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市科技局紧扣市委、市政府提出的“高质量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高水平共建长江口产业创新协同区”的目标追求,围绕“七虎竞南通,启东争头筹”这一主题,突出产业创新协同、科创主体培育、科创载体建设和创新生态优化,以科技创新赋能新质生产力。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是进一步强化统筹协调。完善“双月例会、月度点评、双周过堂、每周推进”机制,确保各项指标高质量发展。1—4月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60.77%,列南通第2;技术合同输出成交额34.8亿元,列南通第3;外国高端人才来华工作数80个,增幅45%,已完成年度考核任务;1—4月“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增幅”28.7%,列南通第1。
二是进一步优化科技政策。修订完善《关于持续推进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及《实施细则》,着重聚焦企业研发投入奖励和产学研合作项目经费补助,进一步提升政策供给的精准度和政策导向的实效性。年初至今,已兑付各类奖补资金2064万元。
三是进一步精准引培企业。深入实施高新技术企业五年倍增计划,联合区镇开展全面摸底调查,筛选出240家(其中到期高企81家)企业纳入培育库,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为入库企业精准把脉、靶向施策。优化驻外招商布局,加大项目考核推进力度,举办科技招商活动7场,组织科创项目过堂会3次、推进会5次,一季度认定科创项目51个,列南通第3。
四是进一步引进科研机构。启东复旦医学创新研究院已完成事业单位法人设立,启动人事招聘,第一届理事会已召开,各项工作步入正轨;上海大学长江口新能源概念验证中心于4月在启东(上海)协同创新中心设立验证中心张江基地,5月中旬举行了建设发展研讨会暨专家顾问聘任仪式,聘请6位专家学者为中心专家顾问,目前首批验证项目正在征集中,将于6月中旬举办第一场实训营活动;太原科技大学启东智能装备研究中心已完成签约,现正推进经费和法人主体落实等具体事宜;南通大学启东海洋研究院,双方已多次召开对接会,就任务目标、运营模式、合作方式等进行磋商,即将达成一致意见。为使高校研究机构在启有效开展工作,在市委市政府大力支持下,将启睿产业园1-6号楼作为高校研究机构来启落户空间,目前,锦汇集团正根据高校的实验室、验证中心建设的基本要求,开展室内布局装修。在南京的离岸平台正在抓紧推进,目前已进入装修施工阶段,预计7月底具备入驻条件。上海离岸孵化器累计入驻科创型企业8家。
五是进一步做实校企合作。组织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开展合作,已实施产学研项目76个。在常态化组织校企合作的基础上,4月中旬,举办了启东·哈尔滨工程大学产学研协同创新专题对接会,中远海运、泰胜蓝岛等10多家企业与哈尔滨工程大学的专家教授进行了项目对接洽谈,目前泰胜蓝岛等企业与校方达成3个产学研项目。推动企业研发载体建设,7家企业参加省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绩效评估,其中2家获评优秀。
六是进一步提升服务能力。编印了《科技创新服务手册》,共开展入企送政策服务60多次,赠送科技政策汇编200多本。为赋能中小企业创新发展,5月中旬,在上海举办首期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暨科技型企业创新能力提升专题学习活动,23家企业负责人参加了活动。为推动本地企业之间深入融合发展,我们主动作为,于5月上旬,在德哈哈压缩机有限公司组织开展了科技型企业产品对接洽谈活动,帮助企业在技术创新、产品配套等方面深入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