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信息报送

“泥瓦匠”变身“新工匠”

来源 : 启东市 发布时间 : 2025-06-10 访问次数 :
【字体 : 打印

6月5日,位于海工园的筑城装配式建筑有限公司厂房内,一批身穿统一服装的工人正在一台台机器前有条不紊地忙碌着。与传统建筑工地不同,这里干净整洁、秩序井然。过去风吹日晒、每天一身土的农民工,在这里成了指挥机器切割钢筋、焊接钢架的操作工人。

随着装配式建筑等绿色建筑的快速发展,2018年,启东建筑集团与启东城投合资成立了筑城装配,项目投资约十亿元,在海工园拥有380间生产厂房,生产各种装配式建材,实现从“现场施工”到“工厂预制”的变革。

传统建筑工地搬进了室内,农民工摇身一变成了产业工人。他们在优质的环境中,学技能、干工作,享受着建筑行业改革发展带来的“红利”,同时自身技能也不断提升。“装配式建筑要实现标准化生产,必须大力培养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技能产业工人。”启东建筑集团人力资源总监黄春雷介绍,为推动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2020年集团承办启东市建筑工程学校,构建了“一校五基地”的教学体系,不断提高师资力量,丰富培训模式,截至目前已培养约5万名技能型、管理型人才。

2022年5月,启东建校与启东中专签订了共建“启建班”合作协议,携手开设“启建班”,打造中专学历教育特色项目。该班已连续招收三期学员,通过定制化课程融合建筑专业基础与工地实训,同时还设立年度奖学金,以激励学子成长。“这里课堂和实践相结合,让我学到了很多真功夫、真本领,也让我今后的职业规划更加明晰。”张洺榕是启建班一期学员,刚刚参加完职教高考的他,正在等待录取通知。在校期间,张洺榕熟练掌握测量和钢筋工专业技能,在江苏省职业院校创新创业大赛中曾获二等奖,且多次获评“校三好学生”“启建班一等奖学金”。“我的第一目标是进入启东建筑集团,成为一名本领素养兼备的技能型人才,今后我会更加努力学习。”谈及未来,张洺榕信心满满。

功以才成,业以才广。为进一步激发产业工人提升技能的主动性,公司建立考核、奖励、使用、待遇相统一的激励机制,设置“阶梯型”技能人才职业发展通道,将技能层级与薪酬待遇挂钩。25岁的陈文龙如今已成为一名负责项目安全检查、砌筑工培训的安全工程师。4年前刚进公司时,他只是项目工地上一名普通的砌筑工人。为尽快提升技能,日常工作中,他主动向前辈请教,在现场实践中不断精进业务;业余时间,他积极参与启东建校组织的业务培训,不断更新自身的知识体系。不到五年时间,他已经取得了砌筑工(高级工)证书,还在省、市大赛中频繁获得名次。“从产业工人转变为管理者,公司给予我很多晋升机会,只要不断学习,不断进步,总能让自己发光发热。”陈文龙有感而发。

为培养更多“大师型”产业工人,启东建筑集团围绕施工管理重点和技术攻关难点,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技能大比武、岗位大练兵等劳动技能竞赛活动,“90后”黄施颐就是在这过程中成长起来的中坚力量。2018年,刚毕业的他来到公司成为一名基层BIM建模员。“大学修的是土木工程,当时学校还没有BIM课程,基本是自己课余摸索。”得益于导师传帮带和各类培训竞赛,黄施颐迅速在岗位上成长起来,2021年南通市住建系统建筑信息模型技能竞赛第一名,2022年南通市五一劳动奖章,2023年江苏省五一劳动奖章……一项项荣誉记录了他的成长史。“每一次比赛都像一次高强度的实战训练,不仅让我技术更扎实,也让我变得更细致、更有耐心。”如今,黄施颐已成为公司BIM技术中心主管,在公司诸多重大项目建设过程中,都能看到他的身影。“团队有不少刚入行的年轻人,我会在项目中带着他们一起实操,从模型细节到项目协同,尽量把我这些年积累下来的经验都传授给他们。”

近几年,启东建筑集团每年都以20%增幅稳健发展。“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为集团公司带来了强大的动力。”黄春雷表示,接下来,公司将进一步搭建好组织保障平台、学技练艺平台、职业晋升平台、拴心留人平台,推进建筑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提质见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