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信息报送

“一只蟹”的价值裂变

来源 : 启东市 发布时间 : 2025-07-29 访问次数 :
【字体 : 打印

“村里启动‘美丽村庄片区项目’,所涉200余户无不争相报名疏浚、保塌沟头。”7月25日,我们走进以养蟹闻名的南阳镇启兴村,村党总支书记张飞一见面就报告好消息,“沟河养蟹,农户增收、沟头清爽,如今政府办好事,乡亲当然更满意。”

一只“小蟹钿”,多重大效应。“河蟹虽小,但于村庄环境面貌之洁、乡亲口袋之鼓、社会风尚之好,可谓贡献巨大。”村会计提供数据,全村350多条沟河普养河蟹,今年入夏以来销量已超7万斤,总收入逾120万元,500余农户因之增收致富。

养河蟹沟生“金”

本世纪初,老支书董国飞见村里大量小泯沟近乎荒废,萌生开发想法。很快,他发现村北李家试养的扣蟹,销路好、前景广、效益高,茅塞顿开,便着手全村推广。

针对沟河联户承包“谁都管又谁都不管”现状,村里结合小型水利,将全村190多条泯沟逐条确定新“东家”,即变多户联包为独立承包,或隔网(坝)分户养殖,一下子激发起群众高涨养蟹热情。

农户第一年放养的蟹苗次年起捕,遗留小蟹长成“大蟹”,又成“外快”。沟塘蟹鱼混养,家鱼、杂鱼、散虾、螺蚌等又是一笔不菲的收入。三者相加,村民们20年前从每亩水面所“捞”的钱就达2000多元。

2010年,原益民村并入启兴村,养蟹推广水面再增近1倍。张飞介绍,受制于“小水面”难长成“老毛蟹”,村民们普遍采用河蟹“六月黄”产销模式,虽单体较小,却填补市场空白。时下,正是“六月黄”河蟹体最壮、味最美时节,单只1两半规格售价每斤20元,亩产出超4000元。

“清道夫”洁水面

小河蟹,大胃口,但它吃的不是养殖户购买的饲料,而是水体中以野茭白、水花生为主体的水生植物。

“人放天养”,放眼该村大大小小沟河水塘,令不少地方农民痛恨,并已成水体公害的野茭白、水花生近乎绝迹。

“两样植物虽为水环境公害,却是河蟹最喜爱的饵料。”董国飞说,“沟河中多了扣蟹,野茭白、水花生被它吃了个精光。清洁水面、优化品质、节省成本,一举三得。”我们采访过程中,就见多个村民用电动三轮车从村外拉来水花生,皆因自家沟中水生植物消除后,给“蟹宝宝”加餐。

养蟹增收,又消除了沟河中原本最让人讨厌的恶性水草,成为沟河水体环境最功不可没的“清道夫”。

提及全村水面保洁零支付及乡亲们对沟河的自发爱护、养护,张飞欣喜道:“沟河两边责任田农户,谁要是乱丢秸秆污染水面,准会遭东邻西舍‘骂’”。

口袋鼓精神富

启兴村纵横沟河多河蟹,鼓起农户口袋,洁净农宅卫生、美化村庄环境,还潜移默化营造起文明好风尚。

话及水面养殖,一个“偷”字总会让人摇头,可该村多年少有不轨者。陪同采访的镇干部评价,养了蟹,一亩水面收入,能抵二三亩粮食作物产出,农户养蟹当了家、强了责任心,众人扎篱笆、小偷难下手;再则,在乡有劳农户几乎家家都包了水面,与其“动”歪脑筋想着人家水面,还不如经营好自家沟塘。

沟河成“聚宝盆”,村党总支因势利导通过典型引路、结对帮扶、生态养殖等方式,促成全村河蟹产业稳健发展,并引领全体村民同学习、互帮助、共守法,稳步推进村庄各项事业建设。广泛开展中的文明积分行动和小水利、高标田建设,就广得百姓拥护,屡创显著业绩。

得益于“一只蟹”形成的连锁效应,3年来,该村保持省级“水美乡村”“康居示范村”荣誉,并获“南通市文明村”“启东市人居环境三星级村”表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