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东经济开发区电镀中心重金属污染防治“十三五”规划
来源: 环保局 发布时间:2016-07-13 00:00 累计次数: 字体:[ ]

重金属具有高环境风险、环境和生物污染累积、危害持久、成因复杂且污染难以修复等共性特征,对生态环境安全和人体健康危害突出。十二五期间,国务院批复实施了《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十二五规划》(国函〔201113号)。十二五期间,省政府批复了《江苏省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十二五规划》(苏政复〔201140号),成立了省重金属污染防治联席会议,并连续4年将重金属污染治理任务列入省政府十大重点工作百项考核指标,省环境保护委员会印发了《江苏省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十二五规划实施考核办法》(苏环委办〔201232号),有力地推动了重金属污染防治工作。

通过这些规划的实施,涉重金属重点行业和重点区域防控取得重要成效。但涉重产业结构和布局仍不合理,重金属环境监测能力仍不能满足环境管理需要,涉重工业污染场地环境风险仍然存在,重金属污染形势依然严峻,防治任务艰巨,重金属污染防治工作。

启东经济开发区电镀中心主要为园区内的电子信息企业提供配套服务,目前已有3家企业进驻该中心,进行集中生产、集中处理,走集约化经营道路。但重金属污染的风险仍然存在,编制《启东经济开发区电镀中心重金属污染防治十三五规划》,科学防治区域内重金属污染,有效防控环境风险,对于维护区域生态安全和人体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规划范围:启东经济开发区电镀中心全域。本规划期限为2016-2020年。


重点区域重金属污染现状与问题

1.1重点区域概况

启东市范围内有一个重金属污染防治重点区域,为启东市经济开发区电镀中心,主要涉重企业的污染工段为电镀,主要污染元素为铬。电镀中心位于江苏启东经济开发区中心区南苑路以南、新洪路以东,在启东经济开发区中心区城市污水处理厂西北侧。

1.1-1启东市经济开发区电镀中心地理位置图

启东经济开发区电镀中心规划面积为100亩,目前电镀中心建设面积为50亩,共有3家入驻企业,分别为启东汇通镀饰有限公司、启东惠和电镀厂、启东东南电镀厂。

启东汇通镀饰有限公司是汇通集团下属公司,位于汇通投资的启东市电镀中心产业园内,是启东目前唯一一家具备污水处理系统的专业电镀企业。电镀中心一期占地50亩,先期投资1亿人民币,其中配套的污水处理厂投资1000万元人民币,处理规模为一期规模1000/天,二期总体规模2000/天,中水回用是其中的一部分工序。电镀废水经园区污水处理厂处理后排入启东城市污水处理厂,最终排入长江。

启东汇通镀饰有限公司涉及产品包括金属零部件、塑胶件的电镀,塑胶装饰件生。该企业环评于 2009 12 4 通过南通市环保局审批(通环管[2009]103号)。1条镀锌线已完成竣工验收,2条镀镍线已完成竣工验收监测,1条镀镍线准备申请竣工验收监测。电镀中心废水处理工程(一期)及1条镀锌线于 2014 10 13 通过南通市环保局竣工验收(通环验[2014]0098号)。

启东惠和电镀厂和启东东南电镀厂在启东经济开发区电镀中心内租赁厂房进行生产。启东惠和电镀厂建设滚镀锌自动生产线三条,挂镀锌自动生产线一条,镀镍自动生产线一条,并配备废气处理设施、固废暂存设施等。启东东南电镀厂建设生产线五条,其中滚镀镍生产线一条、装饰铬吊镀生产线一条、镀锌生产线一条、镀银生产线一条均为全自动生产线,硬铬生产线一条为半自动生产线。惠和电镀废水分类接管电镀中心废水调节池,东南电镀经预处理接管电镀中心污水处理厂。

目前启东市共有涉重金属企业9家,9家企业基本情况见表1.1-1和表1.1-2


1.1-1 启东市涉重金属企业基础信息表

序号

企业名称

所属行业

投产时间

项目(生产线)名称

产品名称

生产原料

生产工艺

设计生产能力

产品产量(原料矿)

备注

1

江苏飞虎针业有限公司

电镀

2003

镀铬

缝纫机针

专用钢丝

打头冲压整磨热处理敲直镀铬包装

3500万包

3500万包

启东市南阳镇少直工业集中区

2

启东市东浦五金有限公司

电镀

2003

冷铬

五金件

线材

冷铬搓释电镀包装

800

500

启东市东海镇新造镇

3

启东市恒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有色金属冶炼业

2002

冶炼锌

次氧化锌

除尘灰

原料配料系统炉窑冷却系统回收系统包装

5000

5000

启东市兆民镇北首

4

江苏海四达电源股份有限公司

电镀

1994

镀镍

电池钢壳、钢带

钢壳、钢带

镀镍:除油清洗酸化清洗镀镍清洗漂白清洗中和清洗封闭清洗烘干

6000万只、200

6000万只、200

启东市汇龙镇和平南路306号

5

启东汇通镀饰有限公司

电镀

2013.3.15

镀镍生产线3
镀锌1条生产线

镀锌件
镀镍件

锌板、钝化剂
镍板、磷铜球、铬酸

镀锌:镀锌工艺:加工部件电解除油水洗活化水洗镀锌水洗出光水洗钝化水洗封闭
镀镍:加工部件电解除油水洗活化水洗预镀镍水洗回收水洗活化水洗酸性镀铜水洗回收水洗活化水洗镀光亮镍水洗回收水洗活化水洗镀铬水洗回收水洗封闭

镀锌1400
镀镍1400

镀锌1314
镀镍1350

电镀中心区内

6

启东惠和电镀厂

电镀

1989

镀锌镀镍

电镀加工

锌、镍

预处理水洗电镀水洗表面老化处理烘干包装

10950

9125

电镀中心区内

7

启东东南电镀厂

电镀

2010.01

镀镍生产线3条,镀铬生产线2

镀镍件、
镀铬件

镍板、铬酸

镀铬:除油清洗镀铬清洗烘干
镀镍:除油清洗酸化清洗镀镍清洗漂白清洗中和清洗封闭清洗烘干

5000/

3500

电镀中心区内

8

江苏恒通电气仪表有限公司

电镀

2014

镀锌1条生产线

镀锌件

锌板、钝化剂

镀锌:镀锌工艺:加工部件电解除油水洗活化水洗镀锌水洗出光水洗钝化水洗封闭

30

镀锌0.12

启东市人民西路1999号

9

启东乾朔电子有限公司

电镀

2013

连续电镀线

电子连接器

镍块、锡球

素材脱脂水洗活化水洗镀镍水洗镀金
水洗镀锡水洗中和水洗封孔水洗烘干包装

20亿个/

13.74亿个/

启东市经济开发区华石南路


1.1-2 启东市涉重金属企业环保信息表

序号

企业名称

行业类别

是否环评(批文文号/否)

是否环保竣工验收(验收文号/否)

2014-2015年开展清洁生产审核情况(是/否)

生产废水治理工艺

废水排放去向

烟尘治理工艺

2015年含重金属污染物固废量(吨/年)

产生量

贮存量

处置量

综合利用量

1

江苏飞虎针业有限公司

其他

验收通过

20061201

镀铬废水处理

南横河

3.4

7.2

0

0

2

启东市东浦五金有限公司

电镀及表面处理

验收通过20040531

酸碱中和

泯沟

2.93

10

3

启东市恒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有色金属冶炼

验收通过

201002

无污水

脉冲布袋除尘

4

江苏海四达电源股份有限公司

其他

启环发[2015]156

20150929

镀镍废水处理

启东城市污水处理厂

酸雾吸收装置

含镉废物22吨、水处理污泥45

含镉废物2吨、水处理污泥6.2

含镉废物20吨、水处理污泥38.8

5

启东汇通镀饰有限公司

电镀

通环管【2009103

通环验【20140098

多元氧化、化学沉淀、ABFT工艺

启东城市污水处理厂

碱液吸收

240.3217

160.817

82.4

6

启东惠和电镀厂

电镀加工

启市29

镀锌废水处理

电镀中心污水处理厂

0

3.8

0

0

7

启东东南电镀厂

电镀

镀镍、镀铬废水处理

电镀中心污水处理厂

18

0

0

8

江苏恒通电气仪表有限公司

表面处理

分级处理

中央河

0.08

9

启东乾朔电子有限公司

电子元件及组件制造

通环管(2009114

化学沉淀、生化处理

电镀中心污水处理厂

废气喷淋吸收系统

130.57

8.485

125.1

0


1.2重金属防控主要进展和成效分析

十二五期间,启东市不断加强重金属污染防控工作,积极推进涉重企业入园进区,强化企业污染治理,重点规划单元内企业接纳率、主要重金属污染物排放量较2007年下降比率、重点防控企业清洁生产审核率、落后铅蓄电池生产企业关闭率、重点企业污染物稳定达标排放率、城镇集中式地表饮用水水源地重点重金属污染物达标率基本达到了预期目标。

1.2.1 重金属排放情况

启东市2014年比2007年五类重金属中废水铬的排放量削减 7.81 千克 ,削减了4.34%,铅的排放量没有增加;废气中五类重金属的排放量大幅削减,2014年废气中铅、汞、镉和砷的排放量分别削减了83.62%78.64%97.70%53.30%。在电镀中心,2015年启东汇通镀饰有限公司废水中铬排放量为 4.1 千克 ,废气中铬排放量为 0.0224 千克

1.2.2 重金属环境质量状况

根据《江苏省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十二五规划》,启东确定的省级重金属污染防治区域为启东市经济开发区电镀中心及受到影响的周边地区。启东市从2012年开始进行该区域内所涉及的环境空气、地表水(含底泥)、土壤等环境要素的监测工作。

1)空气环境

环境空气监测点位选择在启东市环境监测站,该站位于启东市城市中心地段,距启东市经济开发区电镀中心东北方向约 5km 处,监测的重金属因子为铅。根据十二五期间监测数据,启东市环境空气中铅含量均未检出。

2)地表水环境

启东市经济开发区电镀中心电镀废水经处理后排入启东市城市污水处理厂作深度处理,最终排入长江。因此,地表水监测断面设在长江启东港断面处,距离城市污水厂排放口下游约 3km 。监测因子中必测项目为铅、汞、镉、铬(六价)、砷;全分析项目为必测项目外加铜、锌、硒、镍、钒、铊、锰、钴、锑及当地特征污染物。

2012年至2015年间,长江启东港断面处江水中被检出的金属有砷、锰、钡、铁、硼五种,其余各金属均未检出;且被检出的五种金属含量均未超过标准限值。

3)河流底泥

河流底泥监测因子中必测项目为铅、汞、镉、铬(六价)、砷;全分析项目为必测项目外加铜、锌、硒、镍、钒、铊、锰、钴、锑及当地特征污染物。

2012年至2015年间,长江启东港断面处底泥中各种金属均被检出,但是除了铅、铜含量超过土壤背景值以外,其余各项污染物均小于土壤背景值。长江底泥受到一定程度的污染,污染等级为级,属于轻污染。

1.2-2 长江底泥监测结果与评价统计表单位:mg/kg

年度

六价铬

综合污染指数

底泥

状况

2012

44.4

0.09

0.3

5.61

5.52

42.4

1.41

轻污染

2013

40.5

0.08

0.28

31.3

5.17

42.8

1.32

轻污染

2014

36.7

0.09

0.3

40.8

4.23

40.2

1.23

轻污染

2015

36.7

0.09

0.3

36.5

4.3

43.5

1.31

轻污染

均值

39.6

0.09

0.30

28.5

4.8

42.2

--

--

超标率

56.4%

--

--

--

--

53.5%

--

--

4)土壤环境

启东市重金属污染防治重点区域土壤监测点位的所在地为圩角镇兴强村,紧邻启东市经济开发区电镀中心北侧。监测因子为镉、汞、砷、铅、铬、铜、锌、镍。

2012年至2015年间监测结果表明:土壤中铅、汞、镉、铬、砷、铜、锌、镍八种重金属均有检出,但结果均未超出《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中二级标准。土壤质量等级属于级,土壤未受污染。镉含量2012年达到标准中临界值,然后逐年下降,但均值仍达到标准的94.2%;其余含量较高的依次为镍、汞、铜,其均值均超过标准的50%以上;铅、六价铬、砷、锌的含量较低,其均值在标准的10%-25%之间。

采用土壤环境质量综合污染指数进行评价,2012-2014年土壤污染等级属于2级,处于警戒线之内,属于尚清洁水平;2015年土壤污染等级属于1级,处于安全线之内,土壤状况属于清洁水平。

从土壤污染物分担率来看,土壤中污染物分担率从高到低依次为镉、镍、贡、铜、锌、六价铬、砷、铅。其中镉、镍含量较高,分担率各占25%左右;其次为贡、铜,分担率各占15%左右;其余的锌、六价铬、砷、铅含量较少,分担率在4%-7%之间。

1.2-3兴强村土壤重金属含量单位mg/kg

年度

六价铬

综合污染指数

土壤

状况

2012

32.6

0.08

0.30

31.5

3.95

42.4

58.2

36.6

0.766

尚清洁

2013

38.6

0.09

0.28

32.4

3.54

45.2

58.2

34.6

0.722

尚清洁

2014

40.2

0.09

0.28

38.7

3.78

46.6

60.5

33.4

0.724

尚清洁

2015

40.8

0.06

0.27

37.5

4.40

47.4

60.2

38.4

0.698

清洁

均值

38.1 

0.08

0.28

35.0

3.92

45.4

59.3

35.8 

--

--

单项污染指数

0.127 

0.533 

0.942 

0.175 

0.131 

0.454 

0.237 

0.715 

--

--

分担率

0.038 

0.161 

0.284 

0.053 

0.039 

0.137 

0.072 

0.216 

--

--

1.2.3  “十二五重金属污染防治工作回顾

1)重金属综合整治成效显著

大力加强重金属污染防治工作,根据《启东市电镀生产企业环境规范化专项整治工作方案》,按照规范一批、搬迁一批、关闭或转产一批的原则,对全市17家电镀生产企业进行专项整治。通过整治,7家就地规范化整治企业基本完成整治任务。10家搬迁、关闭、转产企业中,有3家企业已搬入电镀中心,其余7家已全部关闭。启东市2家涉铅企业(巨力蓄电池、金飞帆电源)已关闭。主要重金属排放总量得到有效控制,2014年比2007年五类重金属中废水铬的排放量削减 7.81 千克 ,削减了4.34%,铅的排放量没有增加;废气中五类重金属的排放量大幅削减,2014年废气中铅、汞、镉和砷的排放量分别削减了83.62%78.64%97.70%53.30%

2)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扎实推进

积极推进涉重企业入园进区,由启东汇通镀饰有限公司承建的江苏省启东市经济开发区电镀中心已建成,电镀中心已经接纳区外电镀企业3家。3家企业废水经预处理后排入电镀中心污水处理厂(启东汇通镀饰有限公司建设)处理后,排入启东城市污水处理厂再行处理后排放。启东汇通镀饰有限公司日处理1800吨电镀废水物化系统、日处理2700吨废水深化处理、日处理720吨中水回用设施均已投入并正常使用。电镀中心污水处理厂安装了废水重金属在线检测仪,监测因子为铜、镍和六价铬,监督性监测结果表明,排口废水中六价铬、镉、镍、铜、锌、铅均达到《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GB21900-2008)表2标准。启东汇通镀饰有限公司含重金属废气经碱液吸收后达标排放。危险废弃物暂存场所已按照三防要求建设完成,在堆放固废场所做到有标识提醒,对于暂存的固体废弃物委托有资质的单位进行回收,危险固废做到收集、临时存放、运输,不产生二次污染。

3)重金属环境质量基本保持稳定

积极开展重金属污染防治重点区域土壤环境和农村环境质量试点(大气、土壤)监测工作,为摸清区域重金属环境质量状况奠定了基础。从十二五监测结果来看,空气、地表水、土壤重金属环境质量基本保持稳定,总体较好。

4)重金属环境监管措施不断强化

落实相关文件要求,严格涉重建设项目环评审批。积极落实企业环境责任保险制度,对涉重金属企业实行环境风险分级分类管理制度,环境风险较大的生产企业即认定其为环境风险企业,必须投保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同时鼓励其他生产企业投保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等险种。截至2015年,启东汇通镀饰有限公司、江苏海四达电源股份有限公司已建立了重金属企业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制度。将淘汰重金属污染严重企业纳入落后产能退出机制,进一步完善涉重落后产能退出机制。

1.3主要问题分析

1)重金属产生量和排放量下降难度大

电镀作为我市装备制造产业的配套产业,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新材料等产业规模的扩大,对电镀等配套工艺的需求仍可能加大。因此,近期重金属污染物的产生量和排放量下降仍有一定难度。

2)重金属企业风险防患能力仍需加强

目前存在的电镀企业绝大多数都属于中小企业规模,建厂时间长、工艺落后、经济基础又相对薄弱,企业建立的环境保护设施比较落后,设备比较陈旧,未能形成规模化生产和污染物集中治理能力。涉重金属企业环境保护主体责任意识薄软,生产管理和环境管理不够完善,环境风险防患能力仍需进一步加强。

3)环境健康管理基础薄弱

十二五期间针对重金属排放情况设定了监测点位,并进行监测,对重金属环境质量状况有了一定的了解。长江启东港断面处底泥中铅、铜出现超标,生态和环境健康风险不容忽视。但是,重金属的监测、防治技术研究等基础工作仍较为薄弱,全市重金属污染物整体排放情况和环境受污染程度尚未完全摸清,特别是环境介质中重金属的来源、迁移和归宿情况尚不十分清楚,对周边生物和人群的健康影响不清楚,环境风险尚不明确。


防控方向与防治目标

2.1“十三五重点区域防治方向和思路分析

十三五期间启东经济开发区电镀中心的防控方向为提升类园区。

防治思路为:继续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在行业减排、清洁生产、风险防控、区域环境修复、人群健康跟踪监测等方面进行深化和加强,加强历史遗留污染治理,完善区域重金属环境质量监测体系建设,实现区域重金属排放量的进一步削减和推进区域重金属污染问题的进一步解决,为后续摘帽奠定基础。

管理要求为:

1)提升企业污染治理水平,做好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及循环产业链建设;

2)开展关停、淘汰、退出的涉重工业企业原址污染调查评估工作,妥善解决好涉重企业历史遗留问题;

3)对确认的污染地块做好风险管控工作;

4)建立涉重企业周边环境质量监测和预警监测体系;

5)推动提升类区域内重金属污染防控整体水平的进一步提升,确保周边环境安全。

2.2“十三五防治目标

2020年,涉重金属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涉重园区达规范化整治要求;涉重行业综合整治成效进一步巩固,企业污染治理水平进一步提升,绿色化发展水平逐步提高;企业治污主体责任进一步落实,重金属污染物稳定达标排放,总量得到有效管控;推行排污许可制度,监督性监测、企业自测和周边环境质量监测进一步完善;环境监管能力进一步提升,重金属监测能力与管理要求相适应,监测能力及预警管理体系基本形成。

根据全市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规划的基本思路和规划目标,结合启东市具体情况,确定启东经济开发区电镀中心重金属污染防治综合规划主要指标。

2.2-1 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规划指标体系

序号

类别

指标

目标值

指标属性

1

环境

质量

城镇集中式地表饮用水水源地重点重金属达标率

100%

约束性

2

地表水省控以上断面重点重金属污染物达标率

100%

约束性

3

重点区域(电镀中心)水和大气环境质量指标达标率

100%

约束性

4

涉重企业周边环境质量达标率

100%

约束性

5

环境

管理

新建项目环评手续执行率

100%

约束性

6

涉重企业污染物达标排放率

100%

约束性

7

重金属重点行业排污企业自行监测率(含委托检测)

100%

约束性

8

涉重危废安全处置率

100%

约束性

9

涉重企业通过清洁生产审核验收的比例

100%

预期性

10

总量

控制

主要重金属污染物排放量

符合国家总量考核要求

约束性


主要任务

3.1提升企业生产技术水平

积极推进涉重企业技术改造。提倡采用先进生产技术,减少资源能源的消耗和污染物的排放,涉重工业污染源得到有效治理和控制。完善信贷、环保准入、淘汰补贴等政策措施,鼓励落后涉重企业和产能主动退出,鼓励企业发展产污强度低、能耗低、清洁生产水平高的工艺。

大力推进清洁生产。推行《清洁生产标准电镀行业》,督促指导园区内涉重企业全面开展清洁生产审核,所有企业必须完成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推动先进生产技术和集中治污技术的运用,提升企业治污水平,有效削减涉重废气、废水产生量和排放量。

积极发展循环经济。推动重金属废弃物的减量化和循环利用。鼓励涉重企业采用废水分质治理分质回用等新工艺、新技术,提高水循环利用率。

3.2实施污染源综合整治

严格污染治理要求。结合行业整治,落实最严格的污染治理要求,限期淘汰所有落后生产工艺设备,所有涉重企业综合废水与含重金属废水必须做到严格分流处理,采用明渠明管,入网企业废水总排放口、涉重废水车间排放口必须达到相应的排放标准,并安装在线监测监控设施。固体废物必须严格按要求建成标准化设施与规范化处置,危险废物必要按照要求规范化管理和利用处置。

加强企业监督监测。增加污染物排放现场执法检查频次和监督性监测,环保部门每两个月开展一次重金属排放企业的监督性监测,监测范围包括企业涉重金属车间(或车间处理设施)排放口、企业排污口水质及厂界无组织排放情况。重点监测和检查重金属污染物排放和应急处置设施情况,督促企业稳定达标排放。将实地监测数据与在线监测数据进行比对,确保在线监测数据准确。数据准确性不符合要求的数据,应及时上报处理。若在线监测系统故障异常,应启动人工监测替代机制,并在48小时内恢复自动监控设施正常运行。

严格企业环境管理。完善企业环境管理制度,规范企业日常管理,提升操作运行水平。制定完善涉重企业环境污染应急预案,定期演练。实施台账管理,所有涉重企业必须建立重金属污染物产生、排放、处置详细台账,公布污染物排放和环境管理情况。切实规范涉重原料、废物的贮存场所、回用设施、排污口的建设,杜绝二次污染。加强企业内部管理,保证污染治理设施正常稳定运行,提升污染治理管理技术水平。

强化污染专项整治。依据行业规范和环保要求,开展涉重企业专项整治,重点从安全防护距离、清洁生产水平、无组织排放控制、在线自动监测、危废安全处置、污染排放及周边环境监测等方面开展专项整治工作。切实加强对涉重企业的执法监督检查,全面建立健全涉重企业环境管理档案、信息数据库、监督监察台账。强化政府部门联动,对技术落后的涉重企业,采取强制升级治理措施。实施涉重企业全指标监督性监测和达标认定,对不能稳定达标的企业实行限期整改,对整改后仍不能稳定达标的企业实施关停。

开展园区规范化整治。加强启东经济开发区电镀中心环境保护工作,提高环境管理和环境风险控制水平,从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入园项目环境管理、环境监测监控预警体系建设、应急体系建设、组织和制度建设等方面着手,全面推进电镀中心规范化建设。在2020年底前,全面完成涉重产业园区各项整治任务,并委托第三方开展规范化建设达标评估,评估结果报环保部备案。园区要建立严格的环境管理制度并报当地县级以上环保主管部门备案,配备专职环境保护管理人员,加强环境管理。

3.3加强环境风险防控

加强企业风险管控。电镀中心及企业应制订环境应急预案并定期开展演练,完善重金属事故应急体系建设,建立健全涉重环境事故应急响应机制,提高应急保障水平。

加强周边环境监测。健全监督性监测制度。涉重企业(园区)对周边环境质量负责。建立健全环保部门对涉重污染源的监督性监测制度,环保部门应定期对涉重企业(园区)周边环境质量进行抽查监测,对企业自测数据进行校核,并作为相关考核依据。周边环境质量出现恶化时,涉重企业(园区)应及时制定应对方案,并开展治理和修复。

全面开展重金属污染场地调查。确定土壤污染的重点领域、区域,组织开展环境影响后评估,做好重金属污染环境修复,改善环境质量,防范环境风险。

3.4加强环境监测监管能力建设

加强监测能力建设。积极争取各级财政专项资金,推动启东市重金属监测能力建设,完善监测监控仪器设备配置,全面形成重金属全指标监测监控能力。全面落实日测月报制度,分批分类推进企业自测能力建设,完成在线监测设施建设,并形成与环境监测要求相适应的重金属监测能力。

强化环境执法监管。强化涉重企业执法监管,所有涉重企业纳入重点污染源管理,必须做到达标排放。结合行业整治、专项行动与日常监督,限期治理不能达标排放的企业,停产整顿造成环境危害的企业,对问题严重的坚决挂牌督办。加强对涉重固废的全过程管理,危险废物必须交有资质单位处置,坚决查处违法处置行为,坚决取缔违法经营活动。注重法律宣传教育,督促涉重企业遵法守法,通过媒体对典型违法案件的宣传报道,加强警示教育。

加强环境教育与培训。定期组织各级领导干部和重点企业负责人、环保专员、安全应急管理队伍等相关人员参加重金属污染防治业务培训,切实提高各相关单位重金属污染防治及应对突发环境事件的专业化水平。

3.5严格落实政策制度

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涉重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需对项目涉及重金属的区域环境承载力进行认真分析,并将环境风险防范作为重要评价内容。涉重项目建设要严格按照国家有关产业准入条件和标准科学确定环境安全和卫生防护距离,保障群众健康。新建项目必须严格落实重金属总量指标等量替换制度,无总量指标的项目坚决不予审批。

落实排污许可证制度。开展电镀中心重金属产生排放企业的全面调查,核定现有排污企业主要重金属污染物初始排污权。将重金属稳定达标排放、清洁生产、无组织排放管理、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污染排放监测和周边环境质量监测等要求,均纳入到排污许可制度进行统筹监管,对污染源实施一企一证综合式管理。排污许可证发放和管理应与当地生态环境质量及变化、环境风险防控需要密切结合起来,环保部门依据排污许可证管理规范进行监督执法。

推广环境污染责任保险。按照污染风险等级确定合理的污染保险费率,由环保、保险、司法等部门共同制定重金属污染损害赔偿标准。建立以强制保险为主、自愿保险为辅的保险制度,对于风险高、危害大、发生过污染事故的企业实行强制保险,对与风险低、污染轻的企业,出台配套政策引导鼓励企业自愿参保。配套建立环境损害鉴定评估和责任认定机制。

建立环境信用体系。将园区涉重企业纳入企业环境信用体系建设,每年对涉重企业开展环境信用等级评价。制定环境信用评价奖惩办法,对不同环境信用等级企业综合采用行政、经济、政策等办法实施奖励和惩罚。根据环境信用评价结果,实行差别化信贷政策。

强化信息公开。依法加强政府和企业环境信息公开,环保部门应通过官方渠道公布涉重排污单位名录、污染源在线监测数据、企业环境信用等级等信息。积极推动企业环境信息公开,涉重企业应定期公布污染物排放情况、年度环境质量报告书、污染设施建设和运行情况、应急预案等。充分发挥公众监督优势,实施举报奖励制度。加强媒体曝光、社会监督,推动政府和社会协同共治。


重点工程

根据启东经济开发电镀中心重金属污染防治的目标和任务,结合园区实际情况,设置重点工程3项,总投资约200万元。

4.1-1电镀中心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项目表

项目名称

建设内容与规模

投资估算(万元)

完成期限

责任

部门

1

清洁生产推进工程

涉重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审核。

100

2016-2020

相关企业,环保局

2

涉重企业环境监管工程

对电镀中心企业加强环境监管,确保稳定达标排放,督促企业定期开展自行监测率(含委托检测)。

10

2016-2020

环保局

3

环境质量监测工程

对电镀中心周边环境定期开展环境监测。

90

2016-2020

环保局

合计:200万元


组织实施

5.1加强组织管理

强化组织领导。加强部门协调,定期解决区域重金属污染防治重大问题。电镀中心管理部门是实施规划的主体,应切实加强本区域重金属污染防治工作,建立健全部门工作机制,将规划目标、任务、项目层层分解,强化管理,落实责任,确保实现规划目标。

明确职责分工。园区各有关部门要根据职能分工,将规划确定的相关任务纳入本部门年度计划,明确责任人和进度要求,切实加强规划实施的指导和支持。

推进工程建设。按照工作项目化、项目目标化、目标责任化的要求,结合生态文明建设工程,实施十三五期间重点工程项目。建立重点工程项目责任制,明确各项工程的责任单位、资金来源和年度建设计划,加强重点工程项目的组织、管理和监督检查,定期分析通报项目建设情况,积极协调解决项目实施中的各种困难和实际问题,确保重点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

5.2加大资金投入

加大环境保护投入力度。加大政府财政投入,推进政府环保投入创新,改革财政环保支出方式,按照环境改善绩效实施以奖代补,优先支持引入社会资本的环境保护项目。完善多元化投入机制,充分发挥市场机制,采取PPP等模式加大重金属污染防治资金投入。全面推行绿色信贷,开展企业环保信用等级评定,深入开展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积极推行政府与银行、企业以及其他社会资金合作。

5.3推动公众参与

完善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机制。充分利用各类新闻媒介广泛开展宣传教育,加大重金属危害、应急防护、污染控制等方面宣传力度,增强公众对突发事件的防范意识和应对能力;加强重金属污染事件典型案例的警示宣传教育,提高重金属风险源单位的环境安全意识和环保自律意识;鼓励和促进公众参与重金属污染防治的环境监督,形成全民参与、人人行动的良好社会氛围。发挥各类绿色环保组织在宣传教育、参与监督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加强重金属污染防治信息发布工作,将涉重金属企业和园区环境监督检查、专项行动等发现的主要问题和挂牌督办等情况在主要媒体进行公布,加强社会监督,推动政府和社会共管共治。完善“12369”等环境举报渠道,支持公众、社会团体、媒体等监督举报涉重企业违法行为,建立举报奖励机制。

5.4实施考核评估

健全目标考核制度。将重金属污染防治工作作为一项重要指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作为政府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和企业负责人业绩考核的重要内容。落实企业重金属污染防治责任,加大惩处力度,严格落实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重金属污染终身责任追究制、重金属企业责任保险制度、重金属污染损害赔偿机制。

实施考核评估。把规划实施作为生态文明建设工程、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实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园区管理部门每年要向上级部门报告规划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自觉接受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