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墙翻新、道路平整、管线整理、管道改造、绿化提升……自2019年老旧小区改造以来,启东市南城区街道南苑新村、东洲新村、职工新村、城河新村等小区面貌焕然一新,从毫不起眼的老旧小区摇身一变,成为了令人羡慕的宜居小区,其中南苑新村被评为省级示范小区,南苑二村24小时志愿服务站,被央视报道且在江苏省志交会上做经验交流。南苑新村小区在改造过程中,僵尸车乱停、绿化带乱堆放、落水管断裂、路面坑洼、路灯缺失等问题频发,社区通过网格群,本着“应改尽改”的原则,积极与启东市住建局、改造施工方、物业加强沟通联系,组织联合执法,打破改造的“最后100米”。城南小区建于20世纪90年代初,由于建成年代已久,基础设施较差。2021年老旧小区改造前,社区充分顺应民意,邀请启东市住建局、施工单位对改造准备工作、改造内容、改造进度等进行详细介绍,通过“有事好商量”平台围绕着“外墙改造选用什么颜色”、“能否增加老年活动用房”、“雨污水管如何合理分布”等问题进行讨论,最终选出居民喜爱且与周边楼幢整体风格相契合的外墙颜色,并确认老年人活动用房位置。改造要充分尊重民意,改造结果才能更如人意。截止2023年2月,启东市南城区街道已完成了20多个老旧小区的改造,正因为居民参与其中,也更珍惜改造成果。改造后的小区,居民主动参与到长效管理和维护中,推动居民自治,让居民变成基层治理的“局内人”,广泛参与,达到“众人拾柴火焰高”的目的。不仅是老旧小区改造,启东市南城区街道坚持把文明创建转化成为全民支持、全民参与、全民受益的过程,将拆违控违、垃圾分类、物业管理等重点工作都与文明创建相结合,以“小切口”推动民生“大变化”,进一步凝聚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合力。
读数字,划重点,聚民心
启东市南城区街道坚持创建为民、创建惠民,把文明创建与日常工作相结合,真抓实干、对标对表、常态长效,将文明创建作为提升居民幸福感、满足感和获得感的重要内容,作为顺应民心民意、解决民事民诉、凝聚民智民力的重要途径。2022年,辖区共成立34个委员会,9个物管会,其中业委会成员党员比例54.6%,在职机关干部比例5.1%,退休机关干部比例35.3%,吸取整合了社区内有能力、有特长、能担当、愿奉献的党员群众,协助开展社区治理工作,推动物业企业在环境治理、小区建设工作中发挥作用。2022年,街道配合住建局完成彩臣二村,彩臣三村、锦绣华庭、翡翠苑等12个小区的雨污分流改造工程,组织召开雨污分流协调会议14次,解决了施工时间未公布、信息未及时公开、施工扰民等各类问题50余件。2022年,街道上报并协助城管局拆除新增违建31宗,总面积为429.75平方 ;存量违建 45宗,总面积为570平方。完成东珠新村、南苑一村等7个社区15个小区的12713户关于和平南桥断面水质达标摸底登记工作,发放排水整改告知单4500余份;排摸高层建筑和车库违规使用钢瓶29处,发放告知书29张,已全部完成整改。2022年,街道接收和处理12345工单6446张,满意度达99.6%,涉及疫情防控、垃圾分类和物业管理、小区改造等,办理数字城管有效案件10612件,总结案率达100%,按期结案率99.1%。
列计划,谈举措,绘蓝图
推进文明创建工作,启东市南城区街道始终保持昂扬的斗志和坚强的决心,更有严的要求和硬的举措,让文明典范城市创建严在平常、干在经常、融入日常。
创建网格化
将文明创建工作纳入微网格,严格落实街道-社区-小区-网格-微网格“五级工作责任制”,依托1900多名微网格员,做好入户宣传、动态检查、文明养成等工作。同时将创建工作落实情况作为微网格员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实现微网格员作用发挥和创建工作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管理精细化
建立一办十一组,按照创建内容组建综合协调、社区整治、小区改造、控违拆违、宣传问卷、背街小巷、秩序维护、市场周边、督查考核等多个工作专班,建立日巡查、周互查、月督查、季考核”工作机制,设立南城区文明创建工作“红黑榜”,将日常巡查和整改情况纳入社区与物业公司的日常考核。
理论品牌化
打造“南城有理”理论品牌,创新“区区讲、月月谈”模式,借助银发驿站、红色庭院、客厅党课等平台载体,通过班子成员带头讲、百姓名嘴巡回讲、自创特色节目演等形式,开展“强国复兴有我--党员冬训青年说”青年宣讲比赛、“学习二十大、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主题参观学习活动,营造良好的典型宣传氛围。培育示范化
结合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大力推进“德润东疆”志愿服务驿站标准化建设,通过选树典型,建设特色化驿站,大力弘扬道德模范、南城好人、最美家庭等先进典型,实现一个人带动一群人,一群人温暖一座城的良好局面,擦亮南城文明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