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上半年农业农村工作总结
来源: 启东市农业农村局 发布时间:2024-07-15 15:41 累计次数: 字体:[ ]

今年以来,我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对江苏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聚焦农业强市目标,以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为引领,坚持不懈抓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强化科技支撑和改革创新,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稳步提升乡村产业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水平。

(一)突出粮食安全,毫不动摇扎紧“米袋子”。

一是夏粮生产态势良好。根据统计反馈,全市油菜播种面积14.79万亩,目前已收获完毕;21.55万亩的小麦已全面铺开,夏粮播种面积44万亩左右,稳中有增;预计平均产量242.4公斤/亩,较去年增加13.6公斤;预计总产10.77万吨,较去年增加0.65万吨,呈现“面积增、单产增、总产增”的良好态势。二是畜牧水产业健康发展。截止2024年5月底,生猪存栏13.3万,能繁母猪存栏1.01万,本月生猪出栏1万,累计出栏5.86万。肉鸡存栏148.21万羽,蛋鸡存栏170.1万羽,奶牛存栏460头,羊存栏32.88万头。我市渔业总产量12.8万吨,其中海洋捕捞6.85万吨,海水养殖4.46万吨,淡水渔业1.5万吨,完成水产品保供目标,水产苗种产业稳步增长。三是农业科技装备水平稳步提升。继续对大田粮油作物智能农机具进行补贴,截至目前智能农机具保有量(包括特色农业领域具有智能功能的农机设备)达到1667台(套)。做好农机购置补贴工作。截至目前,全市中央及省级农机购置补贴使用资金159.843万元,补贴农业经营主体126个,补贴机具536台套。

(二)紧盯优势产业,千方百计提升“价值链”。

一是激发农业企业发展活力。支持鼓励农业加工企业发展,发布省级现代农业发展专项项目,提升加工能力。截止目前,全市共有南通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26家,其中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1家,省级农业龙头企业8家,南通市级农业龙头企业17家。2024年组织申报南通级农业龙头企业5家。二是推进数字农业基地建设。出台建设农业物联网创新应用基地(数字农业基地)项目,重点支持种植业、畜牧业、渔业、种业等生产型数字农业农村基地建设。支持以农产品加工、包装、运输、仓储、交易、溯源等过程为对象的经营型数字农业农村基地,促进农产品小生产与大市场有效衔接。启东市嘉禾力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启东市永和蔬菜专业合作社申报了该类项目。三是打造休闲农业精品线路。今年以来,启东市休闲农业本地游迎来高热度,休闲农业呈整体蓬勃发展态势,1—5月,共接待游客225.8万人次,营业收入6.81亿元,同比增幅达13.58%。同时,申报2024中国美丽乡村休闲旅游行夏季精品景点线路一条。四是强化农业质量品牌建设。开展“二品一标二基地”建设。上半年,组织了30家绿色食品生产主体的新申报、续展工作,已获证绿色食品2个。目前全市共认证绿色食品生产基地49个,面积12.25万亩,认证绿色食品总数达106个;获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6件,注册农产品地理标志证明商标6件、农产品集体商标1件;建设省级绿色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39个,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1个;“启东绿皮蚕豆”成功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及“中国农耕农品记忆索引名录”。全市绿色优质农产品比重达87.1%。

(三)注重生态宜居,持之以恒塑造“新风貌”。

一是全力推进乡村振兴示范建设。2022-2023年我市培育23个乡村振兴示范村(先进村),常态化开展项目督查指导,及时跟进项目推进情况,紧盯各创建村短板弱项,全力保障乡村振兴示范村(先进村)序时高质量推进。截至目前,培育村建设项目111个均已竣工。二是大力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程。获评2023年度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建成2023年度南通市级农村人居环境先进村87个。开展日常巡查5轮、“回头看”1轮,通报巡查情况1次,累计排查问题800处。迎接省级2022-2023年度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复评工作,认定24个省级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召开2次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推进会,确定2024-2025年度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培育名单。2024年我市改厕任务7000座,上半年改厕办共完成4420座,完成率63.1%,其中新建改造3208座,整改达标1212座,并完成3145座户厕验收工作。三是聚力发展生态绿色农业。认真贯彻禁渔执法工作要求,积极组织海上、江面、沿江堤岸的执法巡查行动。今年以来,在长江禁捕区及周边水域开展水上执法巡航35次,在沿江岸线、江堤开展陆地执法巡查20次,会同市公安局、市市场监管局、长航公安南通分局启东派出所开展联合执法巡查8次。完成2023-2024年建设的6家猪场资源化利用项目的中期验收工作。对全市197家养殖户的粪污资源化利用情况进行了调查,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95.25%。

(四)聚焦民生所需,多措并举同奔“致富路”。

一是稳妥推进农村改革。我市已经提交国家级延包试点申请,制定《中共启东市委启东市人民政府关于“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国家级试点的请示》的申请文件和方案。目前,按照方案分批实施第一阶段,下发《关于报送二轮延包先行试点小组的通知》,全市汇总申报延包试点村数合计246个,试点组数为483个,户数为14346户。二是持续强化产权交易。建立起覆盖全市、链接省、南通的产权交易体系,实行统一信息发布、统一交易流程、统一交易规则、统一交易文书、统一交易监督“五统一”运作模式,农村集体资产资源交易实现“应进必进”。截止2024年5月底,13个镇(区)261个村全部实现网上交易,实现成交项目数145个,交易总额1916.89万元,其中土地流转项目6034亩。

(五)筑牢安全基石,全力以赴守护“一方平安”。一是商渔船防碰撞工作联合执法落到实处。今年在全市主要渔港宣传发放商渔船防碰撞宣传材料300余份,召开商渔船防碰撞联合宣贯3次,受教育渔民300余人次。开展进出港商船护航行动,圆满完成中远海上钻井平台的护航任务;开展商渔共治联合巡航行动2次,严厉打击渔船侵占航道、锚地内设置渔网、在通航水域捕鱼作业等违法行为,对商船传统航道附近渔船加强动态监控。二是渔业安全生产执法检查常态化开展。严格落实进出港渔船常态化执法检查。加强帆张网、笼壶、养殖渔船和10人以上等重点渔船管控,今年以来,组织开展渔港巡查49次、安全执法检查85次、检查渔船704艘次,发现安全隐患246项,立案处罚48起,罚款88.92万元。加大对长期停泊外地渔船监管力度,县镇两级相关人员今年先后4次赴浙江检查启东籍渔船达39艘次。三是农业执法监管落实有力。紧紧围绕稳定农资经营市场、确保农产品安全、保障农机安全生产的目标,坚决执行各项执法工作任务。截止目前,共立案39起。罚没款3.05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