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临灾叫应机制 提升防灾减灾水平
来源: 应急局 发布时间:2025-01-22 15:36 累计次数: 字体:[ ]

2024年,我市锚定“少伤亡、少损失、低影响”目标,全力开展全省基层灾害性天气防范应对试点工作,探索形成以防范应对联动机制、临灾避险转移方案、风险隐患排查清单“三个一”为核心的试点经验成果,相关工作得到省厅高度肯定。

一、理顺机制,基层组织体系有效夯实。深入贯彻省厅试点工作要求以及南通市局指导意见,以突发性强、风险高、破坏大的强对流天气防范应对为背景,紧扣临灾预警叫应和转移避险2个关键环节,制定出台《强对流天气防范应对联动机制》《工作流程图》《村转移避险方案》和《村隐患排查清单》等工作细则,探索构建灾害性天气全过程防范应对机制。全年成功应对“贝碧嘉”“普拉桑”等台风灾害性天气10余轮次。

二、明确分工,气象灾害预警有叫必应。建立健全“市级负责、乡镇主体、村组落实”的责任体系和工作体系。县级部门联合指挥体系通过分析研判,及时发布预警,第一时间激活临灾叫应工作机制。乡镇按照黄、橙、红3个不同预警等级负责传达预警信息、下达转移避险指令并及时督导反馈。村组负责具体实施,通过电话、微信、短信、应急广播以及敲门入户等方式,及时告知预警信息、落实群众转移避险,重点解决了临灾预警叫应“谁来叫、怎么叫、叫应谁”的问题。

三、结对帮扶,转移避险有条不紊。全市共设立了352个集中安置点,组建了54支、1477人的应急队伍及以亲属为A角,邻里、党员志愿者为B角的1060个结对帮扶小组,落实二对一人员转移方案,做到应转尽转、不落一人、妥善安置,有效解决了避险转移“何时转、转移谁、谁来转、转到哪”的难题,在2024年的自然灾害应对过程中,成果转移避险人群1000余人次,未发生人员伤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