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交通运输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交通运输的重要论述精神,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的战略部署,坚定不移地实施“交通引领发展”的核心战略,致力于构建公铁水空四维一体的综合交通体系。2024年市交通运输局着力在对接上海、乡村振兴、民生实事等方面工作上,破瓶颈、解难题、见实效,打造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为启东高质量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高水平共建长江口绿色产业创新协同区提供交通保障。
一、主要工作情况
(一)从严从实,铸牢基层党建基础。一是聚焦政治建设,不断夯实堡垒基础。深化学习教育。按要求落实“三会一课”,组织《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学习教育,开展党组第一议题学习、中心组理论学习、第一书记上党课,支部书记领学等,推进党纪知识学深学透。注重理论宣讲。举行“踔厉奋发强担当 勇毅前行向复兴”暨“学习身边榜样”宣讲比赛,开展以“冬训聚合力 发展攀新高”为主题的党员冬训系列活动。二是聚焦队伍建设,不断发挥引领功能。开展争创“服务高质量发展先锋队”主题实践活动。以“融合发展、优化环境、安全稳定、提升能效”四个方面11项重点工作为主要实践内容,融合推进党建工作。融合党建服务品牌创建。确立“交相‘徽’映”为局党建服务品牌,重点实施旗帜引领、暖心惠民和固本强基“三大工程”,通过主党建共建、新就业群体党建等,提升党建引领功能。深化实施“书记项目”。确立“党建筑堡垒 合力治拥堵”为书记项目,由局党组书记牵头,推进启东南、启东北高速公路出入口提升改造,解决拥堵难题。三是聚焦作风建设,不断稳固反腐阵地。加强廉政宣传教育。组织开展以“严明纪律规矩 永葆清廉操守”为主题的“5·10”思廉日活动,营造崇廉尚廉的良好氛围。用好“四种形态”。针对重大节假日“四风问题”高发节点,采取节前提醒、违纪通报、廉政谈话、专项检查等,打好“预防针”、筑牢“高压线”。
(二)实干笃行,部署推进重点工作。
1.强化超前意识,谋划接轨上海。充分利用长江北支公铁两用大桥,积极开展通沪高速S11各项研究设计工作,并根据通州湾新出海口吕四起步港区的建设需要,进一步研究S11往北延伸并接入吕四环抱式西港池。紧盯上海沪崇高速S7长江南支西线隧道的研究契机,全力推动S11与S7通道对接。
2.强化全局意识,整合企业资源。督促加强“一套表”数据上传申报工作,要求相关企业做到应统尽统、应报尽报。及时监测分析GDP核算交通基础指标运行情况,积极联系发改委、海工园等部门推进规上企业培育扶持工作,进一步做好排摸和精准帮扶,尽力推动企业升规入统。截至目前,装卸搬运和仓储业和其他运输业分别新增1家规上企业,年内其他运输业预计再增加1家。
3.强化服务意识,保障企业合规。联合海事、水利、环保、海工园等单位组成工作专班,全力推进7家企业的水运工程合规化手续,全力推进全市沿海沿江港口码头合规化进程。目前,丰顺码头船台船坞工程、中交三航和振华码头工程已竣工验收,3家企业已基本完成合规化,余下4家企业有望年底竣工验收。
4.强化协调意识,整治违法用地。启扬高速合作互通连接线(志圩公路)已完成土地报批工作。宁启铁路启东站配套工程已完成用地组卷工作并上报南通自然资源局。335省道(天江公路至S11通沪高速互通)基本完成用地组卷工作,即将报省预审查。345国道(S255至G228段)已完成生态管控区论证报告,即将递交南通市政府组织审查。
5.强化为民意识,优化营商环境。积极开展启东高速公路支撑启沪发展收费优惠政策的研究工作,计划针对启沪来往的人才、游客、货车等进行高速通行费用补贴,以促进启沪人才、产业等要素的有效流动,优化启东营商环境,助力启东经济发展。此外,积极开展全市物流调研分析工作,计划通过聚合物流资源、引入零担专线、企业一体化物流业务等方式,推进全链路降本增效。目前正与几家物流公司进行进一步对接洽谈中,争取公司尽快落户以改善我市物流条件。
(三)多措并举,优化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1.铁路建设方面。一是服务保障北沿江高铁无障碍施工,工程关键节点取得新进展。启东境内北沿江高铁建设桩基施工已全部完成,启东特大桥总体进度已超50%。启东客整所房建基础施工已完成。安置区一期主体工程已基本完成,二期施工进度完成超50%。二是助力推动洋吕铁路运营跨越新维度,货运班列实现首发。7月31日,洋吕铁路吕四港铁路专用线线路开通获得国铁上海局集团批复。9月26日,吕四港铁路专用线首趟集装箱海铁联运班列顺利开行。三是路地协同,持续推进铁路沿线外部环境整治。在铁路沿线打造融合党群服务、应急处置、治安防范于一体的“护路平安小站”,切实提升综合治理水平与应急处置能力。利用智慧一张图隐患处置小程序,由专人负责落实隐患的处置,并建立与铁路公安、工务段等区间段长的研究会商机制,确保隐患及时整改。全面建成铁路沿线“亮眼”工程,补盲织密桥梁、涵洞、道口等重点部位的视频监控185个。
2.公路建设方面。一是围绕长江口绿色发展产业创新协同区推动路网完善。以世纪大道为中轴,启迪路、西苑路为支撑,构建“启东--浦东产业创新协同园”三横两纵骨架路网。二是积极推进G40沪陕高速公路启东南、启东北两处高速路口改造工程。其中启东南出入口改造工程已完成,启东北出入口改造力争在2024年年底完成。三是实施农村公路安全防护工程。完成王海公路、南海公路、通海大道中分带封闭工程,累计封闭道口100余处,完成470公里生命安全防护工程。四是实施危桥改造及乡村道路大中修工程。截至目前,农村公路已新建和拓宽约18公里、桥梁改造23座、路面白改黑约35公里、路面结构补强约128公里。
3.港口建设方面。一是通过改扩建提高岸线效能。中远舾装码头改扩建工程已完成岸线评估并上报交通部。京沪重工码头和启运公司码头改扩建工程已完成南通层面的岸线评估,岸线前置工作正在有序推进。二是合理开发新增港口岸线。持续完善吕四起步港区功能配套,推进吕四作业区海力、海龙、卫华码头建设,加快12#、13# 10万吨级通用泊位码头、吕四作业区14#-16#粮油泊位码头报批报建。三是稳步推进在建工程。港口沿海重点工程江苏卫华3个5万吨级泊位中1#泊位已完成水工结构,2#、3#泊位已也已接近尾声。四是全力开辟内河运输渠道。龙建建材码头工程建设接近尾声,少直粮库码头工程已开工建设。
(四)注重民生,提升交通运输服务能力。
1.大力发展公共交通事业。一是不断优化和完善客运班线布局,推出特色公交班线。开通客运总站至启唐城、南通大学启东校区至火车站2条预约式定制公交;推出“公交婚车”服务;开展“公交服务质量百日整治暨特色公交线创建”活动,创建了109路“敬老爱老线”、337路 “启善爱心线”、221路“东疆朝阳线”3条特色公交线路;增开3条健康快线,进一步加密班次并覆盖我市吕四地区;开通了首条周末“上海外滩自由行”夜游专线,“上海佛罗伦萨小镇”夜游专线、“苏州金鸡湖景区”夜游专线、“苏州巴城老街”夜游专线、“苏州山塘街”夜游专线共5条夜游专线、设计并开通了演唱会直通车直通上海、苏南等周边城市,通过“点对点”服务模式,解决了观众朋友们的交通难点、停车痛点、开车困点,极大地满足市民的个性化需求;开展公交出行宣传周活动,推出“一本驾驶证,免费乘公交”;取消残疾人卡、老年卡年审,并针对我市的道德模范和劳动模范等对象实施免费乘坐公交车,推进“德润东疆·好人之城”建设。二是搭建网约车合规查验平台,保障市民的出行安全。通过张贴在车上的“一车一码”可快速查验该车是否已办理网约车运输证,进一步加快网约车规范经营。
2.致力提升港口服务能级。充分发挥江海联动特色优势,打造“内河到港口、铁路到堆场、港口通大洋”的集疏运体系。一是加强港口对外开放服务。在原有12个港口码头对外开放的基础上新增中外运重装码头,并对开展开放码头港口设施年度核验和季度训练,确保国际航行船舶顺利靠泊。二是积极开拓国际航线。今年上半年,沪通集装箱码头成功开通了“吕四-韩国”国际远洋集装箱运输航线,通用码头航线目前已通达六大洲40多个国家和地区。三是持续推动吕四港物流集聚区的建设工作。四是全力服务港口企业。增加通洋危货装卸作业许可,开展沪通危货装卸作业许可审查工作。五是推进吕四港区10万吨级进港航道和西港池10万吨级进港航道常态化维护疏浚,满足船舶通航要求。2024年港口吞吐量共1578万吨。
3.持续强化行业安全监管。一是紧抓两客一危监管。严格把握两客一危企业资质审查,组织开展十年以上老旧货车安全隐患排查,进一步消除车辆安全隐患;持续完善企业安全风险分级评估指标体系,运用信息化手段开展“两客一危”道路运输“安全码”赋码管理工作;使用危险货物道路运输电子运单系统“五必查”功能,加强装货环节安全管控,确保危货运输全链条受控。二是创新网约车合规管理。搭建网约车合规查验平台,通过张贴在车上的“一车一码”可快速查验该车是否已办理网约车运输证,进一步加快网约车规范经营,保障市民的出行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