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14247872073/2021-00287 | 分类: | 卫生、体育\卫生 通知 | ||
发布机构: | 启东融媒 | 文号: | 无 | ||
成文日期: | 2021-07-16 | 发布日期: | 2021-07-16 | 有效性: | 有效 |
名称: | 构筑常态化防控“铜墙铁壁” |
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管理阶段,我市各大医院以严格的防控措施、暖心的服务举措,为人民群众筑起了一道道坚实的防护墙。近日,记者走进市人民医院,近距离感受这里的“牢”与“暖”。
查码测温,入口严防控
早上9点,市人民医院西门入口处秩序井然,市民依次排队通过电子道闸,经核验苏康码、刷脸测量体温正常后进入医院,入口处的电子显示屏上实时滚动更新全国中高风险地区名单,提醒市民予以关注。在电子道闸的右侧,几位老人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进行身份登记,并通过简单的询问记录近期行程;没有苏康码的外省人员则需核验行程码方能进入。工作人员不时地提醒进入人员一定要规范佩戴口罩。高温炙烤,尽管有电风扇吹凉,他们额头的汗水还是在不停地滴落。
根据全市常态化疫情防控的要求,市人民医院分别设置行人、二轮车和汽车、急诊3个进入通道,每一道入口都由工作人员日夜值守,在严格落实疫情防控措施的同时,为市民答疑解惑、提供帮助,一旦发现发热病人,工作人员会及时引导进入预检分诊流程。“通过严格的入口把关,排除有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的人员进入院内,可以说是在入口处筑起了第一道疫情防护墙。”市人民医院副院长唐红萍介绍。
门诊区域,地面的一米线标识时刻提醒大家有序排队,无论是挂号、检验、取药、候诊都应保持安全社交距离,就诊时实行“一医一患一诊室”措施。“医院建立了一支志愿者队伍,在门诊、药房、CT室等区域协助患者及其家属办理相关手续,维持就诊秩序。”市人民医院宣传科科长助理秦瑀介绍。
一患一陪,提倡零探视
早上7点,市人民医院住院部入口处,姜悦接过同事的班值守于智慧门禁旁的平车、轮椅专用通道,“有患者做检查需要坐轮椅不便通过智慧门禁,也有刚入院还未来得及办理人脸识别手续的,我们都需要一一进行核实。”姜悦告诉记者,在市人民医院,像她这样的特勤工作人员有20多名,分布于医院各个出入口,维持正常秩序。“有时也会碰到不理解或心情着急想要硬闯的人员,我们会按照相关要求认真做好解释工作。”姜悦笑着说,自己在这个岗位上将近一年,同样的话每天都会重复很多遍,虽然很辛苦,但让她高兴的是,“现在,不配合防控要求的人已经很少了”。这也是他们工作的价值所在。
根据市人民医院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规定,住院患者需在入院前完成核酸检测,凭核酸检测阴性报告、住院证办理入院手续;急诊入院及危重症患者需执行新冠核酸及抗体检测、胸部CT及血常规项目。原则上患者住院无陪护,如果需要陪护,仅限一名陪护人员,确有需要的可增至两名,但必须在入院前进行核酸检测;急诊患者陪客凭新冠抗体阴性检测报告办理临时陪客证。
“为方便市民进行核酸检测,我们安排人员24小时进行采样,让患者尽快入院治疗。”唐红萍介绍,住院病区内实行24小时门禁管理,谢绝探视。医院倡导市民通过电话、微信视频等方式进行探视,传递关心;同时,医院也可提供陪护服务和食堂订餐服务,以减轻家属的压力。
记者了解到,根据市疫情防控指挥部23号通告相关要求,接下来,我市各医院将对入院的市民进行二码联查,查验健康码的同时,检查新冠病毒疫苗接种记录。“我们呼吁广大市民积极配合和遵守医院的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同时也倡导符合接种条件的市民及时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共筑全民免疫屏障,守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唐红萍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