才互动合作工程:是指利用毗邻上海的区位优势,主动承接上海信息、人才、技术方面辐射,加强与上海人才智力的交流与合作。

39.渔港内港池工程:该工程位于吕四渔港拓展区内,总投资约3亿元,将建设三个停靠渔船的岛式码头及渔港护岸。建成后,将采取国内最先进的渔港作业模式,形成渔港码头岸线5480米,停靠渔船3000多艘。

40.五个“区中园”:即创新型经济园、上海外高桥产业园、石化新材料产业园、电子信息产业园和北上海台湾产业园。

41.“五型”企业:指在规模工业企业中开展的争创“五型”活动,即争创创新发展型、转型升级型、绩效贡献型、有效投入型、规模扩张型企业。

42.滨江新城:指我市在“十二五”期间着力打造的新型城市区域。具体范围为西至头兴港河,东至白港河,南至长江,北至沿江公路,用地面积26平方公里。滨江新城是在发展目标、产业定位上直接对接上海、服务上海的主要功能板块,是城市经济发展转型的示范区,是城市现代高端服务业的集聚区。

43.中央商务区:指集中大量金融、商业、贸易、信息及中介服务机构,拥有大量商务办公、酒店、公寓、会展、文化娱乐等配套设施,具备完善的市政交通与通讯条件,便于现代商务活动的场所。

44.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是指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将若干拟整理复垦为耕地的农村建设用地地块(即拆旧地块)和拟用于城镇建设的地块(即建新地块)等面积共同组成建新拆旧项目区,通过建新拆旧和土地整理复垦等措施,在保证建新拆旧区内各类土地面积平衡的基础上,最终实现增加耕地有效面积,提高耕地质量,节约集约利用建设用地,城乡用地布局更合理的目标。

45.“万顷良田”建设工程:是指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镇规划,按照城乡统筹发展、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以土地开发整理项目为载体,以实施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政策为抓手,通过对田、水、路、林、村进行综合整治,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将农村居民迁移到城镇,节约集约利用建设用地;建成大面积、连片的高标准农田,优化区域土地利用布局,实现农地集中、居住集聚、用地集约、效益集显目标的一项系统工程。

46.幸福小镇:指在城市郊区,能为居民提供完善的生活条件和充足就业机会的现代化城镇,集城市和乡村优点于一体,具有全新的社会结构形态,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的新市镇。

47.村庄环境综合整治:按照省、南通市要求,计划利用3年时间,全面推进以“六整治”、“六提升”为主要内容的村庄净化、绿化、美化和道路硬化,加快改善村庄环境面貌和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积极推进美好城乡建设。

48.六整治、六提升:指村庄环境综合整治的主要内容,即整治生活垃圾、整治生活污水、整治乱堆乱放、整治工业污染源、整治农业废弃物、整治疏浚河道沟塘;提升公共设施配套水平、提升绿化美化水平、提升饮用水安全保障水平、提升道路通达水平、提升建筑风貌特色化水平、提升村庄环境管理水平。

49.十大绿化造林工程:即干线公路绿色通道达标工程、沿江沿海防护林工程、骨干河道生态防护林建设工程、省级村庄绿化示范村创建工程、农村道路绿化示范工程、绿色现代农业园区示范工程、新造林抚育工程、林农复合经营工程、优质苗木基地工程、休闲农业绿化工程。

50.“生产、市场、生态”三大农业体系:指以都市需求为导向,以启东特有资源禀赋为支撑,形成农业龙头企业、现代农业园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示范引领的特色农产品生产体系,联结上海大市场、产销机制灵活、组织化程度较高的农产品市场体系,田园特色鲜明、天蓝、地绿、水清、居佳的都市农业生态体系。

51.五有:指省“五有”农技推广综合服务中心建设要求,即有先进服务手段,有优良专业人员,有规模示范基地,有严格责任制度,有稳定财政保障。

52.万人创业计划:是2012年南通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之一,即通过完善税费减免、小额担保贷款等促进创业优惠政策,切实帮助解决融资、场地等方面的困难,鼓励和引导成功人士返乡创业、大学生村官带头创业,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创造新的就业岗位。

53.江海文化“五个一”工程:即办好每年一届的江海文化节,创作一批精品版画等艺术作品,编排一台反映江海风情的音乐舞蹈节目,摄制一部展现时代风采和江海特色的电视剧或电影,推出一套体现文化底蕴和时代精神的精品书籍。

54.城市“15分钟文化圈”:指通过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城市群众以其居住地为中心步行15分钟范围内,能够找到一处文化活动中心或场所,享受看书、看演出、学文化等功能齐全的文化娱乐服务。

55.农村“10里文化圈”:指通过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农村群众在其居住地10里范围内,能够找到一处文化活动中心或场所,享受看书、看演出、学文化等功能齐全的文化娱乐服务。

56.“村村乐”群众文化品牌:“村村乐”指由汇龙镇大陆村首创的、群众自编自导自演的文艺活动,这种形式后被推广到其他各村,逐渐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制度和方案,成为群众文化活动的特色品牌,曾在2011年被中央电视台报道。

57.为民实事项目:2011年10月25日至11月25日启东市政府公开向社会征集2012年政府为民实事项目建议。累计收到市民来信来电117件,各类建议126条,涉及城市建设管理、交通出行、民政和社会保障、农业农村工作、科教文卫等方面。综合各方意见后,市政府确定了2012年为民实事项目。

58.一委一居一监一站一办:指新型社区服务管理模式,“一委”即社区党组织,“一居”即村(居)委员会,“一监”即村(居)监委会,“一站”即社区工作站,“一办”即综治办。

59.城乡社区网格化管理:是将一个管辖的地域划分成若干网格状的单元,由专人在网格范围内实施24小时动态的全方位管理,就地解决网格内居民民生就业、环境卫生、矛盾化解、社会治安维护等方面的问题。

60.“天网”工程:指为满足城乡治安防控和城乡管理需要,利用图像采集、传输、控制、显示等设备和控制软件,对固定区域进行实时监控和信息记录的视频监控系统。

61.法治“金钥匙”工程:该工程是为推进“法治启东”建设,创建全国法治县市组织实施的一项社会性法治实践活动,主要包括建立百名法治“金钥匙”讲师团、实施百件法治“金钥匙”惠民实事项目、培训千名法治“金钥匙”骨干、设立千个法治“金钥匙”工作室、评选万条法治“金钥匙”等。

62.三集中、三到位:指南通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最新要求,即部门行政审批职能(行政许可、行政服务等)向一个处室集中、承担审批职能的处室向政务中心集中、行政审批事项向电子政务平台集中,切实做到审批事项进驻落实到位、授权到位、电子监察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