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新闻中心 / 本地动态

普法创响多重奏 法学遍开治理花


来源 : 海复镇 发布时间 : 2024-09-29 访问次数 :
【字体 : 打印

“九月开学法治第一课”“金秋送法进企业”“夏日法治大汇演”“普法+调解”“线上+线下普法双模式”……几个月以来法学会海复镇工作站不断突破原有普法形态,分析各类群体法律需求,了解不同主体用法特点,积极探索普法新方式,因地制宜的走出既“接地气”又“暖人心”的普法新路径。

一、“普法+调解”夯实成效

坚持在实践中思考,在思考中实践,从普法工作中发现新思路,尝试“普法+调解”工作方法。

1、党建引领,强化自身工作能力

“普法还需自身硬,调解还要能力强,法治工作是有技术、有责任的工作,必须加强法律知识学习,掌握最新法律更新信息。”海复镇政法委员唐俊凯对工作人员嘱托道。海复镇工作站在党建指引下,定期开展民法、行政法等法律知识学习,分享讨论典型案例,研究分析法律难题,切实提升干部的法律专业能力,努力满足给普法对象“一碗水”,干部自身有“一缸水”的工作要求。

2、“普法+调解”,传承发展枫桥经验

海复镇工作站由经验丰富老干部和充满活力年轻干部组成“调解+普法”法治阵地,新老干部齐上阵,半年来运用“调解+普法”工作模式已调解纠纷14起,达到了“简单矛盾当场化解,复杂矛盾镇内化解”的效果。“调解其实就是一个普法的过程”,调解委员会老干部对调解工作总结道。几个月前,东元镇顾老爷子去世,其所立遗嘱中房屋归属引发子女矛盾,老干部调解员卢叔元、宋卫星在了解事情经过后,耐心做好遗嘱继承的普法工作,劝导兄弟之间要以和为贵,最终成功化解纠纷,双方握手言和。

二、精准普法、强化实效

在精准普法过程中,重视掌握群众普法需求,注重需求导向、目标导向,根据不同人群特点,量体裁衣制定针对性普法方案,在法治需求与普法供给之间形成更高水平的动态平衡。

1、培育法治理念,守护少年放心成长

牢牢紧扣青少年普法“关键时期”,依托学校为主阵地,开展“九月开学法治第一课”普法活动。讲解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条例,开展反邪等法律知识讲座,借助各种反诈宣传口号,培养学法尊法意识。运用法治小游戏、有奖法治答题、佩戴法治徽章、法治宣誓等青少年喜闻乐见的活动,切实拉近青少年与法的距离。

2、把握普法难点,助力企业安心运营

组织“金秋送法进企业”普法活动,帮助企业排查生产经营中的法律风险。通过一对一法律咨询,提供专业法律建议,走进企业车间生产一线,了解工作人员法律需求。介绍、解读法律援助法、劳动法等与一线工作人员息息相关的法律法规,告知获得法律援助途径,增强办事依法、遇事找法意识。

三、创新形式、提升质效

“苟周于事,不必循旧”。在普法中秉持创新思维,丰富普法形式,拓展普法内容,构建“互联网普法新模式”,将普法工作和“文旅”“汇演”相融合,不断延伸普法范围边界,提升普法效能。

1、“线上+线下”、构建普法新格局

近三个月以来海复镇工作站撰写普法宣传文章40篇,同时积极转发各种普法、反诈、网络安全等文章视频数百条,相关普法产品点击量超过1万次。充分发挥了线上媒体传播快、范围广、互动强的优势,有效提升了普法精准性、即时性和持续性。

2“文旅+普法”,描绘法治新景象。

紧扣群众兴趣喜好,准确把握时代律动,将普法与文旅、汇演结合。举办“民法典暨法润东疆”文化汇演,借助双人快板将法言法语转化成老百姓听得懂的语言,将法治信仰镶嵌于浓厚的文化汇演中;开展赏梅普法活动,创设法治文旅沉浸式体验,让法治光彩在落英缤纷中闪耀,法治文化于缕缕清风中尽显。

下一步,海复镇工作站将不断加大普法力度,提高普法热度,保持普法温度,助力基层法治建设,推动乡村普法工作创新发展。

(编辑:徐欣;审核:唐俊凯、姚雁丹;校对:张永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