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启东市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健全社会化养老服务机制,加快推进全市养老服务业发展。数据显示,截止2018年底,全市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34.05万人,占总人口111.03万人的31.1%。为深入了解目前全市养老服务机构发展情况,近期启东队抽取了全市3家公办养老机构和5家民办养老机构进行走访调研。现将有关调研情况汇总如下:
一、启东市养老机构现状
(一)公办、民办养老机构和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同步发展。目前,启东市共有公办养老机构9家(含8家公办敬老院、1家老年公寓)、民办养老机构38家。全市养老总床位达10700张,其中社会力量举办床位7705张,占比72%。大力发展医养结合服务,护理型床位达到3845张,占养老床位总数的56.2%。推进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管理,市、镇两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实现标准化建设,截至目前,累计建成标准化居家养老服务站188家,覆盖率达61.8%。
(二)养老机构主要资金来源为政府补助、寄养收入、个人投资。公办养老机构主要由政府集中供养五保户,在床位富余的情况下接收部分寄养人员,收入大部分来源于政府财政补助拨款。民办养老机构资金来源主要是个人投资,政府根据人员入住率每月提供补贴60元/人。
(三)养老机构规模大小不一。调查显示,目前启东公办和民办养老机构规模大小不一,可容纳人数在50-250人不等。公办养老机构中如汇龙镇中心敬老院可以容纳250人,目前入住220人;吕四中心敬老院可以容纳152人,目前入住115人;民办养老机构中规模较大的惠萍镇海鸿村老年关爱之家成立于2012年,投入资金500多万元,能容纳143人;规模小一点的合作镇新义村老年关爱之家成立于2014年,投入资金30万元,能容纳50多人。
(四)公办养老机构入住率较高,民办养老机构入住率在逐步提升。调查显示,公办养老机构的入住率较高,如汇龙镇中心敬老院可以容纳250人,目前入住220人,其中政府集中供养五保户120人,私人寄养100人,入住率达到88%;吕四中心敬老院可以容纳152人,目前入住115人,入住率为75.6%;海复中心敬老院入住率为72.5%。民办养老机构的入住率相对公办机构略低,但近年来入住率在逐步提升。据惠萍镇海鸿村老年关爱之家负责人介绍,该机构可以容纳143人,成立之初入住率每年大概五六十个左右,前两年入住率也是七八十人,目前入住100人,入住率接近70%。合作镇新义村老年关爱之家可以容纳50多人,目前入住人数35人,入住率70%,民办养老机构的入住率近年来在逐步提升。
二、养老机构发展经营存在的问题和期盼
(一)养老机构工作人员年龄结构偏大。调查显示,养老机构工作人员的年龄结构偏大,公办养老机构的护理人员平均年龄在47岁左右,民办养老机构护理人员的平均年龄在五十几岁左右。据民办养老机构负责人介绍,由于工作性质特殊,收入比较低等原因,愿意从事护理工作的人员基本都是50岁以上,年龄偏大的在60岁左右,民办养老机构基本上处于“小老人照顾老老人”的状态。
(二)养老机构工作人员劳动强度大,工资收入较低。调查中我们了解到,公办和民办养老机构工作人员普遍存在劳动强度大,工资收入低的现象。公办养老机构中如汇龙镇中心敬老院入住老人200人,正式护理人员33人,24小时工作制,考虑到轮休,1名护理人员需要护理十多名老人。民办养老机构因为考虑到人工费用支出等因素,每名工作人员需要护理的老人数量更多。与较多的工作任务量相比,养老机构工作人员工资收入水平较低。公办养老机构中所有工作人员性质都属于编外临时人员,月工资2500-3000元不等,扣除养老等实际到手2500元不到。民办养老机构由于招收的都是五十几岁以上的工作人员,不缴纳保险,工资在2000-2500元不等。
(三)民办养老机构负责人对前景看好,但认为目前盈利状况一般。谈话中我们了解到,几家民办养老机构负责人对养老行业发展的前景看好,惠萍镇海鸿村和合作镇新义村老年关爱之家的负责人均表示从成立初期只有几个十几个老年人到目前入住率达到70%,近两年入住率增长了一倍来看,社会和家庭对老年人入住养老机构的态度在不断改变,相信随着社会进步和人们思想的转变,养老行业发展的前景还是比较好的。但同时两家机构的负责人也表示,就目前来看民办养老机构的盈利状况比较一般。民办养老机构接收老人视自理情况每月收费700-1300元不等,初始投入资金较大,规模大一点的如惠萍镇海鸿村老年关爱之家初始加上后续新建房屋设备总共投入500多万元,招收护理工作人员10人,每年发放员工工资30多万元;规模小一点的合作镇新义村老年关爱之家初始投入资金30万元,每年房租租金5万元。这些民办养老机构负责人通常自己全家老小也都在养老机构里工作,所以扣除初始投入资金、运营成本、员工工资,考虑到全家工资费用等因素,几家负责人均表示成立初期几年基本处于亏损状态,近两年随着入住率的提高略有盈余。
(四)公办养老机构希望工作人员待遇能有所提升,民办养老机构希望政府和社会能给予更多关注。调查中我们了解到,公办养老机构目前工作人员性质都属于编外临时人员,月工资2500-3000元不等,希望政府能给予政策上的扶持,相应提高待遇吸引一些年轻人加入到养老服务行业中来。民办养老机构负责人表示,前些年政府根据入住率给予每张床位20元/月的补贴标准,今年开始这个标准提高到了60元/月,他们希望这样的补助政策能更多一些。合作镇新义村老年关爱之家负责人表示,他们的养老机构租用的是医院集体房屋,年租金5万元,比较老旧,日常修缮维护都需要自己想办法,希望政府能给予租金等方面的优惠和日常修缮维护方面的帮助。调查中我们还了解到,一些处于农村的养老机构由于地处偏僻,社会和企业捐赠和关注不如汇龙镇区的多,养老机构负责人希望社会和企业能给予更多的关注。
三、发展养老服务行业的几点建议
(一)积极探索推进居家养老和机构养老融合。启东市积极推进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管理,市、镇两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实现标准化建设,截至目前,标准化居家养老服务站覆盖率达61.8%。但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在建设探索初期,尚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比如大部分村(社区)的居家养老服务站建立在村委会(居委会),具备了就餐娱乐休闲的基本功能,但缺乏专职人员照料管理一般由村委会人员兼任,有的行政村老年人过多无法满足需求等。需要积极探索、推进社区居家养老和机构养老融合,打破社区居家养老和机构养老的边界,培育专业从事居家养老服务的企业和机构,推动居家养老和机构养老融合发展。
(二)加大对养老服务的投入,大力推进养老机构建设。着力办好公办保障性养老机构,充分发挥公办养老机构的托底作用。加快发展民办养老机构,完善、落实各项民办养老机构扶持政策,在资金、场地、人员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加大扶持力度,通过公建民营、民办公助、政府补贴、购买服务等多种途径,积极鼓励支持社会资本参与养老服务。大力推进养老机构的规范化建设,强化基础设施的维护和改造,逐步增强公办民办养老机构的护理能力和水平。
(三)强化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养老专业服务水平。利用再就业援助和公益性岗位等优惠政策,吸引有就业意愿的失业人员加入到护工队伍。提升待遇水平,鼓励护理类大中专院校年轻人到养老服务机构和社区从事养老服务工作。加强技能培训,定期组织实施养老服务护理方面的专业技能培训,切实强化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提升养老服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