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强化组织领导,深化依法行政
严格履行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将法治政府建设纳入本地区经济发展规划,纳入政府年度工作计划,明确工作目标、主要任务和具体措施,积极推动落实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要点和重点工作任务情况。自觉接受人大依法监督,积极配合做好人大代表调研工作;建立民主评议和民意调查制度,畅通渠道听取群众意见;政府信息依法公开,方便群众了解政府工作。同时,制定规范性文件管理办法,加强对政府发文的各类规范性文件的事前审查,遏制滥发规范性文件的现象,提高了规范性文件的实用性。落实主要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的法治政府建设领导协调机制,有效落实依法科学民主决策机制。完善重大行政决策公众参与程序,落实公示、听证制度,进一步畅通群众意见表达和诉求渠道。
二、健全工作机制,推进法治政府建设
(一)完善重大事务科学民主决策机制。进一步完善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制度。人民群众密切相关的重大事项决策按照社会专家论证、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和合法性论证的法定程序执行。确保重大决策内容不与党的方针、政策,国家的法律、法规、规章相违背或抵触。
(二)加强规范性文件监督管理。认真贯彻执行《江苏省规范性文件制定和备案规定》,按照“科学制定,严格审核,及时备案,规范管理”的要求,严把起草、讨论、审查、发布四个关口,编制了《南阳镇人民政府信息公开指南》,对涉及公众利益的行政规范性文件,严格落实挂网公示制度,广泛征集社会公众意见。建立规章和规范性文件清理长效机制,落实规范性文件有效期制度,按规定开展规范性文件清理。
(三)健全政府法律顾问制度。我镇选聘1名资深律师担任法律顾问,办理有关诉讼、仲裁、执行和其他非讼诉法律事务;引导法律顾问积极参与重大行政决策的研究、咨询和论证,提供建设性的法律意见和建议,确保行政决策的合法性、合理性,不断提高依法决策的水平和质量。依法配合法院的审判活动,按规定进行出庭应诉、答辩,自觉接受法院的生效判决和裁定。截止到今年上半年,我镇尚未出现行政败诉。落实公职律师制度、一村一法律顾问制度,充分发挥其在法治宣传、纠纷调解、法律咨询、案件代理领域作用。
(四)严格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规范行政执法公示制度,行政执法信息通过南阳镇政府信息公开网进行公示。落实行政执法综合体制改革,落实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和资格管理制度。目前,我镇获得执法证人员31人,配备了10台执法记录仪,实现“一支队伍管执法”。落实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依法履行行政处罚、行政许可等行政执法行为时,进行全过程记录;落实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治审核制度,对于拆违控违南阳镇每完成一项上级交办单,都配合城管局进行审核,确保行政执法公正公平。
(五)强化执法监督,建立健全行政执法监督投诉机制。镇具有执法权的部门依法接受权力监督,一切行政执法行为必须符合法定权限,同时镇设立监督投诉电话,加大行政投诉处理力度。定期组织人大代表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项法治视察督查活动,对重要事项和重要岗位进行监督检查。
三、坚持重点突出,开展法治宣传活动
深入开展“尊崇宪法、学习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运用宪法”学习宣传教育活动,广泛发动镇全体机关干部、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村居党员参与江苏省第四届“百万党员学宪法学党章考法律活动”,推动宪法精神深入人心。
深入学习宣传与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持续开展“疫情防控·法治同行”“德法涵养文明·共建绿色生活”“美好生活·法典相伴”等主题普法活动,加强扫黑除恶、防邪反邪、防电信网络诈骗劳动就业、公共卫生安全、环境保护、安全生产、长江保护、退役军人保障、优化营商环境等方面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建设营造良好法治环境。
紧扣国家安全开展主题法治宣传。结合“4·15”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抓好《国家安全法》《网络安全法》《反恐怖法》《反间谍法》和《江苏省反间谍安全防范工作条例》等法律法规宣传,不断增强广大干部群众的国家安全意识,提高驾驭风险、迎接挑战的本领。
四、拓宽普法范围,狠抓重点对象学法
一是普法对象全面。持续推进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采取“个别学习”与“集中学习”相结合方式,上半年已完成公务员学法20学时、考法2次;紧紧抓住“关键少数”,着力提升党政领导班子法治意识,领导班子成员集中观摩庭审2次。强化青少年学法用法,积极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工作格局,长江保护法普法活动期间,向全镇中小学生广泛征集优秀活动作品,全面提高学生法治观念,共征集优秀书法绘画摄影原创文学作品等27幅。强化企业员工学法用法。结合“法润江海,情暖民工”进企,开展劳动保障法、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进行宣传,不断提高企业经营管理人员依法管理、诚信经营、安全生产意识水平。强化特殊人群法治教育。结合特定节日及上级部门宣传计划,积极开展针对农民工、妇女、老年人等特殊社会群体的普法活动。
二是普法形式多样。镇村利用知识竞赛、专题讲座、作品有奖征集,等方式,采取法治屏幕、广播、标语、横幅、专栏、板报、宣传单、宣传车等形式开展普法宣传活动,这些形式群众喜闻乐见且易于接受。
五、推进依法治理,提升法治文化建设
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巩固提升年”活动,对现有民主法治示范村,实行严格的动态管理淘汰制度,提升民主法治示范村建设质量。
完善“援法议事”制度,深入推进村规民约等社会规范“修法”,建立“小微权力清单”“村民议事平台”等制度,重点推行以家庭为单位的积分制管理,构建新型社区管理模式,不断健全完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社会治理体系。加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阵地建设。加强法治特色小镇建设,进一步深化网格微法治,法治力量不断下称,鼓励网格内开展法治宣传活动。充分利用中心大屏幕等作为宣传法治文化阵地,推进普法教育工作制度化和规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