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46754328-7/2022-00046 分类: 城乡建设、环境保护\气象、水文、测绘、地震    通知
发布机构: 启东市气象局 文号:
成文日期: 2022-01-29 发布日期: 2022-01-29 有效性: 有效
名称: 启东市“十四五”气象事业发展规划解读
启东市“十四五”气象事业发展规划解读
来源: 启东市气象局 发布时间:2022-11-03 09:52 累计次数: 字体:[ ]

为加快推进我市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我局起草了《启东市“十四五”气象事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十四五”规划》),《“十四五”规划》提出了我市气象事业“十四五”期间的发展目标及到二〇三五年气事业发展的远景目标,明确了主要任务、重点工程、保障措施等,是推进我市气象事业发展的指导性文件。现解读如下。

一、起草背景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气象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对气象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是推动新时代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为气象事业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启东经济发达,单位面积的气象灾害受损率大,这对气象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启东建成较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系统完备、功能先进、集约高效、保障有力的气象现代化体系,实现高质量发展是保障生命安全、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根本要求。“十四五”时期是启东全面建设现代化的开局期,是加快江海联动发展的关键期,是构建综合交通枢纽的加速期,是区域综合竞争力整体跃升的突破期。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启东面临着“天时、地利、人和”百年未有的发展机遇,这需要气象部门在防灾减灾救灾、应对气候变化、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提供更加有力的气象服务保障,在保护生命安全、服务生产发展、促进生活富裕、建设生态文明上发挥更加重要的基础性、现实性作用。

二、政策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江苏省气象灾害防御条例》等法律法规,依据《全国气象发展“十四五”规划》《省政府关于推进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江苏省“十四五”气象发展规划》《南通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南通市推进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南通市“十四五”气象事业发展规划》《启东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等,编制《启东市“十四五”气象事业发展规划》。

三、主要内容

《“十四五”规划》包括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发展目标、主要任务、重点工程、保障措施等5部分内容。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1.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气象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坚持新发展理念,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充分发挥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作用,勇担“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光荣使命,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提供坚实的气象服务保障支撑。

2.基本原则。一是坚持以人为本,强化保障;二是坚持高质量发展,创新趋动;三是坚持高点定位,开放共享。

(二)发展目标

到2025年,建成较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系统完备、功能先进、集约高效、保障有力的气象现代化体系。灾害性天气监测率达到96%以上,灾害性天气预警准确率比“十三五”平均水平提升5%,公众气象服务满意度保持在90分以上,“十四五”期间气象灾害损失占GDP的比重较“十三五”平均下降15%。气象灾害监测精细化程度、气象服务智慧化程度、气象灾害防御工作规范化和标准化程度走在南通前列,气象科技创新和人才体系建设走在南通前列。展望2035年,建成现代气象业务、服务、科技创新和气象治理体系,气象服务全面融入沪苏一体融合发展窗口城市建设各领域,保障发展、服务民生能力显著增强,公共气象服务效益显著提高,智慧气象发展水平显著提升,基本实现气象现代化并走在南通前列。

(三)主要任务

一是立足监测精密,推进陆海空立体观测。统筹协调气象观测、预报和服务,强化观测对预报和服务的支撑,构建多维度立体综合观测网络。实施国家级地面气象观测站智能化改造。优化升级省市县高速气象通信网络。

二是着力预报精准,发展智能网格预报预警。建立完善智能网格预报平台,建立完善行业气象预报系统。强化海上大风、雾等对海上交通、重要港口等影响预报和风险预警。

三是聚焦服务精细,提高气象保障服务能力。强化气象灾害风险管理和综合减灾意识,健全“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气象防灾减灾机制。深化“互联网+气象服务”行动,针对重点行业、重点领域,示范开展个性化、订单式、互动式、全链条的智慧型行业气象服务。加强城市走廊、滨海湿地、海洋沿岸生态气象观测站建设,提升生态安全支撑能力。

四是推进科学管理,增强气象治理效能。依法发展气象事业,深化气象重点领域改革,加强气象法治标准建设,提升气象政务服务能力。加强党建和气象文化建设。

(四)重点工程

一是实施气象综合防灾减灾保障工程。通过建设灾害立体观测系统、智慧预报预警系统、信息快速发布系统、灾害影响和气象服务效益评估系统、灾害教育宣传平台等,建成全链条、多灾种、多主体气象综合防灾减灾服务体系,主动融入“市域治理”建设,提升城乡气象灾害精密化监测、精准化预警、精细化服务能力和全社会抵御防范能力,实现城乡气象防灾减灾能力均衡发展,大幅度降低气象灾害造成的城乡经济社会损失和人员伤亡。

二是实施江海联运气象保障工程。根据需求建设沿海气象综合观测体系,实现“近海公共气象服务广覆盖、外海气象监测预警补空白”,基本满足海洋经济发展、海洋气象灾害防御和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的需求。

三是实施生态气象建设工程。以满足长江生态气候安全屏障、长江水源涵养地保护与建设为主要目标,建立生态气象综合观测系统,根据需求建设大气成分等观测设备。开展空气污染气象条件和霾的监测预报;开展生态气候休闲养生适宜性评估、特色农产品气候品质论证,开展风能、太阳能资源监测评估;开展极端气象事件、气候变化对生态环境安全的影响评估。完善生态型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机制,健全人工影响天气安全监管体系,提升作业装备安全性能。

四是实施气象发展能力提升工程。开展气象探测环境保护与基层台站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对老旧台站的维修维护;开展台站节能及智能化改造,持续优化业务运行环境;强化气象数据网络安全管理,提升气象数据可靠性、可追溯性。

(五)保障措施

为保证规划的落实,提出了加强组织领导、加强政策支持、严格监督考评等保障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