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东市农业农村局2022年下半年工作计划
来源: 启东市农业农村局 发布时间:2022-07-08 09:32 累计次数: 字体:[ ]

具体目标:

1.突出农业产业结构优化。2022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基本保持稳定。发展优质小麦,面积稳步提升到23.5万亩左右;玉米面积增加至30万亩;油料作物继续稳定在23万亩。年出栏10万头的大型规模养殖猪场全面投产运营;年生猪出栏量保持稳中有升。持续打造渔业示范区,在全国率先基本实现渔业现代化。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推荐乡村旅游线路2条以上。

2.突出农业基础设施完善。2022年,全市新建高标准农田2.5万亩。农机具拥有量保持年增长3%以上,年末达到8.84万台(套),农机总动力达到68万千瓦,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达到98%,培育建成2个以上农业机械化科技示范基地。

3.突出农村生态环境改善。加大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水稻秸秆机械化还田率达到92%以上,秸秆综合利用水平超95%。确保稳步实现农药化肥减量使用,逐步提高非化防控产品占比,主要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产品应用覆盖率保持在85%以上,氮肥利用率提高到40%以上,农膜回收率稳定在90%以上,绿色优质农产品比重72%以上。

4.突出农业科技能力强化。2022年,新增示范推广农业新技术新成果5项,新品种10个,新增农业科技示范基地11个,水产原良种覆盖率达到55 %,农业信息化覆盖率达到66 %。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71%。

5.突出外向型农业拓展。加大农业招商引资力度,稳步推进农业走出去战略;实施农产品加工提升行动,延伸农业产业链;大力推进互联网+农业,打造农业发展增长点。2022年,力争申报省级龙头企业1家以上,南通市级龙头企业1家以上。

工作举措:

1. 坚决服从国家大局,确保粮食安全和重要农副产品供给安全。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严格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切实稳定粮食面积,确保粮食播种面积121万亩、总产量6.56亿斤以上。建设4个1000亩以上的水稻绿色高质高效示范片,确保粮食生产安全。大力发展优质小麦、优质食味水稻,稳定玉米、大豆种植面积。加快推行“种粮一体化”新模式,在订单农业、加工增值、品牌赋能等关键环节精准发力,提高种粮综合效益。优化蔬菜产业布局,着力建设上海市外农产品主供基地和直采直供基地,打造引领长三角绿色健康安全新消费的“大菜园”“大厨房”。加大畜牧业结构调整力度,完善现代畜禽养殖体系,做好生猪等畜禽健康养殖指导工作,推动规模养殖场设施设备改造升级,保护生猪基础产能。推进水产绿色健康养殖。2022年,蔬菜(含四青作物)播种面积69万亩、总产量不少于120万吨;生猪存栏16万头,出栏26万头;水产品总量稳定在25万吨。

2. 全面深化农业供给侧改革,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坚持绿色发展导向,做大做强优质粮油、特色蔬菜、生态畜禽、现代渔业、休闲观光农业等优势特色产业,促进产业融合发展。积极争取省级专项资金,在全市布局新建镇(村)集体所有的农机+综合农事服务中心,全面提升社会化服务水平。积极发展智能农业,分产业构建启东农业农村数字一张图,着力提升农业农村大数据水平。加快构建全市农副产品综合电商平台,大力发展农村电商,培养农村电商骨干人才。积极引进旗舰型、科技型、融合型的农业产业化发展企业,切实推动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创设启东农业区域公用品牌,精心培植启东海鲜、启东四青作物等系列产品品牌,建设“区域公用品牌+系列优质农产品+企业品牌目录”的品牌推广体系,大力提升我市农产品市场竞争力。逐步发展农业产业强镇,推动东海镇的水产养殖产业、惠萍镇的食品加工产业、吕四港镇的特色渔业、海复镇的休闲农业产业成为主导产业,创出特色,做成亮点。大力培育乡村休闲旅游新业态,依托沙地圩田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项目,横向拓展张謇垦牧文化旅游功能,融合农文旅,提升海复镇搬场村乡村旅游功能价值,构建乡村休闲旅游新增长点。2022年新增农业科技示范基地11个,全市农业数字信息化水平达到70%,特色农业机械化率超60%,培育南通市级以上示范家庭农场8家、农业龙头企业1家以上。强化农产品品牌建设,新增省绿色食品3个以上,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工程1个,25万亩全国绿色食品原料(大豆)标准化生产基地基本完成中期建设。

3. 不断优化农村生态环境,提升农民生活幸福感和获得感。加快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着力开展干道沿线破落建筑和“三棚”整治专项行动,农业农村局将切实发挥牵头抓总作用,强化底数摸排,限期推进。利用半年时间,汇同各区镇及相关部门啃下硬骨头,打下翻身仗,彻底优化启东干道沿线的环境秩序风貌。同时,积极推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星级评价管理制度,确保全市三星级行政村占比超30%。结合省市生态宜居美丽示范镇村培育、特色田园乡村建设和传统村落保护、省级绿美村庄、生态河道、美丽农路等项目建设、乡村振兴示范村培育,分类施策打造农村人居环境示范亮点,实现一片一特色。推动农药零差价配送提质扩面,加强农业废弃物回收处置,废旧农膜处置回收率达90%以上;实施农村可腐烂垃圾就地生态处理机制,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到100%,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超98%;加强科技攻关,着力解决以油菜、稻麦秸秆为重点的综合利用难题,提高秸秆综合利用技术、装备和工艺水平,延长秸秆综合利用产业链条,切实提高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水平。2022年,建成南通市级乡村振兴示范村、先进村共计23个,力争完成12个生态宜居美丽示范村的培育,努力打造宜居宜业新农村建设样板。

4. 深入推进农村重点领域改革,切实增强“三农”工作的动力和活力。落实促进全市农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意见,大力发展村级特色经济,突出物业经济、资源经济、服务经济、“飞地”经济、融合经济等路径,支持抱团发展,加强土地、资金、项目、人力等要素互补投入与联合经营,实现村营收入逐步增长。做大做强村级主导产业,建立集体经济发展成效与经营管理人员待遇报酬增长挂钩机制。完善产权明晰、权责明确、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按股分配、管理科学的集体资产管理体制,优化集体资产有效配置和组合。持续深化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体系建设,确保农村集体资产资源交易“应进必进”。多渠道引导农民创业增收,突出创业拉动,积极鼓励农村群众就地发展民宿、农家乐、加工配送、农村电商等多业态乡村经济,通过多领域创业实现增收致富。2022年力争实现村营收入60万元全覆盖,其中持续稳定收入(剔除土地整治等一次性收入)占比超过50%。

5. 牢固树立安全生产底线思维,拧紧渔业生产“安全阀”和长江十年禁渔“截断阀”。持续推进渔业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建立问题隐患和制度措施“两个清单”,制定时间表、路线图,坚持边查边改,加快推进实施。保障“三类船舶”整治成果,积极采取“海上查、港口堵、岸上管”的方式,对涉渔“三无船舶”保持高压严打态势,确保实现涉渔“三无”船舶动态清零。加大渔业安全执法力度,建立重点渔船管理清单,规范养殖辅助船舶安全管理,开展全覆盖拉网式的渔业安全大检查、大排查、大整治。持续推进渔船风险分级分类管控,突出敏感时段、重点水域巡航执法,织牢织密海上执法网络。一律杜绝“网证不符”、海洋捕捞渔船“人证不符”现象,对渔船进出报告率和北斗系统开机率、渔船编组结对落实情况等进行全面监管。抓紧伏休管理,组织对伏休渔船进行巡查,按照伏休渔船动态管理要求,切实掌握移泊渔船的去向。积极推进长江十年禁渔工作,完善联席会议、联合执法制度,强化工作专班力量,持续推进高效整治。在做好长江水域执法监管的同时,利用市域现代化治理中心视频监控、江海第一哨民防雷达等平台,采取有力措施,全力斩断非法捕捞、运输、销售的利益链,确保“十年禁渔”开好局、起好步、管得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