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1424696-8/2024-00169 | 分类: | 科技、教育\教育 通知 | ||
发布机构: | 启东市教育体育局 | 文号: | 无 | ||
成文日期: | 2024-08-28 | 发布日期: | 2024-08-28 | 有效性: | 有效 |
名称: | 关于做好“精准资助,结对帮扶”资助育人活动的通知 |
各镇教育管理办公室,各中小学校、幼儿园:
为贯彻新发展理念,全面落实精准资助,深入推进资助育人,构建保障型资助与发展型资助并重的一体两翼资助服务体系,决定在全市教育体育系统开展“精准资助,结对帮扶”资助育人活动,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活动目标
坚持“扶困”与“扶志”“扶智”相结合,践行发展型资助育人理念,通过家访,了解学生家庭状况,宣传教育资助政策。积极组织党员干部和教师与困难学生建立帮扶关系,给予困难学生生活和学习上更多的关心和帮助,为他们的兴趣培养、能力提升、视野开阔创造更多机会和条件,着力培养受助学生自立自强、诚实守信、知恩感恩、勇于担当的良好品质,使之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实施主体
全市各中小学、幼儿园。
三、实施对象
2024-2025学年度在籍在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四、活动时间
2024-2025学年度(未来年度长期坚持)
五、活动内容
1.加强政策宣传。把握资助宣传的“三时三面两线”(“三时”指招生时、报到时、毕业时三个关键时点,“三面”指学校、家庭、社会三个层面,“两线”指线上、线下两条主线),多渠道、多形式宣传学生资助政策,详细解读资助申请条件、申请流程、资助标准等,切实提高政策知晓度和社会满意度。
2.做好精准资助。通过家访,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和家庭状况,核实学生资助申请信息填写是否真实、准确,做好精准资助,确保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应助尽助。
3.实施结对帮扶。在家访的基础上,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施结对帮扶。一是全面落实各项资助政策;二是发动党员干部、教师与学生建立帮扶关系,以实际行动关爱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三是发动社会各界扶困助学,不断提升资助力度。
4.关注特殊困难群体。对原建档立卡家庭学生(脱贫家庭学生、脱贫不稳定家庭学生、边缘易致贫家庭学生)、低收入家庭学生(城乡低保家庭学生、特困救助供养人员、低保边缘家庭学生、支出型困难家庭学生、其他低收入家庭学生)、突发严重困难家庭学生、困境儿童(孤儿、重病儿童、重残儿童、事实无人抚养儿童)、残疾学生、残疾人困难家庭子女、困难职工家庭子女、优抚对象子女(享受国家定期抚恤补助的优抚对象子女、烈士子女、因公牺牲人员子女、见义勇为牺牲人员子女)等特殊困难学生要重点关注,并根据这些学生所处的成长困境类型和实际需要,分别提供针对性、持续性的救助教育服务,做好发展型资助育人工作。
六、活动要求
1.加强党的领导。各校要加强党对学生资助工作的全面领导,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中的孤儿、事实无人抚养、严重疾病、严重不良行为等群体的教育作为重要工作抓实抓好,深入关心困难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通过高质量、过程性学生资助不断缩小群体之间的差距,确保“一个都不少”“一个都不落”。
2.做好家访记录。全面开展申请学生家访工作,做到先家访后认定,确保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家访全覆盖。在家访中,详细填写《家访活动记录表》,收集被走访家庭对资助政策和资助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家访过程突出隐私保护、尊严维护、政策宣传和教育关怀。
3.开展结对帮扶活动。在家访的基础上,根据师生双方意愿,可结成“一对一”“一对多”或“多对一”的帮扶关系,进一步从物质帮助、道德浸润、精神激励、能力拓展上下功夫,开展好结对帮扶活动。帮扶周期为一学年,期满后可根据师生意愿延长结对时间。帮扶教师要根据帮扶对象的具体情况,立足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帮扶计划,为受助学生建立《结对帮扶手册》,对帮扶活动全记录,对学生成长奖励全记录,关注学生的成长过程,做好成长档案记录和帮扶总结,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现自我超越。
4.提升活动宣传效果。各校要及时收集、认真梳理活动信息,挖掘推介受助学生(群体)奋发向上的事迹、资助育人好经验好做法以及好故事,推动活动不断深化,力求取得最大成效。通过各类媒体、平台及时报道活动开展情况,引导社会各界积极支持、主动参与到活动中来,鼓励和募集社会资金,助力发展型资助育人工作。
启东市教育体育局
2024年8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