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2019年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
来源: 发改委 发布时间:2019-08-12 累计次数: 字体:[ ]

——2019年7月30日在启东市第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上

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受市人民政府委托,现将2019年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报告如下,请予审议。

一、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今年以来,面对严峻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在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支持下,紧紧围绕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项目建设为主抓手,聚力创新、聚焦富民,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优生态、防风险各项工作,全市经济社会呈现出运行平稳、转型加快、民生改善、和谐稳定的良好态势,年初市第十七届人大三次会议审议通过的主要预期目标基本达到或超过序时进度。

──上半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74.20亿元,同比(下同)增长6.6%。

──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43.4%。

──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9.93亿元,增长0.5%。

──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工业产值比重达58%。

──实现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5%。

──实现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0.31亿元,增长6.3 %。

──实际利用外资1.7亿美元。

──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105.41亿元,增长4.6%。

──实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151元,增长8.3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934元,增长8.5 %。

──城镇登记失业率为1.75%,控制在2%以内。

1.产业发展持续优化。

工业经济平稳运行。上半年,在狠抓降成本、减负担等政策措施精准落地的基础上,强化预警监测,加强指导服务,工业经济整体呈现平稳运行,持续向好的发展态势。全市实现规模工业产值1009.06亿元,同比增长8.3%;实现工业应税销售541.71亿元,同比增长13.9%;完成工业用电量10.8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4%。主导产业加快集聚。全市五大主导产业累计实现产值776.93亿元,同比增长7.3%,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达77%。实现应税销售250.55亿元,实现入库税收14.97亿元,同比增长12.1%,其中新医药产业、精密机械及电子产业、海工及重装备产业应税销售分别同比增长17.8%、9.8%、3.3%。新增长点不断涌现。全市达到应税销售净增2000万元序时进度的企业112家。骨干企业支撑有力。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应税销售495.62亿元,同比增长11.7%,占全市总量的92%。单位绩效产出不断优化。全市百强企业实现应税销售239.21亿元,上交税收11.25亿元,实现亩均销售、税收分别为101.7万元、4.78万元;其中拜耳医药亩均销售、税收分别高达1025.24万元、177.2万元。上半年,全市每度电产生的工业应税销售达到49.93元,在南通各县(市)区保持领先。积极推进企业上市工作,新增“新三板”挂牌企业、上市报会企业、上市入轨企业各1家。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房屋建筑施工面积7122.9万平方米,完成建筑业总产值291.38亿元。

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上半年,我市围绕服务业转型发展,加强组织推进,在去年“十强企业评选”的基础上,新增了“金银铜牌企业”评选和行业“三强企业”评选活动,在经济形势持续严峻的情况下,全市服务业发展呈现喜人局面,特别是应税销售增幅明显,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不断增强,实现服务业应税销售269.09亿元,同比增长37.1%,今年以来增幅持续保持南通前三位次。重点企业拉动强劲。服务业应税销售前30强企业累计完成应税销售151.83亿元,占全市总量的56.8%,平均增幅达67.2%。在全市应税销售超亿元的前30位企业中,超10亿元的企业5家,超5亿元的企业6家。主要行业支撑有力。上半年,我市的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技服务业、房地产业等3个行业的应税销售增速均超过了50%,分别达到了118%、86.8%、51%。批发零售业逐渐发力,应税销售由一季度的负增长提升至18%。全域旅游加快推进。黄金海滩对外营业,渔人码头主体工程全面完工,恒大文化旅游城初具形象,圆陀角、启隆两地旅游持续火爆。

现代农业提质发展。积极推进新型合作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三个全覆盖”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设,不断提升农业经营化水平,上半年,新注册登记村集体合作社28家。持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7.2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初步设计通过南通市级评审。休闲观光农业有序发展,申报国家四星级休闲农庄一个,省级休闲农业示范村1个、创意农园2个。“一村一品一店”示范村加快培育。绿色优质农产品大力发展,在建江苏省绿色优质农产品基地面积32万亩;建成绿色食品生产基地5个,绿色食品19个。现代渔业加快转型,养殖新模式不断呈现,上半年实现渔业总产值26.07亿元。

2.发展后劲持续增强。

项目建设加快推进。今年以来,全市深入开展“重大项目落实年”活动,大力度推进项目建设。上半年,全市实现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6.5%;其中工业投资同比增长6.2%;服务业投资同比增长6.8%。重大项目加快推进,上半年新开工亿元以上产业项目59个,其中10亿元以上8个;新竣工亿元以上产业项目46个。4个省级重大项目完成投资13.3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55.4%;22个南通市级重大项目完成投资60.3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65.4 %。盖天力控股、紫琅汽车、启通天然气管线等一批项目开工建设。

创新驱动不断增强。上半年,全市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585.18亿元,同比增长9.2%,占规模工业产值的比重达58%。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工作有序开展,完成25家企业申报。知识产权强企工作深入推进,3家企业申报省专利奖项目,1家企业申报省知识产权战略推进计划。加快产学研合作对接,实施产学研合作项目60个,全市高校技术转移机构达9家。载体建设加快推进,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华东产业研究院新增落地项目3个,北京离岸孵化器新增资助项目9个,新增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家。两化融合扎实推进,获国家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评定企业1家。加快企业“专精特新”培育,2家企业申报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1家企业申报制造业单项冠军培育企业复核。品牌战略深入实施,江苏神通阀门入选2018年度省“自主工业品牌五十强”企业宣传名单。人才工作成效明显,29个省“双创计划”项目进入现场答辩环节,其中省“双创人才”项目15个,“双创团队”项目3个,“双创博士”项目11个。

区域协作持续深化。接轨上海不断深化,上半年,在沪举办各类招商活动28场次,新签约亿元以上产业项目27个,引进产业协作项目资金124.25亿元。推进产学研合作,分别与上海海事大学、上海理工大学签订了共建技术转移机构协议。加强人才对接,组织开展“上海曙光学者启东行”活动,积极推介我市人才发展环境;主动接洽复旦大学、上海交大等上海高校专家教授,组队科技镇长团来启挂职。沪启医疗合作深入开展,多元化合作机制加快建立,全面搭建上海优质资源辐射启东的各类平台,进一步畅通急救转诊绿色通道,上半年,上海专家来启会诊受惠群众500多人次,选派60多名业务骨干去上海各大医院进修培训。生命健康科技城建设全力推进,组建启东生命健康科技园管理办公室筹备组;空间规划基本完成,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产业三年行动计划进入专家评审阶段;首期启动区建设进展顺利。启隆镇策应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建设工作有力开展。

3.改革开放纵深推进。

招商引资克难求进。上半年,全市组织开展招商活动、产业推介会52场;外出拜访重要客商、推进重大项目活动305批次。全市新引进签约、注册项目44个,其中10亿元以上内资项目7个,1亿美元以上外资项目4个。累计在手在谈重点项目119个,其中总投资超10亿元内资项目38个,总投资超1亿美元的外资项目11个,在手在谈重点项目中制造业及生产性服务业项目占比达89.8%。成功举办2019中国·启东国际经贸洽谈会、百华协会专题推介会及启东(日本)经贸合作会等17场规模招商推介活动。

开放型经济稳中向好。上半年,全市新设外商投资企业6家,增资扩股企业7家,实际利用外资1.7亿美元。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105.41亿元,同比增长4.6%。围绕“一带一路”国家发展倡议,多措并举,深拓市场,全力推进外经工作平稳发展,实现境外投资中方协议投资额4505万美元,实现对外承包劳务营业额3159万美元。二建集团、中集太平洋海工在迪拜、新加坡等国家分别设立公司。积极扩大口岸开放,一批海工、电力码头开放工作有序推进。

改革领域深入推进。机构改革圆满完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发力,“三去一降一补”成效不断扩大。“2330”改革不断深化,审批服务效率不断提升,政府部门“不见面”审批事项占比可达95.8%;项目审批材料再精简20%,审批时限再压缩25%;开办企业全流程环节整合为4个,受理资料只需3份,审批时限在2个工作日完成率达98.9%。陆海资源统一交易平台加快建设,第一期节余指标流转交易工作即将实施。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积极探索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及再延长30年先行试点工作。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扎实推进。积极推进国有企业转型整合,加快形成城投公司、国投公司、创新园公司、沿海开发公司、交通集团、水务集团和文旅集团等七大主体。

4.城乡融合发展加快推进。

城乡一体化建设管理得到加强。注重规划引领,国土空间规划修编完成中间成果;城市快速交通规划完成初步方案;各区镇总规修编有序开展。围绕城市路网畅通,加快推进22个路段城市道路建设。社区民生设施加快建设,推进实施4个老旧小区标准化改造工程;新增城市小游园4个;头兴港公园加快建设;老小区加装电梯有序推进,城市亮化工程大力实施。加快完善城市功能,金融建筑产业园桩基工程开始施工。加强城市管理,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契机,开展市容整治,强化交通管理,取缔流动摊点26000余人次,整治出店经营5050余次,拆除大型违章广告牌468块,清理条幅广告186处、喷涂小广告2338处,城市环境面貌有效改善。积极推进智慧城市建设,智慧城管加快推进,智慧停车系统加快筹建。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小城镇、特色镇建设。强势推进控违拆违工作,重点加强城区违建拆除,上半年全市共拆除各类违章建筑53.35万平方米,违法建设得到有效遏制。

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宁启铁路启东段年初正式开通并不断优化完善,海启高速启东段建设路面沥青摊铺加快推进。积极配合北沿江高铁前期工作,洋吕铁路工可编制等前期工作加快推进。国道345线启东城区段开工建设,省道335线吕四改线段完成施工图设计和审查。交通干线道路建设全力推进,永兴路东段完成交工验收,丁仓港路北延、天江公路北段加快施工。农村公路提档升级全面开工;改造完成宽路窄桥5座,其余45座加快推进;完成农村公路安保工程50公里。区域供水进城段前期工作加快推进,港东路段完成改造。电力能源重点项目加快建设,110千伏合兴输变电工程即将竣工;华峰分布式能源、海上风电等项目全力推进。

生态管控持续加强。围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切实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上半年,完成大气环境治理项目29个;排查确定第二轮“散乱污”整治企业236家;完成农村黑臭水体整治750条;清理整治生猪养殖场460家;化工产业安全环保整治提升行动全力推进。PM2.5平均浓度32.9微克/立方米,全省第一;环境空气质量达标率79.4%,继续保持南通领先;省考以上断面水质优于Ⅲ类比例为83.3%,达到上级考核要求。加快垃圾、污水处理设施建设,2座城区垃圾中转站完成升级改造投入运行,各区镇改造升级加快推进;100个村庄污水处理设施建设,24个村已进场施工,其余村正加快推进,确保年底前全部完工。垃圾分类、改厕等工作有序实施。加快发展循环经济,启东经济开发区、吕四港经济开发区、滨江精细化工园园区循环化改造实施方案通过南通审核。加强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积极做好生物多样调查试点工作。大力实施造林绿化,新增成片造林面积5300亩、城市绿地20万平方米。

5.民生福祉持续增进。

社会保障持续增强。富民增收“五大行动”计划大力推进,城乡居民收入增幅快于经济增长速度。积极推进结合新型城镇化开展支持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国家级试点工作,支持成功自主创业1118人。进一步稳定和扩大就业,上半年,提供就业岗位9858个,累计新增城镇就业663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以内。各类社会保险继续提标扩面,待遇稳步提升,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标准从135元提高到148元。社会救助不断加强。精准扶贫有序推进。养老服务体系不断健全,新增3家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有效落实,受惠群众达5万余人次;社会福利中心建设进入收尾阶段。安置房建设加快实施,上半年,在建施工面积124万平方米,建成2100套。

社会事业均衡发展。推动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幼儿园园舍改造加速推进,5所幼儿园园舍开工建设,2所幼儿园秋季学期启用。教育质量不断提高,中高考核心指标均较上年有较大提升。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德育工作经验在全国推广。继续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8所学校成功创建“南通市智慧校园”。医改工作不断深入,市人民医院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建设省级试点工作有序推进;医疗集团紧密型建设不断完善,实行行政管理、医疗业务、人力资源、综合考核、财务审计等“九合一”统筹管理,全面促进医疗集团内资源流通共享、信息互联互通、人财物统筹管理,有利于更好服务群众。文化体育事业蓬勃发展,开展“共乐东疆”群众文体活动近百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主题征稿活动收到各类作品千余件;成功举办启东版画60年系列活动;45部文学作品在国内一线文学期刊刊登;“三园四馆”建设稳步推进;成功举办第十二届老年人体育健身节、“龙馨家园杯”环启168公里自行车国际邀请赛等体育活动赛事。妇女儿童、青少年、双拥、慈善、老龄等其他事业健康发展。

社会治理精细高效。法治启东建设扎实开展,依法行政水平不断提高。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和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深入推进,社会文明程度不断提升;新获评诚实守信“中国好人”1名。平安启东加快打造,保持“扫黑除恶”高压态势,社会治安进一步稳定。网格化建设不断优化,“网格+12345”工作经验受省委政法委肯定。“雪亮工程”和“升级版技防城”建设加快推进,立体化防控体系不断完善。大力推进“阳光信访”,全面加强“规范调解、精准调解、多元调解、效能调解”建设,有效预防化解社会矛盾纠纷。开展防范非法集资宣传教育,加大排查整治力度,金融风险防范得到进一步加强。诚信体系建设不断完善,社会信用意识广泛增强。应急管理不断加强,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防范和处置能力进一步提升。严厉打击食品药品领域违法犯罪行为,有效保障群众饮食用药安全。全面压实安全生产责任,深入开展十大领域专项整治,安全生产形势保持稳定。

总体上看,今年上半年,在复杂严峻的宏观形势下,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仍取得了良好成绩,但还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二是投资增长后劲乏力;三是要素制约依然存在;四是污染防治攻坚战还需加大力度推进;五是民生领域补短板还需进一步加快;六是社会治理面临不少新情况新问题。这些问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认真研究,切实加以解决。

当前,我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我市经济也处在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的关键期,经济增速回升比较缓慢,并且宏观经济复杂多变,新旧动能转换乏力,环境约束日益突出,发展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但从发展趋势看,全市经济将继续保持“以稳为主,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特别是“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长三角区域发展一体化等国家战略深入实施,省“1+3”功能区建设、扬子江城市群战略加快推进,以及我市区域协作的全面深化,将进一步促进我市的创新发展、融合发展。同时,随着宁启铁路启东段开通,海启高速启东段、吕四港环抱式港池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的加快推进,一批重大产业项目的引进和投产,也为我市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引擎支撑,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和活力将得到进一步激发。对全面完成全年各项目标任务,我们还是满怀信心。

二、下半年工作重点

下半年,我们将深入贯彻市委十三届六次全体会议的总体部署,锁定年初人代会确定的目标任务,牢牢把握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核心,全面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力做好“六稳”各项工作,调动各方积极性,狠抓落实,全力促进我市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

(一)突出提质增效,激发实体经济新动能。一是推动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围绕海工及重装备、生命健康科技、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着眼提高产业集聚度和辐射力,优化完善产业转型升级的组织推进机制,加强对产业布局、产业链条全过程的系统谋划和整体设计,补齐配套短板,强化内部循环,推进我市主导产业高端化,优势产业品牌化,新兴产业规模化,构建更加高效的产业集群体系。继续抓好“1521”大企业培育,集聚优势资源,梯度培育一批具有带动力竞争力的龙头企业,不断做大实体经济总量。确保全年实现规模工业产值超2000亿元、工业应税销售增长12%以上;力争培育工业应税销售50亿级企业5家、20亿级企业8家、10亿级企业10家;净增规模工业企业45家以上;净增应税销售2000万元以上增长点120个。突出“专精特新”,进一步加大制造业单项冠军、科技“小巨人”和“专精特新”企业(产品)扶持力度,培育一批行业“隐形冠军”。强化“亩产论英雄”导向,深入实施“百强工业企业”评选、工业企业资源利用绩效综合评价、全市工业存量企业盘活升级考评等活动,推进工业企业高质量发展。强化运行服务,推进“政企云”APP尽快上线,推进“千家企业百日行”活动,多途径支持民营经济发展,进一步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营造更加公平便捷的营商环境。二是加快服务业转型发展。注重规划引领,完成服务业三年行动计划、服务业发展规划和现代物流规划编制。聚焦现代物流、科技服务、金融服务、总部经济等领域,推进产业从生产制造型向生产服务型转变,实现现代服务业总量和质量的双提升,全年确保实现服务业应税销售增长15%以上。突出江海资源禀赋,加快构建全业融合、全时体验、全民共享的全域旅游格局。三是促进现代农业高效发展。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大力发展绿色优质稻米、高效蔬菜园艺、生态林果花卉、农业休闲旅游等产业,全面提升农业效益和竞争力。加快农业项目建设,确保全年投入超55亿元。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确保建设质量明显提升。着力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建成新型合作农场16个。积极推进“三个全覆盖”试点。根据农业产业特色,探索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的农业经营模式,促进一二三产深度融合,确保成功创建国家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样板。不断提升现代渔业水平和远洋捕捞能力,加快打造海洋经济强市。

(二)突出项目建设,蓄势发展新引擎。一是持续扩大双向开放。完善招商队伍组织架构,深化招商运作机制,提高招商引资的组织化程度和专业化水平。围绕做强实体经济,以招商推进周方式,在国内重点开展在上海、北京、广东、深圳等地区的上门推进活动;在国外重点开展美国、日本、韩国、德国等地的境外招商活动,对接一批生物医药、高端装备等产业项目,努力招引更多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前瞻性好、带动性强的重大项目,进一步提高“引进来”质量层次,为经济发展注入强大后劲。力争引进10亿元以上项目不少于20个,实际利用外资3亿美元。加快“走出去”步伐,主动融入国家对外开放大格局,鼓励企业抢抓“一带一路”发展机遇,引导优势产能更好地走向国际市场。充分放大启东港一类开放口岸综合效应,以更强服务促进外向型经济发展。二是突出项目建设高质化。紧紧围绕“重特大项目落实年”这一主题,全面推进重大项目质量和绩效提升。进一步明晰落户区域,强化“一城三区”项目建设主战场的地位,加大项目集聚度。进一步强化产业导向,加强对项目的会审,对不符合我市产业发展方向的一律不予供地,对盘活存量土地的项目也要列入市级会审,确保产业方向、投入强度和产出效益。进一步破解制约瓶颈,通过土地“双整治”和向上争取重大项目点供指标以及盘活利用闲置、低效项目用地等方式,着力破解用地难题;通过争取上级政策和获得国家、省专项扶持资金,全力化解资金瓶颈。积极探索行政审批新机制,围绕国务院关于简政放权的新要求,进一步简化审批流程,压缩审批时限,全力推行项目网上审批,进一步提升审批效率。积极探索“三容机制”,即容缺审批、容缺建设、容错免责机制,提高干事创业的积极性。确保全年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100个,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20个;新竣工、转化达产亿元以上项目100个。三是优化平台载体建设。加快推进“一城三区”建设,优化空间布局,提升产业承载能力和水平。启东生命健康科技城加快推进首期启动区一、二期项目建设和配套设施建设,加快招引更多优质项目。启东经济开发区着力做好建强平台载体、招引重大项目、培育优质企业、打造优势产业,在发展速度、质态、成效上求突破,努力实现产业水平、综合实力全省领先,积极推进国家级开发区创建。吕四港产业协同发展区发挥国家一类开放口岸功能和空间资源优势,加快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在重大项目招引上求突破,推动产业协同发展区能级提升。长江口生态旅游度假区积极策应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建设,加强生态管护,打造生态品牌;依托江海资源优势,全力推进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创建。

(三)突出改革创新,打造发展新亮点。一是着力拓展改革深度。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不动摇,在“巩固、增强、提升、畅通”上下功夫,破除无效供给,推动转型升级,降低实体经济成本。深入推进“2330”改革,优化“不见面审批(服务)”,不断提升营商环境指数。深化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不断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深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加快国企改革,推进国有企业完成转型整合。二是加快提升创新驱动力。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鼓励企业设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院士工作站、企业重点实验室等研发机构,突破产业关键核心技术,加快新技术新产品研发与推广应用,推进企业装备智能改造,扩大关键岗位机器人应用,培育发展一批智能车间、智能工厂。加快创新平台建设,充分发挥北大生命科学院华东产业研究院、尚华启东生物制药科创中心等创新功能平台作用,打造一批特色鲜明、功能集成的重大创新载体。围绕产业发展的共性需求,积极构建海工船舶、电动工具、建筑产业等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加快推进军民融合,培育一批军民融合示范企业,形成一批军民融合示范产品,推进高新技术企业对接军民融合产业的协作配套。推动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推进企业主板上市、“新三板”挂牌,借力资本市场做大做强。优化人才创新创业环境,加快集聚更多创新创业人才。三是更高层次推进区域融合。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机遇,借力上海优质资源,加快提升发展能级与品质。积极探索“离岸研发”“飞地经济”模式,不断完善产业配套,主动承接高端产业转移。瞄准张江、紫竹、陆家嘴等重点区域,推进共建园区建设,着力招引一批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现代金融等项目,力争全市引进上海企业比例超过80%。深入对接省长江经济带综合立体交通运输走廊规划和上海综合交通体系规划,全力配合做好北沿江高铁前期工作。深化与上海教育、卫生、文化、人才等领域的对接,实现互联互通、共建共享。

(四)突出协调推进,促进城乡发展均衡化。一是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坚持高标准规划,推进各类规划加快编制实施。加大城乡建设力度,全年确保城乡建设投入79亿元。加快完善城区路网,新增城市道路10公里。改善城市水系水体,完成15条黑臭河道整治修复。推进国家园林城市创建,积极做好迎检准备。完善城市配套功能,推进建筑金融产业园、绿地奥莱小镇、银洲希尔顿酒店等商业体建设。加快社区民生设施建设,完成4个老旧小区标准化改造,新建邻里中心2个,推进智慧停车系统建设,推进老小区加装电梯工作。继续实施城市绿化、亮化工程。深入推进文明城市创建,进一步优化市容市貌和交通秩序,提升市民文明素养。以乡村振兴战略为契机,培育更多特色小镇、风情小镇、特色田园乡村、美丽乡村;推进农村人居环境三年整治行动,切实提升农村环境风貌;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建设,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提高乡村治理水平。二是加快完善基础设施。全力保障服务海启高速启东段建设,力争年底通车。推进洋吕铁路前期工作,完成各相关评估报告编制审批。推进环抱式港池10万吨级进港航道建设。加快推进国道345线启东城区段建设、335线吕四绕城段前期工作,确保丁仓港路北延年内竣工。完成农村公路提档升级30公里、宽路窄桥改造45座。完成100个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全年新建污水主干管网30公里。加快实施区域供水工程,确保进城段早日开工建设。抓好重点电力项目建设,确保序时推进,按时竣工投运。三是强化生态绿色发展。坚持综合治理,切实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确保空气质量继续保持全省领先,南通市级考核以上地表水断面达标率保持在87.5%以上,土壤污染治理修复取得成效。严格源头管控,深化长江“共抓大保护”行动,切实履行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推进化工产业安全环保整治提升行动,大幅压减化工企业数量。严把项目招引环境达标准入关,严控污染物排放总量,完善网格化环境监管机制,强化环境信用体系建设,全面落实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强化绿色增长,推进资源全面节约和循环利用,加快传统产业低碳化改造,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提高能源使用效益。坚持铁腕治污,持续开展环保执法亮剑行动和利剑斩污专项行动,以“零容忍”的态度严厉打击各类环境违法行为。加快建设省级湿地公园、滨江森林公园,推进造林绿化,提高森林覆盖率、城市绿化覆盖率比重。

(五)突出民生供给,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一是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机制。聚焦富民增收发展导向,拓宽富民增收渠道,切实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深入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建立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实施积极的就业创业政策,持续推进全民就业计划,开展省级创业型街道(镇)、创业型社区(村)创建工作,进一步完善公共就业创业服务体系,激发创业激情,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加大对弱势群体的救助力度。强化精准帮扶措施,确保取得阶段性成效。健全养老服务体系,确保实现老有所养。加强安置房(保障房)建设,确保全年交付安置房2600套。二是进一步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加快落实“十三五”时期基层基本公共服务功能配置年度目标,加快公共服务标准化均等化进程。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大力实施质量提升、队伍优化、服务保障等工程,全力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师德师风呈现新气象、教育现代化实现高标准、启东教育品牌更有影响力、群众教育获得感得到新提增。推进“健康启东”计划,积极引进优质医疗资源,加大全科医生、乡村医生培养力度,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加快打造“十分钟体育健身圈”,进一步提升居民的健康素养和水平。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广泛开展群众性文艺活动,着力打造江海特色文化品牌。加快推进全市各级学校新建工程、妇幼保健院、精神卫生中心、社会福利中心、文化体育中心等社会事业项目建设进程,确保按期投入使用。注重妇女、青少年、儿童权益保护。深入开展双拥共建活动。统筹做好福利、助残、慈善等工作。三是进一步优化社会治理水平。深入推进依法治市,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强化司法公正,推动全民守法。深化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力争到年底,全市网格服务资源100%整合、网格基础信息100%掌握、网格巡查走访100%落实、网格上报事件100%处置,市镇村三级网格办100%规范化运行,“全要素网格”运行质量继续保持省、市先进水平。创新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搭建司法调解、人民调解、行政调解一体化的平台,形成“党政主导、多元共治、共同参与”的工作格局。加快“雪亮工程”和“升级版技防城”建设,努力打造“全域覆盖、全网共享、全时可用、全程可控”技防体系。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加强应急管理队伍建设,健全完善合成维稳工作新机制,全面管控各类风险,确保社会大局持续稳定。深入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及各类专项整治行动,保持对各类犯罪的凌厉攻势,并将经济金融、食药环等民生领域违法犯罪打击防范提到新的高度,捂紧老百姓的“钱袋子”,守好老百姓的“餐桌子”。大力推进社会诚信体系建设。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深入推进十大领域专项整治,有效预防和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当前宏观形势复杂多变,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任务比较艰巨。我们将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的监督支持下,进一步抢抓机遇、放大优势、创新举措,更加主动、更加扎实地推进各项工作,努力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各项目标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