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四港镇人民政府2023年下半年工作安排
来源: 启东市吕四港镇人民政府 发布时间:2023-08-15 15:32 累计次数: 字体:[ ]

一、坚持以项目建设为支撑,更大决心推进产业强镇

全力壮大产业集群。围绕拓展电动工具集聚区,推进产业规划和空间规划深度融合,启动规划如意大道西侧与天江公路东侧区域1000亩成片土地开发。加快推进聚一城电动工具产业基地、电动工具会展中心、科友新能源、见山空压机等重大项目建设,确保全年新开工亿元以上产业项目不少于15个,新开工建筑面积不少于40万平方米。

大力引育优质项目。积极开展“项目招引突破年”活动,围绕电动工具产业强链补链需求,深耕北京、浙江、广东、上海等区域,组织招商推介活动,做好上海精益电器高温超导材料生产项目、斯年自驾港口物流无人驾驶项目、北京浩德科技金属冶炼在线传感器生产项目等一批在手在谈项目跟踪服务,加快项目落户进度,力争全年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不少于12个。充分利用在外乡贤人脉资源和本地优质配套企业等优势,形成“以商引商”良性循环。扎实做好全国第五次经济普查、“向海要数”相关工作,挖掘摸清发展“家底”,准确把握经济运行新变化、新特征。

着力推动科技人才。对照考核目标,责任到人,确保全年招引科创项目17个,申报高新技术企业32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66家。继续加大人才政策宣传力度,深入实施重点人才工程,不断完善人才综合评价体系,打造人才集聚的“强磁场”,确保全年引进符合省“双创计划”条件人才不少于6名,申报人才项目不少于6个。持续开展“产学研”对接活动,确保全年促成“产学研”项目落地不少于30个。

二、坚持以提质扩容为重点,更高标准抓好城市建设

加快城市要素集约。坚持高标准规划,启动吕四港区镇港产城深度融合规划编制,力争年底取得初步成果。围绕1000亩复垦难点,进一步加大奖罚机制,落实领导干部挂钩联系机制,全力推进弃宅进镇及遗产房、一户两宅、工矿企业土地复垦工作,力争盘活更多土地资源。持续攻坚16万平方米的拆迁和5个地块20万平方米的土地出让工作,为城市快速发展提供保障。

完善城市功能体系。推动道路贯通工程,确保年底9条8公里竣工通车,重点推进大洋港桥拆除新建工程、新S335东延段及高速S11规划建设工作。推进鹤港幼儿园、桂林小学、大洋港小学等学校建设。加快37.6万平方米安置房建设及52.58万平方米商业住宅建设。稳步实施污水管网修复、老旧小区改造及社区游园、陶桂林公园等项目,努力提升城市品质。

强化城市精细管理。坚持用绣花功夫治理城市,依托镇域治理现代化指挥中心,持续打造“云智一体城市治理”平台,加快实现城市管理实时调度、智慧服务。扎实推进城市环境综合治理,精准开展市容市貌、渣土运输、非法倾倒工业固体垃圾等专项整治行动。持续开展违建清理行动,加大巡查、拆除力度,坚决遏制增量、消除存量,不断提升城市形象。

三、坚持以富民强村为首任,更实举措打造振兴样板

发展特色优势农业。立足镇情实际发展特色农业、品牌农业,充分发挥稻米产业联盟和西南片瓜果蔬菜等特色优势,做大做强“吕鲜大米”品牌,加快建设规模连片、标准化、现代化、高效益的大米和瓜果蔬菜生产示范基地。持续强化农业基础设施,不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完成高标田示范区结余资金工程和高标田补建工程建设任务,科学规划2024—2025年高标田建设内容。

拓宽村级增收渠道。严格按照试点先行、示范引领、以点带面的工作思路,加大对乡村振兴示范村(先进村)的建设力度。积极拓宽村集体经济收入渠道,督促各村积极组织收入进账,实现全镇35个村集体经济收入达65万元全覆盖。结合村级特色,深挖村级优势,促进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向后端延伸。

建设美丽宜居乡村。以“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为契机,进一步健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长效管护机制,统筹推进厕所革命、污水治理、水环境治理、生活垃圾治理、“三棚”整治等工作,不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积极推进垃圾分类处置,推行厨余垃圾、建筑垃圾等资源化利用。持续加大美丽乡村创建力度,确保年底实现43个美丽宜居乡村全覆盖。

四、坚持以惠民共享为宗旨,更强力度增进民生福祉

切实提升社会保障。推进社保扩面征缴工作,落实好社会救助、抚恤优待、大病保险等托底政策。持续开展适老化改造工作,完成全镇45户老人居家适老化改造。大力建设省级示范未保站,确保年底完成吕四港镇示范性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创建工作。深入开展根治欠薪专项行动,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联合镇成教中心、技能培训机构,组织就业困难群众参加技能培训。

优化公共服务供给。持续改善教育服务质量,抓好“双减”工作。全面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新二院年底前土建工程完工。推进村级卫生室提档升级,东皇山村、吕北村、培根村卫生室年底前修缮完成并投入使用。切实提升文体服务质量,充分利用镇、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整合社会资源,通过村校(企)联合,多渠道、多模式开展文体服务。加快推进菜园村守灵中心电力改造,力争早日投入使用。

增强社会治理效能。纵深推进信访工作,完善领导包案和大接访制度,不断强化矛盾排查,确保重要时节无越级访、无赴省进京访。严守公共安全底线,聚焦危化品、锂电池、燃气、渔业、消防等重点领域,常态化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切实加强“网格+”互动对接,深化“全要素”网格服务管理模式,建好建强网格工作站,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持续提升12345热线办理质效,提升群众满意度和幸福感。健全应急联动机制,做好极端天气防范预案,全面提升防灾减灾抗灾救灾能力。

五、坚持以执政为民为根本,更深层次建设法治政府

夯实依法行政之基。狠抓法治政府建设,完善重大行政决策公众参与、专家论证、合法性审查等制度,提高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水平。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高效做好人大代表建议办理。提高政务服务办理水平,深入推进政务公开,用权力公开运行赢得更多信任和支持。

绷紧清正廉洁之弦。坚决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一岗双责”,强化审计监督,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持之以恒纠“四风”、转作风,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持续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坚决把过“紧日子”要求落到实处,严控政府一般性支出、“三公”经费。

弘扬担当作为之风。坚持把解放思想、勇于担当作为全体干部必备的政治品格,牢固树立“责任重于泰山、使命重于生命”的工作理念,做到该办的事第一时间办、难办的事想尽办法办、需要各方协调的事一起来办。持续推进改革创新,完善激励机制,旗帜鲜明地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为干事者撑腰,在全镇营造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干事创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