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信息报送

启东市惠萍镇鸿西村700亩高标准农田试点麦、稻、豆轮茬,省用工、多产出、高效益——全程机械化 丰收“懒”黄豆

来源 : 启东市 发布时间 : 2023-12-15 访问次数 :
【字体 : 打印

12月12日上午,在启东市惠萍镇鸿西村,大粮家庭农场主陆赛赛打开仓库,堆积如山的黄豆出现在眼前。手捧即将销售的黄豆,陆赛赛分享丰收的喜悦:“今年,我们实施黄豆生产全程机械化,并改单纯麦后稻茬为稻麦、豆麦轮茬耕作,黄豆丰收、效益大增的同时,也有利于下茬小麦及来年麦后水稻取得更好收成。”

陆赛赛的观点获得同在鸿西村开展规模生产的盛发农机合作社负责人王加法的赞同。今年夏种时节,陆赛赛与王加法两名种植大户在鸿西村共同实施700亩高标田黄豆全程机械化生产,面积分别为300亩和400亩,取得了平均亩产440斤和470斤的高产量,位居全镇前列。

今年,惠萍镇在启东市率先尝试开展黄豆规模化全程机械化生产。镇干部周泽宇介绍:“今年夏种,镇上选择鸿西村作为试点,旨在提升黄豆产量、降低生产成本,实现麦、稻、豆科学合理轮茬,以优化产业布局,提升农田综合产出。”

“起初,原打算小麦后继续种植水稻的陆赛赛、王加法还有思想顾虑,后经点拨,两名能人一下子开了窍。”周泽宇说,小麦后水稻、大豆隔年轮茬,并全程机械化生产,可以改善土壤、提升肥力、减少病害,有利于稻、麦、豆轮茬高产,实现农业可持续健康发展。

黄豆生产全程机械化,原先耕翻、播种、开沟、除草、施肥、喷药、收割、晾晒等样样“吃人工”的生产环节化繁就简。尝到甜头的王加法介绍,这样一来,黄豆有了机械化,就变成了极少动用人工直接栽培的“懒”黄豆了,并且各道生产环节所需农机与稻麦作业机械大同小异。而这样的农机特别是施肥无人机、喷药植保机等配套设备,陆赛赛、王加法恰好样样齐全,生产成本因之大降。王加法笑称,掌握了黄豆生产环节几个关键“火候”,他的400亩大豆轻笃笃就以最少投入获得全镇最高产量。

提及黄豆收益,陆赛赛、王加法两人喜上眉梢:“黄豆目前市场价每斤2.5元以上,亩收益超1000元,去除简约生产成本,纯收益比水稻高出至少两成。”两人还补充,黄豆好收成,可放大其旱作及“根瘤菌”特性优势,提升了土壤肥力,特别有利于后茬小麦及来年秋熟水稻高产丰收,两人对日后规模粮油生产充满更大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