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滨江北新调研汇报材料(11月份)
2017年滨江精细化工园(北新镇)深入实施“全面接轨上海,全力促进富民”发展战略,以打造“省级生态园区、南通市级中心镇”为引领,以城乡建设提升载体功能,以社会保障加快改善民生,创新发展理念、继续拼搏奋进确保滨江精细化工园(北新镇)各项事业稳中有进、态势良好。
1-12月份,区镇预计完成规模工业产值231亿元,完成年计划的100%,同比增长15.7%;完成规模工业应税销售95亿元,完成年计划的98%,同比增长43%;完成工业税收4.72亿元,同比增长53%;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7.7亿元,其中工业投资24.2亿元,服务业投资3.5亿元;服务业营业收入为2.33亿元,同比增幅为22.8%;社消零1.78亿元,同比增长为22.5%。1-12月份,化工园区有21家企业销售超亿元,其中2家企业销售超10亿元。
一、 2017年工作总结
(一)项目建设稳步发展
2017年面对化工项目限批,化工企业限进的双重制约,我们积极应对挑战、牢固树立环保优先的理念,以提高项目的质量和效益为中心,重点做好项目建设、绩效产出和淘汰落后产能工作。去年以来我园有南通产业项目10只,今年前三个季度已认定转化3只:方鑫化工、道明化学、德威涂料。由于化工项目限批,宏慈药业、兴达日化等开工项目进展受阻,下一步,我们将想方设法向上争取,尽快完善相关手续,力争早日竣工投产。
截至目前新开工项目7只:云帆化工、天楹环保、泓泽添蓝、道明化学、金阳光、世纪之花、兴达日化,完成年初计划的58.3%。其中云帆化工、天楹环保、泓泽添蓝为南通市认定新开工产业项目,项目进展情况如下:江苏云帆化工有限公司的新型农用杀菌剂项目目前项目正在土建,预计四季度完成土建,年内试生产;天楹环保能源有限公司的扩建项目预计年前完成土建,明年一季度试运行;江苏泓泽添蓝润滑科技有限公司润滑油添加剂项目目前项目土建基本竣工,正在安装设备,预计年前试生产。
(二) 招商选资卓有成效
今年以来,园区立足实际,围绕生物医药、新型材料等产业,通过引进优质项目、拉长产业链条、促成资产收购等多种方式,大力开展招商引资。截至10月底,新增注册企业5家,签约企业2家,总投资11亿元,注册资金3.54亿元,招商引资工作表现不俗。
今年以来领证领照的项目有:卓腾环保新材料江苏有限公司;江苏海丰新材料有限公司;苏伊士并购国启环保后的增资项目;上海汇龙化工重组江苏斯佩斯化工;苏州百通助剂重组那南通天恩化学。新签约的项目有:上海萃洋实业有限公司重组东化化工,总投资1亿元的涂料项目;上海众盛胶粘剂重组南通博爱化工,总投资1亿元的胶粘剂项目。在谈项目有:1.上海益生源药业有限公司重点开发传染病、神经类疾病和肿瘤领域新药研发、生产企业。拟投资12亿元建设阿德福韦酯、多巴丝肼、白蛋白紫杉醇、地诺孕素片、改进型替诺福韦等医药原料基地和制剂。2.欧利生东邦涂料项目,欧利生东邦上海公司主要生产环保型涂料、汽车零部件用涂料(液型)、真空镀用涂料等。拟投资2500万美元,从浦东搬迁至园区,征地50亩,建设新的涂料工厂。3.上海汉司项目,上海汉司实业有限公司是国内较早成立的粘合剂企业之一,开发了多种粘合剂品牌应用于工业、汽车、电子、降噪等多种领域。拟投资1.7亿元,研究开发新产品。4.韩国SKS项目,SKS是韩国知名涂料公司,在集装箱、船用涂料行业处于领先地位。目前拟与上海汉邦涂料公司合作,投资1亿元,重组滨江园区内企业,正在考察评估中。5.日本日清纺项目,主要生产空调机轴流风叶、贯流风叶、离心风叶、其他精密风叶、精密部件等塑料制品和金属送风机部件及相关的模具;塑料部品、马达、汽车零配件、电装部品的组装件的加工;太阳能制造设备的部件的组装;拟投资4000万美元。6.上海沪正纳米材料项目,生产多功能塑料母粒、纳米隔热材料、纳米树脂、功能性塑料薄膜、隔热涂料等。项目总投资1亿元。
7、台湾永记造漆项目,永记涂料是台湾上市公司,主要生产:各种涂料、特殊涂料等。已接触多次,公司拟在滨江化工园区投资4000万美元。
在招商队伍建设方面,我们充实了上海招商办事处,办公点增加至2个,常驻人员增加至3人;聘请多名有关公司高管为招商代理,加强与启东在外成功人士的联系,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加大与CBRE、仲量联行等国际性中介机构、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开发公司的互动,及时了解生物医药、新材料产业投资信息。
(三)安全环保常抓不懈
2017园区安全生产态势总体平稳向好,我们着力推进重点行业领域专项整治,今年以来在区镇范围内继续推进危险化学品、职业卫生、液氨制冷、粉尘涉爆、金属熔融等多方面的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有序推进危险化学品安全综合治理,通过“拉网式”督查、实行清单管理等形式,初步建立了危险化学品安全风险分布档案,共对56家化工企业和1家带有储存设施经营企业的重点部位、重点作业环节进行了复核检查,共检查出隐患177个;加大事前执法力度,严厉查处违法违规行为,截止到目前,共立案处罚37件、处罚金额21.2万元,;积极推进化工企业进行安全生产二级标准化建设,截至10月25日已验收通过7家,位列启东市第1名。在环保方面,切实减少落后化工产能,今年已对8家企业实施停产整治,对2家企业进行兼并重组;突出污水处理厂稳定达标排放,企业“一企一管”达标接管;强化废气治理,全面实施LDAR泄漏检测和修复技术,目前一个大气站、两个边界站和一个红外遥感点基础工程即将完成,部分设备已进场,力争年底建成投运。
(五)农业现代化加速发展。
2017年北新镇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质增效,以绿色、生态、循环农业为发展方向,以接轨上海为重点,努力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积极进行招商引资,加快我镇农产品加工业和现代农业园区建设。1-10月份新(扩)建农业项目恒昌隆一万吨冷库等15个项目。新建蔬源等农产品上海直供基地9个,至10月底已完成全年6.05万吨吨农产品的销售,5.02亿元销售收入。新增家庭农场6家,至2017年全镇共发展42家,新增种养殖专业大户15户,至2017年全镇共发展120家,经营面积达到3.98亩,占全镇可承包经营比重51.15%,全年完成启源蔬果专业合作社、春笋家庭农场、恒昌隆食品有限公司等三家农产品电子商务的申报工作,其中启源蔬果专业合作社完成线上交易额100万元以上。
(六)中心镇建设稳步推进
2017年围绕“南通市中心镇建设”目标,我们积极推进城镇建设。在打造百姓安居方面,目前“中鑫花苑”已展开施工, 4万平方米“西郊花园二期”已建成并投入销售;“绿洲嘉园”小区25幢安置房于2017年5月份竣工并完成交房工作;“绿洲嘉园”南侧景观横河工程建设完成,极大地改善了该区域内的人居及水系环境,其配套商业、物业用房工程已展开建设,2017年年底完成结构封顶;“丽都名邸”安置房项目包括2栋多层及12栋小高层,总占地近80亩,共安置约756户,目前已完成项目招标,总包单位已完成方案设计。在道路建设方面,两镇区老街及周边道路建设、维修已全部完成;民主镇区400米“民人路”完成绿化、亮化,实现通车;民主镇区十字街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实现通车。
(七)民生事业和谐发展
2017年,北新镇稳步推进社会保障事业,落实各项保障制度,做到应保尽保、资金到位,依时足额发放,尤其积极做好低保工作,严格按照低保政策要求,对全镇低保户实施动态管理,坚持做到符合条件的一个不漏,不符合条件的一个不报,使困难户的生活得到救济和保障。预计至年底,共发放低保金、五保供养金、重残补助金、临时救助金等927多万元;健全完善人口计生工作新机制,预计至年底,完成孕前优生健康检查208对,特扶资金申请1510个;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完成19682人,完成全年任务的86.26%。积极推进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今年来我镇共有10个村完成了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扩建工程的招投标工作,目前新桥村、庙南村、邦道村等三个村已完成竣工验收,其余7个村均在建。
(八)社会矛盾有效化解
今年来,北新镇将信访制度建设与稳控措施落实相结合,切实将信访工作落到实处。首先强化排查机制,充分发挥镇调解接待大厅和村级调委会的信息收集和调解能力,各村各部门每周组织一次矛盾纠纷大排查,切实做到复杂矛盾、陈旧积怨等各种易发纠纷底数清、情况明,有效把矛盾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今年来,镇调解矛盾纠纷47起151人次,村调解矛盾纠纷324起659人次,调处成功率均达98%以上。其次畅通信访渠道,强化稳控责任,尤其对重大信访案件,区镇党政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负具体责任,处理分管范围内重大矛盾纠纷,从案件的初核、立案到处理,一包到底。最后强化措施,落实特殊人群稳控责任,一是抓好反邪、防邪工作;二是抓好社区矫正工作;三是抓好刑释解教人员的帮教工作;四是抓好易肇事肇祸群体、出租房群体、生活失意群体的排查工作,;五是抓好涉毒人员的管理工作。
在过去的一年中,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区(镇)全体机关干部的努力下,我们取得了一定的突破与成绩,但是回顾2017年的工作依然存在一些急需解决的难题:
园区环评方面:环评问题导致的项目立项难、产业定位模糊,因而带来招商引资门槛不明确、影响新项目落户和老项目升级改造;
安全环保方面:治污治废和源头管控的工作还需要进一步细化、安全监管依然存在盲区、对企业的整治模式系统性有待加强、企业主体责任意识不到位、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未到位直接影响到园区的安全。
其他方面:农业现代化水平依旧不高,农民增收渠道未能有效拓宽;民生事业发展不充分不均衡,需要进一步攻坚克难;党建的创新力度依然不够,缺少打得响的党建品牌;部分社会矛盾的调解任务艰巨。
在2018年,我们将以十九大精神为引领,主动应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难题,深挖潜能、转型升级,创新驱动、追赶超越,确保经济社会发展稳中有进、态势良好。
二、2018年工作计划
一、突出创新引领,加快转型升级步伐。
(一)提高项目建设质效。
围绕园区南通市亿元以上产业项目及启东市双百工程重大项目,全力推进项目早开工、早投产、早见效。每季度召开一次项目推进会,对环评、安评、设计、建设等主要环节列出具体时间节点,主动帮助企业向上沟通协调,争取审批时间,以月保季,以季保年,确保按序时进度推进。着力做好兴达日化、国启环保、云帆化工、天楹环保等项目的竣工、转化工作;扶持新企业投产达产,在配套供应、项目验收、员工招引等方面全力做好服务工作,促其尽快形成销售规模;鼓励老企业技改投入,尽力在土地指标、行政审批等方面满足项目需求,助其做大做强;促进淘汰企业“腾笼换凤”,对斯佩斯、德进金程、陆宇等项目进行腾笼换凤,引进实力强、项目好、推进快的投资商,进一步提高项目质量。
(二)力争招商引资新突破。
完善园区产业规划,提升招引准入门槛,根据引符合沿江产业政策的生物医药和新材料项目,逐步替代污染较大的中间体,为启东生命健康科技城储备项目。关注重点区域,开辟招商新源头,利用好招商引资的各路力量,做好委托、代理、驻点、跟踪、网络等各自工作。瞄准国企、央企、外企和上市公司,对接合作园区和政府,跟踪世邦魏理仕、仲量联行、律师事务所等涉外机构,委托境内外招商机构与人员,帮助推介启东投资环境,获取招商信息。积极接轨上海,在上海有关区镇、高校、行业协会、启东在沪成功人士等,组织召开主题推介会,以宣传启东,扩大影响,招引人才,招引项目。充实招商力量,后期希望能通过招录行政事业专业人员,从事专业招商工作。
(三)注重产能置换和扶优培强
围绕中央、省环保督察问题“回头看”,结合263专项行动和四个一批工作要求,加快园区转型升级,不再新增医药、农药、染料中间体项目,加快原有中间体企业向原料药、制剂方向发展,重点引进新材料项目特别是复配型、功能性复合材料项目。对于生产工艺落后、产品效益差、资源消耗多、安全隐患大、污染严重的产能坚决给予淘汰,对新建或改建的项目全面实行环保安全风险评估;励有条件的企业整合不规范企业,采取以优汰劣、上大压小、兼并重组等方式,支持在园区内建设一批规模大、技术先进、节能环保的项目,促进化工业转型升级、做大做强。
二、推进城镇建设,打造百姓宜居家园。
(一)中心镇建设出形象。
中心镇二期道路工程总长度约2.5Km,总造价3000万元,预计2018年二季度通车,届时中心镇“三横三纵”的道路脉络贯通形成;中心镇蓝白领公寓、商品房、农贸菜场及商业配套等工程,作为中心镇重要的配套功能设施和载体,2018年将采取自主建设结合商业开发等多种模式全面启动;继续推进“丽都名邸”安置房项目,2018年将全面展开该项目的建设,切实保障区镇拆迁安置户的需求;“绿洲嘉园”商业、物业中心全力推进,2018年底完工并投入运营,极大地丰富和完善周边“绿洲嘉园”、“祥瑞花苑”等小区的商业配套和社区服务功能。
(二)镇区功能配套更新换代。
加快推进滨江实验学校建设,力争2018年完成建筑施工,展开装饰装修工程;加快万安幼儿园的建设,为老镇区的教育配套提供硬件保障,2018年底全面完工;完成民主镇区民主路及花效南路的拓宽升级改造,以完成民主镇区与336省道及西苑路的全面贯通;完成民主镇区安息堂及殡仪服务中心一二期工程的建设,对镇区周边露天坟场进行统一收纳管理;重点推进农村公路提档升级工程、农路照明二期工程等配套实施建设;继续宣传发动和推进好2018年度农村危房改造工作。
三、围绕农业结构优化,促进富民增收
(一)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
2018年我镇按照集中连片、旱涝保收、稳产高产、生态友好的要求,在邦道、永丰等13个村新建1.86万亩高标准农田。2018年项目村要对土地资源条件较好、开发潜力较大的地块、群众积极性高的区域优先按排高标准农田建设。积极支持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农业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建设高标准农田,优先将新型经营主体经营的土地纳入规划范围和年度建设计划。积极引进和培育经营主体,把高标田建成农业产业化和农民致富的示范区。2018年我镇还将以高标准粮田和高标准特色蔬菜基地作为招商引资的主要方向,引进和培育主体进行适度规模的专业化生产,提高产业的竞争力和附加值,增强农业发展活力。
(二)加快农业项目的招引和建设
立足北新现代农业科技园及万亩特经蔬菜基地为基础,以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农业园区提档升级、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培育为三大重点,把农产品加工项目招商作为调整农业结构的主要方向,加大招商力度,计划引进加工企业2个。加紧推进澳高科创中心项目,建设1万平方米智能大棚及配套设施设备,发展工厂化种植技术与渔业生态系统研究推广,力争在明年6月份竣工投产;加快推进1万吨外贸蔬菜项目,新建建筑占地6000M2,建筑面积18000M2,其中底层为冷库,二层为生产车间,三层为包装车间等,并引进和配套相应的设备设施,形成年加工外贸蔬菜1万吨的能力。力争在明年11月底建成,通过项目的建设,努力建成启东第一家速冻蔬菜出口企业。继续跟踪在谈的垅鑫康体中心项目,争取项目早落地。
(三)不断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通过社区股份合作社和农地股分合作社建设等载体,不断壮大集体经济造血功能,增加农民分红收入。以高标田建设为载体,加快土地流转,提高农民租金收入,并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奠定基础。加强职业农民培训,提升农民致富能力。依托市有关部门,科学制订培训计划,不断扩大北新职业农民队伍,培养致富能手和种养专业户,成为农村经济的领头羊。
四、围绕民生福祉,提升百姓幸福指数
(一)强化社会事业建设。2018年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积极推进各项社会事业发展。教育上重点推进滨江实验学校及万安幼儿园等二个学校建设,扩大乡村少年宫的办学规模并着力提升教学质量,提高社会声誉;卫生上高标准打造一所现代化医院,高起点建造村卫生服务站,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便捷的医疗卫生服务,重点抓好村级卫生室建设,2018年争取创建省示范卫生室3家;充分发挥镇村便民服务中心作用,强化村级文化阵地和活动建设;加强食品药品监管,切实保障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继续发挥纳凉晚会、农家书屋等作用,注重做好“新”字文章,落实“送戏下村”活动,丰富广大群众业余文化生活。
(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继续扩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的覆盖面,2018年确保新农合参保率达到100%,新农保参保率达到90%以上;认真落实对困难群众的生活补助、临时救助政策,做到应救尽救、应保尽保;完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鼓励和支持社会养老事业,主动应对日益严峻的老龄化问题。
(三)构建和谐社会环境。2018年继续围绕“加强民主法治建设,打造平安和谐乡镇”的工作目标,积极创新工作方式。继续加强基层基础建设,进一步巩固提升村级综治办、法治办硬件建设,按照镇村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要求,2018年争取全部村居建成一级综治中心;通过法制宣传、法律讲座来提高公众安全感和法治建设知晓率、满意度;继续加大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做到矛盾纠纷排查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死角,矛盾调处率在98%以上;天网工程提档升级,全面提升技防监控的密度和清晰度,实行24小时视频巡逻;完善好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各网格指导员每月二次下村召开好社情民意会,把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及时上报并解决。
五、围绕生态文明,构建安全和谐生存环境
(一)园区基础配套更完善。进一步规范化工园区发展,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实施园区“产业发展、安全环保、公用设施、物流运送、管理服务”五个一体化建设。加快国信热电和国启环保、金阳光固废处置等建设进度,争取明年尽快投入运行,提升园区污水处理和企业雨水排放管理水平;开展东环河、江风河、北环河河道景观绿地工程建设,进一步提升园区“水美草绿”好环境;开展园区监控信息化升级和水厂改造,完善江苏西路的雨污水管网等配套建设。
(二)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
加大环境保护力度,继续推进水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实现水清、水畅、岸绿;继续推进畜禽养殖粪污专项整治行动;加强巡查督查力度、落实好河长制,加强环境隐患、黑臭水体、扬尘污染、生活垃圾等问题处理;加强农路绿化和农路养护考核机制,全面提升农路管护成效。对园区江苏路东三角地、供水中心前中心区域进行标志性绿地景观的布置,同时推进上海东路、江苏西路等绿化提档升级,显著提升园区绿色环保形象;继续在全镇24个村道路路肩路肩种植红叶石楠球,有效保护道路路肩,实现绿色美好村庄。
(三)加强环保治理。建立大气预警监测平台,提升园区环保监测科技能力;全面推行废气LDAR修复、检测,全面建成园区大气监测预警系统,提升企业治理能力;加大对“三废”治理的监管,重点加强对废气排放的监管;重点企业环境突出问题清单,要求企业每月上报环保隐患排查及整改清单,园区问题整改情况进行抽查督查,坚决杜绝违法行为;逐步推行企业互查巡查制度,确保对企业实现24小时跟踪管理。
(四)加强安全监管。推进园区封闭式管理和智能化综合监管平台建设,力争将园区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管起来,并对重大危险源等高风险部位进行实时监控,增强紧急情况处置的时效性,提升园区整体应急管理水平;深入开展隐患排查治理活动,实行企业自查和监管单位排查双管齐下的制度;强化监管处罚力度,督促企业加强安全生产投入和整治,尤其提高对特种作业、动火作业的警惕;强化企业主体责任和基础管理,提升企业安全自身能力水平。