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城管局深入贯彻市委十四届九次全会精神,紧紧围绕“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这一重要命题以及市委市政府重点工作布局,持续擦亮“城人之美”党建品牌,以精准思维提升群众感受度,以精细管理提高群众满意度,以精心服务增强群众获得感,奋力谱写城市管理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一、上半年工作总结
(一)细化目标,强化举措,助力重点任务落地见效
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持续精准施策、靶向发力,高质量推动城市管理重点任务走深走实。一是扎实推进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围绕“优环境、提品质”,聚焦清风路、松花路和东冠菜场周边马路市场,人民桥菜场周边超门窗经营等市容突出问题开展攻坚整治5次,以“绣花功夫”提升区域“新颜值”。积极开展迎“五一”环境综合整治提升、封窗广告整治、高立柱广告整治等多轮专项行动,上半年共整治超门窗、乱堆乱晒、小广告21000余起,劝离流摊13000余起,整改非机动车乱停放近13万起。二是紧盯严控违建治理。按照“消存量、遏新增”的目标,结合百日攻坚、“排隐患、拆违建”专项行动,进行摸排,完成拆除工作,上半年共处理违建类工单378件,办理违建类案件66起,拆除新增违建29起383平方米、存量违建23起3500多平方米。同时,配合属地开展危房解危工作,拆除江海中路沿线违建7起510平方米。三是稳步推进城管进社区。全力构建多元主体协同共治格局,联合明珠新村、幸福一村社区、城南物业等开展东疆老兵“城人之美”便民服务活动、“雷锋精神领航 志愿行动护航”主题服务活动5次,创新采用“三色工作法”,通过“普法宣传+柔性劝导+依法处置”模式,实现矛盾化解率超95%。上半年进驻队员290人次,开展“城”心诚“议”议事会35次、普法宣传184次,累计解决社区问题114件,城管形象及社会认可度逐步提升。四是持续抓好建筑垃圾治理。强化源头监管,督促在建工地采用“就地消纳+再生利用”模式减少外运量,实施建筑垃圾处理“开工即备案”,上半年完成62个在建工程项目备案,备案率100%。编制《启东市建筑垃圾污染环境防治规划(2024—2035年)》,填补长期规划空白,联合多部门开展建筑垃圾运输企业资质审验工作,完成11家企业135辆渣土车入库。坚持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属地管理的原则,全面推进建筑垃圾倾倒、偷倒整治工作,联合交警、公安常态化开展建筑垃圾联合整治行动,查扣违法运输车辆23辆,立案查处9起,移交生态环境部门24起,持续保持打击高压态势。
(二)多维发力,精细管理,力保市容环境常治长新
以打造整洁有序、规范宜居的城市环境为目标,抓好常态管理、强化集中整治,高标准推动城市环境展露新颜。一是用心扮靓“净美启东”。积极开展环卫大扫除专项行动,采用“人+机”结合保洁模式,对主次干道、重点区域进行高频次、大力度、无死角的清扫、冲洗,实现“无垃圾、无污迹、无积水、无积尘、见道路本色”,建筑工地周边积尘达标率达100%。严格落实61座二类公厕“一人一冲洗”和11座三类公厕巡回清扫制度,持续提升公厕保洁标准。各类生活垃圾做到“日产日清”,累计清运生活垃圾14.97万吨、建筑垃圾2.43万吨、餐厨垃圾4000吨。二是严格规范户外广告管理。全面排查户外广告和店招标牌安全隐患,对2013—2016年由政府统一制作的约1218块招牌设施摸清底数,建立详细台账,并组织依次维护保养。开展户外广告和店招标牌设施汛前专项检查,排查隐患48处,发放《安全检查告知书》一万余份,上半年共计清理、拆除各类安全隐患广告60余处1300余平方米。三是精细科学治理扬尘。联合多部门不定时开展检查,持续跟进施工工地、港口码头扬尘在线监测与市“扬尘一张网”联网情况,在日常巡查基础上开展“回头看”,增加巡查频次,确保扬尘隐患及时排查、问题动态清零。今年以来,共检查点位80个,整改问题5处,截至目前,我市PM10、PM2.5平均值均为全省第一。四是深化餐饮油烟治理。通过“在线监测仪+数据平台”对主城区206家重点监测单位的油烟排放浓度进行全时段监测,同时结合错时执法、延时执法对辖区内餐饮门店的油烟净化器安装、使用、清洗、维护等情况进行日常检查、法律宣教。上半年共查看188家新开餐饮店铺,发放《餐饮油烟污染防治告知书》57份,油烟污染超标提示函4份。联合社区、生态环境、住建等多部门共同解决油烟污染投诉10处,进一步提升经营规范化程度。
(三)聚焦民声,暖心实干,彰显为民服务担当情怀
始终将为民服务记在心间、抓在手上,努力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高品质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打造更加人性化的便民措施。一是统筹引导停车精细化管理。满足市民多样化出行需求,结合区域实际,指导科学设置共享单车停放点,严把总量控制,落实巡查机制,发现并整改问题280余处,保障共享单车合理高效使用。推进智慧停车系统备案、收费政策落实、欠费追缴及规范化运行监督,完成年度划线合同签订,划设非机动车停车线500余米,转移存放滞留僵尸车28辆。二是科学设置临时疏导点。坚持“堵疏结合、便民利民、合理布局”的原则,综合考虑群众需求和地段特点等因素,科学规划临时便民疏导点13处,通过座谈会、发布公告、部门意见函等形式广泛征求意见,目前已开放临时便民疏导点、夜市疏导点3处,通过划设经营区域、采购遮阳伞等方式,营造良好的经营环境。三是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严格执行首违不罚、免罚轻罚清单,实行包容审慎执法监管,今年以来,对轻微违法行为、一般违法行为不予行政处罚或从轻处罚8件,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持续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依法对20家被处罚企业作出失信评价,同时,建立健全信用修复提醒协同机制,同步送达信用信息修复提醒书,帮助10家失信企业修复信用。四是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深化审批服务制度,严格落实政务服务事项清单“四级四同”,并向社会公布行政审批事项清单。加快推进“告知承诺制”运用及“一件事”改革,完善不见面审批办理机制,精简审批环节,规范审批事项,切实做到了便捷高效。深入推进“证照分离”改革,配合市域指挥中心推行审批结果电子化,上半年窗口共办理各类行政许可事项115件。五是多元践行垃圾分类治理。落实“撤桶并点”专项攻坚行动,在城区居民小区垃圾分类房全覆盖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增补投放点位22个。扎实推动生活垃圾分类“三定一督”工作开展,试点探索物业运营模式,整合现有工作人员,分批次开放已建成的418座分类房,开展垃圾分类宣传月、督导员入户宣传、城管进校园等活动,全力营造“垃圾分类 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
(四)立足主业,探索突破,赋能管理水平提质升级
突出以推动城市管理高质量发展为目标,补短板、强弱项,进一步健全完善城市管理长效机制,规范城市管理秩序,高效推动城市管理水平提质升级。一是全面激活党建宣传引领。持续深化党的理论武装,始终把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强化机关政治属性,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学习制度,通过中心组集体学习、“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形式,强化学习研讨,“城人之美”党建品牌矩阵工作成效在南通城管系统党务工作会议上进行经验交流。抓实党纪学习教育,认真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工作,通过参观廉政教育基地、举办廉政专题讲座、一把手上党课、节假日廉政短信推送、廉政风险点排查与防控等形式,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二是积极探索数“智”城市管理。加强智慧城管平台信息分析总结工作,申请访问市雪亮工程视频系统,根据实际需求接入视频监控321路,发现各类市容问题125个,均及时交办。高效处理各类工单及舆情管控,积极回应群众诉求,提高办件质效,累计受理市长信箱、12345热线、阳光信访等各级各类工单1700余件,研判发现并上报网络舆情风险7个,群众满意率达99.93%。三是常抓严抓安全生产。坚持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和上级部门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会议精神纳入中心组学习计划,召开安全生产专题会议4次。聚焦重点领域,积极开展大排查大整治行动,对环卫领域、办公区域、执法现场人员、车辆等方面隐患进行常态化排查,开展巡查整治工作20余次,消除安全隐患169处,确保全系统安全生产工作落到实处。四是全力做好重大活动保障。常态化落实重大活动(会议)保障工作,紧盯关键点位和重要环节,全面排摸风险隐患,从严从实从紧抓好重大活动保障任务,为两会、中高考、法音寺、马拉松、啤酒节等市级以上重大赛事活动提供市容保障,保驾护航。
(五)凝聚力量,以学促干,推动执法队伍专业规范
以队伍建设标准化、执法行为规范化、为民服务精准化为重点,强化“便民式”服务、“亲民型”管理、“人性化”执法,高水平打造一支政治坚定、作风优良、纪律严明、廉洁务实的新时代城市管理执法队伍。一是健全完善纠察体系。以“五二一”督察体系为抓手,坚持问题导向,通过网上督察、实地走访、翻阅台账、随机抽查和自查自纠等多种措施手段,采用“四不两直”“定期纠察+突击纠察”相结合、建立专项考核制度等方式开展高频次督察117次,提醒整改问题121个,共发出督察类文书10份,形成督察通报7份。二是科学规范队伍建设。围绕“全链条”队伍培养机制,推动落实执法队伍教育培训、突出问题集中整治、基层执法规范化建设、制度规范化长效提升,严格制定年度学习培训计划,开展“城人之美大讲堂”、法治培训、执法经验分享会等培训15期,组织2025年启东市综合行政执法系统辅助人员应知应会考试,开展辅助人员队列训练11个批次,覆盖机关科室及执法大队全部辅助人员。三是持续激活法治保障引擎。精准把脉执法效能,组织开展执法案卷评查,以先进带后进,不断纠正执法中存在的瑕疵。紧扣执法工作实际需要,落实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和资格管理制度,我局全体执法人员均完成了30学时的线上培训并通过考试,141名执法人员完成执法资格年度审验。落实重点领域普法,通过举办行政执法普法月活动、发布公益广告、利用媒体资源等形式,营造知法、懂法、守法的良好环境。四是全面深化依法行政。加强合法性审查和规范性文件管理,动态调整权力事项清单,严格执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落实包容审慎监管,提升行政执法自由裁量、科学裁量能力,坚持“劝导+处罚+教育”相结合的柔性执法模式,常态化推进“小微执法”,进一步简化工作流程、提高执法效率。
二、经济运行、高质量发展考核指标完成情况
1-5月份涉及城管局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整体营收总额为3964.3万元,同期数3498.4万元,增长率为13.32%。预计1-5月份在南通排名第6名。
三、存在的主要困难挑战、薄弱环节
(一)执法力量远远不足。由于体制机制改革,部分精干力量下沉到了乡镇,加之对城市的精细化治理水平要求不断提升,导致城区执法力量不足,实有外勤执法人员仅62人(含汇龙镇和开发区),与规定的万分之五的配比数量要求尚有80余人的缺位。此外,近三年新录用人员占比近30%,队伍中95后“青苗”居多,缺少一线经验,整支队伍青黄不接。
(二)便民疏导点有待进一步优化。供需矛盾突出,群众对便民疏导点的需求较为旺盛,但实际开放点位数量有限(目前仅3处),难以有效满足市民需求,亟须通过科学规划或动态调整扩大供给。同时,管理精细化不足,部分点位(如紫薇三村)在运营过程中,存在秩序维护、卫生管理等方面的短板,需进一步细化管理制度,平衡便民服务与市容环境的关系。
四、下半年工作思路
下半年,市城管局将持续把实干担当作为“主旋律”,以提升“绣花功夫”为着力点,全心全意当好“城市管家”,在提升城市管理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水平上出实招、谋实效,全力冲刺年度目标任务,为“十四五”规划圆满收官注入强劲动能,以优异成绩擘画“十五五”发展新蓝图,为奋力谱写强富美高新启东现代化建设贡献城管力量。
(一)坚持以洁秀净美为底色,绘就环卫一体发展“新画卷”。进一步细化、深化环卫一体化保洁,强化作业质量监管,提高重点区域检查频次,持续提升道路保洁质量,开展多方联合考核,强化考核结果运用。把抓好公厕专项整治提升工作作为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的“小切口”,积极扩展公厕联盟队伍,力争增加10座社会公厕对外开放,制作统一标志标识张贴在各公厕联盟单位临街显著位置,方便市民快速识别。立足大气污染防治攻坚需求,实施洒水降尘提质行动,通过动态延长作业时长、扩大覆盖范围、提升作业强度,切实降低道路积尘负荷与空气扬尘浓度,助力大气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强化环卫行业安全监管,夯实生活垃圾处置终端第三方监管模式,依托平台系统监控和专业人员驻厂监管两手抓,把安全和环保监管放到重中之重,确保问题发现在早、解决在小,防范和遏制各类事故发生,推动垃圾处置设施规范达标运行和管理水平不断提升。
(二)坚持以重点整治为抓手,助力市容环境质效“大提升”。推进市容顽疾“多维度”发力,持续开展主题整治月行动,重点整治群众反响强烈的超门窗经营行为、重点单位市容环卫责任制履行不到位、学校周边培训机构小广告乱张贴、私自占用停车位、快递外卖小哥非机动车乱停放等市容顽疾。持续推进既有违建“三年清”、经营性违法建设、“厂中厂”等专项整治,按计划逐一销号,有效遏制新增。严控装饰装修违法行为,及时高效、审慎处置承重墙类工单,消除安全隐患,保质保量完成住建局移送案件,确保案件高效处置。推进建筑垃圾“全链条”监管,在摸清底数、执法整治、堵疏结合上持续发力,强化多部门联动监管,从产生、运输、消纳处置环节开展全链条执法整治,加快推进建筑垃圾源头库、运输库、处置库和数字化监管平台等“三库一平台”建设,逐步实施电子联单管理,推进建立部门协调机制。持续深化公共自行车、共享电动自行车、智慧停车系统“三车”长效管理机制,提升巡查频次与质量,确保问题及时发现、高效整改;重点推进共享电动自行车全面市场化运行,加强对备案经营性停车场的监督检查,规范收费公示、服务质量和安全管理。
(三)坚持以功能品质为核心,打造城市空间内涵“高品质”。提升垃圾分类质效,组织住建、街道、社区、供电、供水等职能部门对今年增补建设的垃圾分类房进行联合验收;持续推进“三定一督”管理,督促环卫公司和相关物业继续做好垃圾分类房日常运营工作,及时协调解决好各类突发问题;加强宣传教育,开展“五进”活动,通过居民网格微信群宣传垃圾分类知识,不断提高源头分类准确率。深化“智慧城管”业务功能,减少资源冗余与功能交叉,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不断完善信息综合数据库,依托数字城管监管平台对渣土违法违规、油烟超标排放行为实行责任追查、证据固定,全面提高执法效能。持续落实户外广告和店招标牌设施安全日常巡查责任,配合消防等部门持续整治影响消防救援和逃生的封窗广告,推进帮拆助拆,落实销号管理;持续推进高炮广告整治工作,细化方案、落实计划,确保隐患消除到位。
(四)坚持以提质强能为主线,夯实自身基层基础“硬支撑”。强化多样化学习培训,结合执法实际和队员能力现状,针对性提升理论武装和实践指导能力,有序组织军事复训、新进辅助人员岗前培训,提升队伍精气神;强化常态化督查考核,结合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严肃查摆问题、以案说法、督促整改,严格落实外勤人员考核办法等规章制度,保证人员在岗在位在状态。深化“城管进社区”,助推社区城管工作站实体化运营,督促人员全面下沉,主动对接社区,化解城市管理突出问题;常态开展普法宣教、议事协商、志愿服务等活动,通过走访、调研、梳理12345投诉举报,精准收集问题清单,精准制定行动措施,精准化解群众矛盾。依托南通“综合集成监管平台”建设,全方位监督已认领的检查事项,统筹做好涉企检查工作,筑牢规范涉企检查内部防线,强化督察结果运用,落实《启东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队伍监督责任追究办法(试行)》,全面提升执法质效、督促问题整改、强化监督问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