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管理科2023年下半年工作总结及2024年工作计划
来源: 启东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发布时间:2023-12-29 15:11 累计次数: 字体:[ ]

2023年林业管理科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根据局党组和分管领导的工作要求,不断完善工作体制,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理念。现将2023年度林业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国土绿化稳步推进。

年初以林长制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名义印发了《启东市全面推行林长制2023年工作要点》,分解了工作任务,压实了工作责任,持续高效推进我市国土绿化工作。2023年完成新造林4060亩(其中通过南通市局验收的净增造林合格面积154.8亩);新建更新完善农田林网控制面积1.9亩;完成长江沿岸县域范围内造林面积302亩;新建全民义务植树基地10个;四旁植树40.5万株。围绕乡村振兴战略,不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在王鲍镇久西村更新自然村庄、东海镇锦绣村3组自然村庄开展省级绿美村庄211提升工程建设,聚焦“优绿化、美环境、育亮点、出精品”的工作思路,推动村庄绿化提档升级。按照“因树制宜、一树一策”的原则,对吕四港镇一株一级古银杏开展抢救复壮工作,改善生长环境,促进健康生长。2023年共报送林业工作信息42条,其中省林业局网站录用7条。

二、要素保障不断优化。

在用林保障上,全面对接梳理国家省市县重大项目用林需求,不断优化办理流程、压缩办结时限,全流程跟踪服务,

科学布局森林植被异地恢复,优质高效做好项目林地要素保障服务。今年以来组卷上报省级公益林3批次,1.87公顷;组卷上报永久(临时)使用林地3宗,使用林地面积0.3262公顷;办理林木采伐6宗,采伐林木蓄积773.69立方米。保障了北沿江高铁等重点工程的顺利实施。

在用湿保障上,2023年全年共审核湿地使用情况11宗,面积157.83公顷。积极主动沟通省、市林业主管部门,仔细研究《省自然资源厅 省林业局 省能源局关于支持光伏发电产业发展规范用地管理的通知》,对列入省级重大能源项目--“江苏启东1.35GW光储电站项目”的使用湿地情况进行分析,并对投资协议书提出有效修改意见,尽全力服务地方经济的发展。

三、资源管理有序开展

2023年省林业局在国家季度督查的基础上,创新开展森林资源月督查工作,截止10月份共下达8期月度督查,其中涉及我市的共4期,56个疑似问题图斑。目前我市已完成外业核实、举证说明和数据汇总工作。国家森林督查已下发4期图斑,我市涉及244个,前三期已完成外业核实上报工作,通过与上级主管部门及时沟通和解释,未发现需要作为林业行政案件上报的情形。

全面完成林地管理边界调研摸底,按照国家自然资源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联合下发的《关于以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成果为基础明确林地管理边界、规范林地管理的通知》(自然资发〔2023〕53号)精神,在调查确权科、空间规划

科、用途管制科、征地复垦中心等业务科室的协同配合下,调研出““三调林地'同时“二调及变更为耕地””的总面积为6670.15公顷,其中可纳入林地管理的面积为142.62公顷(按照国家政策和标准建设的沿海防护林28.00公顷,按照国家政策和标准建设的绿色通道面积114.62公顷)。

根据国家林草局工作安排,开展2023年林草湿调查监测工作。同时根据省林业局工作部署,开展2021年国土变更调查林地范围之外的森林资源摸底调查。小班内业区划已全面完成,属性外业调查进度为60%,控制样地调查进度为87%,预计11月20日左右能完成该项工作。

四、安全生产常抓不懈

组织开展全国两会、清明、五一等主要节假日和三夏农忙等重要防火期的森林防火督导检查,会同市应急管理局赴各镇(区)进行防火专项督导,积极开展林业“安全生产月”活动。市应急局、市林长办累计派出检查督导组17个,检查镇(区)、自然保护地等单位17次,今年以来全市未发生一起森林火灾。

依托动物园建立县级陆生野生动物救护中心1处,加大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的力度,建立周报制度和特殊时期日报制,按时填报“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信息管理系统”,今年共填报系统54次。2023年共救助角鸮、丘鹬、喜鹊、夜鹰、八色鸫等各类野生动物70余次。对辖区内的陆生野生动物人工繁育场所开展季度检查,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并现场交办整改。今年以来未发生一起野生动物疫

源疫病事故和陆生野生动物人工繁育场所安全事故。

五、有害生物防控有力

严格落实林业有害生物检疫,强化苗木调运检疫,对调入调出苗木和木制品做到每车必检,2023年全年共出具调运检疫证书50份。为提升有害生物防控能力,开展杨树舟蛾食叶害虫越冬蛹调查,并在7-8月份开展杨树食叶害虫统防统治,共涉及四个镇,45个村,共防治面积10335亩。

自4月起开展森林、湿地外来入侵物种普查工作和互花米草专项调查制度,根据普查工作方案组织开展外业普查工作,通过合理设置调查路线,科学规划样地和样方,共设置36条调查路线,40个样方,标记点位134个,采集标本5类15个。最终形成《外来入侵物种普查工作成果报告》和《启东市互花米草专项调查报告》。

2023年在海域科的大力支持下,启东市的互花米草治理工作,无论是组织领导,还是序时进度均在南通地区排列前茅,目前已完成省下达的145公顷的治理任务,并在重点修复区设置观测平台,方便项目开展环境、鸟类等各类监测活动和监测无人机起降。对治理范围内和周边区域存在的复萌现象加大排查,及时发现及时处置,防止“死灰复燃”。

2024年工作计划:

一、编制新一轮林地保护利用规划。

三区三线划定成果已获部审批,国土空间规划落地后,在国土空间规划林业发展用地范围内落实好林地保护利用规划,并在此基础上做好省级生态公益林优化调整工作。

二、完成省下达互花米草治理任务。

2024年度我市预计完成3760亩互花米草治理,并对2023年已完成治理区域复发的互花米草二次治理。我市将科学安排、统筹布置互花米草治理、修复等工作,根据省下达年度互花米草治理任务和时间节点,按时完成启东市互花米草治理。预计3月底完成项目招标;4-10月督促中标单位按照合同履约完成除治任务;2024年11月至2026年12月底为后期管护阶段,巩固除治成果进行监测评估。

三、开展林业有害生物统防统治。

杨树等树木的病虫害每年都会发生,影响百姓的生产和生活。为有效防治森林病虫害,缓解干群矛盾,需积极开展森林植物病虫害测报及应急防治工作。确定防治杨树病虫害0.5万亩以上,杨树叶片整体失叶率≤10%,林业有害生物成灾率18‰以下。预计实施面积1万亩左右。

四、开展2024年林草湿调查监测工作。

根据《江苏省林业局关于加快推进全省林草综合监测评价工作的通知》(苏林资〔2021〕23号)文件精神,自2021年开始常态化开展林草生态综合监测评价工作,目前该工作已经持续三年。

五、加强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

强化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组织开展陆生野生动物监测巡护工作,对启东市江天动物园等陆生野生动物人工繁育单位开展重点监测工作。以及在重点时间段,对沿江

沿海区域开展疫源疫病监测工作。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野生动物收容救护管理办法》相关规定,地方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应当按照有关规定明确野生动物收容救护机构,保障人员和经费,加强收容救护工作,以确保当地受伤、病弱、饥饿、受困、迷途的野生动物得到及时有效的收容救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