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海复镇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在市委市政府和镇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围绕全市“对标苏南学先进 攀高争先创一流”的要求,锚定“宜居宜业宜游生态强镇”发展定位,全力挖潜力、促发展,为全市攀高争先、争得头筹积极贡献海复力量。
一、坚持稳增长、促转型,发展“新质生产力”
坚持把做优做强本土实体经济作为主要目标,把强化项目招引建设作为主攻方向,把聚人才强科技作为主体动能,镇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步入快车道。
经济指标稳中有增。2024年1—6月我镇完成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002万元,达序时进度;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53亿元,建安投资1.9亿元;完成规模工业应税销售3.55亿元,增长15.03%;完成规上服务业营业收入560万元;完成限额以上零售业销售额9306万元,限额以上批发业销售额13620万元,限额以上餐饮业营业收入155万元。
招商引资成效显著。上半年签约注册3000万美元以上项目1个,为落户于吕四港经济开发区的江苏扬子诚康海洋装备设备项目,总投资6.5亿元(其中外资1350万美元);签约注册亿元以上项目2个,分别为总投资1.05亿元的顺势达照相机零配件研发制造项目和总投资1亿元的优寻主动式智能应急包生产制造项目。
项目建设统筹推进。总投资1.2亿元的越大建筑新材料项目已开工建设,总投资2000万元的澳亚新兰技改项目已竣工投产;银星锂电项目、鑫达祥户外移动电源项目建设正在稳步推进。
人才科技加快突破。上半年完成科创项目认定3个,高新技术企业预申报数7个;预计实现规模以上企业研发费用支出1331万元,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备案21家;新增发明专利申请数35件。完成省“双创计划”条件人才引进数2个,完成第九届“启创杯”创业大赛项目推荐数20个。
二、坚持聚重点、强攻坚,注重“空间推动力”
持续强化重点攻坚,紧盯主攻方向、把准强攻路径、提升进攻实效,坚持业态立镇、文明塑镇、文化润镇,让城镇布局更合理、环境更优美、治理更高效。
城乡面貌持续改善。完成丹桂花园第二批拆迁安置选房工作。完成排查经营性自建房448栋,其他性质房屋30946栋。全面做好自建房“回头看”工作,完成全镇自建房安全专项整治成果复核。抓好基础设施养护,今年农村公路养护工程涵盖庙基路、为民路、锦昌路、复明路、西南片中心路、季均路总计6条道路,养护里程达16公里,耗资约570万元,目前工程已完成招标。
镇村布局优化更新。按照协同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的总体要求,编制完成海复镇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完成新型城镇化建设专项规划论证成果,城镇开发边界控制性详细规划正在深化。示范乡村加快打造,积极响应市全委会提出的“加快打造海复特色田园乡村示范区”要求,完成搬场村特色田园乡村初步规划,进一步打造沿路景观、河岸景观、农田景观三位一体有机结合的特色田园风貌。
生态修复高效落实。积极开展综合整治工程,投入1300万元资金,通过采取补水、截污、清淤、塑景等系列措施,为桃洪、安东、均里、季明四个村合计1200多户实施农村生活污水管网工程。水利工程实施有序,紧紧围绕市水务局工作部署,如期开展横河疏浚工作,疏浚横河5条,总计约5万土方;积极配合市水务局做好蒿枝港河整治工作,目前该项目正在稳步推进,预计2025年2月份竣工。农业水价项目已于6月底开工,预计9月中旬能顺利竣工。
拆违控违常态推进。上半年,镇综合执法力量全面下沉,对17个村展开全时段、全方位的巡查,有效减少了违法建设,未出现新增违法用地的情况。拆除整改2000多平方米的存量违建以及新增违建,快速处理60多个各类平台举报问题,均已形成有效闭环。
三、坚持美环境、兴产业,突出“乡村提振力”
聚焦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持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现代农业加快转型升级,农村发展活力不断增强,和美乡村宜居宜业宜游。
粮食安全保障有力。高标田改造提升有序推进,2024年度计划实施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1万亩,涉及庙基、搬场、桃洪、复南4个村,增建水利灌溉设施,完善农发路网配套,目前工程已完成招标。积极做好三大主粮作物农业保险参保工作,夏种玉米、大豆农业保险覆盖率达到100%。耕地保护工作质效并重,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构建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的耕地保护监督工作制度,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
项目农业持续推进。依托现有文旅资源,加快农业文旅项目规划布局,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上半年新引进农业项目3个,共投资1.6亿元,其中投入海洋生态保护修复项目1.2亿元;一亩秋田生态农场投资2000万元,建设20000平方米钢架大棚,立体种植各种果蔬,打造一棚一景的亲子活动区、果蔬采摘区、农场认领区等;招引陈青华合作社入驻现代农业园区,投入2000万打造果蔬基地,建设水肥一体化和智慧农业。
人居环境焕然一新。村居面貌持续改善,以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为导向,全面提升村容村貌。每月17日作为村庄清洁行动日,镇村两级深入一线,与志愿者、农户一起,重点对进村主干道、宅前屋后等重点部位集中清理。各村开展集体星级整洁户评比,引导群众进一步提高爱护环境卫生参与率和知晓率。“三棚整治”集中攻坚,对各村整改反馈严格把关,整改一户,验收一户,并将回头看工作作为常规工作,发现“回潮”现象,立即整改,确保农村环境长期稳定。
集体经济稳步增长。上半年,各村紧扣全年70万元每村的考核目标,一村一方案制定详细的增收计划,对农户私下流转的土地、零散土地、耕地恢复后的土地等进行规范流转,对大葱、重茬大棚西瓜等经济作物种植更加侧重利用市场杠杆来调节种植规模。增收土地流转管理费167.94万元,达到历史最高。
四、坚持惠民生、强保障,共享“服务高效力”
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把民生实事作为头等大事,千方百计惠民生、暖民心、聚民力,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民生福祉持续增强。围绕残疾人的需求和权益,完成困难精神残疾人服药卡发放,提供合适的辅具适配服务、积极为白内障患者提供救治服务。社会救助扩围增效,上半年发放低保金160.83万元,特困供养资金62.02万元,困境儿童补贴15.45万元,尊老金157.89万元,残疾人两项补贴270.83万元。城乡居民医保参保达31544人次,基本实现城乡居民医保参保全覆盖。办理4050补贴人数79人,完成退休人员资格认证1373人。农保收缴完成率达71.21%,序时完成市下达的半年度收缴任务。
公共服务持续提升。加强镇村综合文化设施的建设和管理,精心组织幸福365送戏下乡活动,推动文化惠民活动深入开展,完成全省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评估定级。加强体育设施建设,修建多处篮球场、羽毛球场等体育场地,为群众提供良好的运动场所和健身环境。积极发展生态垂钓、民宿等海滨休闲产业,打造红色党性教育基地和垦牧文化遗产展示区,推动乡村旅游的发展,成功举办第一届赏梅生活节活动。积极进行江苏省健康村申报及创建工作,打造健康美丽宜居环境。
政务服务持续深化。便民服务中心一季度获评启东市政务服务考核先进集体红旗大厅,完成窗口咨询3590件、事项办理6376件、代办帮办7303件和“一件事”办理214件;联动18个村(居)便民服务站全力服务村民“就近”办事,为办事困难群体提供代办帮办1941件;深入“我陪群众走流程、政务服务体验员”活动,聚焦办事堵点难点,优化服务流程,提升办事质效,推动更多高频服务事项网上办、掌上办、一次办,用心打造更加高效、便捷、优质的政务服务,不断提升企业、群众的办事满意度。
五、坚持优机制、化风险,发挥“基层治理力”
基层治理不断夯实。压降各类矛盾风险,打造新时代海复版“枫桥经验”。成功调处重大矛盾纠纷12起,其中化解5人以上群体性事件2起,亡人事故纠纷1起,涉企纠纷3起,总涉案金额达100余万元;扎实做好春节、两会、五一期间的信访稳定工作,无进京登记访。在三圩村开展以反诈、反邪、国安、扫黑除恶等为主题的平安法治系列宣传活动,相关信息被《新江苏网》《启东政法》录用。完善反诈反邪阵地,建成三圩村“关爱工作室”。持续发挥“法治联盟”均里工作站和“老邱工作室”的示范引领作用,着力推进镇村两级平安法治阵地规范化建设。镇级一站式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已正式运行,省平安法治文化园和兴益村法治文化园完成提档升级。
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发挥警网融合工作机制,增加镇村联合巡查走访力度,排摸风险矛盾近300个,联合处置化解问题280多个,服务群众500多次,海复红军小学和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申报镇治安示范点。不断深化铁路护路“五三五”工作法,打造铁路护路先进乡镇,排摸并整治铁路周边地区安全隐患100多个,526铁路护路爱路日期间,邀请社区民警进校园开展铁路知识宣传讲座进行专项宣传。
法治建设走深走实。法治政府建设纵深推进,对镇村干部积极开展法治教育培训,提升镇村干部依法履职的能力。公共法律服务大力推进,上半年接待来访群众500余人,解答法律咨询200余次,推送法律援助案件5件。组织司法所工作人员、律师和“法律明白人”相继到金盛印染、茂顺船舶、顺辉电子等企业开展法治体检,提出法律建议4条,持续优化法治营商环境,提升企业法律风险防范能力。大力压降行政争议,化解行政诉讼案件4起,行政复议案件5起,未出现行政败诉。
本质安全全面筑牢。安全生产平稳有序,持续开展消防隐患大排查大整治、四类场所、打通消防“两个生命通道”以及拆窗破网行动专项整治等工作,进行消防和应急安全演练4次,发放各类消防安全和应急安全宣传手册以及海报8000多份。安全隐患全面排查,对人员密集场所、工贸企业、沿街商铺、住宅小区等各类主体开展“白加黑”巡查。进行夜间专项联合行动4次,共计出动60多人次,排查200多个主体,整改各类隐患问题80多个。舌尖安全有力保障,全镇218家农业规模经营主体全部纳入江苏农产品质量追溯管理平台,实现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全覆盖。全面发动镇村监管协管员发放《农产品质量安全法》、质量安全告知、质量安全承诺等相关资料,完成巡查436次,上传系统自检24家,抽检入网主体194家,出具承诺达标合格证773张。
六、坚持提效能、展作风,增强“队伍引领力”
干部作风动真碰硬。重点开展秸秆双禁、三治三促、安全生产等专项督促检查。先后对26名镇、村干部进行提醒谈话、2名村干部诫勉谈话、7名镇村干部批评教育。加大对典型问题的曝光力度,发出机关效能专项通报2期,进一步促进干部职工转变作风,推动工作效能提升。开展“5.10”思廉日活动,组织观看廉政宣传视频;在重要节假日前夕召开廉政教育大会提醒全体机关干部廉洁过节。
工作活力转变激活。转变对村考核模式,减少不必要的考核、检查、会议,切实解决基层干部台账多、任务重、压力大等问题。干部人才库的105人中共有27人被鼓励激励,占25.7%,实现用准一人、激励一批的效果。打破“干部部门化”局限思维,有计划地进行轮岗交流,2024年全镇共有12名同志调换工作岗位,推动干部作风持续向好,干事创业氛围日趋浓厚。
典型示范培树引领。积极推进“德润东疆·好人之城”建设,开展“身边好人”“道德模范”评选工作,钱王伟荣获2024年第一季度敬业奉献类南通好人、倪伯苍入选“第九届江苏省道德模范拟表彰人选”。挖掘宣传镇公益漫画作家胡永年、桃洪村四代5人“接力”从军模范陈新家庭、三圩村“奔跑在强农兴农的田野”的新农人彭飞飞等正能量事迹;继续培育调解典型,打造调解“纾心”通解室品牌;发挥镇微信公众号、村级抖音平台等阵地作用,累计微信推文264篇、抖音视频300余个,其中被南通市级以上主流媒体录用稿件58篇,辖区典范宣传氛围愈发浓厚。
半年以来政府线其他各项工作均取得了新的成绩。海复的发展变化,是全镇上下拼搏实践的生动写照,也是对垦牧精神的最好诠释。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市委、市政府和镇党委的正确领导,集聚了镇领导班子的努力和发展成果,饱含了各级党员干部与近五万海复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汇聚了各界人士的信任和支持。在此,我谨代表海复镇人民政府,向所有参与、支持和关心海复发展的各位代表、各位同志、各方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前进的道路上,我们也必须清醒认识到,全镇经济社会发展依然存在着困难和挑战。一是镇村财力依然薄弱。“三保”工作压力逐渐增大。二是公共服务尚有差距。教育、医疗、养老、文体等优质公共服务供给还不充分,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三是产业结构仍待优化。工业结构单一且龙头企业偏少,资源制约作用明显。对此,我们一定高度重视,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加以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