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46754328-7/2022-00006 分类: 城乡建设、环境保护\气象、水文、测绘、地震    通知
发布机构: 启东市气象局 文号: 启政办发〔2021〕60号
成文日期: 2021-12-24 发布日期: 2021-12-24 有效性: 有效
名称: 启东市“十四五”气象事业发展规划
启东市“十四五”气象事业发展规划
来源: 启东市气象局 发布时间:2022-02-08 09:38 累计次数: 字体:[ ]

   “十四五”时期,是启东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推动“强富美高”新启东建设再出发的重要阶段,也是根据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重要讲话及对气象工作的指示精神,推进气象现代化向更高水平迈进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为进一步推动启东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提升气象服务保障能力,充分发挥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作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江苏省气象灾害防御条例》等法律法规,依据《全国气象发展“十四五”规划》《省政府关于推进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江苏省“十四五”气象发展规划》《南通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南通市推进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南通市“十四五”气象事业发展规划》《启东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等,编制《启东市“十四五”气象事业发展规划》。规划阐明了“十四五”时期的启东气象事业发展思路、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是“十四五”时期全市气象防灾减灾建设的重要依据,是全市气象部门奋斗的行动指南。

一、启东气象事业发展基础和面临形势

(一)发展基础

“十三五”期间,启东市围绕“江苏在全国率先基本实现气象现代化”的奋斗目标,着力发展智慧气象,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水平稳步提升,基本建成结构完善、布局科学、功能先进的气象现代化体系,圆满完成“十三五”气象事业发展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全力保障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人民安全福祉,为建设“强富美高”新启东作出了应有贡献。

1.基础业务能力逐步提升

气象综合观测基础不断夯实。“十三五”期间,稳步推进气象观测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实现23套区域自动气象站社会化保障,并每月开展日常巡检,确保监测数据及时准确。2020年4月1日,正式实施地面观测自动化,气象观测业务由传统的值守班转向数据装备保障、质量控制。

气象预报预警精准度持续提高。应用智能网格预报体系,形成从小时到月的无缝隙精细化预报产品链。强化气象灾害实时监测和临近预警业务,应用省市县天气预报业务一体化系统,实现多级协同监测预警和无缝隙预报制作。突发灾害性天气预警时间提前量达30分钟,预警业务质量稳定在全省前列。全面实现气象部门内部控制系统运行。开设“启东预警发布”抖音号,在部分镇村安装为农服务气象电子屏,通过抖音、电子显示屏、微博、微信多渠道开展“直通式”气象服务。

决策气象服务能力稳步提升。完成暴雨、大风、雷电、大雾等灾害性天气风险区划,实现无缝隙精细化智能网格预报技术、灾害性天气智能识别、精准预报预警以及气候预测的本地化应用。

2.气象防灾减灾能力显著增强

完善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印发《启东市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启东市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管理暂行办法》《基层气象灾害预警传播功能配置标准实施细则》等。健全防灾减灾机制,成立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中心机构,与应急局、农业农村局、水务局、启东生态环境局、消防救援大队等部门实现联合会商、联动联防。组建“一队多能”的气象应急队伍,建成城市应急移动气象服务系统。全面实施气象灾害预警传播功能配置标准,全市镇、村 “四有”标准(有职责、有设施、有制度、有名库)的建成率达95%以上,基层防灾减灾“六个一”标准化建成率达100%。建成省级标准化气象灾害防御镇1个。建成气象防灾减灾科普场馆,气象灾害防御科普覆盖率达95%。

3.科技创新区位优势日趋凸显

近五年,参与南通市级项目1项、南通市级创新团队1项,获批南通市级项目1项,发表研究论文24篇。研发启东市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值班业务等平台,实现数据信息综合显示分析、超阈值自动报警、气象防灾减灾服务产品制作、预警信息发布。参加南通市气象局与南通市总工会、南通市人社局联合举办的第三届、第四届“南通市气象行业职业技能竞赛”,6人次获得单项奖,2人被授予“南通市技术能手” ,1人获“南通市五一劳动奖章”。

4.气象治理能力有效加强

强化行政执法队伍建设,建立执法人员名录库,提升执法监督和工作力度。推进防雷减灾体制改革,编制标准化行政权力清单、行政权力事项办事指南,明确职责边界。取消雷评、防雷图审技术评价、竣工验收检测中介服务事项,行政许可受理、审查一窗完成。推进不见面审批制度,实现行政许可、处罚双公示。建立防雷安全重点监管单位名录库,全覆盖检查易燃易爆场所,包括油库(含加油站)、化学品仓库、烟花爆竹、石化等,对省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开展“双随机一公开”行政检查。

5.党建工作持续夯实

压实管党治党责任,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等。加强组织体系建设,2020年成立党组,制定了实施基层党支部党建工作目标管理考核办法、党员积分管理办法等,规范党组工作规则和党组纪检组工作规则。充分发挥党组织功能作用,深化党建业务融合,突出政治监督定位,强化执纪问责。

(二)“十四五”面临的形势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我市将紧扣“强富美高”总目标,围绕“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总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推动气象现代化向更高水平迈进。

极端天气气候多发是启东气象工作面临的巨大挑战。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增多,启东年降水量、日雨量、小时雨量、高温日数、高低温极值不断被打破,台风、雷雨大风、暴雨、高温以及局地性龙卷、雷暴等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呈多发频发趋势,给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极大风险。因此,启东气象工作必须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气象和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将建设重点工程、完善基础设施、保障沿海安全等作为重要内容纳入“十四五”规划中统筹考虑,切实筑牢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

保障美丽宜居城市建设是启东气象工作的重大任务。启东市委市政府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加快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形成与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相适应的生态环境治理能力,全域建设美丽启东,打造美丽生态示范城,提升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水平。人民美好生活对气象的需求转向个性化、专业化、精准化和生活性、生产性、生态性,从“避害”为主转为“避害”“趋利”并重,期望利用气象信息更好地提高生活质量、舒适度和幸福指数。启东气象工作要坚持从实际需求入手,着力保障美丽宜居城市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强化系统思维、加强科技创新,在推进经济绿色转型发展、人民生活品质提升、生态环境保护修复等工作中发挥作用,在新的起点上为美丽启东建设提供更加优质的气象保障。

高质量服务国家发展战略是启东气象工作的重要责任。“十四五”时期,是启东全面建设现代化的开局期,是加快江海联动发展的关键期,是构建综合交通枢纽的加速期,是区域综合竞争力整体跃升的突破期。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启东面临着“天时、地利、人和”百年未有的发展机遇。启东气象工作要全面贯彻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主动融入、主动作为、对标先进,不断提升启东气象服务保障的能力和水平。

发展高水平气象现代化体系是启东气象事业的迫切要求。当前,我国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随着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数字赋能社会浪潮下的气象领域工作风险和机遇并存。经过“十三五”时期的发展和建设,我市气象现代化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基础设施、基本条件已达到较为先进的水平,但与国内和省内先进城市相比,很多领域还存有差距。要建设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有水平、更可持续的气象现代化,适应启东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形势要求,需要进一步破解发展难题,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不断增强创新动力、厚植发展优势。

(三)亟待加强的薄弱环节

“十三五”时期,启东气象事业发展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面对新形势和新要求,启东气象事业仍有部分问题亟待解决。

1.气象综合探测能力仍需增强。近海公共气象服务覆盖率有待提高,外海气象监测预警力量尚显不足,各类气象观测设施探测环境评估和保护需要规范化完善,气象探测环境保护压力较大,近海和城市地面气象观测网的空间分辨率仍需提高,综合观测资料融合分析和对天气预报的技术支撑能力有待加强。

2.气象预报预测和科技创新水平仍需提高。预报技术支撑平台需要进一步健全,气象预报预测的精细化和准确率仍需提升,灾害性天气预报预警业务技术研究不够深入,重大气象灾害特别是突发性强天气的预报预警水平与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和公众生活水平提高的需求还存在较大差距。开放合作的气象科技创新体制机制还不够健全,高层次人才培养、使用和扶持的政策支持力度还不充分,高素质创新型人才仍偏少,气象科研成果的转化应用效率还需提升。

3.气象服务供给仍然不平衡不充分。气象服务的供给与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与启东全方位融入苏南、对接上海,深度融入长三角更高质量发展大局的新需求要进一步融合。气象新技术应用能力和专业气象服务领域科技水平尚有不足,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传播的覆盖面和时效性有待加强,公共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中心和平台建设需要完善升级,气象防灾减灾知识普及率要进一步提升,气象社会管理履职能力仍需强化。双重计划财务体制的落实需要进一步满足地方气象事业发展需求。

二、“十四五”发展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气象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坚持新发展理念,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充分发挥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作用,勇担“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光荣使命,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提供坚实的气象服务保障支撑。

(二)基本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强化保障。坚持党的全面领导,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作为气象事业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让人民群众在气象服务中获得更多安全感和幸福感。持续提升气象服务能力,筑牢综合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夯实生态文明气象保障的坚实基础,强化乡村振兴和城市发展气象基础支撑作用。

坚持高质量发展,创新驱动。顺应信息化、智能化趋势,加强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气象应用,对标国内气象科技先进水平,促进气象科技创新,提升智慧气象服务水平。深化气象重点领域改革,加强气象科技创新团队和领军人才队伍建设,积极加入省气象局科技创新团队,提供气象科技有力支撑。

坚持高点定位,开放共享。遵循气象事业发展规律,保持战略定力,坚持不懈推进气象现代化建设。统筹推进军民融合、行业融合,健全气象基础设施、数据信息等共建共享共用机制,聚合相关部门及社会力量共同推进气象多元化服务。全面深化气象改革,健全涵盖气象业务、科研、管理等全方应更高水平气象现代化的体制机制,促进气象事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三)发展目标

到2025年,建成较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系统完备、功能先进、集约高效、保障有力的气象现代化体系。灾害性天气监测率达到96%以上,灾害性天气预警准确率比“十三五”平均水平提升5%,公众气象服务满意度保持在90分以上,“十四五”期间气象灾害损失占GDP的比重较“十三五”平均下降15%。气象灾害监测精细化程度、气象服务智慧化程度、气象灾害防御工作规范化和标准化程度走在南通前列,气象科技创新和人才体系建设走在南通前列。

1.气象监测更加精密。优化观测站网布局,陆地平均观测站距小于7公里,灾害性天气监测率达到96%以上,监测数据可用率达到99%以上。发展智能观测、协同观测,利用多方探测设施,发展多源资料融合技术,提升观测业务整体效益。依法保护气象探测环境,强化气象探测设施维护,确保探测设施安全运行。

2.气象预报更加精准。强化精细智能网格预报业务技术研发与应用,提高预报准确率,不断扩充精细化预报产品库。智能网格预报空间分辨率达到1公里,24小时晴雨预报准确率达到92%以上。增强灾害性天气监测预警能力,开展多尺度灾害性、极端性、高影响天气预报预警业务。灾害性天气预警时间提前45分钟以上,预警时效整体实力力争居省内先进水平。

3.气象服务更加精细。加强重要生态系统气象保障服务,提高大气污染气象条件监测预警水平,提升预报准确率。加强现代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建设,提升农业生产保障能力。推进立体交通和能源安全气象保障服务。充分应用分众化智慧气象服务系统,提高服务的覆盖面、影响力、满意度,公众气象服务满意度保持在90分以上。

4.创新体系更加完善。围绕启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需求,加强气象关键技术科研攻关。全面提高对海洋、水文、环境、航空、生态、农业、交通、能源等行业基于影响和风险的预报服务水平。完善气象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加大行业协作,加强军民融合,大力促进基础研究、成果转化、服务保障协同发展。充分发挥创新平台集聚资源、开放联合的作用,提升气象科技支撑能力。

5.人才支撑更加有力。要进一步深化人才管理体制和培养机制,依托“高层次人才工程”和“江苏省气象局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计划”等,进一步培养创新领军人才,统筹推进人才队伍发展,力争到2025年,中高级职称占比和高层次人才占比双提升。

6.依法治理体系更加健全。融入市域社会治理共同体建设,城市气象灾害风险管理和社会管理能力提升,基层气象灾害防灾减灾救灾抗灾能力进一步提高。气象重点领域改革取得新突破,气象法律法规及标准规范全面落实,基层基础工作进一步夯实。气象依法行政,法制机构和队伍建设继续加强,“互联网+监管”水平显著提高,关联领域协同监管机制更加流畅,市域气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稳步提高。

展望2035年,建成现代气象业务、服务、科技创新和气象治理体系,气象服务全面融入沪苏一体融合发展窗口城市建设各领域,保障发展、服务民生能力显著增强,公共气象服务效益显著提高,智慧气象发展水平显著提升,基本实现气象现代化并走在南通前列。

三、主要任务

(一)立足监测精密,推进陆海空立体观测

构建多维度立体综合观测网络。统筹协调气象观测、预报和服务,强化观测支撑,优化升级区域自动气象站网,加密近海沿岸、长江航道、旅游景点自动气象站,建设完善面向现代农业、生态、环境、交通、旅游、电力、重点单位等行业气象观测站和多源信息监测网,建成以雷达站和沿海港口码头自动站等为重点,近海为风电平台观测站、远海以卫星遥感探测为主的海洋综合气象立体监测网,建设大气电场监测网和预警S波段天气雷达试验网。

开展智能协同观测业务。实施国家级地面气象观测站智能化改造,基于5G物联网技术开展微型自动气象站组网建设及应用,开展S波段天气雷达、风廓线雷达和地面观测、探空观测、卫星观测等协同观测业务。实施多种气象装备针对特定目标的智能弹性观测、协同组合观测、交叉验证观测和连续跟踪观测业务。

提升气象信息化驱动力。按需优化升级省市县高速气象通信网络。推进IPv6部署和5G技术应用。应用气象保障服务平台,推进气象与市域治理项目对接。推进标准格式气象数据应用和实时历史一体化气象数据服务,强化对卫星、雷达、自动站等探测资料的同化应用。提升信息存储能力,扩容数据存储空间。持续健全完善网络安全综合防控体系。

(二)着力预报精准,发展智能网格预报预警

建立完善智能网格预报平台。借助区域数值天气预报模式、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新技术,建立基于统一数据环境的智能网格预报服务平台,实现公里级分辨率的实时监测、短临预报和中短期预报,10公里分辨率的延伸期重要天气过程滚动预测,应用“省市联动、市县一体、滚动更新”的智能网格预报“一张网”业务产品体系。

强化行业气象预报和风险预警。基于智能网格预报产品,建立完善行业气象预报系统,为城市运行、交通联运、旅游生态、重大工程建设等提供精准预报,对潜在灾害影响区域进行影响预报和风险预警,重点发展中小河流、城市内涝、大气污染、关键农时气象影响和风险预警,强化海上大风、雾等对海上交通、重要港口等影响预报和风险预警。

(三)聚焦服务精细,提高气象保障服务能力

坚持生命至上,提升自然灾害综合防范能力。强化气象灾害风险管理和综合减灾意识,健全“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气象防灾减灾机制。完善多部门预警信息发布联动机制,发展基于5G等新型通信技术的新一代一体化预警信息发布体系,完善预警信息发布系统,拓宽发布渠道,提升预警覆盖率、及时性和精准度,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基层社区、城乡网格推送,实现预警信息发布到村(社区)到户到人。加强气象防灾减灾融入地方部门、基层网格治理体系,坚持城市和农村防灾减灾并重,搭建集灾害实况、定量评估、影响预报、风险预警为一体的智能化决策气象服务平台。开展气象灾害风险普查和风险区划,编制精细化气象灾害风险地图,增加自动感知、个性定制、按需推送、在线互动、情景体验等公众气象服务供给能力,逐步推出分众化、场景式智慧气象服务,建设气象防灾减灾科普宣传教育和基地。

赋能生产发展,增强现代经济体系服务能力。打造行业气象服务体系,深化“互联网+气象服务”行动,大力推动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大数据、人工智能等融合创新,建立“智能适需型”气象服务新模式。搭建完善大数据平台,基于行业和用户行为分析,建设精准化、智能化的行业气象服务系统,针对环境、生态、能源、农业、海洋、交通、水务、旅游等重点行业,示范开展个性化、订单式、互动式、全链条的智慧型行业气象服务。做到气象灾害防御重点单位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和隐患排查,健全重点单位多灾种灾害监测和气象安全预警预防控制体系,开展区域性和重大工程气候可行性论证,避免气象灾害的不利影响。推动气象指数向农业政策性保险等商业性保险的应用,延伸气象防减救服务链条。

守护生态环境,提升生态文明建设保障能力。加强长江、海洋沿岸生态气象观测站建设,提升生态安全支撑能力。完善污染天气联合预警机制,不断完善环境气象服务产品,提高灰霾监测预警的准确性和时效性,提升环境预警应急能力。开展重点区域、关键领域气候变化影响评估和脆弱性分析,提高卫星遥感资料本地化应用水平,强化太阳能、风能资源开发利用和宜居宜业宜游气候优势挖掘,提升绿色发展保障能力。完善人工增雨常态化作业机制,提升生态修复服务能力。

(四)推进气象科学管理,增强气象治理效能

强化气象重点领域改革。深化气象业务科技体制和气象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完善防雷减灾体制、气象行政审批制度等,促进双重领导管理体制和双重计划财务体制协同发展,贯彻“放管服”改革要求,保障气象服务产业科学发展。

推进气象工作法治建设。立足精细化管理要求,加强地方性气象法律法规立法调研,开展气象法律法规执行情况检查评估,推进探测环境保护、气象信息服务、预警信息发布等相关法规规章落实。完善“互联网+监管”工作模式,以重点监管、信用监管、“双随机一公开”为抓手,加强防雷安全监管措施。完善气象标准的运用和管理。加强气象法制机构和执法队伍建设,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提高执法能力和水平。

加强党建和气象文化建设。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进党建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坚持党建与业务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推进、同考核”。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提升党组织服务大局和服务群众能力,大力弘扬“准确、及时、创新、奉献”的气象精神。丰富气象文化载体,营造良好气象文化氛围,讲好启东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故事。

四、重点工程

为切实发挥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的作用,更加有力保障生命安全和生产发展,建设以下重点工程项目:

(一)气象灾害综合防灾减灾工程

通过建设灾害立体观测系统、智慧预报预警系统、信息快速发布系统、灾害影响和气象服务效益评估系统、灾害教育宣传平台等,建成全链条、多灾种、多主体气象综合防灾减灾服务体系,主动融入“市域治理”建设,提升城乡气象灾害精密化监测、精准化预警、精细化服务能力和全社会抵御防范能力,实现城乡气象防灾减灾能力均衡发展,大幅度降低气象灾害造成的城乡经济社会损失和人员伤亡。

完善升级气象灾害智能监测网。建立完善天地空一体化、全覆盖、智能化的主要气象灾害监测预警网络。充分共享各类气象观测数据;建设国家级观测站大气成分观测系统;优化区域自动气象站网布局,在“十三五”智能台站建设成果的基础上,增加能见度、地面状况等传感器以及远程控制设备;升级改造区域加密智能观测网,合理布设调整沿江沿海气象观测设备;在气象灾害易发多发区加密建设区域气象自动观测站,建立气象灾害综合监测预警业务体系。

精细化预报预警系统建设。强化精细智能网格预报业务技术研发与应用,建设人机交互式数字网格化预报分析和订正系统,提高预报准确率;加强雷达资料应用,快速识别各类强对流天气落区,提示落区影响方位,构建基于人工智能的分类强对流短临预报系统,提升预警准确率;应用基于雷达资料三维立体风场反演并结合PWAFS数值预报模式数据,研制的低空多层风场监测及预报服务产品。

防雷安全监管能力建设。配备防雷安全检查、监管所必备的交通、便携监测、调查取证、记录、通讯等设施设备;以“互联网+监管”模式为支撑,充分发挥防雷安全监管信息化平台、行政审批平台作用。

公共气象服务能力建设。搭建公共气象服务平台,建立应用于广播、电视、声讯、短信、网络等发布渠道的公共服务产品加工制作系统;开展“互联网+”气象服务、手机APP气象服务。

城乡气象“两个体系”建设。建设现代农业气象业务服务系统;建设特色农业气象服务试验站和气象服务基地;开展“乡村振兴”服务专项建设;开展乡村气象防灾减灾标准化建设;建立城市运行保障及防灾减灾气象服务系统、决策气象服务业务系统、重大社会活动气象保障服务系统。

雷电预警服务系统建设。根据需求新建大气电场仪,组成覆盖全市的大气电场监测网,形成区域雷暴和雷电活动的综合监测预警服务系统。

(二)江海联运气象保障工程建设任务

根据需求建设沿海气象综合观测体系,实现“近海公共气象服务广覆盖、外海气象监测预警补空白”,基本满足海洋经济发展、海洋气象灾害防御和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的需求。

气象监测系统建设。在全市沿江沿海加密建设自动气象站;根据需求配备无人飞机探测设备等。

气象服务系统建设。完善多部门气象监测信息共享机制,建立气象信息集成系统。搭建适应各级需求的决策气象服务平台和信息快速分发系统。

(三)生态气象建设工程

以满足长江生态气候安全屏障、长江水源涵养地保护与建设为主要目标,建立生态气象综合观测系统,根据需求建设大气成分等观测设备。开展空气污染气象条件和霾的监测预报;开展生态气候休闲养生适宜性评估、特色农产品气候品质论证,开展风能、太阳能资源监测评估;开展极端气象事件、气候变化对生态环境安全的影响评估。完善生态型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机制,健全人工影响天气安全监管体系,提升作业装备安全性能。

生态气象综合观测系统建设。在全市旅游景区和城市人口密集区建设便携式自动气象观测站;完善国家级观测站大气成分观测系统,根据需求新建气溶胶垂直探测激光雷达、微波辐射计;根据需求建设农田小气候观测站等。应用气象监测信息集成显示和信息共享平台。

生态气象监测预报评估能力建设。开展空气污染气象条件和霾的监测预报,开展大气扩散条件、气候承载力评估。加强生态气象灾害评估与预警技术研究,建设干旱、洪涝、低温雨雪冰冻、病虫害、城市大气污染等生态气象灾害评估与预警系统。加强沿海风能太阳能资源观测与评估、开展生态气候休闲养生适宜性评估、特色农产品气候品质论证等,开展中国天然氧吧、生态宜居等特色气候品牌创建。

人影作业保障系统建设。更新升级智能化人工影响天气作业装备,根据需求建设符合安全规范的火箭弹临时存放库房和标准化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点,升级人影作业专用车,配备人影作业专用车载运弹箱,升级人影作业智能指挥系统。健全人工影响天气安全监管体系,提升生态型人工影响天气服务能力。

(四)气象科技能力提升保障工程

开展气象探测环境保护与基层台站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对老旧台站的维修维护;开展台站节能及智能化改造,持续优化业务运行环境;强化气象数据网络安全管理,提升气象数据可靠性、可追溯性。

保护性迁建气象观测站。根据城市发展规划调整,迁建启东国家气象观测站;迁建探测环境发生变化且不满足探测要求的区域自动气象站。

加强气象业务信息化水平。升级改造气象主干通信网络,提升气象信息传输能力。依托政务云、地理信息系统、市域治理等基础平台,应用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城市安全运行气象保障服务系统、综合气象信息系统。推进分类强对流跟踪预警技术和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新技术在气象业务领域中的应用,提升突发灾害性天气预警和服务能力。

推进信息网络安全基础设施建设。综合运用信息安全技术手段,完善网络安全实时监测监管平台和基础设施建设,通过网络安全二级等保评审。建立气象服务指标体系和知识库,丰富气象产品供给。推动气象信息嵌入城乡网格化社会治理,实现主流媒体权威气象信息全接入。

气象科普宣传能力建设。将气象灾害防御科普纳入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推进气象科普走进校园,开辟气象科普第二课堂,打造气象科普基地,培育气象科普宣传队伍,创建具有启东气象特色的气象科普品牌。构建覆盖城乡的气象科普体系,提升全民防灾避灾救灾能力。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不断加强对气象工作的组织领导,结合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的需求和启东气象防灾减灾实际,将规划任务实施方案纳入政府工作计划,部署落实规划责任和主要任务。

(二)加强政策支持

各地各有关部门要认真落实加快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措施,有效衔接各项改革,确保气象部门人才队伍稳定、业务水平提升。切实加大对气象事业发展的资金投入力度,将发展气象事业所需经费纳入政府财政预算,建立气象领域稳定有力可持续的地方财政投入保障和扶持机制。充分发挥相关部门及社会资源力量,创新气象协同发展机制、合作模式,完善气象设施和探测环境共建共享共管机制。

(三)严格监督自评

气象部门会同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等有关部门加强对规划实施情况的跟踪分析、督促检查,组织开展规划实施情况的定期评估与重点工程项目的绩效考评。自觉接受人大、审计和社会监督,鼓励公众积极参与规划实施情况监督。要根据年度进度监测分析、中期评估、总结评估情况分析问题短板,及时查漏补缺,确保各项工作序时推进、圆满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