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全市防灾减灾救灾工作要点
来源: 应急局 发布时间:2021-02-20 09:11 累计次数: 字体:[ ]

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年,我市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防灾减灾救灾工作重要论述为指引,深化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坚持常态减灾和非常态救灾相统一,努力实现从注重灾后救助向注重灾前预防转变,从应对单一灾种向综合减灾转变,从减少灾害损失向减轻灾害风险转变,完善自然灾害应急救助机制,推进我市防灾减灾救灾体系和能力现代化。

一、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健全防灾减灾救灾责任

全面贯彻落实《中共江苏省委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苏发〔2018〕3号),根据我市防灾减灾工作新形势新特点,建立健全“政府统一领导、部门分工负责、社会共同参与、灾害分级管理、属地管理为主”的管理体制机制。严格落实地方党委和政府主体责任、部门分工负责制和行业管理责任。充分发挥各级减灾委对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统筹指导和综合协调作用,健全涉灾部门之间的应急联动和信息共享机制,形成统一指挥、综合协调、权责明晰的灾害管理领导体制。完善军地协同联动、救援力量调配、物资储运调配等应急联动机制。建立风险防范、灾后救助、损失评估、恢复重建和社会动员等长效机制。要将改革推向基层,全面完成区镇(街道)、村(居)救灾救助工作体系建设,提高基层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水平。

二、加强预案体系建设,落实救灾准备工作

健全灾害救助预案体系。指导政府部门、区镇(街道)、村(居)、企事业单位修订完善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自然灾害专项预案,做到上下配套、左右衔接、运转协调,形成预案体系。各地、各部门强化救灾应急准备,进一步规范应急响应、应急救助工作程序,将本级、本部门“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及“专项应急预案”规定的应急响应、保障措施等落到实处。要坚持问题导向、结果导向,加强预案演练,在演练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确保预案规定能够落实,确保救灾救助工作能够满足人民群众需要,让人民群众满意。

三、完善应急响应机制,强化救灾效能

建立完善多灾种综合监测预报预警信息发布及响应机制,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优势,实现灾前、灾中、灾后信息数据互联互通。减灾委员会与防汛防旱、抗震救灾、森林防火、气象灾害、地质灾害、海洋灾害防御等主要灾种指挥机构和灾害管理部门之间,要建立工作协同制度,健全工作规程,形成救灾合力。完善军地协调联动机制,建立健全应急指挥协同、常态业务协调、灾情动态通报、灾区联合勘测、救灾力量需求、应急资源保障等机制,实现军地高效有序联动。完善应急值守制度,切实贯彻落实领导带班制、24小时值班制、首办负责制、不定时点名制、交接班制等值班制度,做好应急值守和突发灾害信息的收集、汇总、上报工作。加强灾害信息员队伍建设,落实AB角制度,加强业务培训,出台灾情报送工作指导意见,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灾害救助工作体系。

四、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提升救灾保障能力

全面完成“十四五”综合防灾减灾规划编制工作,确保防灾减灾规划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相适应,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减灾支持。做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工作,市镇两级政府要根据国务院统一部署,建立普查领导小组,在人财物上全力支持普查工作,确保按序时进度高质量完成普查工作。扎实推进自然灾害防治工程建设,相关职能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根据上级要求,结合我市特点,高标准、高质量地组织好自然灾害防治重点工程项目建设。要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力度,落实年度救灾物资保障计划,做到门类齐全,满足需求,保障供给,调拨快捷。在汛期前要备齐备足不少于30人规模防汛抢险救援队伍的装备器材和物资保障。要全面完成救灾物资储备库建设,完善救灾物资库的仓储条件、设施和功能。健全多元救灾物资储备体系,积极探索多渠道救灾物资社会储备机制。要充分利用好“民生保险”“农业灾害保险”等,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建立自然灾害损失分担体系。

五、加强指导督导,促进基层综合减灾能力建设

认真贯彻省应急管理厅等八部门《关于加强城乡社区综合减灾能力建设的通知》,进一步加强对基层工作的指导,全面提升城乡社区综合减灾能力。要加大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指导力度,创新培训方法,以先进典型为样板,组织现场观摩,全面规范创建活动,提升创建水平。要建立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长效管理机制,对已获称号的社区要加强监督、检查,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要组织开展汛前、森林火险期专项检查,全面排查防汛减灾、森林防火薄弱环节和消除各类风险隐患。以全国“防灾减灾日”“国际减灾日”等时段为契机,充分发挥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作用,综合利用各种资源,大力开展形式多样的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活动,全力提升社会公众的防灾减灾意识和自救互救技能。加大防灾减灾知识“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进农村、进家庭”推进力度,大力开展防灾减灾、应急救护等知识教育培训,提升基层综合减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