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年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87亿元,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应税销售127.3亿元、规模工业总产值121.9亿元,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0.1亿元,完成外贸进出口总额18亿元。实现制造业利用外资到账650万美元。完成电动工具企业应税销售144亿元,其中规上企业应税销售112.08亿元,龙头企业东成公司实现应税销售96.1亿元。2022年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排名跃居第78位。
一、勇开“顶风船”,打好“主动仗”,提振了稳中有进的吕四自信
这一年,我们筑牢实体之基,撸起袖子加油干,坚持把电动工具产业作为立镇之本,把实体经济作为核心抓手,持续在产业创新发展上攻坚突破。
产业发展蹄疾步稳。新增规上工业企业24家,新增规上服务业企业7家,新增限上企业12家。东成、弗林特、中吕齿轮、磊阳、东泰等5家企业入选2022年度启东市工业百强,东成公司列百强首位。成功举办中国·启东第21届天汾科技五金交易会(线上),吸引全国各地参展商近400家,展出产品达2000余种。承办全省工业互联网标识应用百场区县行(启东站)活动,鼓励企业加快推进“智改数转”。天汾电动工具产业园获评第一批南通市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集聚示范区,“启东电动工具制造工匠”获评南通市级劳务品牌。
项目招引卓有成效。先后赴浙江、山东、安徽等地开展招商推介、实地考察、对接洽谈等活动5次,接待来访和外出拜访鑫磊空压机、力达集团、浙江国贸数字科技等重大项目10个。成功引进亿元以上项目10个,其中10亿元以上1个、5亿元以上1个、超亿美元1个、亿元以上5个、3000万美元以上2个。新开工产业项目12个,其中亿元以上9个,总投资超16亿元,新开工建筑面积达18万平方米。完成盘活存量项目7个。
科技人才双向发力。以高企申报为突破口,申报高新技术企业19家,认定12家,申报科技型中小企业58家。鼓励企业加大创新力度,成功落地科创项目7个。实现新增发明专利申请360件,授权70件。以高层次人才引进为立足点,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人才中介机构对接,成功举办沈阳城市赛、合肥人才政策推介会。引进符合申报“双创计划”人才5名。已申报并入选“东疆英才”项目2个。产学研工作稳步推进,完成产学研项目落地35项。
二、扮靓“外在美”,提升“内涵美”,刷新了内外兼修的吕四颜值
这一年,我们坚持建管并重,精雕细琢绘蓝图,不断完善城市空间规划,打造布局更精致、特色更鲜明、环境更美好、发展更协调的宜居新型小城市。
功能布局日益优化。科学推进规划编制,完成12个片区规划,其中6个已获省批复,6个上报待批中;完成6.1平方公里高端商务新城区、5平方公里宜居生活老城区、156亩电动工具产业城规划。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完成5宗土地出让,实现收益13.3亿元。上报入库项目及举证785亩,完成占补平衡217亩,超额完成全年目标。有序开展征地拆迁,完成港城国际东侧、洋吕铁路、335省道大洋港桥等16个地块13.5万平方米的签约腾房工作,329亩土地已顺利征收。
城市建设快出形象。加快完善城乡路网,启动新(改)建道路16条18公里,实现8条8.5公里镇区道路及天汾、鹤港2座大桥竣工通车。大力实施商住配套,重点推进6个安置房小区建设,海港花苑、鹤南苑全部完工,兴港嘉苑、桂林苑主体工程竣工,渔港嘉苑开工建设,洋吕新村待挂牌出让,镇区人才公寓、老气象站商住地块以及港城国际西南侧等商住地块开工建设。持续扮靓城市景观,重点打造沿鹤城路6.8公里环线美丽街区工程,完成10万平方米建筑立面更新以及8公里绿化、亮化,新(改)建完成鹤城文化广场、护城河公共艺术景观节点。完成省级美丽试点镇建设。
港城治理精细有序。以文明创建为抓手,进一步加大旧城改造力度。完成24个老旧小区改造、镇区12公里污水管网新建修复及天汾集镇整治,实现镇区500余个商铺“十个必接”动态监管,新增500余个公共停车泊位。深入开展市容市貌、交通秩序、背街小巷、农贸市场等重点领域专项整治,整治流摊、占道经营等4500余起,清理横幅、破损广告76处,拖移(锁定)乱停放非机动车2300余辆。持续深化违建治理,拆除交办卫片31起、新增违建100起、存量违建2696起。
三、落好“关键子”,下活“一盘棋”,书写了乡村振兴的吕四篇章
这一年,我们聚焦“三农”发展,凝心聚力助振兴,统筹推进“三农”各项工作,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示范创建落地开花。根据全域乡村振兴规划,投入资金2440余万元,涉及重点建设项目14个,2个已竣工,4个已开工建设,8个正在招投标。垦北村以产业兴旺为重点,投资建设蔬菜育苗基地;范龙村深度打造黄桃品牌,实现富民产业与美丽宜居乡村结合;闸河村以高标田建设为抓手,通过添置农机设备出租、发展屋顶光伏发电项目,不断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如意村以农业科技创新为主,建设高标准数字化玻璃大棚、种植高附加值蔬果。完成“红印范龙、桃源乡韵”特色田园及15个美丽乡村建设。
生态治理持续深入。以创建省级特色田园乡村、市级美丽宜居乡村为契机,累计投入5000余万元,实施50余个项目,其中总投入2000万元的范龙村特色田园乡村创建待省级验收。全域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拆除违章建筑29个、破落建筑246个、三棚2930个。完成14条黑臭水体及14处河道“清四乱”整治。推进国省考断面涉及的3个片区近5000户农村分散式污水管网建设。推动农田水利建设,疏浚整治河道154条37.5公里,清淤土方20.2万方,建成生态河道39条6.3公里。范龙村、如意村通过省级“三美一高”示范创建验收,范龙、垦北、巴掌、如意、通兴镇等5个村入围启东市人居环境三星级行政村。
资源优势加速转化。全镇共有在建农业项目8个,其中千万元以上项目7个,完成投资额3.5亿元。发展现代示范农业,全速推进高标田示范区结余资金项目和高标田补建项目,吕复片区成功入选全省首批高标准农田示范项目。充分发挥启东稻米产业联盟优势,现有成员30家,年种植面积稳定在1万亩以上、年产量约5000吨,带动3500余户增收240万元。如意村“一环一带八点”文旅项目区和吕复村“稻田公园”农旅项目区成为网红打卡点。做强海洋产业,全镇共有渔船479艘,实现水产品总产量27万吨,创造渔业经济产值54亿元。
四、精准“补短板”,全力“打基础”,守住了矢志为民的吕四底线
这一年,我们紧扣社会治理,全力以赴固根基,大力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让生活、奋斗在吕四的人们拥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民生改善更有质感。社会保障提质扩面,城乡居保、合作医疗、失地农民补助等各类政策性保障覆盖到位。多渠道开展弱势群体关爱行动,救助各类困难群众1532户2457人次,救助金额78.81万元。坚持教育优先,专门出台《吕四港镇促进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试行)》。打造“同乐港城”群众性文体活动品牌,开展各类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40余场(次),巴西村农家书屋获评南通市四星级示范农家书屋,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获评启东市新时代文明实践示范所。
综合治理更显精细。矛盾调处有力有效,排查受理纠纷207件,调处成功率99.5%,涉及金额2569万元。信访形势较为平稳,接访群众500余批(次),受理信访诉求100余件,9件国治件已结案。实现全年零非访,全国两会及“二十大”等重要节会期间无赴省进京访。拓展现代化治理领域,聚焦城市管理、信息网络、自然资源、工程建设等重点行业开展智能化、常态化监管,创新打造的“吕四港镇智慧城市管理云图”平台获评南通市市域治理现代化县(市、区)创新应用优秀案例、启东市2022年度大数据创新应用一等奖。开展社会正气弘扬行动,加强道德典型培树引领,获评中国好人2名、江苏好人1组。
安全底板更加牢固。筑牢安全生产防线,排查整治各类隐患1102处,检查各类企业(单位)396家,行政处罚30家,处罚金额43.5万元。完成5万栋既有建筑摸排、2688栋经营性自建房隐患排查及26栋危房整治。严格落实各级渔业安全生产要求,开展渔业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检查渔船1926艘(次),发现隐患439个,已全部整改完成。组织浮子筏专项整治行动20次,清理浮子筏75只、快艇2只、三无船舶1只、非法捕捞网具90余口。疫情防控常抓不懈,从源头落实重点人员和公共场所管控,常态化推进疫苗接种及核酸检测工作。健全应急工作预案,最大限度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
五、念好“法治经”,站好“先锋岗”,展示了正气充盈的吕四担当
这一年,我们埋头苦干实干,久久为功转作风,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确保市委、市政府和镇党委各项决策部署落地生根。
法治政府更为健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大力推进依法行政工作,提升行政执法水平。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落实重大决策程序制度。全面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制订《吕四港镇2022年行政执法人员培训计划》,组织开展线上线下培训。积极开展“八五”普法,加强普法队伍建设。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意见144件,办复率均达100%,满意率达99%,全方位提升政府工作执行力。
高效履职更为担当。转变政府职能,优化职责体系,推进机构、职能、权限、程序、责任一体化,提高行政效率和质量。推进南通市县一体化政务服务管理平台使用,抓好镇村两级代帮办工作,不断提高服务便捷度。优化宅基地审批一件事、开办便利店一件事办理流程。受理群众办件79000余件,组织召开招投标联席会议26次,通过政府采购与建设工程266个项目。创建“15分钟医保服务圈”省级示范点。
廉洁从政更为规范。认真组织开展“机关作风建设提升年”活动,常态化召开作风建设、警示教育大会,公开曝光作风突出问题,促使镇、村(社区)干部积极对标找差、自查整改。严格开展效能督查,督促完善各项工作机制,强化长效治理。严肃查处侵害群众利益的腐败和作风问题,着力加强新时代廉洁政府建设。紧紧围绕打造“廉韵港城”品牌,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多措并举打造风清气正美丽港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