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魅力启东 / 江海文化

海复镇:垦牧故里谱新篇


来源 : 发布时间 : 2017-10-12 访问次数 :
【字体 : 打印

  百年前,这里是一片兴业的热土,清末民初“状元实业家”张謇创立了通海垦牧公司,开创了我国股份制农业先河。而今,海复人民秉承“开拓创新争先奋进”的垦牧精神,砥砺奋进,不断奏响经济社会发展的“蝶变曲”:一座座厂房拔地而起,一个个项目落地生根。海复,这一曾经的垦荒之地如今生金淌银。

         9月27日上午,海复生态农业园负责人韩永林正在大棚里观察百香果开花情况。“下半年气温低,百香果的采摘时间要推迟到明年1月份。”韩永林介绍,海复生态农业园今年种植了70亩百香果,两茬亩产量在3000斤左右,产品销往全国各地。

  海复生态农业园是海复农业由传统向现代化“蝶变”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海复镇高度聚焦农业发展,现代农业不断壮大。五年来实现项目农业投入7.4亿元,新增农业龙头企业14家、农业(水产)园区65个。五年来建成高标准农田2.85万亩,流转土地近2万亩,其中全托管管理1.2万亩。沿苏221线、王海公路前行,一幅农业发展蓝图正在变为现实。

  今年,海复镇布局了高科技农业、绿色循环农业和休闲观光农业“三大板块”。高科技农业苏221线海复段两侧,依托省级农业示范园,浦东农发集团高科技农业项目已经签约,未来将建成1000亩现代化农业核心区及4000亩配套区。

  绿色循环农业王海公路海复段西段,一个“生态”主题的循环农业基地正在加快推进,季明环益无害处理中心、垦牧故里山羊屠宰中心等项目正在加快推进,粪污处理中心、秸秆综合利用项目、大型沼气项目即将入驻。

  休闲观光农业王海公路海复段东段,以滨海村渔家乐、温泉基地、香樟花园、糖坊休闲农业园为中心的海复镇休闲农业体验基地已规模初具。

  海复镇还将引进中农三合等国字头企业,依托海复万亩蔬菜基地、以及海洋捕捞产业优势,积极培育现代化农业园区、现代海产品养殖园区、花木种植园区以及农副产品加工和出口销售农业龙头企业,力争到2020年,实现项目农业总投入20亿元,新增总投资超千万元以上农业项目25家。

  同时,加快推进“互联网+农业”,积极发展多元化农村电子商务市场主体,培育符合现代都市人群绿色有机需求理念的配套种养合作社。鼓励发展星级农家乐、乡村酒店等多种业态,积极开展无公害农产品创建工作。全力打造糖坊高科技农业园区,试点开展智能水培、无土栽培工作,全面对外开放观光采摘,努力打造集旅游、农业、商贸、产业于一体的现代化农业示范景区。

  排排木屋和潺潺流水相映成趣,用奇石和花卉混搭的花园,宛如童话世界,三二游客喝茶聊天打牌,轻飘飘的时光就这样缓缓流过。走进位于海复镇滨海村的渔家风情,仿佛进入了世外桃源。在湖边的亭子里,家住上海老西门的张建国正在和同伴“嘎三胡”。“早上8:30坐班车出发,一个多小时就到农庄了。”张建国告诉记者,这已经是他第六次来滨海村了。“清一色‘阿拉’,农庄接待日程早已排至春节。”海复镇党委委员高赛昆笑着说,“自从‘渔家乐’的旅游项目落户村里,滨海村这个偏僻的小渔村越来越闹猛。”

  乡村旅游项目进驻后,村民成为最大的受益者。滨海村19组龚琴是个远近闻名的养鸡大户。今年一下子养了3000多只鸡,采用散养方式,鸡蛋、鸡肉的品质上乘,格外受到上海游客的青睐,来度假的时候都会买只鸡,带些鸡蛋回去。

  滨海村党总支书记顾海勇介绍,“渔家乐”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运作模式,以农户为核心主体,门对门接送和招待游客,直接让农户参与接待和服务,逐渐形成了以农带旅、以旅富农的富民强村新途径。2016年,滨海村接待游客4万人次,旅游收入2000万元,每个农户年增收6万元左右。“我们正在加快推进乡村游集聚区建设,届时海复镇的服务业将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宋亚昌向记者描绘了未来几年海复镇服务业发展图景。东侧以长泰海滨城为依托,加快滨海风情小镇“一镇十基地”招商引资步伐,发展民宿经济,形成串珠效应;西以渤大花卉苗木展示基地为中心,积极推进750亩花木展示基地,1000亩花卉种植基地,100亩物流配套、科技研发、网上销售、生活配套基地,打造华东地区最大的花木基地;

  北侧

  打造垦牧文化小镇,修复垦牧总公司等遗址,传承垦牧特色文化。发展休闲旅游业的同时,海复镇还注重配套产业建设,加快推进蒿枝港拓展配套区、紫菜文蛤育苗交易中心、港南水上休闲中心、渔家乐二期、滨海村农业旅游中心等项目建设,推动王海公路特色盆花培育基地、香樟养老中心、农业核心区农产品加工展示中心等项目建成落地。到2020年,力争引进1000万元以上服务业项目30个,完成服务业投资20亿元,服务业税收2000万元。

  “四纵四横”勾画老镇新蓝图

  近年来,海复镇坚持促统筹优生态,更加注重协调发展,编制完成了《启东市海复镇总体规划(2012—2030)》。

  5年投入3200多万元,新建农村道路55公里,全镇主要农村道路全部实现白色化,改造农村险危桥梁62座。总建筑面积10.8万平方米的东元湾海福园小区、通海园小区、海韵花园、江洲柳岸农民集中居住区等工程先后竣工并通过验收。

  “高品位推进城乡建设,实现宜居海复”,是海复人的新梦想。为了实现这一新目标,海复镇围绕“生态、治理、文化”等关键词,补短板、增特色,开启城镇转型升级的创新实践。

构筑镇区“四纵四横”道路规划,“四纵”即221省道沿路、兴海路、富民路、环西路,“四横”即复兴路、康复路、环南路、王海公路,全面拉开镇区框架。

  同时加强对镇区的空间立体性、平面协调性、风貌整体性、文脉延续性等方面的规划和管控,大力推进“四大工程”,推动镇区焕发新活力。

  “四大工程”

  ?推进路域拓展工程,两年内完成“四纵四横”道路建设,不断提升镇区通行能力和交通环境;

  ?推进镇区功能配套工程,两年内完成富民商业街、海复商贸一条街、富强路文化街、老街区综合整治等项目;

  ?推进农民安置区工程,完成宁启铁路安置区、长泰安置区、苏221线路域整治农民集中区等项目建设;

  ?推进民生服务工程,加快建设完成行政服务中心、群众综合文化中心、派出所、幼儿园、自来水厂、糖坊养老产业园等项目。

  加速推进城镇化进程,力争到2020年,镇区人口达到2.3万人。

  乡村旅游要有“土”味

  对于一个区位相对偏僻的农业镇来说,转型是必然路径。海复镇将发展现代农业和服务业有机融合,把发展乡村旅游作为“重头戏”,打造了一大批旅游休闲农业项目,初步形成了集吃住、采摘、休闲度假等于一体的现代乡村旅游产业链。

  在海复镇的采访中,我们发现,不少上海游客都是“渔家乐”的常客,有的甚至每个月都要来休闲几天。

  海复镇的乡村游之所以吸引人,除了价格实惠外,更重要的恐怕就是其有别于其他乡村游的“土”味。沿河的小木屋、鲜亮的海鲜、斑驳的老街……让这座滨海小镇有了明显的辨识度。

  如果仅仅是开展常规的乡村建设,海复镇或许会跟众多乡村一样,有整齐划一的建设格局,但是缺乏特色。在发展过程中,海复镇并不急着去吸引游客,而是看长放远,求质、求精、求变。在拉开框架的同时,做强“渔家乐”,保持原有的垦牧文化,让这一独特的海复味道得以传承。(海复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