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东市蚕桑生产和茧站布局规划
来源: 发改委 发布时间:2013-10-24 11:45 累计次数: 字体:[ ]

为进一步维护蚕茧收购市场,确保农民利益,不断推动和激发农民种桑养蚕的积极性,加快茧丝绸产业化,切实提高土地产出率,促进高效农业规模化发展,现就蚕桑生产发展和鲜茧收购站点布局提出如下规划。
    一、蚕桑生产和茧站布局现状
    启东自然条件非常适宜种桑养蚕,农民种桑养蚕有着较长的历史,蚕桑生产是我市的传统产业。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二十一世纪后,在政府的引导和群众的努力下,蚕桑生产快速发展,蚕茧产量大幅度攀升。目前,我市蚕桑产业化初具规模,蚕桑专业村、组正初步形成,为培强做大蚕桑产业奠定了基础。
    1.蚕桑生产发展速度快,带动能力不断增强。截至2006年末,全市桑园面积发展到51082亩,发种量108195张,全年产鲜茧3741吨,平均鲜茧收购价30.31元/公斤,产值1.13亿元,共带动农户3.2万户,促进每户农民年均增收3500多元。
    2.区域化布局已基本形成,规模化生产初步显现。经过多年发展,蚕桑生产区域化布局已基本形成,全市24个乡镇,已有23个镇发展蚕桑生产,其中栽培面积最多的少直、王鲍、合作等镇,均已达到5000亩以上。
    3.初步构建了公司+基地+农户的良性运行模式,产业化经营开始起步。目前,启东共有4家企业经营蚕桑产业,分别为帝华(原天益)茧丝绸有限公司、澳兴棉业公司、新港棉业有限公司和南通乾州贸易有限公司,负责蚕桑生产中物资的预供,养殖技术的培训、指导以及鲜茧收购、加工和销售,农户种桑养蚕实行合同生产、合同收购。帝华茧丝绸公司已在全市23个镇建立了34个茧站,澳兴棉业公司建立了16个茧站,新港棉业有限公司1个茧站,南通乾州贸易有限公司各有3个茧站。全市共有54个茧站,基本覆盖现有桑园面积。帝华茧丝绸有限公司和澳兴棉业公司发展规模不断壮大,带动能力不断增强,已成为我市蚕桑产业的龙头企业。
    尽管近年来我市蚕桑产业取得了很好的发展,但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设施配套滞后。专用蚕室、消毒池等配套设施数量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制约了我县蚕桑产业的发展。二是蚕桑生产水平不高。蚕农养蚕科技水平低、单产低,蚕桑效益优势没有充分体现。三是科技网络不健全、技术队伍不稳定,与蚕桑产业发展不相适应。
     二、蚕桑生产和茧站布局的指导思想、原则和发展目标
    1.指导思想。
    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以实现发种量、蚕茧产量、蚕农收入“三个翻番”为目标,以标准化桑园建设、关键生产技术、延伸产业链条为突破口,以大乡(镇)、大村、大组、大户为重点,走“公司+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农户”的产业化路子,实行“农工贸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的经营模式,加快推动蚕桑生产由粗放式经营向标准化生产转变,进一步强化基地建设,实施科技兴蚕,完善服务体系,壮大龙头企业,努力实现蚕桑产业突破发展。
     2.发展原则。
     一是桑园发展连片原则。为确保新扩种桑园防止污染,生长良好,提高集约化程度,各镇乡在确定桑园发展规划时,要通过采取集中发展、老桑园外延发展、补齐插花桑田等方法,坚持集中发展,连片种植,连片面积不少于30亩。
    二是茧站布局总量控制原则。根据《江苏省鲜茧收购资格认定实施细则》,在全市蚕桑区域及面积没有发生较大变化的情况下,保持现有茧站总量基本稳定,新增或调整茧站布局应不低于每站收购覆盖1000亩桑园的技术标准。
    三是新增茧站规模化原则。新增茧站应按照不低于“一站两付烘茧灶”标准设置,收购门市、储存场地和烘苗场地分别不低于每50公斤鲜茧占地0.2平方米、0.2平方米和0.4平方米,鲜茧收购、检验和烘茧设备齐全,符合国家或行业标准。所有资格认定条件必须符合“江苏省鲜茧收购资格认定实施细则》。
    四是蚕茧加工型企业(茧站)优先发展原则。为加快我市茧丝绸产业化步伐,做大做强茧丝绸一条龙,对新增茧站采取茧丝加工企业优先发展的原则。
    3.发展目标。
    到2010年,全市新建标准化桑园1万亩,使标准化桑园面积达到6万亩以上,年养蚕发种15万张,年产鲜茧5000吨,茧站布局根据面积增加而作适当调整。
    三、发展对策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市蚕桑产业建设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要以蚕桑产业发展为己任,各负其责,各司其职,为蚕桑产业建设提供大力支持。各乡镇要切实加强领导,狠抓落实,乡镇党政主要领导是蚕桑产业建设的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是具体责任人,要成立相应的蚕桑产业建设领导班子和工作机构,精心组织,深入调研,制定出科学、切实可行的蚕桑产业发展具体方案,明确目标,夯实措施,加快蚕桑产业建设进程。将蚕桑产业建设纳入年度目标考评的重要内容,实行年度目标管理,严格考核,严格奖惩。市每年安排专项资金,用于蚕桑产业建设的考核奖励,对工作突出的单位和个人实行重奖,对工作不主动,完不成计划任务的予以通报批评,并追究相关领导的责任。
    (二)加大投入力度。建立以政府公共财政投入为引导,龙头企业和蚕农投入为主体的投入机制,不断拓宽蚕桑产业发展的投入渠道,促进蚕桑产业快速发展。继续推行蚕室建设用地优惠政策。加强蚕茧组织费收缴工作,捆绑相关资金建立蚕桑产业发展基金,统一管理,专款专用。金融部门对农民发展蚕桑生产,要适当放宽贷款条件,扩大面向蚕农的小额信贷和联保贷款。
   (三)狠抓科技推广。以提高亩桑产叶量、张种产茧量、蚕茧质量为目标,以高产桑园建设、省力化养蚕、优良簇具“三项技术”落实为突破口,进一步加强蚕桑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示范、推广工作,加快科技成果在蚕桑生产上的转化应用,全面提高科技生产水平。大力推广普及桑园规范化管理和高产稳产技术,全面普及方格簇、塑料折簇、省力化蚕台等优良蚕具,下大力气落实小蚕共育、大蚕省力化饲育、病害统防等实用技术。积极培育小蚕共育示范户、中心共育户,逐步提高小蚕共育率,彻底解决小蚕饲养整体水平低的关键问题。积极引导蚕农改变传统的饲养习惯,在基础条件较好的区域,大力推行多批次养蚕,提高蚕桑产业发展的经济效益。
    (四)健全服务体系。整合技术力量,大力发展蚕桑生产专业合作社、民营蚕桑技术服务组织,逐步建立健全市级有市蚕桑站、乡镇有蚕桑技术服务队、村有专职蚕桑辅导员,组有蚕桑科技示范户的四级服务网络。切实加强对蚕桑技术员的业务培训和管理,提高技术人员整体素质。深入开展科技入户工程,发挥蚕桑科技服务队作用,送技术到农户,服务到田间地头。创新技术队伍考评管理机制,将技术员的报酬与工作业绩紧密结合,对懂技术有突出贡献的技术干部优先评定职称,对所有从事蚕桑的技术干部都要实行工资、职称、考核、奖励、补助、提拔任用与工作实绩六挂钩。做好蚕桑合作社的扩面和规范化运行指导工作,进一步提高蚕桑生产组织化程度。


                                                                    启东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二〇〇七年十一月二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